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0375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docx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实用稿2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二模块正确使用熟语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熟语运用的题目。

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即首先要把握住考察的范围;其次,打好牢记常用熟语的含义和用法的基础;再次,提高辨析错用类型的能力和解题技巧、

就考察范围而言,主要包括:

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

但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还是成语的使用。

因此,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主要集中复习成语的使用。

 

成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成语的定义  :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

(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2)成语的出处:

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

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出自于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诗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青出于蓝(《荀子》);五是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

了解了成语的出处和本意能搞好的把握成语的今意,掌握其适用语境和适用范围。

 

(3)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

风起云涌殚精竭虑  ②贬义:

处心积虑满城风雨  ③中性:

今非昔比风雨交加       

二.高考试题示例

1(2010年全国卷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

“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可以附庸风雅。

【解析】A、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

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D、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答案】B

2.(2010年全国卷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

A项弱不胜衣:

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三项都使用正确。

B项姑妄言之: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故选B。

3.(2010年北京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解析:

A项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C项信马由缰:

信、由,听任。

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

比喻随便走走。

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D项殊途同归:

殊,不同,差异。

途,道路。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此三项使用都正确。

B项无地自容: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

形容非常羞愧。

此处应为“无处藏身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带下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答案:

  分析:

“薪尽火传”的意思是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

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

适合A句语意。

B项中的“未雨绸缪”的意思与句中语意恰好相反,不适用。

C项中的“信手拈来”是形容词,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

在句中不可以跟宾语。

D项中“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含贬义,不适用。

4.(2011·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C.浓墨重彩:

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A.漫无边际:

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不合语境,应为“浩如烟海”。

B.闲言碎语:

指没有根据的话,闲话。

不合语境,应为“只言片语”。

D.良莠不齐:

指好人坏人都有。

望文生义,应为“鱼龙混杂”。

三、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例3.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2012全国新课标卷,13题C项)

例4.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2012江西卷3.题D项)

例5.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2011。

北京卷2题C项)

[以上几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

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

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第三句中的“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本句的意思是说两位反扒队员联手将小偷摁倒。

所以此处也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第四句中的“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

本句话是说历史上有很多残酷的流血冲突事件,此处犯了曲解此意的错误

第五句中的“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此句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

例1: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999年高考题第4题B项)例2:

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年高考题第4题A项)

例3。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

例4.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的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

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例1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

高大,“奂”:

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例2句中“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例3句中“行云流水”形容文章、唱歌等就像飘着的云和流着的水那样自然流畅

例4的“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中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

类似的,还有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

“年富力强”“崭露头角”多指青年人-------

3、误用褒贬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1: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2: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年全国高考题C项)

例3:

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

例4:

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这几例,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弹冠相庆”这一成语出自《汉书·王吉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

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这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可见它是一个贬义成语。

小王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学校的其他同学为其高兴庆贺,并非人人皆可当官,不能用这一成语贬损他们。

有口皆碑: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有口皆碑”这一成语比喻人人称赞,是一个褒义成语。

作者批评饭店服务质量差是绝不能用这个成语的。

如果是用以讽刺,也需要用引号标明出来。

4、颠倒尊卑,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

例1: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2: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

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常见的谦辞有: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

敬辞有:

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例3:

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洗耳恭听”,谦辞,指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例4: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例5:

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力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前赴后继,褒义词}

5、自相矛盾

例1: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997年高考题第4题A项)[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例2: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是之少女十三四岁到时候,这与句中的所说的大学生相矛盾】

例3:

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因人成事”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

‘公等录录,此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意思是:

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例4:

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

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

6、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

例1:

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再用“还”。

例2:

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例3:

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

例4: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意为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

“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

例5:

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亦显重复

例6:

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突然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也含有意外的意思。

例7:

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因为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胶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

有的成语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1: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98年全国卷)

[例句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

后面不能带宾语。

而“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例3:

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不能”“岂能”等否定词语,故这里不符合使用习惯。

例4:

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应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万应灵丹”一般用于否定句或否定口吻,不能像这样用于肯定句。

例5:

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兄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开交”意思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作形容词的补语。

7、夸大其辞,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2: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义无反顾:

义:

道义;反顾:

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特指人的死亡。

例3:

你这真是高瞻远瞩啊,开学就提前准备好了,因此这次考试取得了班上前三名的好成绩。

“高瞻远瞩”语义太重,应用“先见之明”。

例4:

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现代汉语词典》中“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例二:

  例5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头破血流,狼狈溃逃。

  “头破血流”一般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

用以描述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敌人失败的情形,明显力度不够。

可改为“丢盔卸甲”。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如:

  例1:

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1992年高考题)

  例2:

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

因而使用是正确的。

句②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

当然是正确的了。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

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例如:

例3: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000年高考题)

例4:

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的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意即淋漓:

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

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也指暴露的很彻底。

只理解为“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因而认为不适合句中的语境。

其实,“淋漓尽致”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

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例5: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为贬义;但它还有另一含义,即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为中性,所以此处使用正确。

例6:

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们一样。

【口若悬河是中性词,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

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说话不断。

他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不是一个全贬义词,例如:

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此句中用来写父亲诉衷曲也很恰当。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

“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

“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办事机械死板;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如虎添翼”([用法]1.用作褒义。

用于指得到人力的支持或物质方面的援助。

2.用作贬义。

比喻凶恶得到支援更加凶恶。

例1、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

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

2、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

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指手画脚”(①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作贬义词。

②也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例:

刘老师上课讲得非常投入、传神,有时简直就指手画脚,兴奋异常。

[)“秀色可餐”(①指女子姿色美丽诱人。

②形容自然景色幽美秀丽。

亦作“秀色堪餐”、“秀可餐”、“可餐秀色”)“暗送秋波”(秋波:

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

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媚讨好。

)应接不暇(暇:

空闲;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

后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

还有形容花的种类繁多看也看不过来。

)、粉墨登场(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

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含贬义)

  但也任可指单纯的登台表演(中性)。

“粉墨登场”一词用它的本义,则是中性词(这个成语属于“一词多义”,大家通常把它当成贬义词)。

 如: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届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回光返照、(亦作“回光反照”。

1由于日落时的光线反射,因而天空又短时间地发亮。

2也比喻人将死时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暂的兴奋。

3也比喻旧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的短暂繁荣。

)行云流水(①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诗文、书法等)。

(常用)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

(不常用)③形容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巧。

(不常用))等。

四、总结: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理解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例:

首当其冲:

首:

最先。

当:

面对,对着。

冲:

要冲,交通要道。

本指处在首要位置。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

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