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docx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
一、学前准备。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因数末尾有0)
出示:
60×50240×20
师:
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
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
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
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实行笔算吗?
2.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小组讨论: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
一样。
生2:
都能够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
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
仅仅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
你能使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
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
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
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师:
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
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生1:
包含2个问题;生2:
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
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
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4)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见图1)
针对第一二组的提问: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针对第三四组的提问: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个步能够省略不写吗?
生1:
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
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
进了位要加到来。
2.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
(见图2)
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780×54208×40107×130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1.第一关:
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个步,积反正得0能够省略不写。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先让学生判断
(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师:
当完了医生,我们再去哪里呢?
2.第二关:
选择超市。
(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见图3)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B、10000C、1000
(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B、4C、5
(4)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B、20320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
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
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
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
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实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注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
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
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
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即使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
直观感知层面、理解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使用层面。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使用。
在综合使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个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
上课一开始,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因为本节课对数学活动实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
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些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理解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水平和计算的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由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难点:
这种简便写法的算理
三、说设计理念
1、在生活情境中实行计算教学。
既能够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2、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
3、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但又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四、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动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显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动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六间舞厅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实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升计算水平。
五、说教法
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动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实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展开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学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尽量让计算的素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既达到提升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
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过,如果不创设情境,直接引出计算例题,这样就比较枯燥,如果为情境而情境,不切实际的造一个情境,那又有背数学和生活相联系。
应该说我还是幸运,在我上课的前一天四3班刚好是第一次去阅览室看,所以我的教学情境也就从阅览室里展开。
课前谈话我也有意出示了前一天学生看书的照片,然后谈谈在新阅览室的感想,然后自然的引入课堂。
接着我出示了一组阅览室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并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式。
达到从生活情境中提练出学习内容。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三个算式与前一课学习的区别,明确这节课学习的目的。
又让学生回忆0在乘法中的特点,特别是复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
为下面自主探索迁移作知识准备。
然后我让自主尝试探索末尾有0有乘法,并为学生设计了一张表格,表格中有学生喜欢的方法也有方法一、二,体现算法多样化。
然后让学生自己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各自的算法,并讨论比较那种算法更简便,从而总结出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的简便方法。
为了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这个环节里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0和非0的对位,还有一个是积末尾补0。
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我直接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
重点强调了因数中间0不能漏乘。
在练习方面,我设计了看谁的眼睛亮,通过找错误,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
一题是因数末数一共有二个0,而积的末尾应该有三个0。
还有一题是因数中间0不乘的。
第二练习的围绕课开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阅览室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引出两个合理的建议,并渗透了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水平,在最后一个问题还渗透了乘法的估算和13乘105,两位乘三位数第二个因数中间有0有乘法。
因为新教材的乘法第二个因数只学到两位,所以我本来想这块内容当作是拓展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