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39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组织设计

 

编号:

受控状态:

受控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一、编制依据1

十、混凝土养护…………………………………………………………………………………………………4

十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5

一、编制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95)

1.2施工设计图纸

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1、白桦林居果岭4#楼由某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设计单位为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本工程底板及承台、地梁砼采用C35泵送商品砼,抗渗等级S6。

2、本工程位于西安市北郊凤城九路以南,建筑总面积23072㎡。

其中地下838.99㎡,建筑高度79.95m,地上26层,地下1层。

基础底标高-5.5m,下设150㎜厚素混凝土垫层。

3、基础筏板厚600mm,混凝土等级C35S6。

按照结构设计图纸,温度后浇带将筏板基础分成两个区段。

各区域混凝土方量如下:

Ⅰ区域267.54m3,Ⅱ区域279m3

筏板基础后浇带布置详见附图一。

2.2工程特点

1、本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838.99㎡左右,底板厚600mm,属于大体积筏板基础结构。

2、由于按照合同要求主体工程施工工期较紧,地下室底板施工工期也因此较紧张。

必须合理组织施工流水,妥善安排工序搭接,确保工期。

三、工程部署及方案

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底板砼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合理安排人员分工,24小时昼夜轮班,确保每个岗位上随时都有管理人员值班。

以项目常务经理为总指挥,施工管理分口负责。

底板砼浇捣计划配备一台砼泵车,配商品砼收料员1名,负责商品砼进场数量及质量把关;前台设施工管理员2名,负责入模顺序,分层厚度振捣及砼面收头、平整、标高控制,配备对讲机与本站收料员联络通知开始或停止供料;另派试验工1名,负责砼的坍落度检查,并做好当班砼抗压试块及抗渗试块,试块组数按规范要求设置(详附表一)。

浇捣期间派专职质检员巡查施工部位检查施工质量,杜绝质量隐患。

另在砼运输车出入处安排专人疏导车辆进出,确保交通安全。

3.2施工方案与施工段划分

根据《白桦林居果岭4#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筏板基础砼浇捣紧跟筏板钢筋绑扎、水电管预埋结束进行施工,根据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

整个筏板基础安排一台砼泵,砼浇捣以地下室后浇带为界,分两个区段进行浇捣。

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等级的监测单位负责对底板砼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指导保温措施。

砼浇筑现场布置商品砼泵送管,随浇随拆。

该方案各工种可以连续作业,缩短工期。

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4.1施工技术准备

1、筏板基础钢筋、水电管线验收,配合比设计预先申请。

2、底板面标高控制点设置:

先在柱插筋脚用红漆画出底板面标高控制点,再拉线用“T”形钢筋焊在底板面筋上作为板面标高控制的限位,控制点间距为2m×2m。

3、筏板基础后浇带处模板与砼交界处刷脱模剂以便日后容易拆除。

4、泵管安装时注意与墙柱插筋及温度传感器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在泵送过程中触碰插筋造成插筋移位或损坏温度传感器。

4.2施工机械设备

1、筏板基础砼浇捣时布置1台混凝土泵车,配砼运输车十二辆,振动棒12根(备用6根),。

照明灯除现场塔吊镝灯外,后台操作面安装可移动碘钨灯1盏,前台局部需要增加亮度另行安装3盏可移动碘钨灯,另备灯管五盒。

2、塔吊在底板砼浇捣过程24小时随时准备使用,防止在底板砼浇捣过程中泵管堵管时出现冷缝。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筏板基础砼采用商品砼,一次性浇捣。

5.2、筏板基础砼浇捣以后浇带为界分段施工,按照各附图的施工顺序进行浇捣。

浇捣过程中采用连续斜层推移式浇筑方法,浇注时每层砼的厚度控制在300mm内,循序推进,直到筏板基础面设计标高为止。

5.3、为满足施工要求,考虑交通高峰限制,堵车等其他情况,保证前后浇捣砼间不产生冷缝,需使用砼缓凝剂,采用低水化热水泥,砼站供应严格保证使用相同水泥拌制,并掺加一定数量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同时抗裂防水剂抵抗收缩,从而避免砼的开裂,达到设计要求。

5.4、砼浇捣时为避免产生冷缝,要求振动棒应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分布为梅花形,插点距离300mm,上下层搭接30~50mm,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到砼不再沉实、无气泡、表面泛浆为止,二次振捣应完全塑性闭合。

5.5、砼浇筑至标高后,用长刮尺(2m)刮平表面浮浆,用木抹压平,掌握收头时间,要求多次抹压,减少砼表面因收缩而出现的裂缝,按设置标高控制点,保证底板面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5.6、在砼浇捣终凝后即覆盖一层薄膜二层草袋保温,同时进行温控监测,提供温差数据指导保温。

