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206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docx

社团管理及活动方案

素质教育社团系统工程

目录

一、前言

二、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社团与素质教育

四、职业学校中社团的发展方向

五、社团分类

六、社团组建步骤

七、关于社团工作的四个设想

八、管理机制的创新

九、社团活动

附1:

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草案)

一、前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

研究素质教育,必然涉及到素质这个词的含义,狭义的素质是一个经典的生理学、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有人认为,它的英译是“diathesis”,原意指易患某种疾病的先天性因素,是医学术语。

心理学将其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教育界虽然广泛使用素质一词,但究竟什么是素质,至今却是纷纷多解,有待规范,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在内涵和外延上都突破了狭义的素质的定义,在内涵上,它已经不再局限于先天的遗传生理素质,还包括了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二、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教育现况来看,教育有两大趋势。

其一,正规大学教育,另一种则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

目前我过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原苏联模式的翻版。

虽然有过辉煌,但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很大局限,直接导致了专业教育和社会需要的脱节。

在很多情况下,专业不对口,和知识结构的单一,成了招聘单位与求职者共同的苦恼。

招聘单位在用人的同时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而求职者又往往难觅合适的岗位。

职业教育限于了“专”的误区。

而且,“专”而又“专”,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强,普及性高的初衷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则是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大力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全面优化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教育。

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教育,其含概面广阔,以“广”辅“专”,以“广”破“专”。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知识经济下所需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将在职业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又将大大拓展素质教育的内容。

两者的结合问题,将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能否持续有效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关键。

三、社团与素质教育

   我们不能空谈素质教育,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少读些书,多进行些活动。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偏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要让学生多吸纳知识,在职业学校中,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那么,怎么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可以把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来促进职业学校中素质教育的发展。

社团是各种群众性团体的总称,这里的社团是指学校组织建设的社团,而非社会性社团。

   素质教育社团系统工程,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社团的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的方法。

四、职业学校中社团的发展方向

   职业学校中社团的发展将向着系统化、课程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将辅助职业学校中学生的专业学习,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1、系统化,确立一个从兴趣到培养到学习到强化,再到成果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2、课程化,与选修课相结合,固定课时,固定活动时间。

   3、普及化,使全部学生参与近来,提升学生平均素质,使专长学生发挥专长,学习更多的知识,一般学生培养专长和兴趣爱好。

五、社团分类

   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将社团分为,可将社团分为:

专业型社团,综合素能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公益性社团。

   1、专业型社团,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社团的设置。

如:

电子专业建立的大学生实践者家园,计算机专业可建立网络制作工作室,装潢专业可建立室内设计工作室。

   2、综合素能型社团,这是职业学校中社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一专多能”的突破口。

可设置:

   

(1)语言应用(演讲、交际、辩论等)

   

(2)外语(英语角、日语角)

   (3)计算机应用

   (4)社交礼仪

   3、兴趣爱好型社团,这也是职业学校中社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设置:

   

(1)书画(硬笔、软笔、中国画、素描、油画、卡通画等)

   

(2)文字(诗词、散文、小说等)

   (3)集藏(集邮、集币、集卡)

   (4)摄影

   (5)声乐、器乐

   (6)体育(田径、球类、武术等)

   (7)棋类(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

   (8)舞蹈(交际舞、街舞、民族舞、现代舞)

   (9)艺术(手工艺制作、插花、扎染等)

   (10)电影欣赏

   (11)剧社(话剧、舞台剧、音乐剧)

   4、公益性社团,培养学生热爱公益的社会责任感。

   

(1)青年志愿者协会

   

(2)环保协会

六、社团组建步骤

   1、明确组织机构——“蛇无头不行”

   

(1)开办社团之初,可首先成立素质教育社团系统工程筹备委员会。

由院部领导担任筹委会主任,院团委、学生处、教务处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学院团委、学生会、各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干部担任委员,负责社团管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

   

(2)成立顾问团,由筹委会聘请社团指导老师及主要教师板块负责人组成顾问团。

作为第一阶社团管理组织,由教师组成。

   (3)成立社团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各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及社团的考查,作为第二阶社团管理组织,由学生组成。

由社团管理委员会负责组建下属各社团。

   (4)以上的顾问团成员、社团管理委员会成员、各协会负责人采用聘任制,聘期均为一年。

   注:

详见社团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网络图

   2、资金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资金问题是社团能否建立的关键问题,以往都是由学校拨经费来启动社团的,对于校方来讲所需的投入较大,对于学生来讲很多活动由于没有经费而不能正常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社团的发展受到校方的制约。

我认为,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社团的运作思路与核算机制,结合职业学校现有的情况,在体现传统特色的同时,使社团更具有活力。

   

(1)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以会员的形式建立并加盟。

协会会员可以交纳少量的会费,主要应付普通的支出,其它费用再向校方申请,这样可以减轻校方经费压力。

同时,由于学生自主参与,并定期交纳会费,往往将自己看成社团的一分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社团活动,激发兴趣爱好,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成果。

