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24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9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市火车南站西广场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设计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1、火车南站市政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

2、火车南站市政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纸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7、《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1998)

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9、《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1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

13、《钢结构桥梁施工规范》

1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15、《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J/TJ08-202-2007)

第二节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2、指导思想是:

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高效完成本合同工程。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4、贯彻执行国家和沈阳市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5、重视生态环境,确保工程范围外的原地形、地貌不被破坏,将道路施工对即有交通和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至最低。

6、重视工程范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管线调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三节设计概况

桥梁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桥梁设计基准期:

100年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抗震设防烈度:

7度,抗震设防类别:

B类,抗震重要性系数:

1.3,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g,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8级。

环境类别:

Ⅱ类。

防撞护栏防撞等级:

A级。

台后填土高度:

3m左右。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桥梁工程)。

本桥由二条匝道桥组成,PXZ1±0.000-PXZ1-15、长357米、PXZ2±0.000-PXZ2-13、长312米、桥长总计669m。

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基础采用桩基承台,桩基为摩擦灌注桩;墩柱形式采用矩形抹角型式墩柱。

桥梁工程上部箱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一种为钢箱梁。

桥面铺装:

钢筋混凝土梁桥面铺装为8cm厚C40混凝土铺装+9cm厚沥青;钢箱梁桥面铺装为Eliminotor防水体系+GA+SMA。

第二节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

施工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一、桩基

94

1-1、钻孔

m

5264

1-2、钢筋

t

375

1-3、C35水下混凝土

m3

5526.74

二、承台

30

2-1、钢筋

t

145.93

2-2、C40混凝土

m3

1936.64

三、桥墩

41

3-1、钢筋

t

279.46

3-2、C40混凝土

m3

839.3

四、桥台

2

4-1、钢筋

t

4-2、C40混凝土

m3

五、连续梁

7

5-1、钢筋

t

1025.06

5-2、C40混凝土

m3

3504.5

5-3、钢材

t

3938.3

第三节自然概况

沈阳属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春秋两季多风。

年平均气温为5.9℃,月平均气温最高在七月份,为24.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一月份,为零下15.7℃。

年平均降水量607mm,年平均蒸发量1782mm。

从11月中旬至3月末为冰冻期,多年平均冻土深度1.2米。

第四节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基土由粘性土、砂性土、碎石土组成,综合分析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沈阳市区域地质资料,本沿线段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作为工程建设场地使用。

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第一节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法规,以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支撑,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竣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并满足设计开通速度要求。

2.安全目标

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

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

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

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3.工期目标

本桥计划工期开始于2014年9月18日开工,2015年9月30日完成,总工期13个月。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将本工程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5.文明施工目标

在施工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各级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保证现场施工紧张有秩均衡地进行。

加强各施工队伍之间的紧密配合,减少不协调和矛盾的产生,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项目经理有行使管理职权及履行合同的义务,并负直接管理责任,要根据施工任务以及质量、工期和安全等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组织实施,并负责全面现场管理。

总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和计划的管理,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安全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中安全保障工作,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调度室。

各部室按业务分工明确职责范围,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承办各项业务工作。

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完成合同工程项目。

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3-1。

图3-1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生产副经理

 

质量安全部

 

物资供应部

 

技术部

 

 

经营财

 

 

各专业施工队

各作业班组

第三节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1.工期安排

开竣工日期:

2014年9月18日~2014年9月30日。

2.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

13天

桩基础施工:

45天

承台施工:

90天

桥墩施工:

100天

桥台施工:

40天

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

140天

钢箱梁加工:

100天

钢箱梁安装:

80天

护栏施工:

50天

桥面铺装:

30天

收尾工作:

10天

第四节工程接口及配合

1.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

接口界面包括相邻标段的施工接口、土建工程与后续工程的施工接口,如测量控制网互用,预埋件(或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的控制,施工信息互通、控制桩点贯通测定、水准点相互闭合在施工中应作为重点进行管理;

成立现场施工协调小组,由对本工程有较全面认识的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组长、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现场施工协调小组。

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协调小组成员共同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小组成员首先在技术方面达成共识。

施工前,参照设计施工文件与图纸,认真了解和熟悉各种专业接口;

熟悉施工接口部位及主要内容,制定各种可能引起接口部位发生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每一接口界面施工过程中,设一专人负责接口施工协调,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有效实施。

2.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

施工期间,积极与地方政府、村镇及有关治安、交通安全、质量监督等部门联系,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治安、交通等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与甲方的配合措施

