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234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docx

整理管桩断桩原因

管桩断桩原因

内容提要:

本文是笔者于1994年11月15日在番禺市召开的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桩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度年会上的发言稿。

文章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预应力管桩在制作和应用两大方面所曾经出现过的质量问题,并且指出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性,供制作厂家和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借鉴之用。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应包括产品质量(严格来说应为商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而工程质量又有勘察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之分;就施工质量来说,也不单指打桩质量,还包括吊装、运输、堆放及打桩后的开挖土方、修筑承台时的质量问题。

衡量管桩产品质量最终最直观的尺度是它的耐打性;评价管桩工程质量最主要的指标是桩的承载力,检查桩体的完整性、桩的偏位值和斜倾率就是为了保证桩的承载力。

本文将根据我国尤其是广东地区近十年来生产和应用上千万米预应力管桩的过程中所曾出现过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问题逐一加以列举,并指出产生原因及危害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有些产品质量问题是个别现象且现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教训,对制造厂家尤其是新近投产的厂家可能有所帮助;至于工程质量问题,更应引起各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的重视;作为制造厂家,熟悉工程质量问题,对加强管桩质量、合理使用管桩等方面也都是有益的。

下面就管桩的质量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管桩的产品质量问题

为叙述方便,将管桩在吊装、运输、堆放中出现的问题归入产品质量之中,同时也将桩尖质量问题一并列出:

(1)端头板的设计宽度小于管桩设计壁厚。

如曾有Ф550—100管桩,端板实用宽度只有70mm。

原因:

设计错误,偷工减料。

危害:

无端板处的混凝土高出端板2—3mm,很难接驳,若要接驳,只能将高出部分的混凝土敲掉,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往往将内壁混凝土敲掉桩壁变薄,使桩的传力性能减弱。

(2)端板四周的坡口不按设计要求加工,误差大,坡口尺寸偏小。

原因:

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加工质量差;未认真检查验收;有些甚至是施工单位提出的加工要求。

危害:

焊缝厚度得不到保证;有的坡口甚至塞不进焊条,接头质量差。

(3)端头板焊接性能差。

原因:

不用A3或AY3钢板,而用一些如旧船板等可焊性差的钢板作端头板。

危害:

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接头极易开裂。

(4)端头板翘曲不平。

原因:

加工不平整;加工好后被压弯而仍然使用。

危害:

桩头处易打碎;桩身无法接长或接头质量很差。

(5)端头板微凹成盆碟状。

原因:

主筋位于设计壁厚的中间或稍偏里,张拉时端板受力不匀,外侧小内侧大;施加预应力时桩身横截面受力不匀,内侧压缩量大于外侧压缩量,从而使端板内侧微凹成盆碟状;端板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危害:

对接不平,传力性能差;打桩时桩顶混凝土应力集中易破碎。

(6)端头板与桩身轴线不垂直,即端部倾斜。

原因:

预应力钢筋长短不一;张拉力偏心;桩模端部倾斜。

危害:

打桩时桩头受力不匀,应力集中易破碎;桩身接长后不是一直线而是折线状。

(7)镦头凹出端板面。

原因:

端板上的镦头孔太浅;镦头形状不规则或异型。

危害:

桩头接长时端面不能吻合;打桩时应力集中,桩头或桩接头很快破碎。

(8)端头板上手镦头孔底被拉脱。

原因:

镦头孔钻得太深,或端板太薄,以至孔底厚度太薄,张拉时镦头将孔底拉脱穿孔而出。

危害:

无法张拉,成不了预应力管桩。

(9)钢套箍凹陷。

原因:

钢套箍加工质量差;成型后尚未入模时受外力撞磕而变形。

危害:

桩头处易跑浆,外观难看。

(10)钢套箍与端头板连结质量差。

原因:

焊接马虎,焊缝质量差;有的厂家采用先将钢筋穿入端板孔然后再镦头的落后工艺,于是,钢套箍与端板的连结不能在内侧连续焊接而只能在外侧用点焊连结,不仅连结力不足,而且将薄板烧坏。

危害:

钢套箍起不了围护混凝土的作用;打桩时钢套箍会整个脱落;烧焊时散热作用差,易烧坏桩身混凝土。

(11)镦头被拉脱。

原因:

钢筋材质差;镦头形状不规则,尺寸偏小;镦头工艺差,强度损失大。

危害:

脱头钢筋无法张拉,其余钢筋超张拉,易发生断筋;预应力不匀,桩身耐打性差。

(12)断筋。

危害:

