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206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docx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无答案共3份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

编写人:

周文军责任编辑:

张洪海

【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和四道防线。

难点:

懂得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

认真阅读教材P95—100,填一填:

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2.未成年人尚不成熟,较弱,能力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我国颁布了、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和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6.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温馨提示:

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活动一:

阅读分享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四幅图片,说一说:

 

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二:

阅读分享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议一议: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活动三:

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谈一谈:

 

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活动四:

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和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说一说:

 

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

 

 

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

和的应有之义。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法律为我们护航

我国颁布了、

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感受法的关爱

、、和

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某市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

2.中学生小刘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刑满后,经本人申请,法院对他作出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这令一直担心将来会受人歧视的小刘放下了心理包袱。

法院对小刘作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

A.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无约束力B.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D.妨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3.关于未成年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B.他们不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C.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D.他们身心发展尚不成熟

4.《儿童家庭安全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父母对儿童的安全关怀,不仅是基于亲清,更是法律义务。

这是因为()

①情与法不可调和,无法达成一致②儿童的安全问题只能通过家庭教育去解决

③儿童不仅是家庭的财富,更是社会的未来④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有监护职责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湖北省教育厅规定中小学不允许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这一举措()

①履行了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②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③说明学校不再重视教学质量④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某地劳动部门接到举报,一私营企业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部门立即对该企业进行了查处。

这一案例说明()

A.劳动部门履行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职责B.举报人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未成年人不能参加生产劳动D.我国的劳动资源短缺

7.文化部等部门2016年再次强调全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场所免费接待未成年人集体参观。

国家广电急局发出通知,在黄金时间禁播凶杀片,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

采取这些措施()

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是因为我国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少,业余时间多

③说明国家和社会切实履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④杜绝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情境分析】七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

9:

00 小海去博物馆参观“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图书展。

12:

30 爸爸阻止了他打电话约同学去游泳,并承诺过两天跟他一块去。

14:

00 偷偷约同学一块出去游泳。

15:

30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一处营业性网吧,禁不住网吧老板的热情邀请,进去玩游戏,直到天黑才回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

 

(3)如果你是小海,当时的你会怎么做?

 

【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并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有:

 

我的困惑是:

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

编写人:

周文军责任编辑:

张洪海

【学习目标】1.充分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

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

认真阅读教材P100—103,填一填: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自觉、坚定。

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和。

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法律,法律,法律

和法律。

6.增强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和。

温馨提示:

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活动一:

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想一想:

 

小宇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

 

活动二:

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说一说:

 

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

为什么?

 

活动三:

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谈一谈: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活动四:

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议一议:

这些规定,我自觉遵守了吗?

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

 

【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习惯。

学会依法办事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法

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我们与法律同行

,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领。

树立法律信仰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

A.国家的强制力B.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C.执法机关的责任D.国家的积极宣传

2.2015年l月正式通车的南宁市南湖隧道,因没有慢车道,同时也考虑到影响行车安全的光线、空气、视线等各方面因素,相关部门依法作出了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隧道内通行及相关违规处罚的规定。

张某因骑摩托车穿越隧道被交警依法处罚。

这警示我们()

A.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B.骑车过隧道时要避开交警

C.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受罚D.遵守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遏制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明辨是非,乐交净友,不交损友

③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既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又要善于求助和依法维权

④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来。

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社会秩序被拘留了7天。

这一事例说明()

A.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

B.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公民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青少年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的措施有()

①面对暴徒侵害切不可反抗

②学会必要的自救和求救知识

③在平时生活中要尽量远离危险环境

④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

这说明()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7.下列同学中,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有()

A、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

B、小军放弃义务教育去外地打工

C、小海把故意损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

D、小东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

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

①尊崇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一天下午,小齐放学回家时看见同班同学王某与宋某发生口角,便不分青红皂白上前为王某助威,并与宋某打了起来。

宋某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便约定“明天下午在某公园见”。

第二天下午,小齐和王某约上张某,宋某约上黄某、马某,准时到达公园。

双方一见面,便厮打起来。

殴斗中,双方人员都有损伤。

王某、宋某二人因小事发生口角,由争吵发展到纠集多人打群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双方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结伙斗殴的首要分子王某和宋某给予公安拘留10天的处罚,对其他参与斗殴者分别给予警告处分。

(1)有人认为小齐的行为是见义勇为,够朋友。

你怎样看待?

