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38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doc

中国最大民营精神病院案例你不仔细深挖,根本看不懂

这件怪事,发生后,朋友圈人人都在惊呼“看不懂”。

一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精神病院,已经在港股成功上市(02120.HK),被万众瞩目各种看好。

二是,为了上市,它专门聘请中信建投,国内一流的上市保荐机构。

三是,不仅中信建投,还聘请了普华永道,国际一流的四大所。

最后,却刚刚,在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9次会议上,被无情拍死。

而且,为了A股上市,它的董秘,履历更是无可挑剔:

北大光华本科毕业,先后在普华永道和安永工作,后进入厦门证监局,拥有注册会计师和律师双执照。

不仅如此,它的股东名单中,还曾出现顶级PE大佬,鼎晖的身影。

中信建投+普华永道+鼎晖+证监局出身且有审计背景的董秘,这样的组合,豪华,非常豪华,IPO梦之队。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康宁医院本次IPO,稳操胜券。

可是,照样没戏,就不让你上市。

事后,董秘郁闷了、投行郁闷了、审计郁闷了,连看好精神病治疗这门生意的韭菜们,也郁闷了。

为啥!

究竟为啥!

难道,是业绩问题?

2014年-2017年上半年,它的营收为2.96亿、3.44亿、4.15亿、2.83亿;扣非净利润为5119.86万、5162.19万、6555.1万、3030.55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015.45万、-506.28万、4986.69万、347.16万,毛利率为38.98%、38.06%、34.51%、32.49%。

粗略一看,业绩并没有什么明显异常。

这真是怪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要知道,作为失眠症患者,优塾君长期看好精神障碍治疗、心理咨询这门生意。

这么好的生意,这么利国利民的行业,不上A股融资,真是不应该。

我们翻来覆去的翻看康宁医院的财报,一遍,又一遍,但是,直到乐视网复牌的新闻传来,才让我们恍然大悟。

也许你会说:

优塾君,你脑子进水了吗,康宁和乐视,完全不同的行业,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有毛关系?

好吧,请看完全篇,文末有答案。

无论你觉得有多不相关,反正我们只总结出四个字:

资本运作。

没错,就是这四个字。

如果,从康宁医院被否的案例中,你只读出一个段子,那可就没意思了。

只有深入挖掘背后的真正问题,才能感受到,证监会和拟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高手过招。

集团体系内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透露出未来布局的端倪,这,才是本案背后真正值得研究的东西。

这个案例中,其实藏着股权投资的最高阶玩法,上市公司财务处理的高级智慧。

千言万语,浓缩成一个问题:

一家上市公司,究竟该如何培育体外资产?

我们之前详细分析过乐视的资本架构,堪称体内外资产运作、关联交易的巅峰水平。

有意思的是,自新发审委上任以来,对于“类乐视”的资本架构,以及供应商和大客户重叠的商业模式,都是批量否决。

同时,鼎晖系参股的几个案例,比如三达膜、安佑生物、康宁医院,都遭不测。

这一切,是巧合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案提到的“关联交易、长期股权投资”问题,以及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套路,建议细研读财务魔术、财务炼金术、IPO雷区、并购之美。

提前看穿套路,避免被收割。

而关于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税务问题,可在2月3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税务规划研讨会上系统学习。

中国第一民营精神病院集团

PE大佬鼎晖站台

有很多值得你研究的财务密码

精神病治疗,是医药江湖一门相当特殊的生意。

康宁医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精神病专科医院集团,做的就是治疗精神病的生意,包括普通精神科、老年精神科、行为医学科、心身障碍科、临床心理科等,给予精神和心里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康宁医院的实控人为管伟立,和其妻子共同持股比例30.32%。

管伟立,1987年从温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温州精神病医院当医生,很快展现出在这个领域的天分。

1996年,温州康宁精神康复医院成立,床位五十张。

总共的医护人员就4个人,管伟立本人、他太太王莲月,以及1名护士、1名清洁工。

2006年,康宁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精神病院,床位超过420张。

2013年,康宁医院发生了一件大事——PE大佬鼎晖以1.2亿入股,取得康宁医院11.35%股权。

2015年3月,鼎晖再度增资2330.18万,持有康宁医院12.32%的股权。

2015年4月,康宁集团董事会通过港股上市议案。

2016年5月20日,康宁医院登陆香港联交所,代码02120。

2016年11月,鼎晖以1.87亿转让全部股权,退出康宁医院。

截至2017年6月30日,康宁医院拥有10家自营专科医院、管理4家精神专科医院、1家精神科业务医院、一家老年康复医院、2个精神病科室,共有床位4150张,拥有国内唯一一个三甲民营精神病院。

据Frost&Sullivan数据,康宁是中国2016年收入最高的民营精神病院,在中国整体精神专科医疗市场排名第四。

20年时间,如今的康宁医院:

2014年-2017年上半年,它的营收为2.96亿、3.44亿、4.15亿、2.83亿;扣非净利润为5119.86万、5162.19万、6555.1万、3030.55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015.45万、-506.28万、4986.69万、347.16万,毛利率为38.98%、38.06%、34.51%、32.49%。

注意,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精神病院集团。

营收、利润连年增长,而且身处民营医院这个所有人都看好的赛道,股东名单中有鼎晖站台,而且聘请的中介机构也是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团队——中信建投、普华永道,更关键的是,它的董秘还是证监局出身……

可以说,这次IPO,是中国顶尖玩家组成的豪华团队,可是,这样的团队,为什么偏偏就是被证监会否决?

