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七年级地理备课工作的书面成果,也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为学生自学设计的课堂练习
(一)、
(二)。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
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
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学生总结回答: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师:
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生:
欧洲西部。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师:
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师、生活动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
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经济:
欧元、欧盟等;还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的热点问题:
疯牛病、口蹄疫、炭疽热等)
师:
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
想!
(学生异口同声,热情高涨)
师:
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它的——?
生:
地理位置。
师:
对了,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
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
气候状况。
师:
很好。
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
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
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板书: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
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师:
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推动欧洲各国求同存异,走向联合的动力。
介绍欧盟:
板书:
二、欧盟
(1)简介(十五个成员国)
读图找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及其首都
根据图8.14描述欧盟的作用及其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讨论:
为什么要成立欧盟?
欧盟给本区的人民带来了那些利益?
―――示意图从哪5个方面说明了欧盟的作用。
(2)作用、影响、意义
好,我们下一堂课继续来学习西欧的其他知识。
第二课时:
师:
屏幕上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有关"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课件显示内容,分组讨论答题。
配乐,教师巡视答疑。
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感受学习的乐趣)时间到,音乐停。
师:
(评价)同学们真棒!
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人情况。
(教师进行动画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直观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
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生:
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人,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
(给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尽情"游览")
师:
现在请大家试着点击本图的右下角,看看会有什么惊喜带给大家!
(学生点击进入,屏幕上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随着可爱的小天使飞来飞去,"恭喜你,你成功了"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的出现在画面中。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
师:
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到"国家与旅游"。
点击各国首都可欣赏优美风景,点击其他按钮,可对欧洲西部有更多了解。
请大家带着问题畅游欧洲西部。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问题)
布置任务,提出建议
师:
问题有的可在欣赏时完成,也有的需要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
下一节课请你们做老师,谈淡你们的研究结果。
第三课时:
(练习和学生讲述为主)
师:
你们知道吗?
在网吧除了聊天、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登陆相应的网站查阅地理信息,想知道哪个国家、哪个大洲都可以。
相信那时你会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课堂练习:
位置、地形和气候姓名__________
点击"欧洲西部"进入,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
鼠标箭头变成"手"形,可点击进入)
一、位置(Whereisit?
)
1、在世界中的位置:
欧洲西部位于_______(A南半球、B北半球)。
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
请说出判断理由。
2、海陆位置:
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__洋,南隔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__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置:
大致在__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图中位于"冰岛"北部的虚线是(A北回归线、B北极圈)。
推断:
a.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气候受________(A海洋、B陆地)影响较大。
大部分为_____
(A陆地性、B海洋性)气候。
b.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只有一小部分属于________带。
二、地形(Whatisit?
)
1、观察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的特点_______(A比较平直、B曲折破碎)。
因此多岛屿、半岛和海湾,你能在图上找出它们吗?
推断:
多优良_________,海运发达。
2、欧洲西部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平原多分布在西部、中部的沿海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脉主要有北部的_______________、中部的__________________。
中部地区的山脉大致呈__________走向。
推断:
这种地形分布特点有利于海洋____________深入大陆内部,终年温和多雨,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_气候。
随着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冬冷夏热,气候逐渐过渡为____________气候。
3、根据本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把本区"河湖"特征与形成条件连接起来。
(1)河湖水量充沛,河网密集A.受冰川影响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两侧多湖泊
(3)无长河C中欧西欧多平原,降水较多
推断:
这些平原、山地、半岛上多冰川地形、湖泊、峡湾,成为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本区___________业发达。
二:
气候、农业和工业
欢迎大家进人"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脑。
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可以相互讨论、研究。
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
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LU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
有没有弊端?
5、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工业有何特点?
为什么如此发达?
6、你们还知道本区有哪些区域性国际组织?
你能简要介绍它们吗?
7、试说说本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需要到哪些国家去参观?
8、本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能列举一、两个国家说明原因吗?
板书设计: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
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二、欧盟
(3)简介(十五个成员国)
(4)作用、影响、意义
三、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1)工业部门和产品
制造业比重高,采矿业比重小,尖端工业占优势
(2)工业区分布
多而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四、传统畜牧业
1、地理位置因素
2、地形因素---平原为主
3、气候因素
五、繁荣的旅游业
初中地理课堂案例观察法实施
一、"课堂观察"之寻踪溯源
"课堂观察法"(Class-observing),溯源于20世纪中期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乃隶属于美国课堂研究专家N.A.Flanders于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互动系统教学",其发明的教学编码记录系统以量化的观察技术,将课堂教学观察纳入科学管控,将课堂行为回归情境本身,以更好地阐释课堂,是人际互动化课堂教学研究之典范以及系统量化课堂评估模式之先例。
自此以后,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课堂观察法以其完整的操作性呈现课堂全貌,使得课堂观察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升级、完善,已然成为现代课堂教学观察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课堂观察"之探微索义
何谓"课堂观察法"?
