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173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docx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最终版

 

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站前工程QNZJZQ-1标段

隧道缺陷整治实施方案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方案主要包括本标段双形隧道(DK025+946~DK026+289)、双石岭隧道(DK026+562~DK028+232)、大黄岩隧道(DK028+461~DK029+560.34)、周村隧道(DK029+638.89~DK031+933)、傅家隧道(DK032+045.03~DK035+540)和周家隧道(DK037+665~DK040+757)在隧道实体检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

1.2编制依据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建设(2009)181号;

衢宁铁路隧道施工设计图纸;

其他国家及浙江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衢宁铁路QNZJZQ-1标段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龙游县境内。

本标段共有隧道6座,共计11998.42延米,其中双形隧道343延米,双石岭隧道1670延米,大黄岩隧道1099.34延米,周村隧道2294.11延米,傅家隧道3499.97延米,周家隧道3092延米。

衢宁铁路QNZJZQ-1标隧道工程概况一览表

隧道名称

起止桩号

长度(m)

地质情况

围岩类别

 长度(m)

双形隧道

DK25+946

DK26+289

343

表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变粒岩;不良地质为进出口坡面零星出漏危岩、危石。

Ⅱ:

145

Ⅲ:

40

Ⅳ:

50

Ⅴ:

81

双石岭隧道

DK26+562

DK28+232

1670

表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泥质砂岩、流纹岩、凝灰岩、粉砂岩;不良地质为隧道进口存在浅埋、偏压、表层覆盖层风化层较厚、出口段为泥质粉砂岩、风化层较厚且不均匀,断层7处。

Ⅱ:

655

Ⅲ:

170

Ⅳ:

320

Ⅴ:

495

大黄岩隧道

DK28+461

DK29+560.34

1099.34

表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熔结凝灰岩、流纹岩、石英霏细斑岩;不良地质为进出口坡面零星出漏危岩。

Ⅱ:

475

Ⅲ:

380

Ⅳ:

60

Ⅴ:

164

周村隧道

DK29+638.89

DK31+933

2294.11

表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凝灰岩;不良地质为进出口坡面零星出漏危岩,断层1处、节理密集带2处。

Ⅱ:

880

Ⅲ:

1065

Ⅳ:

250

Ⅴ:

80

傅家隧道

DK32+045.03

DK35+545

3494.97

表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凝灰岩、斜长变粒岩;不良地质为DK33+122~DK33+762段高地温,DK33+365~DK33+634段高地应力,断层3处、节理密集带3处。

Ⅱ:

1680

Ⅲ:

1425

Ⅳ:

390

Ⅴ:

229

周家隧道

DK37+665

DK40+757

3092

表层为含砾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变粒岩;断层2处、节理密集带1处、侵入接触带3处。

Ⅱ:

1330

Ⅲ:

1350

Ⅳ:

220

Ⅴ:

160

2.2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I级;

正线数目:

单线,预留双线条件。

速度目标值:

160km/h。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2000m,困难地段1600m。

限制坡度:

衢州到政和段6‰,政和至宁德段13‰。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双机880m。

牵引种类:

电力

机车类型:

客机HXD3D、CRH型动车组;货机HXD3。

牵引质量:

4000t

闭塞方式:

自动站间闭塞

建筑限界:

电力牵引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

2.3地形地貌概况

本线位于浙西南地区,穿越仙霞岭山脉,沿线地貌以中山、中低山为主,并有镶嵌其中的丘陵盆地。

地形地貌复杂,地形总的趋势是中部高、南北低,地势起伏较大。

其中:

浙西南以中低山丘陵地形为主,夹有缓丘状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山间谷地相对平缓,多辟为耕地、村舍。

隧址区属侵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约15~45°;山坡植被发育,以杉树、竹林为主。

隧道最大埋深为350米,在傅家隧道DK33+365~DK33+634段。

2.4地质情况

隧道围岩主要为凝灰岩、变粒岩、砂岩、二长岩,主要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占约79%,进出口和断层破碎带段为Ⅳ、Ⅴ级围岩,围岩条件整体较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及特殊情况主要为:

断层破碎带、高地温、岩爆、洞口偏压和浅埋等。

表2-2衢宁铁路QNZJZQ-1标隧道围岩分布情况一览表

工点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双形隧道

145

40

50

81

双石岭隧道

655

170

320

495

大黄岩隧道

475

380

60

164

周村隧道

880

1065

250

80

傅家隧道

1680

1425

390

229

周家隧道

1330

1350

220

160

合计

长度

5165

4430

1290

1209

比例

42.71%

36.63%

10.67%

10.00%

2.5水文条件

1)双形隧道隧址区地表水主要为丘间谷地冲沟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间歇性流动。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一般发育。

地表水、地下水均无侵蚀性。

2)双石岭隧道隧址区地表径流发育,隧道进口处发育一河流,距隧道进口约42m。

地表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径流为其主要排泄方式,流量、水位受季节影响很大。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物中的孔隙水、岩体中的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

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的渗透,向低洼处径流排泄。

隧址地下水无侵蚀性,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地下水无氯盐侵蚀性。

地表水无侵蚀性。

3)大黄岩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一般发育。

地表水、地下水无侵蚀性。

4)周村隧道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较发育。

地表水、地下水无侵蚀性。

5)傅家隧道隧址区地表径流发育,隧道进口处发育一河流,距隧道进口约30m,河流表水对洞身无影响。

线路里程DK35+130处发育一径流与线路相交,河流表水对洞身有影响。

地表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径流为其主要排泄方式,流量、水位受季节影响很大。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物中的孔隙水、岩体中的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

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的渗透,向低洼处径流排泄。

隧址地下水无侵蚀性,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地下水无氯盐侵蚀。

地表水无侵蚀性。

6)周家隧道隧址区地表水为冲沟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间歇性流动,不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风化物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的渗透,向低洼处径流排泄。

隧道进口至DK040+500段地下水无侵蚀性,隧道出口段地下水有酸性侵蚀,化学作用等级为H1,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作用等级为H1。

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地下水无氯盐侵蚀。

地表水无侵蚀性。

2.6隧道施工方法

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单线隧道V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特殊地段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处理。

隧道明洞段采用整体式衬砌,其他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浅埋暗挖隧道或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以“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除明洞及洞口斜切洞门段施工采用明挖法,设置明洞衬砌外,其余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

暗挖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及湿喷技术,二衬台车拱墙衬砌一次灌注,仰拱先期施作整体灌注。

隧道防排水按照“防、堵、截、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妥善处理。

对生态环境和工程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敏感地段,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必要时采取全断面帷幕注浆、局部注浆等措施堵水。

3隧道质量缺陷的整治原则 

(1)彻底治理、不留死角,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设计验标要求,确保铁路后期运营安全。

 

(2)缺陷整治要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

 

(3)缺陷整治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缺陷部位,采用加密扫描和混凝土钻芯的方式进行验证,进一步确定缺陷范围和程度。

 

(5)整治处理中不断改正工艺工法,验证整治效果,优化整治方案。

 

4 隧道质量缺陷的类型 

根据缺陷成因和所处位置的不同,大致可以把隧道质量缺陷分为五类:

包括脱空、衬砌欠厚、衬砌局部裂缝、衬砌钢筋外露、渗漏水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隧道质量缺陷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进行整治。

5 脱空整治方案 

5.1原因分析 

(1)初支光爆效果差,且开挖面不平整,超挖严重,喷浆作业没有喷满;防水板挂设松弛度不合适未与初支面密贴,在衬砌混凝土浇筑时防水板局部受力形成二衬与初支间的脱空。

 

(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时拱部未注满,二次灌浆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与初期支护间形成脱空。

 

(3)拱顶混凝土没有连续进行灌注,间隔时间过长,先灌部分混凝土堵塞了出料口。

 

