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011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8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城市规划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城市规划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城市规划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城市规划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讲义.docx

《城市规划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讲义.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讲义.docx

城市规划讲义

城市规划与总图设计课堂讲义

主讲人:

***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本章重点

1.什么是城市?

城市产生的原因?

2.世界最早的城市?

中国最早的城市?

3.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4.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

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5.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的概念;人类历史进程中居民点的发展;居民点的分类

居民点的含义:

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的发展: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初期,依靠采集维生,以穴居和树居为主,无固定居住场所;第二阶段——学会制造工具,并开始捕鱼和狩猎活动,有较稳定的生活群落,产生农业和畜牧业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固定居民点;第三阶段——为抵御野兽攻击和敌人侵袭,在原始居民点外围加筑壕沟、栅栏和城墙等,形成城市雏形,尤其在河流发源地,逐渐出现历史上较早的城市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

按照居民点的不同特征,居民点通常被划分为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两类。

城镇型居民点与乡村型居民点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城镇型居民点是以居住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产业结构上有别于乡村型居民点;二是城镇型居民点聚居较多人口,规模上有别于乡村型居民点;三是城镇型居民点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远远高于乡村型居民点,在景观上有别于乡村型居民点;四是城镇型居民点具有供排水、电灯电话、街道广场、影剧院和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发达,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型居民点;五是城镇型居民点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等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上有别于乡村型居民点。

除此之外,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在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基本素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别。

在我国,居民点除划分为城乡居民点外,还可以分为城市——城镇——乡村三个层次。

城市和城镇同属于城镇型居民点,其中:

城市可分为特大城市(>100万)、大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和小城市(20万以下);城镇可分为县城和集镇(建制镇和乡(镇)场);通常情况下,广义的城市包括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城市和城镇概念的使用上并不做明显区分,例如,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可见,广义的城市既包括大中小城市,也包括县城和集镇。

乡村型居民点分为中心村、基层村和自然村。

其中:

中心村是农村基本居住单元,也是郊区“三个集中”推进的关键问题,将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归并,合理配置公共设施。

 基层村是过去生产队所在地,生产队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基层村又可称为村民小组。

自然村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

它受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比如在山里头,可能几户在路边居住几代后就会形成一个小村落,这就叫自然村。

 

图1.1居民点分类示意图

二、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初始概念是城和市的综合,城是指城堡,具有防御功能,起防备野兽攻击和敌人袭击;市是指市场,具有商业功能,为商品交换提供场所。

由于城市的特殊功能,古代城市的选址非常重要,对于地形地势、周围环境、水源等有着一定要求。

正因为此,出现城市产生的三种学说:

交易说、防御说和地利说。

城市产生的原因:

城市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劳动的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固定的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离),人类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城市。

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仅3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给城市创造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城市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是的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是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位于古埃及尼罗河下游最南端的孟斐斯城。

孟菲斯城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美尼斯国王经过长期战争统一全国后建立的首都,由于城市城墙为白色,又名白城。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孟菲斯城经建筑师伊姆霍特普重新规划设计。

后来由于战争频繁,直到十二王朝重新统一埃及,建都于伊套伊,其城市才日趋繁荣,其中最有名的城市是卡洪城。

直到新王朝时期,公元前1370年左右,皇帝建都阿玛纳城,其明确的分区和灵活自然的道路系统称为该座城市的创举。

图1.2伊套伊平面图

图1.3卡洪城平面图

图1.4阿玛纳城平面图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是出现在中国商代时期的商王城,距今约3500年,其遗址位于今天郑州市市区的地下,城市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700米。

到周朝时期,城象征着国家,国者城也,古代受封诸侯国有权按照爵位建造规模相应的城市,而后随着城市逐渐发展,各地可以根据需要来建造城市。

其中:

比较著名的古代城市有汉长安城、北魏洛阳城、宋东京城和元大都。

汉长安城的突出特点是道路系统,其道路系统是是严整的方格网,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

其中:

宫前的横街实测220米,朱雀大街150米,其他道路中东西向的宽40-75米,南北向的宽47-68米,居住区道路宽15-30米,可见道路气势之磅礴,同时城市内的河道与城市外的水系全部联通。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南京、北京、杭州、郑州)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等朝均建部于此。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址上重建的,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平坦,自北而南有坡度向下,东西20里,南北15里,有220个里坊,整个市区分外廓、京城、宫城三个圈层,京城位于外廓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社稷坛、永宁寺、九层木塔等均布置在宫城前街道两侧,城南设有天台、明堂、太学,市坊则集中在城东、城西。

宋东京城又称汴梁,是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宋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也以此为都城,并进行城市的重建。

宋东京城周长50里165步,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约百万以上。

商店、酒楼、饭馆、布行、浴室、医铺等布满各处,夜市贸易,通宵达旦。

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汁河、蔡河穿过,运输极方便。

元大都是元朝在北京修建的都城,是长安城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

元大都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

三套方城是内城、皇城和宫城,各有城墙合围;皇城位于内城的南部中央,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并在元大都的中轴线上。

