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757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docx

中国社会生活史期末复习

中国社会生活史

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传统婚姻制度是以男权为中心的?

(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一、中国古代婚姻关系的准则

1.夫方本位,男子主导的个体婚;

2.男尊女卑,适应父权制宗法等级制度;

3.“夫为妻纲”,汉代以来封建伦理的基本准则之一。

以儒家父权制宗法理论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建立一套政治和社会伦理理论体系,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伦理道德的主体,男权至上的婚姻关系准则。

二、一夫一妻多妾制

由周至清末,礼法上重嫡庶之别,嫡妻原则上只能有一个,但是事实上男子广妻妾之奉,应该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

媵妾制度:

夫人——正妻,随嫁侄、娣——贵妾。

宗法贵族广嗣续,重结交的需要。

阶级社会男子特权的体现。

无论妻妾都是以男性为中心,为男家长服务的。

2、传统婚礼的主要程序和特点是什么?

一、聘娶的基本程序——“六礼”

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中国传统婚姻缔结的六道程序。

《仪礼•士婚礼》、《礼记•婚义》中就有关于六礼的规定。

一般认为自周代开始,六礼作为一套约定俗成的婚礼格式就已逐渐形成,唐以后甚至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凡是经历了六礼的的婚姻,才被公认为合法的婚姻。

南宋以后,合六礼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

基本结构程序延续至明清。

1.纳采:

婚姻程序的开始。

男家请婚人(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准备礼物前去求婚。

因为纳采礼物,最早为雁,故纳采亦称“委禽”。

2.问名:

男家请媒人将男方家世、姓名、年龄等通告女方,然后将女方姓名,排行,出生时间问清,以占卜吉凶,亦避免同姓通婚或辈分不当,嫡庶不协。

3.纳吉:

男家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徵:

亦称“纳币”。

“纳吉”之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由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称为“纳征”,俗称“下定礼”,是正式的订婚仪式。

纳征之后,婚姻便以文字形式正式固定下来了。

若一方悔婚,对方可持纳徵时所下喜帖申告于官府。

5.请期:

纳征后,男家再卜,得知吉日,派使者告女家成亲之日。

7.亲迎:

男方按约定之日,于黄昏时分亲至女家迎娶新妇。

宋代简化为三礼:

纳彩、纳征、亲迎

二、成婚仪式

1.同牢合卺

古代结婚仪式之一,在亲迎之后举行。

牢指祭祀的牺牲,同牢即新婚夫妇共食一牲(一只小猪)。

卺,谓半瓢,以一瓠(葫芦)分为两瓢谓之卺。

合卺即破匏为两半,新婚夫妇以之为饮酒器饮酒。

同牢合卺是以饮食的方式,象征夫妇合成一体。

宋以后演化为喝交杯酒。

2.见舅姑

婚礼第二天,新妇执枣、栗和段脩等象征着新妇应具有的勤劳、孝顺等品质的礼物拜见公婆的仪式。

象征新妇将承继家事成为男家新成员。

3.庙见

传统婚礼仪式之一。

如公公已不在,或公婆双方都不在了,则三月之后,新妇人祖庙祭奠,称为庙见。

表明新妇成为男家家族新成员,承继家事。

三、传统婚礼的特点

1.重程序重形式,繁琐刻板

2.注重家族关系的建立

3.强调个人的家族和家庭责任

4.强调伦理等级秩序

3、传统婚姻解除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一、七出

西周时期形成的关于婚姻解除的制度。

“七出”,又称为“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

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等。

这是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

二、三不去

按照周代的礼制,已婚妇女若有下列三种情形则可以不被夫家休弃,即所谓三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三不去”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任意休妻作了限制,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维护父权制家庭稳定的需要。

4、叙述并分析清末民初婚姻近代化过程、特点、成因和意义。

一、新婚姻观念的形成和宣传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新的婚姻观念的形成与宣传,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社会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20世纪初社会观念的转变。