5.2整治措施 

脱空整治主要采取钻孔注浆填充空洞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发挥衬砌、初支及围岩整体结构能力,改善和维护衬砌今后工作环境。

5.3二衬与初支间脱空处理措施 

5.3.1工艺流程 

 

                  图1 回填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1)脱空位置核查 

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脱空范围,检测定位,并在缺陷整治过程中对脱空范围进行核对、检验。

 

(2)质量缺陷判定 

根据检测资料和《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进行衬砌欠厚程度判断,若发现衬砌厚度不足,必须在欠厚整治完成后再进行衬砌背后注浆。

 

(3)衬砌钻孔、安装孔口管 

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手持电钻在脱空部位进行钻孔作业;注浆孔采用Φ42钻孔,交错布置,布置间距为1.0m×1.0m,钻孔时注意不要穿透防水板,现场操作中可根据实际衬砌厚度、缺陷范围和衬砌背后脱空大小对钻孔布置进行适当调整;注浆时孔口设置Φ32带丝扣的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在Φ42注浆孔内。

 

钻孔与孔口管安装详见下图:

 

 

 

(4)管口试接

注浆用塑料管与带丝扣的孔口管进行连接,注浆前应与每根预留孔口管进行试接,确保拌制的浆液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使注浆能够连续进行。

(5)吸水试验

注浆前应对注浆管路系统用1.5-2.0倍注浆终压进行吸水试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试运行20min后,进行注浆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

试验及注浆过程中,要求值班技术员必须在场,做好注浆记录;并根据现场注浆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及时对浆液稠度做出调整。

(6)浆液配制

注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0.8:

1,可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配制好的浆液随拌随用,严禁使用停滞时间过长的浆液。

(7)注浆

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进行注浆,注浆时由隧道下坡方向至上坡方向依次进行,注浆采用逐渐加压式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注浆速度一般为20-40L/min;灌浆管端头设置防堵设施,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将灌浆管孔封堵密实,孔洞较大时,需添加纤维。

(8)二次补压

第一次注浆后间隔2h,将每个注浆孔按0.2Mpa压力保持10min注浆,当达到下述情况之一即可结束注浆:

①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②当注浆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注浆量,孔口管出现冒浆时;③当注浆压强达到设计终压,且稳压10min也可结束注浆。

5.3.2施工注意事项

(1)注浆时,注浆孔内设置Φ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Φ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

(2)注浆施工前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

(3)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在注拱顶孔。

(4)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进行详细记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

(5)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已有裂纹有加速发育趋势等,应立即停止注浆,并想上级领导汇报。

(6)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随钻随注以免跑浆。

(7)注浆完成后,采取可靠的封堵措施,防止浆块掉落,影响施工与运营安全。

5.4初支与基岩面脱空处理措施

5.4.1工艺流程

初支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区,也需采取打孔注浆的方法进行缺陷整治,其施工工艺与衬砌脱空注浆类似。

(1)现场施工前应先根据无损扫描资料,做物探钻孔验证脱空范围,检测定位,并在施工过程中空洞或不密实区范围进行核对、检验。

(2)质量缺陷判定

根据检测资料和物探结果对初支空洞类型进行判断,若发现初支基岩不密实或初支背后脱空,需采用不同的注浆方式进行处理。

(3)衬砌钻孔、安装孔口管

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手持电钻或风钻在脱空部位进行钻孔作业;注浆孔采用Φ42钻孔,交错布置,布置间距为1.5m×1.5m,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初支背后不密实、空洞大小及范围沿隧道拱顶、拱腰、边墙布置注浆孔;注浆孔钻孔深度应超过既有衬砌并伸入基岩不小于1.0m,注浆时孔口设置Φ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在Φ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赛,以免跑浆。

 

 

(4)管口试接

注浆用塑料管与带丝扣的孔口管进行连接,注浆前应与每根预留孔口管进行试接,确保拌制的浆液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使注浆能够连续进行。

