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059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广州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22日在广州市天河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广州市天河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志贤

各位代表:

受天河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天河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天河区委、区政府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下称“GDP”)3801.2亿元,增长9%,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二,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的19.4%。

消费、投资、出口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8.4亿元,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额546.7亿元,1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56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7亿元,投资完成率均超过100%;商品进出口总值583.3亿元,增长9%,其中出口增长13.2%,进口增长4%。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可比增长9.6%,非税收入占比为17.8%。

税收收入638.2亿元,增长5.7%,其中国税增长9.7%,地税增长1.7%。

人均GDP24万元,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万元,增长9%左右。

GDP增量占全市的2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全市最优,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03:

11.17:

88.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达93.8%。

现代服务业集聚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660.8亿元,增长10.6%,占GDP比重为70%。

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初见规模,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64家,占全市32%,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49家,占全市4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5%。

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4%。

现代商贸业优化升级,国际化营销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大型商业载体改造加快推进。

商务服务业壮大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线上旅游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全区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1倍。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新增企业4.2万户,占全市的29.3%,同比增长26.8%,增量全市第一。

其中,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及以上企业6492户,占全市的37.6%,增长39%;新增注册资金1亿元及以上企业297户,占全市的30.8%,增长22.2%。

引进仁孚汽车(中国)总部、中建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华南总部等10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和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广州奥翼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项目。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1亿美元,增长16.2%,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成效显著

创新主体实力大幅提升。

新增科技类企业1.2万家,占全市的36.7%。

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6家,总量全省第一,2016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企业3家,总量全市第一。

引进中兴通讯广州研究院、奥翼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申报科技创新小巨人培育入库企业83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404家,占全市的30%。

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9659件,增长81.9%,占全市30.3%,连续15年全市第一。

创新育成体系初步形成。

创新空间大幅增加,旧园区、旧厂房、村集体物业创新改造成效显现,形成了层次鲜明、专业突出、链条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体系。

新增市级登记以上孵化器20家,占全市26%,新增市级登记以上众创空间34家,占全市43%。

被授予“全国互联网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天河“互联网+”小镇成为全省首批五个产业型“互联网+”小镇之一。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成功承办首届广州国际创新节,举办天河区创新创业大会、创投圆桌峰会、天英汇•零壹创业创新创投峰会等活动,成立了“天英汇众创联盟”及其他产业联盟、行业组织。

启动第二届“天英汇”大赛,参赛项目和团队1500余个,首次在市外设立分赛区,并开始大赛国际化尝试。

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5500平方米的天河人才港投入使用,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等平台加快发展。

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区“1+1+8”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深入实施,配套政策和细则不断完善,效果逐步显现。

特色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率先建立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统一审批平台。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率先启动银行网点设立企业注册登记窗口试点,开设外资登记窗口,启动内资注册登记“全城通办”,率先在科技园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实现“卡位注册”、“集群注册”、“一址多照”等登记便利化改革,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三)加快推进重点平台建设,城市功能优化提升

优化提升城区功能布局。

“多规融合”平台管理和应用不断深化,空间资源高效配置,组织编制珠江景观带天河区段(节点)提升方案和天河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图则,荣获2015年度全省土地执法监察考核一等奖。

城区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八纵九横”路网建设稳步实施,交通微循环持续改善,加快推进柯木塱南路、大观街一期等项目,稳步推进黄云路、珠吉路等14个断头路、瓶颈路项目。

地铁6号线二期正式开通,11、13、21号线建设有序推进。

“城中村”改造加快,冼村首期复建房已封顶,潭村复建房进入装修阶段,棠下新墟和新塘、新合公司复建房建设进展顺利。

天河中央商务区品牌价值不断增强。

编制整体提升工作思路框架,获批“全国中央商务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通过国际会议、知名论坛宣传推介天河CBD,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成功举办四期2016年度中英金融人才教育高级培训班。