二、婚姻礼俗的变革

1.追求婚姻自主。

2.离婚现象有所增长,妇女再嫁也有增加。

3.婚礼由旧式的繁琐婚礼变为新式文明婚礼。

三、婚姻变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

范围有限且不平衡,

婚姻观念的变革主要局限于知识分子中。

内陆地区低于沿海开放地区,乡镇低于城市。

婚姻变革集中于上层社会。

2.成因:

封建势力对婚姻变革的极力阻碍,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处于低而不平衡的水平上。

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的不平衡,封建伦理道德观影响强弱的不平衡,以及妇女解放的不平衡,都造成了社会婚姻变革规模的有限与不平衡。

四、婚姻变革的意义

1.资产阶级人性解放、妇女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社会近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中国婚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取代旧的封建宗法伦理观念,勇猛地向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发起进攻。

为日后的婚姻变革开风气之先。

5、中国传统丧葬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

1.儒家在宗法伦理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道德架构,形成亲属团体的等级亲疏关系,再将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丧葬礼仪秩序,其核心并非其繁缛的仪式或陪葬礼器,而是维护人伦秩序,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统治秩序的理性精神,希望通过一定的丧葬礼仪,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

2.慎终追远传统的形成:

灵魂不死观念和亲族意识的萌发

1)殷商时期形成祖先崇拜,加入人伦意识,人伦意识与鬼魂意识合一;

2)周代宗法伦理意识在丧葬观中起了主导作用;

3)儒家思想加强了丧葬的伦理道德结构,彻底抛弃了其中的宗教特点;为汉以来的历代统治者所继承

二、灵魂不灭的信仰——中国丧葬文化中的宗教成分

1.殷商以来的鬼神的迷信和祖先崇拜的延续

灵魂观:

古人认为肉体只不过是灵魂暂时存在的住所而已,人死后仍有灵魂存在。

先人去世后,魂灵(化为鬼)继续存留在天地之间,衣食起居如生前一样。

其中道德高尚者则与神明同居,甚至与天地相勾通,并且时刻关注着后辈子孙们的生活情状。

“劾鬼”和镇墓

对死后灵魂世界的想象

2.佛教对于死后世界的看法以及宗教仪式的影响:

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说,七七斋,往生经。

3.三教合一的“死后十王审判”信仰

唐宋以来流行的一种信仰,认为人死后要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以冥报的残酷,导人为善。

其中糅合了儒家慎终追远的道德观、佛教的轮回果报观念,以及民间道教的鬼神观。

6、儒家所主张的丧葬礼仪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只要大纲上的重点内容)

一、初终

1.属纩

2.复

3.易服

4.奉体魄精神

5.讣告

6.沐浴、饭含、袭尸

7.为铭(明旌,旌铭,铭旌)

8.设重

9.吊丧、赠禭

 

二、殡仪

10.小敛

11.大敛

12.闻丧、奔丧

13.成服

14.朝夕奠朔望奠

三、葬仪

15.卜宅兆葬日

16.穿圹

17.刻碑志

18.备明器

19.启殡

20.朝祖

21.亲宾奠祭、赙赠

22.陈器

23.祖奠

24.遣奠

25.在涂

26.反哭

四、葬后祭祀

27.虞祭

28.卒哭

29.祔

30.小祥(练祭)

31.大祥

32.禫祭(除服)

属纩:

古人测试死者是否断气的一种方法,用很轻的新蚕丝或新棉放在死者的口鼻前试气,看看是否断气。

复礼:

即招魂。

据《礼记·桑大记》所载,古人初死,需有死者的亲属或侍者拿着死者的上衣登上屋顶,面向北,一面挥舞着死者的衣服,一面长声呼喊者死者的名字,再把死者的上衣卷起来投到屋下,由人接着,覆盖到死者的身体上,这就叫做“复”。

招魂以后,亲属要再次观察确定死者不得重生,才正式举行丧事。

这个仪式表示生者希望死者的灵魂回来,复醒更生,含有最后一次挽留死者的意思,充满了宗教与迷信的色彩。

饭含:

饭,意指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及饭食之物;含,又作“琀”,是指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殷商时期已盛行含玉、含贝的葬俗。

古人举行“饭含”之意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

小敛:

即在死者卒后次日早晨为其穿衣,盖上覆尸的被子,以酒食为死者祭奠,称小敛奠。

大殓:

即把尸体放入棺内。

据《仪礼·士丧礼》和《礼记·丧大记》的记载,大殓的时间是在小敛的次日,即死后的第三天进行。

地点设在堂前的东阶上。

接着将酒菜等奠馔奉于灵座之前,举行大殓奠。

虞祭:

父母葬后迎魂安于殡宫之祭叫虞祭。

虞是安之意。

按儒家的观点,死者下葬以后,骨肉归土,但灵魂尚没有归处,故行虞祭,使死者的灵魂也得以安定。

据古礼,虞祭要举行三次。

称为“初虞”、“再虞”、“三虞”。

卒哭:

古代孝子从父母始死到殡,哭不绝声;殡后居庐中,念及父母即哭,都称“无时之哭”。

百日祭后,改“无时之哭”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表示哀痛之情稍减。

小祥:

指父母死后一周年(十三个月)的祭礼。

这是葬后的服丧期间的一次较大祭礼,祭后孝子可以稍微改善生活,渐渐除去部分丧服,换上吉服。

大祥:

指父母死后两周年的祭礼,是葬后服丧期间的又一次较大的葬礼,祭后孝子可以居于内室,除去较多丧服,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禫祭:

父母之丧,丧服期满举行的葬礼,祭后居丧之家完全除去丧服,恢复正常生活,三年之丧结束。

禫祭时间有二十五月和二十七月两说。

7、介绍并分析丧服制度的内容、制订原则及其形成和完善过程。

丧服制度:

有关居丧者的服饰、居丧时间长短以及丧期生活起居的一系列规定。

一、丧服等级——五服制度

丧服共有五个等级: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称为五服。

五服内部又有更繁细的区别。

各个等级的服装粗细不同,服丧时间长短不一,以表示居丧者与死者的血缘关系亲疏和身份的尊卑高下。

社会的宗法结构在礼仪制度上的反映,构成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网,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

1.斩衰:

斩衰服是丧服中等级最高的丧服。

服期为三年,儿子为父服孝,诸侯、诸臣为天子服孝,臣为君服孝,父为长子服孝,妻、妾为夫君服孝,未出嫁的女儿为父亲服孝,为人后者为所后之父服孝.女子嫁后被丈夫休去而返归父母家中为其父亲服孝。

2.齐衰:

齐衰服为丧服的第二等级。

服丧的时间有三年、一年(“期”)和三月三种。

其中一年服又分为“杖”与“不杖”两种(杖与不杖表示悲哀的程度不同)。

三年齐衰用于“父卒则为母,继母如母,慈母如母,母为长子”等场合。

一年齐衰用于”父在为母”;为妻子;为祖父母;为昆弟;妾为女君;媳妇为公婆等。

齐衰三月服适用于:

为曾祖父母等。

3.大功:

大功为丧服的第三等级,丧服以熟麻布制成,称之大功。

大功服期九个月,其服用对象为:

“姑、姊妹、从父昆弟、庶孙、夫之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等。

4.小功:

小功服为丧服中的第四等级。

丧服以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

按《仪礼•丧服》载:

小功的具体服用对象是:

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从堂兄弟及未嫁从堂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

5.缌(sī)麻

缌麻服为五服中服制最轻者。

此种丧服以细熟麻布制作,较小功服更为精细。

服期三个月。

缌麻服丧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疏远的亲属和亲戚。

二、五服制度的制订原则

1.“亲亲”: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服丧轻重的标准而制定出来的一个服丧原则。

2.“尊尊”:

根据身份地位的尊卑责贱高下作为标准而确定丧服轻重的一个服丧原则。

3.“名”:

名服是妇人之服,指根据名义来确定丧服的原则。

4.“出入”:

针对女子服丧的特别规定。

根据宗族的归属而确定丧服轻重的一个原则

5.“长幼”:

依年龄大小而作为服丧轻重的—个原则

6.“从服”:

指随从某—种关系人之服而确定的一个服丧原则。

三、丧服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1.初步形成于西周时期

丧服礼俗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以后渐成制度,施行于周王室和贵族之中。

此时的丧服制度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宗族秩序和政治秩序,并带有一些原始社会亲属和家庭关系的残余。

2.战国到汉初重新整理归纳

战国到汉初,一批儒家知识分子出于建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需要,重新整理归纳,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丧服制度,集中记载于《仪礼》、《礼记》两书之中,并为秦汉以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

3.唐代完善和确立

唐代总结了秦汉以来丧服礼俗的变化,根据实际的社会关系和封建统治需要,对丧服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并载入礼典,为后世遵行。

它标志着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封建的族权、父权和夫权的成熟。

8、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制及其演化过程。

一、先秦奠定服饰基本形制

先秦形成了上衣下裳、深衣、胡服的中国传统服装形制和人民蓄发、辫发的习惯,并开始采用笄来束发,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鞋具,如舄(xi)、屦(ju)、鞋、屩(jue)等。

二、秦汉服饰基本定型

秦汉时期,男服以袍、襦、衫为主,女服以深衣、襦裙、裤为主的服装形制基本定型,男子首服以巾帻、冠帽为主的首服形制也固定下来,女子发型和首饰(出现了步摇)基本定型,还产生了“副笄六珈”制度,出现了歧头履和园头鞋。

三、唐代服饰广采博收,绚丽多彩

唐代男装多是圆领袍衫或裤褶,女服多是披帛襦裙,也有胡服和女著男装。

男子首服主要是幞头、折上巾、巾子,女子首服主要是幂、帷帽、胡帽。

女子多梳义髻,出现了面靥化妆法和花钿装饰。

四、继承与发展中的宋代服饰

宋代出现许多具有特色的男服和女服,如男服中的襕衫,女服中的背子。

宋代妇女还盛行插戴花冠的习俗,宋代男子也有戴花冠的喜好。

五、清代易服

清代男服仍以袍为主,出现马蹄袖,此外还有箭衣、行褂、马甲等服装,首服主要有小帽、结子。

满族妇女一般身着旗袍,脚穿高低鞋,发梳两把头。

汉族妇女以衬衫和裙为主要服装,以弓鞋为主要鞋具

9、介绍并分析中国古代冠服(礼服和官服)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形成和演变过程。

一、主要内容:

冠服,亦称礼服,包括朝服、公服、祭服等。

根据地位高低,在服饰的装饰纹样和颜色上也各不相同。

冠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服饰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

二、特点:

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

三、形成与演变:

1.周代的冕服制度

冕服是帝王百官用于祭祀等重大活动的礼服,出现在夏商之后,西周时期逐步完善。

体现贵族阶层身分的服饰制度。

后代以周代冕服为标准制度。

根据仪典性质、季节的区别,使用不同纹饰、质料而形成的六种冕服制度称为“六冕”,在上衣下裳上分别绘和绣以十二种图案,分别依次排列在上衣的前胸,后背、双肩、两袖、裳前、裳后等部位,均带有十分明确的含意,以排列的种类严格划分级别。

其图案为: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水藻、火、粉米、黼、黻。

典型的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带、蔽膝、舄。

2.唐代的品色服制度

唐代官员朔望朝参穿常服,以衣服色彩来区别尊卑,形成品色服制度。

以后历代大体沿袭。

3.明代重建冠服制度

明代百官常朝视事所穿常服除了以服色和花纹区别等级外,还在外褂加缀补子,以不同图案区别等级。

4.清代的品级服制

清朝坚持以满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故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