   

(2)前期投入,从思想上确立社团活动是一种有偿形式的课外业余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

如乐器爱好协会,很多喜欢器乐的同学往往自己有相应的器具,鼓励其加入外,还要求其带器具参加,并通过大家的筹集,购买部分器具,有利于先期启动,而由校方拨经费聘请老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但必须无偿参与校方组织的活动。

通过宣传推广,扩大会员,在其毕业或学习期满后,鼓励将器具作价或赠送给校方,这样就保证社团发展的连续性。

   (3)后期投入,笔者注意到外国大学的社团里,非常注重后期投入,也是社团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他们认为在大学里参加了社团,学到了知识和培养了能力是里所当然要自己付出的,无论是金钱还是其它,认为社团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很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学生毕业工作后,以捐赠或会费的形式筹集的。

日本一些非常知名的大学不是因为其科研或学识方面,而是以其社团而闻名日本。

   3、活动场地——“天时不如地利”

   社团必须拥有自己的阵地,社团管理委员会须具固定的办公场所。

各社团拥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在此问题上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支持,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所。

   4、社团成员的组成——“地利不如人和”

   

(1)社团指导老师

   每一个社团指定1—2名指导老师,担任指导、督促、考核工作。

指导老师来源:

   A、尽量选用原有教师队伍中的特长老师,让他们发挥专长,担任社团指导工作;

   B、聘请一些专业老师参加社团指导工作;

   C、请部分社会性团体的成员,客串指导老师。

   

(2)各社团、各协会会长

   选用部分特长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加以培养、指导来传帮带。

   (3)社团成员

    社团成员的加入,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

可采用报名表或网上报名的形式。

   七、关于社团工作的四个设想

   1、设立社团学分的设想

   对社团成员进行年终考核,结合全年活动情况,纳入期终成绩中进行综合评分,这样,既有利于社团管理,又能对社团成员起到鞭策的作用。

学时设计要合理,建议每周设立两—四课时,周六为社团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在校生活。

但应注意课堂教育与社团教育分开,专业教育与选修技能分开,通过两个“分开”,明确两者区别,紧防社团教育成为第二课堂教育。

   2、设立**论坛的设想

   利用休息天,请一些社会名人、专业学者等开设讲座,也可以充分发挥社团优势,邀请上级社团成员进行讲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广泛开展与同类学校交流的设想

   可采用办联展、交流比赛、邀请外校学生参加我校社团活动等方式,结合各社团特点,广泛开展交流活动。

   4、校建社团与社会性社团接轨的设想

   与社会性社团接轨,比如,校建集藏社可以加入市集邮协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也可以依托社会性社团规模、人员、组织方面的优势,加快校建社团的自身建设。

八、   管理机制的创新——主张宏观指导与微观自主搞活

   以往职业学校的社团建设中行政干预较多,形成“统的过多,管理过死”的局面,缺乏社团自身应有的活力。

社团为校部控制,学生按上面的指令,规划布置工作和活动,这样学生干部虽有主动性但积极性不高,虽按部就班,但做事过于呆板,能力不强,同时也造成社团活动内容比较单调,质量不高,不能发挥社团的作用。

   我认为,在强调“学生自主式管理”的今天,职业学校社团的管理机制应抓大放小,强调宏观指导,微观自主搞活的方针。

学校行政从宏观层面对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在各方面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政策上、技术上的支持和鼓励,给予空间上、时间上的灵活和自由;注重方向上、思想上的监督和引导,注重尺度上、组织上的把握和控制;强调操作上、管理上的自主和独立,强调个性上、特色上的发挥和发展。

也就是说,社团的管理应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校方的宏观监督为辅,这样使得社团的发展能在有序的情况下得以健康的成长。

未雨缪稠,职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关的社团管理制度并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使社团活动有章可依,百花齐放。

九、社团活动

   1、社团活动周

   每年拟定一周为社团活动周,集中性的开展社团活动,展示各社团一年中的建设成果。

  2、星级社团评比

   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期依据《星级社团评定条例》对本学期注册的校级学生社团进行评定。

对于评出的星级社团颁发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经费奖励,其社团负责人根据其综合表现予以课外学分奖励。

各社团还可推荐1—2名优秀干事通过评比考核,予以相应奖励。

   我认为,社团的建设需要政策的宏观扶持,同时更应注重其自身微观发展,进行机制改革,在观念上正确定位社团教育,认真组织社团活动,积极发展社团组织。

我信经过素质教育社团系统工程的实施,职业学校中的社团必将成为职业教育园中的一朵奇葩。

各部门工作职责:

1、秘书处主要负责日常工作,各社团资料的处理存档。

2、宣传部负责通过海报、广播、社团刊物等,宣传各社团。

3、策划部负责下属各社团的活动策划,提供策划服务。

4、外联部负责校内、校外的联络工作。

附一:

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学生社团的管理,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化,加强我院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院学生社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社团,是指我院学生自愿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