尽管关于此事,段子满天飞,但实际上,要我们说,否决的核心,真的不全在于业绩,也不在于段子中所说的中国到底有多少精神病,还是在这四个字:

资本运作。

看到这,也许你会说:

WTF?

资本运作,也成了IPO的障碍?

没错,以前不是,但现在正在逐步成为重大雷区。

本案,两件事值得你重点关注:

第一、同一控制下的体外关联公司;第二、上市主体对旗下子公司的股权安排。

注意,看着挺枯燥,但其中其实蕴藏着PE投资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顶级“神功”,我们暂且称之为“吸星大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之前分析过乐视网,透视乐视体系财报的密码,也在这两点上。

在开始分析前,给你三个数字,作为破解这门“吸星大法”的口诀:

0、20%、50%。

—2—

看懂康宁医院的财务密码

关联公司股权架构,学问很大

上述三个数字,是实务中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架构设计时,最为关键的三个持股比例临界点。

三个数字,乍看有点玄乎、细看很是枯燥,可是,再枯燥,你也得仔细看完。

这点东西都看不下去,还练个毛的神功。

第一个数字:

0%。

大BOSS旗下有上市主体A公司、非上市主体B公司,但A、B之间,不互相持股,没有股权联系。

对上市主体A来说,B认定为关联方,关联关系为“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

第二个数字:

0%-20%。

当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权,但比例小于20%时,这笔股权以成本法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果参股公司对企业进行分红,计入“投资收益”,不分红,就不计。

对这笔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计量,即买时花了多少钱,账上就是多少钱。

第三个数字:

20%-50%。

当上市主体A,持有B公司股权,且比例在20%与50%之间时,认定对B公司存在重大影响,以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不管这公司分不分红,都要以对该参股公司的持股比例核算投资收益。

对这笔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计量,参考公允价值,每期重新算一次值多少钱。

第四个数字:

50%以上。

当上市主体A公司持有B公司股权,且股权比例在50%以上时,认定对B公司存在控制,进行合并报表。

对这笔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计量。

数字看完了,别着急往下读,先仔细体会一下其中奥妙:

需要留意的是,关于合并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实质重于形式”,也就是说,20%、50%的比例,不是死线,是可以调节、打破的。

只要企业对参股公司的投票权超过上述比例(包括委托投票权、派驻董事等方式),就可以认定为重大影响、或者控制,从而调节计量方式,或选择是否合并报表。

因此,如何认定、如何计量、并不并表,这就是老司机和菜鸟做股权投资时的差别。

为啥叫“吸星大法”?

因为我体外有好多公司,啥时想把利润吸进上市公司主体,就啥时吸。

看懂了以上“武功秘籍”,咱们来品鉴一下,康宁医院集团的布局。

本案,康宁医院的子公司及控制结构,分为三块:

第一块,自有资产(子公司),形成控制,持股比例在51%-100%间,合并报表。

此外,2016年,康宁医院集团还做了一笔并购,收购房地产开发公司温州国大75%的股权,也纳入合并范围。

第二块,培育中资产,持股比例为0,或者20%-50%,未形成控制、体外培育,不合并报表。

对这些“未并表”体外资产,称为“管理医院”,康宁收取它们“服务费”,由拟上市公司委派医生、指导它们建设精神病科室,这些医院付给它管理服务费。

这些资产中,有两家特殊的医院,被证监会重点关照:

一是北京怡宁,是它的参股公司,设立时康宁医院持股49%,目前持股32.67%。

二是平阳长庚,曾是同一实控人控制下的体外公司,即康宁医院集团对其持股比例为0。

分析到这里,0、20-50%、50%以上,这三种情况的相关配角,都已经出现。

一定要对应清楚名字,否则后面你会根本看不懂,再来复习一下:

0,这个数字对应的是平阳长庚。

20-50%,这个数字对应的是北京怡宁。

50%以上,这个数字对应的是温州国大。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解密阶段。

—3—

第一条财务密码

体外公司,持股为0

同一控制下关联方处理

先看持股比例0的,即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企业——平阳长庚医院。

平阳长庚医院,成立较早,如今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从2011年就开始向康宁医院采购管理服务。

2014年-2017年上半年,它支付给康宁医院的管理服务收入为1029.53万、1356.39万、1894.32万、1157.94万。

据查询工商资料,成立之初的法定代表人为康宁医院集团的实控人管伟立。

到报告期初,管伟立夫妇通过久富投资持有平阳长庚医院31.82%的股权。

注意,平阳长庚与康宁医院拟上市公司之间,没有股权联系,对于康宁医院集团来说,平阳长庚为它的“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

因此,它们之间发生的交易,不涉及顺流、逆流交易,因此无需进行合并抵消处理,只需作为关联交易披露。

2015年4月,康宁医院集团的实控人管伟立夫妇,将其所持有的平阳长庚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前海鼎晖富海(鼎晖系)。

注意2015年4月这个时间节点。

2015年3月,鼎晖系刚刚对康宁集团进行了增资,一个月后的4月,康宁医院启动港股IPO。

一切都是那么巧妙,平阳长庚,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对的人——前海鼎晖。

至此,平阳长庚,移出了报表层面的信息披露范围。

不过,随后的2016年、2017上半年,它们之间的管理服务交易还在继续。

很巧的是,优塾吃瓜集团,近期也在筹划IPO事项,请优塾投研团队为他们想想办法。

于是,大家设计了一个吃瓜集团1.0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