严格执行业主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业主同意的施工场地平面图布置施工场地,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

积极参加业主组织的有关施工的会议,主动配合业主的各项检查工作,接受业主对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按业主的要求进行改进和落实。

严格执行业主关于与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为相关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提供条件。

在相邻标段出现紧急情况时,按照业主的要求协助解决。

4.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全面履行合同,履行投标时作出的承诺;在工程开工前,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提供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人员组织、原材料检验报告、混凝土设计成果和测量放线资料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开始施工;

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内部专检及“三检”制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

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签证工作,对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和施工工艺的审批等;

接受工程质量检查,主要有工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全部工程竣工验收,接受质量缺陷责任期的质量检查;

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工程施工的投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的计量支付、工程变更、费用索赔以及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调整等;

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的监督和管理,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工程开工令审批、制定和调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施工工期计划的实现。

5.与设计的配合措施

组织参加设计交底,弄清设计意图,建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情况通报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做好记录,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优化施工方案,重大施工方案的变更都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征求意见;

加强对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核检查,对于与设计资料不符的地质情况要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为完善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

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管理和现场资料的收集工作。

6.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在施工场地布置、贯通测量、施工作业安排、施工便道使用及养护等方面与相邻标段加强配合、以保证布置合理,少占耕地,农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积极主动与信号、通讯等施工单位联系,统筹考虑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布置,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相连的工程施工顺序,作好施工配合,减少施工干扰。

7.后续工程配合措施

项目经理任组长、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现场施工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施工交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成立现场施工协调小组,由对本工程有较全面认识的项目部总工程师

凡后续工程施工对上道已完工程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施工前必须先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及内部协调管理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本标段与其他单位的工序衔接时,必须积极配合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指挥。

后续工程施工之前,上道已完工程必须提供必要的施工、技术条件,并设专人在上下工序的衔接中做好协调工作。

上道已完工程验收合格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入后续工程的施工。

相互之间的衔接必须合理安排并做到顺利过渡。

第五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1

第六节横道图

横道图详见附件2

第四章临时工程

第一节材料堆放

料场内的砂、碎石按照不同的规格粒径分仓存放,储料仓用砖砌筑而成,隔墙高度为2m,仓内地面形成向外侧的排水坡面,外侧墙下部预留孔洞排水,保证仓内无积水。

第二节汽车运输便道

根据现场勘察,顺主桥方向修建一条主便道,直接到达每一处墩台,新建的施工便道技术标准为:

泥结碎石路面顶宽6m;每200m设一处会车道。

第三节临时电力线路

沿主桥方向假设一条电缆线,每个墩台设置一个电闸箱。

另配备200KWA的备用内燃发电机一台。

第五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摩擦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1。

 

图5-1反循环回转钻孔(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制备

 

1.施工前的准备

1.1场地平整

施工前先对桩位处的场地进行平整:

一般地段桩位处的场地,清除地面的杂草、树根等然后进行压实;软基地段的桩位则需清淤后再用碎石土回填推平压实。

1.2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负责根据设计图纸桩位坐标放样,以确定桩位,精确测量桩中心,误差不超过±1cm。

架子队测量员必须对所放桩位换手复测、复算,两次测量检查无误后,由现场技术员负责报送有关检查资料至监理工程师

处审核。

另在桩位的纵横中心线上埋设护桩,护桩距桩中心2米。

护桩采用带有十字凹槽的螺栓或在钢筋棍上刻划十字丝,要保证护桩位置的精确,以便在施工中随时校验孔位,对于护桩要严加保护,不得随意破坏。

护筒安放好后将桩位标记反到护筒上,用红油做好标记。

1.3护筒埋设

钻孔前,先埋置导向护筒。

护筒采用8mm钢板卷制,长度一般2.0m一节,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旋转钻机比钻头大约20㎝,冲击钻机比钻头大约40cm)。

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钢护筒连接时两端打磨成45度坡口焊接连接,焊缝质量符合焊接规范要求以保证不漏浆,护筒顶端预留200×200mm的出浆口。

旱地护筒顶高度应高出地面不小于0.5m,底端护筒下端设刃脚。

在旱地上埋设时,护筒底应埋入粘性土不小于1.0m,砂性土不小于2.0m;在软基或水塘地段护筒底应埋入硬土层以下不小于2.0m,其中不包含淤泥层。

然后回填0.5m厚的粘土分层夯实,接着埋设护筒,护筒顶面应高出施工地面0.5m以上。

1.4泥浆制作及泥浆池布置

泥浆采用优质粘土造浆。

泥浆制备泥浆池、沉淀池和泥浆泵等组成。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沉渣及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废弃泥浆随时清理,防止泥浆溢流,并用灌车运弃至指定地点,禁止就地弃渣,污染周围环境。