(5)吸水试验

注浆前应对注浆管路系统用1.5-2.0倍注浆终压进行吸水试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试运行20min后,进行注浆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

试验及注浆过程中,要求值班技术员必须在场,做好注浆记录;并根据现场注浆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及时对浆液稠度做出调整。

(6)浆液配制

初支背后脱空,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注浆;初支背后围岩不密实,采用纯水泥浆,浆液配合比建议采用0.8:

1,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

(7)注浆

初支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进行注浆,注浆时由隧道下坡方向至上坡方向依次进行,注浆采用逐渐加压式注浆,注浆压力为1.0Mpa,注浆速度一般为35-70L/min;灌浆管端头设置防堵设施,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将灌浆管孔封堵密实。

(8)二次补压

第一次注浆后间隔2h,将每个注浆孔按1.0Mpa压力保持10min注浆,当达到下述情况之一即可结束注浆:

①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②当注浆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注浆量,孔口管出现冒浆时;③当注浆压强达到设计终压,且稳压10min也可结束注浆。

5.4.2施工注意事项

(1)段内若需采取锚杆等措施补强既有衬砌时,锚杆应尽量利用注浆孔布置,避免过多影响既有衬砌完整性。

(2)注浆孔钻孔深度应超过既有衬砌并伸入基岩不小于1.0m,注浆时于孔口设置Φ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Φ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

(3)注浆施工前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

(4)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在注拱顶孔。

(5)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进行详细记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

(6)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已有裂纹有加速发育趋势等,应立即停止注浆,并想上级领导汇报。

(7)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随钻随注以免跑浆。

6衬砌欠厚整治方案

6.1原因分析

(1)二次衬砌拱顶混凝土欠厚,同时拱顶脱空,说明灌注拱顶混凝土时未灌满。

(2)测量放线精度低或爆破开挖效果不理想,初支侵限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

(3)处理塌方过程中,安全起见为尽量避免在次扰动围岩,对个别突出的岩石或初支拱架未进行处理,造成二衬欠厚。

(4)初期支护预留沉降量过小,围岩变形较大;初支喷射混凝土局部过厚,二次衬砌施工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

6.2程度判定

对比无损检测资料衬砌厚度与原设计差异,按《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对缺陷进行分级,采取相应整治措施,缺陷等级指标见下表

6.3整治措施

对二次衬砌背后存在空洞,衬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局部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所处地质条件结合《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整治措施按下表执行:

危岩类别

建筑材料

设计衬砌厚度

实际最小衬砌厚度

采取措施

cm

cm

V

钢筋混凝土

45

≥27

回填注浆

<27

拆换

IV

钢筋混凝土

40

≥24

回填注浆

<24

拆换

III

钢筋混凝土

35

≥21

回填注浆

<21

拆换

II

钢筋混凝土

30

≥18

回填注浆

<18

拆换

6.4拱墙欠厚拆换处理措施

根据上表,当实测混凝土浇筑厚度<最小衬砌厚度时,需对衬砌混凝土采取拆换的措施,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6.4.1工艺流程

图2衬砌欠厚拆换施工工艺流程图

(1)根据物探资料和钻孔验证结果确定欠厚范围。

 

 

(2)拆换前,应先完成相邻段落的其他缺陷整治,IV、V级围岩在拆换段前后2m范围设置拱墙I20a钢筋作为临时支护,钢架间距0.5m/榀。

(3)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采用砂轮机沿已划分好的墨线切缝,切缝深度控制在衬砌厚度的2/3左右,二衬混凝土采用风镐进行破除,拆除顺序为:

从拱顶位置开始,依次想两侧拆除拱腰及边坡混凝土,拆除二衬混凝土时要跳槽拆除,严禁爆破,每次拆除纵向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m,严禁大段落连续进行拆除作业,拆除土工布与防水板时,土工布预留搭接长度不能小于40cm,防水板预留搭接长度不能小于30cm。