观其名,思其义,则可察其实。
传统观察法(TraditionalObservations)是评课者以对照量表的形式,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以期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与质量做出主观评价,是一种单向的、规范性强的主观观察法。
而新型观察法(NewObservations)乃是观察者在与授课者全面沟通其教学设计后,确定观察维度,制定观察评价量表,并借助于观察表、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辅助观察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合作观察。
可见,现代课堂观察法强调"教师-学生"与"教授者-观察者"之间的双重任务,是量化记录与质化评价的相互融合,是一种专业、高效、互动的教学评价法。
三、"课堂观察"之纲举目张
根据笔者在课堂观察中的初步实践,将观察法分类为"团队观察法"、"个体观察法"以及"自我观察法"。
团队观察法以学校地理教学科研组以及课题组为观察者,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质+量"的考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时与分类的评估,以期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个体观察法则以观察表格标记授课者的课堂主题、细节问题以及情境表现,最终反馈给授课者,要求其进行反思并反馈;自我观察法则是授课者对自我课堂表现的观察与反思,以课后反思、课堂笔录以及回忆笔记的形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估。
四、"课堂观察"之躬行实践
课堂观察法应该慎思慎行,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观察的实践中,积累并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证课例。
课堂观察评估程序如下所示:
观察前:
观察角度、观察内容、观察方法、观察工具、观察任务观察中:
课后访谈,个别学生面谈听课情况并获得反馈观察后:
个别反思,听评后与个别教师或学生进行针对性交流;集体反思,将个别反思结论进行集体探讨;综合反思,以表格、报告、论文等形式整理意见。
(一)观察背景
观察对象:
初中七年级地理任课教师A观察内容:
如何判断不同特征的气候类型?
观察团队:
初一地理教研组
(二)观察前
观察任务:
地理调研组在课堂观察前以小组会议形式了解授课者A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学情,根据观察表和评估点对其授课提出参考意见或者调控,以便能够使观察评价量表的考核更清晰和具有针对性,确保无误地实施量化观察。
(三)观察中
授课内容:
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非地带性分布教学目标:
掌握气候基础知识,学会判断气候学生学情:
学生无法根据不同地带的温度范围和降水量范围判断不同气候类型教学资源:
地图、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解气候成因;"归纳法"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过程:
第一步:
以"讨论法"导入授课主题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照射到海洋、陆地、山脉、森林,对人类的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同学们各抒己见,阐述一下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第二步:
以"归纳法"总结气候类型分组归纳:
以组为单位让代表学生对气候类型进行总结PPT归纳:
A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域、降雨情况和温度特点第三步:
以"读图法"认知不同气候类型区域分布情况用地球仪、地图引导学生对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对不同的气温降水图、气候分布图进行准确判断
(四)观察后
A教师与观察者互动过程:
地理教研组教师对A在教授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量表形式定量记录教学流程完整性、教学目标准确性、判读方法有效性、教学设计合理性;以描述形式定性记录学生课堂行为、课堂参与度、态度、情绪、互动效果等。
观察后反馈主要包含师生对话、现象描述及即时反思等,为课堂分析与评价提供有效证据,并报告观察结果。
观察后测试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制定与量表对应的测试题,对课堂内容进行考点测评,在A教师所在班级随机抽取学生25人,参与量化评估,测评结果将达成目标的学生比例统计。
根据观察结果,可判定A教师的课堂讲授在学生掌握基础气候知识以及区分不同气候类型上是有效的,但是在气候类型图表判定中尚待提高,本次地理课堂观察结果以及评估结果以量表、报告以及意见表形式向地理教研组和A教师反馈,以期提高教师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总之,本次的地理课堂观察案例证实了课堂观察法的有效性,对分析教师课堂质量有参考借鉴作用。
此外,作为互动教学评价法的课堂观察法,使得教研组教师处于同一观察合作体,提高了其合作意识,这不但有益于教师个人专业授课能力的提升,亦将初中课堂教学评估科学化。
作者:
王燕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