周大福金融中心(写字楼部分)、天环广场、侨鑫国际金融中心、天汇广场、凯华国际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

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有序推进。

积极对接广州市“黄金三角区”、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临江大道东延线的开发建设。

广州国际金融城汇金中心、绿地中心、保利(守鸿、邦杰)四个项目已建至25层以上。

起步区村民住宅复建项目已动工,5个集体物业复建项目正规划报建。

天河智慧城发展成效显著。

广电现代服务产业基地已竣工验收,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二期、网易总部基地、佳都产业基地、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

新增科技写字楼及孵化器近90万平方米,推动省综合性创业孵化(实训)示范基地落户。

大观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南部生活配套区永久用电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同步启动智慧城二期、三期管廊规划研究。

天河路商圈升级改造全力加速。

商旅文融合全面深化,成功举办第五届广州国际购物节、第七届天河国际美食文化节等主题活动,首批4件主题雕塑落地揭幕,启动灯光、城市家具、指示标识等品质化提升工程。

推动步行廊道建设和绿化环境改造,首期3条地下连廊项目加快推进,天河路沿线和周边商业载体绿化不断完善。

商圈业态优化提升,正佳广场新增体验式业态,推动万菱汇、维多利等载体升级改造,积极引进苹果、特斯拉、COS等近百个国际知名品牌入驻。

(四)聚集优化城市环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城区品质不断提升。

出台《天河区全面深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建立43项工作标准,环卫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全市率先提出并推行市政道路“物业式保洁”的理念,率先实现主干道垃圾收集点围蔽、人行道定期清洗。

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品质化水平,率先按统一标准整修路面和树穴、安装护栏和工具房底座。

在全市率先完成“城中村”“三线”整治,完成天河路市政设施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建设,并获全市示范路建设评比A级。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快推进。

垃圾分类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印发实施“村改居”公共事务建设维护方案,稳步推进“村改居”社区5项公共事务接管工作。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4.9%。

全年没有发生较大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16天,达标比例达86.3%,未出现严重污染,多项污染物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PM2.5年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

“无燃煤区”成果进一步巩固,完成“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区”创建工作。

马鞍山“脏乱差”和兴盛路油烟噪音扰民等环境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道路绿化景观不断改善,在黄埔大道、天河路等主干道加种换种开花乔木,精心打造3个公共绿地赏花景点。

文教体卫事业取得新成效。

稳步推进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建成一批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场地。

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猴年迎春花市嘉年华活动、广州乞巧文化节、第十届天河读书节等主题活动。

高考、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区属公办普通高中重点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800大关,重点本科上线率29.4%;区属公办学校中考平均分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天河外国语学校中考平均分蝉联全市第一。

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完成棠德南小学北校区、元岗小学南兴校区、昌乐小学旭日校区和龙洞小学宝翠园校区建设,增加3060个学位。

与广州市教育局签署了合作建设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项目协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暨大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暨大附属第一医院天河医院挂牌,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和内部装修基本完成,区中医医院装修改造完成;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东北部三甲医院合作框架协议;城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全覆盖疫苗冷链监测系统。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增就业6.2万人,成功扶持创业企业2263家,累计带动就业5.2万人。

全区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共455.5万人次。

人口规模适度增长,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来穗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内涵进一步丰富,公共集体户的设立和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区老人院主体工程完工,新增民办养老床位1184张,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投入试运营,建成63个区域性社工服务站。

总的来看,2016年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但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仍需加快。

传统商贸业、工业增长缓慢,部分新兴产业规模需加快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国际高端资源配置能力仍需加强。

部分重点平台建设进度较缓,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仍然偏少,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与其他先进城区相比仍有差距,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城区生活品质仍需提升。

交通拥堵、环境卫生等问题仍然较多,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民生福祉仍需完善。

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仍需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需加快提升。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设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主力区为定位,突出价值创新引领,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高端化、城市管理品质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以上思路,与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相衔接,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出我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