在都城东西两侧的齐化门和义门内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坛,商市集中在城北,显示出“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的典型格局。

图1.5商王城平面图

图1.6北魏洛阳城平面图

图1.7隋唐长安城平面图

图1.8宋东京城平面图

三、城市的定义

现代城市远非古代城市可以比拟,城市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结构更复杂。

关于现代城市的定义,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

城市地理学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亦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大型聚落,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地域空间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城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城市社会学强调城市是特定区域内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型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特殊社区。

城市政治学强调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间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上述不同学科的城市定义表明:

城市是相对农村而言的;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任何从某个角度或某个特征定义城市都是片面的;城市的概念是随时间发展变化的。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

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从行政区划意义上讲,我国城市可分为直辖市、市和镇等。

目前,城市的类型是按照人口规模和国民经济产值并经过一定审批手续进行划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界定

国际上城市界定的常用标准

1.人口规模标准:

通过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为标准划分城市。

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城市人口规模的下限不同,最小的是200人,最大的到高达6万人;

表1.1部分国家设置城市人口标准

国家

美国

日本

英国

前苏联

印度

联合国

人口低限/人

2500

3500

3500

1000-2000

5000

20000

2.人口密度标准:

通过单位地域空间内聚集人口的密度高低划分城市。

常常在发达国家采用,因为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水平和市政设施差别不大,难以直观区分。

人口密度标准也因国情有所区别,例如,美国400人/平方公里,日本4000人/平方公里,澳大利亚是190人/平方公里。

3.行政区划的标准:

通过政府规定或立法宣布的结果划分城市。

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标准。

但是,行政区划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容易扩大城市实际规模,混淆城乡之间的差别。

例如,在我国,由于1983年开始实行以市带县的行政体制,很多城市管辖范围急剧膨胀,例如,重庆市市区人口230万,此外还带12个县,总人口1500多万,显然与城市的实际规模相去甚远。

4.职业构成的标准:

通过人口职业的构成划分城市。

通过人口职业,尤其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

例如,前苏联规定,在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居地,凡非农人口比重在70%以上者才能设市。

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有限,设立城市标准相对发达国家高出许多。

城市是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一般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级别。

2002年底的数据,全国共设城市660个,其中:

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60个,县级市381个,此外还有建制镇20600个。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地级市:

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

县级市:

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平行的行政地位。

地级市的标准和县级市的标准(见表1.2)

我国设立建制镇的标准

我国建制镇的标准经历过几次较大变化,1984年民政部公布的调整后设镇标准是:

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2万人左右的乡,其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的10%以上,非农人口最低限度为2000人可设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条件可适当放宽。

 

表1.2我国城市建制镇标准(1993年)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城市的产生源于劳动大分工和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前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社会时期。

前工业社会时期:

始于公元前3000年,延续至公元1760年(18世纪工业革命前),期间人类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发展以农业为主,非农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主体,城市内只有手工业和商业,城市是行政中心,管辖一定范围的农村区域。

城市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很长;城市结构简单;城市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城市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进行系统规划的很少。

工业社会时期:

公元1750年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前后约200年历史,期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生产技术、交通、建筑技术和通信技术日臻完善,社会化的大生产取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

城市典型特征表现为三个积累:

城市数量、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积累;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积累。

后工业社会时期:

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尚未结束。

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上升时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城市化明显加快,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造成的城市问题开始显露,城市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市数量持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城市出现两极分化倾向,综合性中心城市数量增多,部分甚至跨越国界,成为国际化大城市,同时城市职能分化,出现专业化城市,如大学城、电影城、旅游城、赌城、科学城等;城市的地域结构趋向分散,但中心城逐渐发展为多中心城,一些城市与比邻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巨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城市趋向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城市与乡村有原来的分离和隔绝走向融合,城乡差距趋向缩小。

二、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为阻止野兽侵袭和敌人的攻击,常在居民点外围深挖沟壑,广筑石墙或木栅栏,因此,城市作为居民点的进一步发展,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防御的要求。

古代城市都有坚固的城墙围绕,从一套城墙发展到两套城墙甚至三套城墙,城墙之间还有沟壑阻隔。

从防御要求出发,欧洲中世纪的城堡都建在山顶上或者水域边,在外围开设人工壕沟或架设吊桥,城市的平面布置上还会考虑多层次和多方位的射击问题。

图1.9巴比伦城平面图

图1.10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

1商业大街;2主要广场;3、4粮食市场;

5交易所广场;6柴草、牲畜市场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古代社会阶级分化与对立也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

例如:

商都“殷”城,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奴隶主和自由民居住区,在外围是手工业作坊和手工业奴隶的居穴,在外圈是务农的下等自由民和农业奴隶,还有部分小奴隶主。

再如:

曹魏时期的“邺”城,城内一条东西干道,路北是贵族专用区,其西为铜雀园,正中为举行典礼的宫殿,其东为帝王居住和办公的宫廷,再东为贵族专用居住区——戚里;路南是一般居住区。

另外,隋朝长安城,埃及卡洪城的城市建设都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特点。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的体制;欧洲的君权专制和神权统治;政治体制的不同,城市建设各异。