5.7、后浇带的砼浇捣时间需待主体结构封顶后,采用比原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砼浇捣密实。

六、主要参数计算

6.1砼供应量计算:

根据商品混凝土提供能力以及每台泵输送能力等多方考虑来准备运输车提供砼:

按每台泵车配12辆运输车(7/m3辆),每90分钟一来回,可得到每小时砼供应量:

6.2砼最大用量区段浇捣所需时间

七、劳动力安排

砼泵组织两班工人交替连续作业,具体安排如下表

工程名称

接管工

前台

进料口

振捣工

抹平泥工等

养护工

保温覆盖

合计

每台每班人数(人)

3

2

3

6

1

2

17

两班共需要17×2×=34人。

八、主要材料计划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商品砼

C35S6

m3

558

确切数量

按实际

塑料薄膜

m2

930

草袋

九、保温及防雨措施

9.1保温措施

1、由专人负责进行筏板基础砼的温度定时监测(测点布置详附图)。

2、现场组织塑料薄膜及麻袋用于砼表面保温,根据养护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进行保温覆盖。

3、另外准备部分草袋,以备局部“一膜二袋”不足以保温时进行加盖。

9.2防雨措施

1、由于西北地区为雨水较少,防雨保护待下雨时再采取临时措施。

2、浇注混凝土前应及时关注相关地区天气预报,并预先采取相关措施。

十、混凝土养护

10.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草席,然后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

10.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

10.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

10.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10.5、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十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

11.1、温度裂缝控制验算

大体积砼施工的关键是控制裂缝的产生,为了验算由温差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温度裂缝应力是否超过当时的基础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我们进行了严格的防裂理论计算,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裂措施,从而保证底板砼质量。

根据C35S6配合比设计,普425水泥325Kg,Ⅱ级粉煤灰掺量110mg/m3,EA-2复合型微膨胀剂8~10%、30mg/m3

六月份平均气温为30℃砼浇筑温度控制在20℃

混凝土15d及最大的水化热绝热温度为: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

c—混凝土的比热,取0.96(J/㎏*K);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m3;

e—常数,取2.718;

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2~0.4;

t—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为:

—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取3.24×10-4;

M1、M2……Mn—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

其余各项参数同上;

混凝土15d收缩当量温差为:

а—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5;

其余各项参数同上;

混凝土15d的弹性模量为:

E0—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取3.15×104;

其余各项参数同上;

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为:

T0—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C;

Th—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取当年平均气温;

Ty(t)—最大收缩当量温差,取90C;

其余各项参数同上;

则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为:

S(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取0.3;

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取0.32;

V—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其余各项参数同上;

露天养护期间基础混凝土产生的降温收缩应力为:

由计算知筏板基础在露天养护期间混凝土按常规养护即可满足要求。

11.2、温度测试

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

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11.3、测温点布置

根据基础筏板浇筑混凝土的顺序。

共布置6组测点。

测温管平面间距7m(见附图),竖向间距约为600mm,设顶、中、底三个测温点,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200mm。

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φ48×3.5钢管制作。

此外大气中布设2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100mm左右,测温用红外测温仪测读,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棉花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测温点具体布置见附图)。

十二、技术质量及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12.1、保证原材料正常渠道进货,及时做好各种材料送检工作。

12.2、对商品砼配合比用量进行不定时检查,确保配合比正确使用,对进场砼进行坍落度检测,观测砼是否有离析、泌水现象,对不合格砼让其退场不使用。

按规定做好砼试块及送检工作。

12.3、在砼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砼表面的泌水。

12.4、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以及各种个人安全防护产品,如绝缘靴、绝缘手套等。

12.5、泵送移管时,提前通知开泵人员先关掉砼输送泵,然后移管并靠牢在泵管架上且应有专人扶管。

12.6、指挥车辆进出人员应注意路面行人、骑车人、来往车辆的安全。

12.7、值班人员以及操作工人在施工过程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12.8、在混凝土浇筑下料过程中,避免直接冲击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器避免触及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

12.9、进行砼振捣时,要注意振捣棒不能触碰墙柱插筋,防止插筋移位。

12.10、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拖于底板钢筋上,应悬空挂起,不低于2.5m。

12.11、如果有使用塔吊吊运砼时,人员应在料斗停稳后方可接近卸料,卸料后关紧料口并扣牢挂钩,在料斗升降移动过程中严禁站在料斗之下。

12.12、砼运输车出场时应冲洗干净才能出场,以免造成路面污染。

附表一:

承台、地梁、底板砼试块留置计划表

区段

标养组数

抗渗组数

实体检验组数

备注

Ⅰ区段

9

3

1

如有变动

按实留置

Ⅱ区段

9

3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