不同地层中的泥浆配比中掺加剂的用量,应先试配,检验配合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否符合要求。

各种掺加剂宜先制成小剂量溶剂,按循环周期加入,并经常测定泥浆指标,防止掺加剂过量,搅拌好的新鲜泥浆其性能必须适合于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

2.钻孔

钻孔时尽量安排两相邻桩跳开施工,确实无法错开时,则要等到相邻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施钻,避免影响相邻已施工好的钻孔桩质量。

2.1钻机选择:

钻孔桩采用KHV180型自驱动履带式旋挖钻机。

该机具有扭矩大,成孔速度快等优点。

2.2钻机的设置及调整

在钻孔作业之前需要对钻杆进行调垂。

调垂可分为手动调垂、自动调垂两种方式。

在钻杆相对零位±5°范围内才可通过显示器上的自动调垂按钮进行自动调垂作业;而钻杆超出相对零位±5°范围时,只能通过显示器上的点动按钮或操作箱上的电气手柄进行手动调垂工作。

在调垂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的钻杆工作界面实时监测桅杆的位置状态,使钻杆最终达到作业成孔的设定位置。

2.3钻孔作业

钻孔时先将钻斗着地,通过显示器上的清零按钮进行清零操作,记录钻机钻头的原始位置,此时,显示器显示钻孔的当前位置的条形柱和数字,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监测钻孔的实际工作位置、每次进尺位置及孔深位置,从而操作钻孔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主界面的三个虚拟仪表的显示——动力头压力、加压压力、主卷压力,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开孔时,以钻斗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一次进尺短条形柱显示当前钻头的钻孔深度,长条形柱动态显示钻头的运动位置,孔深的数字显示此孔的总深度。

当钻斗被挤压充满钻渣后,将其提出地表,操作回转操作手柄使机器转到土方运输车方向的位置,用装载机将钻渣装入土方车,清运至适当地点进行弃方处理,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农田污染。

完毕后,通过操作显示器上的自动回位对正按钮机器自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或通过手动操作回转操作手柄使机器手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

此工作状态可通过显示器的主界面中的回位标识进行监视。

施工过程中通过钻机本身的三向垂直控制系统反复检查成孔的垂直度,确保成孔质量。

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

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回填土层采用保护措施进行施工,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卵石层,则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粒径较小的卵石层采用斗式钻头慢速钻进,粒径较大的卵石层采用锥形螺旋钻头钻进后更换斗式钻头清渣,如此往复,直至穿过卵石层;对于深度较浅的卵石层可采取人工直接开挖的方法穿过该层后改用旋挖钻机钻进的方法。

钻渣要及时运出工地,弃运到合适的地点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2.4终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

通过钻渣,与地质柱状图对照,以验证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与勘测设计资料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现场设计代表进行确认处理。

如满足设计要求,立即对孔深、孔径、孔型进行检查。

对于孔径、孔型、垂直度等检测项目采用检孔器进行检测。

孔深及沉渣厚度检测:

成孔后,根据反循环钻机显示界面的钻孔深度L1,利用测绳测量孔深L2,两者对比,如果L2小于L1,更换清底钻头,进行清底,并重新测定孔深。

确认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

2.5清孔及检测

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时注意保持孔内水位。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渣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清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就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不应下放钢筋笼。

待钢筋笼到位后下放导管再进行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颗粒感觉,泥浆比重≯1.03,含砂率<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孔底沉渣的测量:

采用前端悬挂平砣的测绳在孔壁周围测量孔深,测点不少于4个,两者底标高之差为沉渣厚度,每次测量前必须采用钢尺对测量绳进行校核,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作业。

成孔检测标准

编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1

孔经(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2

孔深(mm)

符合设计要求

3

倾斜度

≤1%

4

沉渣厚度(mm)

不大于10cm

2.6钻孔过程中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2.6.1卡埋钻具

卡埋钻具是钻孔施工中最容易发生的、也是危害较大的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预防,一旦出现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较疏松的回填土层、砂卵层或流砂层,孔壁易发生大面积塌方而造成埋钻。