 

(2)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如何依法办事?

 

【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有:

 

我的困惑是: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活动一: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打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等。

 

2.因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活动二: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等等。

 

2.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未成年人也应加强自身修养,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三:

1.如:

劳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刑法规定从量刑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处理,且不适用死刑,等等。

 

2.没有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活动四:

1.小强父母没有履行对小强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仅应受到道德谴责,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网吧老板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小强可以向当地政府求助,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自己的义务。

 

3.我会在学习上帮助他,给他补习功课,在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在行动上,劝阻他不要参加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等。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D2.C3.B4.D5.D6.A7.B

9.

(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

(2)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受到法律制裁。

(3)我会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

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

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活动一:

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

晓程可以告诉父母、老师,也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因为当我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而应通过合法的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活动三:

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以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等等。

 

活动四: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A2.A3.A4.C5.C6.D7.D8.D

9.

(1)小齐的这种行为不是见义勇为,而是不遵守法律,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

(2)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审核:

_________班级:

______组号:

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达成等级:

________

10.2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

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

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

()__________

(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

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__________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

(7—10)

(学法指导:

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

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

 

【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

()__________

【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

六、你需要培辅吗?

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描述:

优()良()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依法

办事。

难点:

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疑导入

俗话说:

“人生道路千万条,守纪守法第一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果触犯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我们与法律同行》来寻找答案吧。

图片导入 

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

1.立法听证会

2.法庭审判

3.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

4.遵守交通规则

思考: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新知先学】

一、学会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

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_______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1)增强法治意识,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推动者。

要点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 学会依法办事

课堂上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篇德育美文:

儿子当时11岁,非常喜爱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一个黄昏,儿子跟父亲在水边芦苇地旁散步,一只丹顶鹤幼雏挪着步子从芦苇里钻出来,多神气的小家伙!

儿子兴奋起来,趁那小家伙不备,一下子将它抓在了手里。

儿子一边抚摸着小家伙的头,一边回头对父亲说:

“带它回家吧!

”“你必须放掉它!

”父亲说,“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你不能占为己有。

”“为什么不可以?

”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让我照顾它几天!

”儿子看看四周没有人,对父亲说:

“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带回一只丹顶鹤的幼雏。

”但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儿子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蹲下来依依不舍地放了那个小家伙。

(1)你怎样看待父亲的行为?

这说明了什么?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探究二 树立法律信仰

上海交警茆盛泉在交通执法纠违时被肇事车辆拖行数十米,不治身亡。

上海众多市民自发悼念、送别这位80后青年民警。

上海市委领导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茆盛泉同志严格执法、忠于职守,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

严格执法,见违必究是交警的使命。

茆盛泉用信仰赋予职业以灵魂,用生命去守卫行人的安全和法律的权威,信仰法治无私无畏,这已足够让这座城市铭记他。

文明交通,究其根本是法治文明。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也正是法律权威的来源所在。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这是茆盛泉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后带给我们的思考。

把追思化作对法治的信仰,是我们对他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微提醒

树立法律信仰主要表达对法律的尊重之情,对自身没有益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树立法律信仰,人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只有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才能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课内总结课外拓展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的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答案

【新知先学】

一、1.尊崇 遵守

2.法律法规 法治 他人 集体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崇尚者 遵守者 捍卫者

二、1.践行者 信仰 功能

2.尊崇 信赖 遵守 捍卫 法治精神

3.道德 尊法守法

4.依法办事 基本要求 参与者

【要点探究】

探究一

(1)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