中国古代城市多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建有宫殿、衙署等建筑;而欧洲古代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是代表神权统治的教堂。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封建地主制决定城市是政治和经济中心,而欧洲的封建领主制决定城市是经济中心,而城堡是政治中心;再如,中国古代的城市多在交通要地和河流的交会点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岸城市发展缓慢,而欧洲很早发展海上交通,海岸城市很发达。

三、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1784年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人类摆脱依赖风力和水力等天然资源的局面,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带动着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扩展又大量占用城市周围的农地,失地农民生活所迫大量涌入城市,推动城市的发展。

图1.11伦敦城自发发展图

图1.12伦敦(上)和东京(下)城市发展示意图

(a.1800b.1850c.1900d.1950)

城市布局的变化:

工业化初期城市是以工厂为中心圈层式的向外扩张,随着产业部类增加,出现工业仓储用地,进而产生许多新类型商业和公共建筑,金融机构的发展,城市又出现商务贸易区。

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相继出现,大大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城市道路系统发生布局受到很大冲击。

与之适应,城市类型增加,出现矿业城市、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综合城市等。

城市与环境:

城市扩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城市人口与自然环境的距离越来越远,工业三废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逐步增加,城市环境明显恶化,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科学技术带来城市聚集效益和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产业门类的增加,不同产业的协作和聚集大大提高城市运行的聚集效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加快城市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自来水、电灯、电话、煤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系统等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学校、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娱乐设施的集中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但同时,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社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不断解决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四、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1.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出现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郊区的卫星城;英国的新城运动等。

2.国际经济全球化,航空、汽车、航海技术的发展,城市对外交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3.城市中心区出现衰退,城市出现“郊迁”现象,许多城市推出复苏老市区的政策,例如,土地置换、产业更新和相应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4.各国城市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高度城市化,城市空间扩展转为内部更新改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仍以外延扩展为主,具体表现出多种发展形态:

中心圈层式扩展;沿交通轴线的放射状扩展;中心城与卫星城的扩展;多中心开放组合式扩展;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群的发展等。

5.城市群得到迅猛发展,如美国的东北部、芝加哥地区和西海岸城市;日本的阪神地区;英国的东南部地区(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南地区和成都地区等。

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体现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其城市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城市化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职业的变化:

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业人口增加;

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土地地域空间的变化:

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增加,基础设施覆盖区域扩大。

城市化的含义:

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

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城市人口规模指标衡量城市化进程,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农业比重持续下降,非农产业内部结构此消彼长;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既是二三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表1.1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发展

表1.2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Northam)1975年提出的“城市化过程曲线理论”得到世界城市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同,理论认为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

城市化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30%以下,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化水平才能够达到30%。

城市化加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时,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城市化稳定阶段:

城市化水平超过70%后,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人口相对稳定,城镇人口的增加渐趋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城镇人口的比重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城市化不再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而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四、世界城市化发展概况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从乡村时代迈入城市化时代,当代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呈现三个特点:

1.发展速度快且呈现持续加速发展趋势:

19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总人口增长3.5倍,而城市人口增长35倍。

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中心的预测,201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约55%,2025年全球城市化水平将增至65%,其中:

预测发展中国家2025年城市化水平为61%,发达国家和地区2025年城市化水平为83%。

表1.31800-1990年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2.以20世纪中叶为界限,全球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980年,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标志其城市化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同时发达地区的总人口增长率也趋于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独立,并开始复苏经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突然快速增长,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浪潮的主流,欠发达国家和地区1980年的城市人口还只有30%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37%,标志着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3.大城市膨胀且在现代社会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世纪50年到以来,世界大城市人口在城市人口的比重弊端提高,部分大城市经过地域空间的不断发展,形成以一个或若干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城市化地区的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每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进而形成影响力巨大的大都市带(metropolis)。

五、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

中国城市化进程比西方国家要晚,解放前城市化进程缓慢,且受封建制度和殖民主义的影响,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发展较快,而内地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农业社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城市数量和城市总规模有较大增长,城市化发展成就巨大:

1949年全国城市数136个,城镇人口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是10.6%;1998年全国城市数668个,城镇人口36935万人,城市化水平是30.4%,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表1.41949-199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

2.城市化发展过程曲折,阶段性特征明显

第一阶段:

1949-1957年正常发展时期,围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694个重点建设项目,采取“重点建设,稳步推进”的城市发展方针,1957年底城镇人口9949万人,城市化上升到15.4%。

第二阶段:

1958-1965年大起大落阶段,1958-1960年违背经济规律搞“大跃进”,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剧增,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造成国民经济大滑坡;1960-1965年,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第三阶段:

1966-1978年停滞不前阶段。

由于文化大革命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城市建制工作基本停顿,新设市极少,建制镇下降,城市建设投资减少,城市各种问题突出,城市人口比重多年徘徊在12.2%左右。

第四阶段:

1978年以后的迅速发展阶段。

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全国设市城市有663个,建制镇19000个,城市人口4.56亿人,城市化水平上升至36.09%。

3.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基本上是合理、积极和有序的

城市规划法规定: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