在钻遇此地层前,应提前制定对策,如调整泥浆性能、埋设长护筒等。

2)粘泥层一次进尺太深孔壁易缩径而造成卡钻。

所以,在这类地层钻进要控制一次进尺量,一次钻进深度最好不超过40cm。

3)钻头边齿、侧齿磨损严重而无法保证成孔直径,钻筒外壁与孔壁间无间隙,如钻进过深,则易造成卡钻。

所以,钻筒直径一般应比成孔直径小6cm以上,边齿、侧齿应加长,以占钻斗筒长的2/3为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钻头边齿、侧齿磨损后要及时修复。

4)因机械事故而使钻头在孔底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钻头筒壁四周沉渣太多或孔壁缩径而造成卡埋钻。

因此,平时要注意钻机本身的及时保养和维修,同时要调整好泥浆性能,使孔底在一定时间内无沉渣。

处理卡埋钻的方法主要有:

5)直接起吊法,即用吊车或液压顶升机直接向上施力起吊。

6)钻头周围疏通法,即用反循环或水下切割等方法,清理钻筒四周沉渣,然后再起吊。

7)高压喷射法,即在原钻孔两侧对称打2个小孔(小孔中心距钻头边缘0.5m左右)然后下入喷管对准被卡的钻头高压喷射,直至两孔喷穿,使原孔内沉渣落入小孔内,即可回转提升被卡钻头。

8)护壁开挖法,即卡钻位置不深时,用护筒、水泥等物品护壁,人工直接开挖清理沉渣。

2.6.2主卷扬钢绳拉断

钻进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易造成主卷扬钢绳拉断。

因此,钻进过程中,要注意提钻时卷扬机卷绳和出绳不可过猛或过松、不要互相压咬,提钻时要先释放地层对钻头的包裹力或先用液压系统起拔钻具。

如果钢绳出现拉毛现象应及时更换,以免钢绳拉断而造成钻具脱落事故。

2.6.3动力头内套磨损、漏油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钻机设计上存在欠缺外,主要是超钻机设计能力钻进所致,所以要注意旋挖钻机的设计施工能力,不要超负荷运行。

3.钢筋笼加工与吊放

3.1钢筋笼采用加工场统一加工,采用长线法施工,在专用胎具上加工成型。

加工时根据骨架的自身刚度及25t吊车起吊作业能力分成12m-17m一节,分节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上进行,以保证钢筋笼整体直度及主筋接长时的对位精度。

3.2骨架制好后,在每组骨架的每节段上挂上标志牌,写明墩(台)号、桩号、节号。

骨架采用专用的胶轮车运至现场,为保证其结构形状,在装车时在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沾上泥土。

3.3预埋桩基检测管应按设计要求精确定位并焊牢,底部用铁盖焊死,顶部用木塞塞牢其接头使用接长管旋接并做防渗处理。

3.4钢筋骨架起吊时使用长杉木杆分段绑扎可以提高整个钢筋笼的刚度,钢筋笼采用3点法吊装,当骨架与地面垂直时,检查骨架是否顺直,若有弯曲随时调整,骨架进入井口后,将其扶正徐徐下落,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下放过程中,要注意孔内水位变化,如发生异样,马上停止,检查是否坍孔。

3.5钢筋骨架节段之间采用套筒挤压接头,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1级接头要求,钢筋笼下端应整齐,用加强箍筋全部封住不露头,使混凝土导管能顺利升降,防止与钢筋笼卡挂。

在顶节钢筋骨架的顶端,加焊一道加强箍筋,上焊4根与主筋同直径的钢筋,在其上设置挂钩,挂在型钢上,钢筋骨架就位无误后,最后将钢筋骨架放好,顶面标高反复检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最后固定好型钢。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见表5-3。

表5-3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2

钢筋骨架直径

±10mm

3

主钢筋间距

±10mm

4

加强筋间距

±20mm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mm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骨架长度1%

4.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不得停顿。

灌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配置足够备用应急设备和材料,确保灌注单根桩水下混凝土时间不超过8小时。

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

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导管内径25cm,分节长度2.65m,最底下节长4.5m。

导管接头采用专用的螺旋丝扣型接头。

导管在使用前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长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导管组装后进行水密性试验。

导管应按首先编好的顺号下放,保持导管位置居中,轴线垂直,逐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

灌注首盘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控制在35~40cm。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若指标超标,要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利用导管安装水管,采用换浆法冲射孔底3~5分钟,将孔底沉淀物翻动上浮。

清孔完成后,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避免泥浆中的泥渣再次沉淀。

首盘混凝土需用量由如下公式计算确定(见图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