清代冠服制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严肃性。

官员不同的服饰、纹章与官位品级相互对应。

此外,帽子上也有标志品序的“顶戴”、“花翎”。

10、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节日产生的条件

1.一定的风俗活动,即普遍存在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和意识。

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最初渊源。

2.历法的出现,一定的风俗活动同某个历日的结合便产生了节日。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与流变

1.传统节日发生于夏商时期,敬神、畏鬼、辟邪

2.基本形成于秦汉时期,历史人文因素渗入:

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取代某些原始崇拜活动的内容;一些风俗与礼仪融为一体。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各民族的节日有所融合和发展

4.宋代节日的礼仪性、娱乐性增强

5.明清以来,传统节日的内容未有太大的变动

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特点:

1.敬神、畏鬼、辟邪

殷代浓厚的敬神尚巫畏鬼风尚,从一开始便影响古代年节积淀了大量敬神、畏鬼、辟邪的习俗因子并历代传承。

2.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与农事直接有关的习俗和为农事而祭祀的习俗,一直是大多数传统年节的有机构成因子。

3.强调孝道、亲情与生育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人伦关系,重孝道、重亲情、重生育的人伦观,经过儒家提炼、升华与理论化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构成内容,积淀在传统年节活动中。

4.重视个体生命,追求延年益寿

先秦以来珍爱个体生命意识与道家及道教的养生、服药、辟疫、求寿活动影响中国传统年节形成以避役、求寿为目的的习俗。

11、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产生

1)原始信仰三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2)产生原因:

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后人惩恶扬善的心理

2..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体系化和社会化

1)殷商时建立以上帝为至上神的信仰系统;

2)周代文明发展与天帝信仰

筮占与“数”的推衍以及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对天的认识和依赖

①突出至上神的社会人事作用

②赋予天以“德”的意义

③祖先崇拜与天帝信仰的结合

3)战国秦汉阴阳五行思想和方术流行;

4)南朝道教建立鬼神体系;

5)明代有别于佛道两教的民间鬼神系统成熟。

以玉皇大帝为最高神;神灵繁多,无所不在,各具其能,各司其职;多元混合。

二、民间信仰的社会作用

1.社会秩序安定、生活平稳

1)封建各级官员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

封建统治者以规范化、制度化的神祗崇拜,强化封建政权的神圣性,祈求统治秩序的平稳。

2)社会道德、生活秩序的维护者

鬼神信仰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活动须遵从神意而行,从而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神意所代表的传统道德价值和社会秩序中。

2.民众的精神寄托

1)消病去灾:

生老病死、灾福祸吉被看作是神灵力量的显示,需要求助于神灵。

2)支配前程命运:

个人前程命运受神灵支配,求神占卜成为谋求功名、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

12、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及其主要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独立的结构系统,历史悠久,基本结构和布局原则变化缓慢有序。

1.先秦奠定宫室形制基础

木质框架结构;以轴线对称的庭院式布局;夯土高台建筑;彩绘、雕刻装饰。

2.秦汉时期宫室壮丽,建筑技术成熟

宫殿规模宏大,豪华壮丽;斗拱、砖石技术和砖券结构出现;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攒尖顶、囤顶等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形成;建筑理论日趋成熟(《考工记》)。

3.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建筑和山水园林发展时期

4.隋唐建筑文化繁荣时期

木构架技术成熟,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梁柱雄浑粗壮;建筑风格雍容大度,简洁雄浑;宫殿规模浩大,高贵华丽;坊市建筑规整,气势磅礴;佛道等宗教建筑发展。

5.宋代建筑模式定型,风格精雅细腻,富丽繁缛。

殿阁形式复杂,风格精雅细腻,富丽繁缛;城市打破唐代坊市局限;《营造法式》规范建筑的基本模式。

6.明清时期建筑程式化,私家园林发展

官式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装饰琐碎繁缛,整体结构规矩谨严;南方私人园林发展。

二、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

1.木质框架结构

梁柱式构架:

我国古代大建筑中常见的木构架形式。

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

构件复杂,要求严格,加工细致,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

内部空间宽敞,门窗安排方便,可以做出美观的造型。

间:

梁柱式建筑,四柱之间的位置称为“间”。

通常一个建筑物由若干“间”组成。

斗拱:

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特有的构架技术,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拱组成,位于木构架的横梁与立柱间过渡处,支撑结构,将上部结构荷载转移到柱上。

过渡装饰作用。

建筑等级的象征。

2.外部轮廓优美,特征鲜明

1)屋顶舒展如翼。

屋顶微微向上反曲,线条柔和壮丽,飞动轻快的美感,并具有保护木柱墙壁的实用价值。

五种基本屋顶形式: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

2)阶基崇厚。

高台建筑是战国到汉唐宫殿建筑特征。

唐宋以后宫殿建筑仍然保持雕饰繁复的须弥座式程式化高台基。

T

3.平面展开的建筑组群布局

主要建筑物与配厢、廊庑等附属建筑物联络成为庭院,由若干庭院组成建筑组群。

强调建筑群体的空间等级秩序,追求对称协调,错落有序的和谐美。

T

4.藻饰彩画发达,色彩鲜明

保护木质构件。

装饰作用。

一定等级身份的标志。

强调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色彩鲜明,节奏明快,宋元以后宫殿彩画趋于华丽浓烈。

三、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1.森严的等级秩序

从建筑的布局方位、形体大小、结构构件到装饰,处处都有等级规范,建筑成为政治和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

2.家族宗法伦理观念

儒家宗法伦理观念是居室建筑的构筑原则和表现主题。

通过平面展开的向心组群布局,强调家庭和家族的凝聚力。

居室布局讲究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3.阴阳五行学说

趋吉避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在建筑基址的选择、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方面遵循阴阳五行之说。

 

名词解释

(一)

1.纳采

纳采是婚姻程序的开始。

男家请婚人(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准备礼物前去求婚。

因为纳采礼物,最早为雁,故纳采亦称“委禽”。

2.问名

男家请媒人将男方家世、姓名、年龄等通告女方,然后将女方姓名,排行,出生时间问清,以占卜吉凶,亦避免同姓通婚或辈分不当,嫡庶不协。

3.纳吉

西周“六礼”中第三礼。

男家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徵

亦称“纳币”。

“纳吉”之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由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称为“纳征”,俗称“下定礼”,是正式的订婚仪式。

纳征之后,婚姻便以文字形式正式固定下来了。

若一方悔婚,对方可持纳徵时所下喜帖申告于官府。

5.请期

请期为婚姻六礼之一,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

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此称为请期礼书,由媒的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经女家复书同意,男家并以礼书、礼烛、礼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礼饼分赠亲朋,告诉于归日期。

6.亲迎

男方按约定之日,于黄昏时分亲至女家迎娶新妇。

“六礼”中的第六礼。

俗称“迎亲”。

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7.同牢合卺

古代结婚仪式之一,在亲迎之后举行。

牢指祭祀的牺牲,同牢即新婚夫妇共食一牲(一只小猪)。

卺,谓半瓢,以一瓠(葫芦)分为两瓢谓之卺。

合卺即破匏为两半,新婚夫妇以之为饮酒器饮酒。

同牢合卺是以饮食的方式,象征夫妇合成一体。

宋以后演化为喝交杯酒。

8.见舅姑

婚礼第二天,新妇执枣、栗和段脩等象征着新妇应具有的勤劳、孝顺等品质的礼物拜见公婆的仪式。

象征新妇将承继家事成为男家新成员。

9.庙见

传统婚礼仪式之一。

如公公已不在,或公婆双方都不在了,则三月之后,新妇人祖庙祭奠,称为庙见。

表明新妇成为男家家族新成员,承继家事。

10.七出

西周时期形成的关于婚姻解除的制度。

“七出”,又称为“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

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等。

这是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

11.三不去

按照周代的礼制,已婚妇女若有下列三种情形则可以不被夫家休弃,即所谓三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三不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