(4)拆除旧的二衬混凝土后,将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凿毛并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按设计要求恢复二衬钢筋,并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连接良好。

(5)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铺设防水板与无纺布,并做好与原防水板的搭设(无纺布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防水板焊接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1.5cm);新旧混凝土接缝要设置止水胶,宽2cm,以改善其防水性能。

(6)利用钢模台车灌注拆换二衬混凝土,二衬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而定;拆除拱顶预埋的Φ50注浆波纹管(预埋不少于两根),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检查衬砌厚度,待二衬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注浆回填密实,注浆同原设计,确保二衬与初支密贴。

6.4.2施工注意事项

(1)二衬欠厚处理是基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变形监测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施作,且二次衬砌监测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2)要根据物探和钻孔确定二衬欠厚范围和大小,根据实测结果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3)二次衬砌欠厚处理,严禁采用爆破施作,每次拆除纵向长度不得大于1m。

(4)新旧二衬混凝土结合处,必须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接茬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不产生新的质量缺陷。

(5)拆换施工前后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拆换段及相邻段落洞内和地表沉降观测,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临时钢架等应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微膨胀混凝土使用前,配合比需经监理单位审批。

6.5拱墙欠厚钻孔注浆与锚固补强处理措施

6.5.1工艺流程

 

图3衬砌欠厚脱空钻孔注浆与锚杆补强施工工艺流程图

(1)脱空位置核查

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二衬脱空范围和大小,检测定位,并在缺陷整治过程中对脱空范围进行核对、检验;确定二衬厚度是否满足最小衬砌厚度大于30cm,纵向脱空长度小于5m,如不满足应采取拱墙衬砌拆换的方式进行欠厚处理,整治完成后在进行衬砌背后注浆。

(2)衬砌钻孔、安装孔口管

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手持电钻在脱空部位进行钻孔作业;注浆孔采用Φ42钻孔,交错布置,布置间距为1.0m×1.0m,钻孔时注意不要穿透防水板,现场操作中可根据实际衬砌厚度、缺陷范围和衬砌背后脱空大小对钻孔布置进行适当调整;注浆时孔口设置Φ32带丝扣的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在Φ42注浆孔内。

 

(3)管口试接

注浆用塑料管与带丝扣的孔口管进行连接,注浆前应与每根预留孔口管进行试接,确保拌制的浆液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使注浆能够连续进行。

(4)吸水试验

注浆前应对注浆管路系统用1.5-2.0倍注浆终压进行吸水试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试运行20min后,进行注浆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

试验及注浆过程中,要求值班技术员必须在场,做好注浆记录;并根据现场注浆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及时对浆液稠度做出调整。

(5)浆液配制

注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0.8:

1,可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配制好的浆液随拌随用,严禁使用停滞时间过长的浆液。

(6)注浆

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进行注浆,注浆时由隧道下坡方向至上坡方向依次进行,注浆采用逐渐加压式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注浆速度一般为20-40L/min;灌浆管端头设置防堵设施,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将灌浆管孔封堵密实,孔洞较大时,需添加纤维。

(7)二次补压

第一次注浆后间隔2h,将每个注浆孔按0.2Mpa压力保持10min注浆,当达到下述情况之一即可结束注浆:

①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②当注浆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注浆量,孔口管出现冒浆时;③当注浆压强达到设计终压,且稳压10min也可结束注浆。

(8)锚杆补强

补强锚杆采用HRB335Φ22砂浆锚杆,单根锚杆长为4m,间距1m,梅花形布置,垫板为12×12×0.8cm,地下水发育且需锚杆补强段落采用拆换处理,以满足防水要求。

6.5.2施工注意事项

(1)注浆时,注浆孔内设置Φ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Φ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

(2)注浆施工前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

(3)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在注拱顶孔。

(4)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进行详细记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

(5)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已有裂纹有加速发育趋势等,应立即停止注浆,并想上级领导汇报。

(6)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随钻随注以免跑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