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2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x

知识学习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

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

  件www.5y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表现在知识概念和结论要以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和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知识作为基础和工具,引导学生思考、认识,重视方法的探索及概括总结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启迪、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点拨思路,引导方法,培养能力。

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有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规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等。

“细胞增殖”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即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周期中,复制的遗传信息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本节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学习DNA复制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因此,学好《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4.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DNA数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细胞的增殖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学生对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的变化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尽量形象化。

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方便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图解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大体分期。

  3.概述间期细胞内进行的正常代谢活动,理解间期是细胞分裂期的准备阶段。

  4.概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分期的特征。

  5.简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

  6.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特征。

  

(二)技能性目标

  1.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进行动态想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2.运用挂图,讲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静止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性目标

  1.深刻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接受唯物主义教育。

  2.树立全面辩证地分析地分析问题的观点,培养发展变化的观念。

  3.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有共性,同时又有自身特征具有的个性。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

  教学中应以细胞增殖的方式、过程和意义为主线,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及遗传信息传递为核心,主要阐明细胞分裂是生命延续的基础。

教学时,首先要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生物体大多是有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在继续生长?

然后组织学生模拟探究物质扩散速率和细胞大小的关系,从中寻找问题答案并认识细胞分裂的意义。

  

(一)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知识特点,采用教师演示多媒体、利用模型和展示挂图,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比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

  

(二)教学课时

  本节内容,需要2个课时来进行学习。

第1课时安排“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第2课时安排《细胞的增殖》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穿插实验结果的展示。

本设计为第2课时。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一)教具准备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Flash动画。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Flash动画。

  3.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的Flash动画。

  4.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的模型。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挂图。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复习提问:

细胞为何不能无限长大?

  2.检查课前布置的问题:

壁虎的尾巴断掉之后为什么还可以重新长出来?

  引入细胞增殖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数量的增多。

  .回顾上节内容,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

  2.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壁虎尾部有若干层细胞分裂特别活跃,当尾巴断掉后,这些细胞逐渐分裂而长出新的尾部。

  设置问题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细

  胞

  增

  殖

  细

  胞

  周

  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三个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方式有哪三种?

  3.细胞增殖包含哪两个阶段?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并讨论相关问题:

  1.细胞周期的概念?

是否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包含哪些阶段?

他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3.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一样,通过P112表6-1中的数据,分析细胞间期时间长的原因?

  4.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染色质、DNA、染色单体复制前后的关系。

  多媒体动画展示分裂间期细胞内所发生的变化,强调观看核内染色体的变化。

  学生了解细胞增殖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知道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1.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可以分为: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释分裂间期时间长的原因是:

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的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植

  物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阅读P112-113,并讨论以下问题。

  

(1)分裂前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在分裂中期细胞内主要发了什么变化?

什么是赤道板?

  (3)到了分裂后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4)分裂末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细胞板和赤道板一样吗)

  2.教师在课前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剪贴图。

  3.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视频,提示学生观察细胞核内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4.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有丝分裂挂图,分析、归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2.同时学生两人一组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

  3.观察中动态的有丝分裂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并掌握各期特点及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

按照各期特点排布染色体模型。

  4.归纳分析出植物细胞分裂期各个时期细胞内的变化。

同时编制口诀,方便记忆和理解:

  模仁消失两体现(前期),

  形定数清赤道齐(中期),

  点裂数增均两极(后期),

  模仁重现消两体(末期)

  .充分利用课本、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动态展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利用的优越性,反复播放染色体的主要变化过程,使学生完成有感性到理性的知识过渡,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4.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P112-113,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并对比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

  阅读课本内容,对比归纳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前期、末期时细胞内的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生活和种族的延续有何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

  丝

  分

  裂

  教师讲述无丝分裂。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总结出无丝分裂的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和反馈

  练习

  多媒体展示有丝分裂的练习题。

  学生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

  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八.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主要以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来评价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学生思维成果的鼓励性评价,对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终结性评价

  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模仿到变式循序渐进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有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三)配套练习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

  )

  A.分裂间期占有的时间长

  B.分裂间期占有的时间短

  c.分裂期占有的时间长

  D.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占有的时间相当

  2.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

  B.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

  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

  D.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

  3.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两个,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的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植物有丝分裂期中,不具有姐妹染色体的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动物细胞中心粒倍增的时期是(

  )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中期

  D.后期

  6.生物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这是因为(

  )

  

  A.子代细胞和亲代细胞的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DNA不变

  B.分裂间期染色体和DNA自我复制一次

  c.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分子平均分配了一次

  D.分裂期细胞平均分裂了一次

  7.动物细胞的无丝分裂中(

  )

  

  

  A.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中部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核

  B.一般是整个细胞先延长,中部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c.有纺锤丝的出现

  D.也有染色体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