未断钢筋超张拉;预应力不匀;桩身易成香蕉形;桩身耐打性差。

(13)内外表面露筋(包括主筋和箍筋)。

原因:

钢筋骨架成型时质量差;混凝土拌和物质差;桩身混凝土坍落。

危害:

打桩时桩身易破裂;桩基耐久性差。

(14)预应力钢筋内移。

原因:

手工绑扎的钢笼直径偏小;滚焊机中的定位块上的孔特别是铜圈磨损大而不及时修补或更换,故成型的骨架直径偏小。

危害:

预应力分布不匀;桩身抗弯强度减少。

(15)桩身粘皮。

原因:

桩模未涂脱模剂,或涂得不均匀,或脱模剂质量不良,或脱模剂来不及成脱就灌混凝土;蒸养制度不合理。

危害:

外观难看;深度大或面积大的粘皮有损桩身质量。

(16)桩身麻面。

原因:

桩模内侧不平,存在麻点、起鳞、锈蚀等缺陷;混凝土流动性能差,离心工艺制度不合理,表面出现成片水泡。

危害:

外观难看。

(17)桩身合缝漏浆。

原因:

桩模合口间隙太大;桩模合模时螺栓上得不紧;缝合处止浆措施不良。

危害:

外观难看;漏浆太多,桩身出现一条无浆的碎石沟,桩身耐打性差。

(18)钢套箍与桩身结合处漏浆。

原因:

止浆措施不良;钢套箍变形。

危害:

外观难看;漏浆多时只露出石子,桩头混凝土松散,极易破碎。

(19)桩头内部有空洞和蜂窝。

原因:

钢套箍漏浆严重;桩头内有空气,离心时空气跑不出以至混凝土无法充满桩头空间;桩头构造筋太密,混凝土扩散困难;混凝土太干或时间太长流动性差,成型困难;混凝土中石子太大。

危害:

打桩时桩头易破碎。

(20)内表面混凝土坍落。

原因:

混凝土搅拌不匀;桩模跳动;离心制度不当。

危害:

桩身薄弱易打断。

(21)桩壁太薄。

原因:

混凝土量不足;浮浆太多。

危害:

桩的耐打性差。

(22)桩身混凝土分层离析,外侧石子、内侧浮浆层次十分清晰。

原因:

混凝土配比不当;水灰比太大,离心制度不合理;离心时桩模跳动。

危害:

桩身强度内外差别大、强度低。

(23)桩身混凝土脆性大、强度低。

原因:

静养时间短;蒸气养护时升温太快、太高,降温太快;掺合料不合理。

危害:

桩身经不起锤击,容易脆裂或爆裂。

(24)桩身浮浆多而又残留在桩孔内,有的甚至占据一半内孔。

原因:

水灰比太大;浮浆多而不倒掉。

危害:

桩身强度降低;桩重;外观不雅;安放承台插筋时很难插入。

(25)桩身纵向弯曲大,呈香蕉形状。

原因:

预应力钢筋长度误差大;有少量断筋;偏心张拉造成应力不匀;长细比太大,脱模强度低,Ф300桩尤为多见。

危害:

接驳不直;打桩时易打断,易烂桩头;受力不良。

(26)同规格的管桩外长误差大。

原因:

桩模直径误差大,尤其是不同厂家的管模混用,生产出来的管桩直径有大有小。

危害:

如果直径大一些的桩在下一节,上一节直径小一些,桩的摩擦力损失大;上下节桩接头质量差。

(27)桩身有冷却裂缝。

原因:

压蒸工艺制度不合理,高压蒸养出釜时,温差太大,外界温度太冷而又没有保温措施,或淋上雨水。

危害:

桩身不耐打,耐久性差。

(28)桩身局部磕损。

原因:

吊装过程中发生碰撞;运输时有菱角的铁件上震荡摩擦。

危害:

严重损坏时不能应用。

(29)桩身出现纵横裂缝。

原因:

吊装、堆放、运输过程中管桩发生强烈碰撞或掉地摔坏;堆放为不合理、上下支点不在同一垂线上。

危害:

管桩报废不能用。

(30)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

水泥、砂、石质量有问题;水灰比太大;离心制度或蒸养制度不合理;管理混乱。

危害:

产品质量不合格,或降级使用。

(31)用普通钢筋代替高强进口钢筋。

原因:

偷工减料,经营作风不正。

危害:

产品不符设计要求;损害厂家信誉。

(32)用PC管桩冒充PHC管桩。

原因:

经营作风不正,以次充好,以低顶高。

危害:

破损率高,损害厂家信誉。

(33)不经压蒸养护的管桩混杂在压蒸养护的管桩中。

原因:

产品供不应求时经营作风不正。

危害:

破损率高,损害厂家信誉。

(34)十字桩尖底座板不是整块盖住管桩截面,仅仅盖住内孔口,十字刃直接焊在端板上。

原因:

桩尖设计错误,偷工减料。

危害:

应力集中,易打烂桩端部。

(35)桩尖十字刃宽度超过桩直径。

原因:

下料不准,没有扣除焊缝的增量;制作粗糙。

危害:

桩尖大桩身细,桩侧摩阻力大大减少。

(36)桩尖十字中心或圆锥形尖尖端不在桩中心轴线上。

原因:

制作粗糙。

危害:

打桩时桩身易倾斜。

(37)外观难看:

例如止浆棉纱在桩头随风飘;钢套箍上混凝土薄片残留……

原因:

堆场前未加清理;管理不善。

危害:

有损管桩外观,有损厂家水准。

(38)桩尖焊在桩身上的焊缝质量差。

原因:

焊接不认真。

危害:

管桩内渗水,若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页岩等软质岩,遇水变软,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二、管桩的工程质量问题

管桩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外乎:

桩位及桩身倾斜率超过规范要求;桩头打碎,桩身(包括桩破损,接头开裂)断裂;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至于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在此叙述。

(一)桩顶偏位超过规范要求(一般要求≤10cm)。

原因:

(1)测量放线有误;

(2)现场放样桩受外界影响变位而未纠正;

(3)插桩对中马虎;

(4)在软土地基或桩密集处,先施工的桩易被挤压而偏位;

(5)打桩顺序不当能引起桩顶大偏位;

(6)大承台处若桩间距太小易使桩偏位;

(7)孤石和其他的障碍物可将桩尖和桩身挤向一旁;

(8)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而使桩尖偏位;

(9)接桩不直,桩中心线成折线状;

(10)桩身倾斜率太大都可使桩顶偏位较大;

(11)边打桩边开挖基坑;

(12)开挖基坑时桩周土体高差悬殊。

危害:

桩基受力不良;有些偏位太大的桩,桩身可能断裂;承台尺寸变化,

给施工带来困难。

(二)桩身倾斜超过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1%)。

原因:

(1)打桩机导杆不直;

(2)施工场地不平,地耐力不足引起打桩机前倾后仰;

(3)插桩马虎,第一支桩倾斜过大;

(4)桩身本身是香蕉形;

(5)桩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倾斜太大;

(6)开始打桩时桩身未稳定就猛烈撞击,易使桩身倾斜;

(7)在淤泥软土层中开始打桩,一锤击就沉下去几米甚至十几米,此时桩身最容易倾斜;

(8)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受力;

(9)桩垫或锤垫不平,锤击时会使桩顶面倾斜而造成桩身倾斜;

(10)桩帽太大,引起锤击偏心而使桩身倾斜;

(11)多节桩连接后成曲折线;

(12)遇到孤石和障碍物,使桩尖跑位桩身倾斜;

(13)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石灰岩地区多见;

(14)先打的桩被后打的桩挤斜,尤其是打桩顺序不当时更显得严重;

(15)先打的桩送桩太深,附近后打的桩会往送桩孔的方向倾斜;

(16)锥形桩尖尖端或十字桩尖交叉点偏点;

(17)“钻孔埋桩法”施工时,钻孔本身倾斜而引起管桩倾斜;

(18)送桩器套筒太大或送桩器倾斜也会引起管桩倾斜;

(19)边打桩边开挖基坑易使桩倾斜;

(20)开挖基坑时桩周土体高差悬殊。

危害:

桩基偏心受压,承载力减少,倾斜太大桩身会折断。

(三)桩头碎裂。

原因:

(1)桩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制作时不按设计要求进行;

(2)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

(3)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

(4)PC桩混凝土龄期不足二十八天;

(5)桩顶面不平整或翘曲;

(6)预应力主筋镦头高出桩端面;

(7)桩顶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8)桩身弯曲度太大;

(9)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桩头严重损伤;

(10)柴油打桩锤选用不当,过轻、过重;

(11)自由落锤落距太大,一般超过1.5m易将桩头击碎;

(12)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桩头尺寸偏差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