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网络操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223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网络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简单网络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简单网络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简单网络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简单网络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单网络操作.docx

《简单网络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网络操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单网络操作.docx

简单网络操作

1.ADSL安装配置

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的全称是非对称数字式用户线路,是一种可以让家庭或小型企业利用现有电话网采用高频数字压缩方式,对网络服务商提供ISP进行宽带接入的技术。

因此它的这种接入方式是一种非对称的方式,即从ISP端到用户端(下行)需要大带宽来支持,而从用户端到ISP端(上行)只需要小量带宽即可。

连接ADSLMODEM。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背面有众多的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

电源接口,ADSL进线接口,网线接口和RS232接口。

依次将各线路连接好后,将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当接通电源以后,两边网线的插孔对应的LED灯都亮时,表明硬件设备连接正常,否则就有问题。

如果是局域网用户,你还需用网线把ADSLModem和局域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起来。

现在家庭用户大多用的是MODEM,将上述连接好后,把连接猫的那根网线直接连接在电脑主机网卡接口上,然后在系统中新建一个PPPOE拨号连接,如下图:

选择连接入INTERNET.手动设置连接

选择PPPOE方式:

输入电信部门分发的宽带账号和密码

完成直接在桌面上拨号即可.

对于局域网用户.需要接上路由器,接法只需将接MODEM的那根网线接在路由器的WAN口上,连接电脑或交换机的网线连接在路由器的LAN口上,

接连好后路由器正面的指示灯会亮,正确连接电脑后,可进入路由配置界面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现在的路由配置通常以WEB方式配置管理,只需在IE浏览器中输入”192.168.1.1”或”192.168.0.1”具体地址可查看路由器机身底部

访问配置页面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默认账户密码都为”ADMIN”

进入配置界面

通常只用运行设置向导.会引导我们来配置使用路由器:

我们是以PPPOE方式拨号上网所以选择第一项

输入电信或其它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帐号密码

完成后保存即可.查看路由器的运行状态

WAN口中能正常获取IP地址等表示网络连接正常,如若没有,可查看MODEM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路由上的WAN灯是否正常.检查连接网线,直至WAN口能获取IP地址等信息.

做完上述.连接路由器的计算机可直接打开网页共享上网无须另外拨号了.

2.布线标识

布线标识在整个布线施工或网络维护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若有不恰当的标识或标识无逻辑性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做测试和查找,无形中增加了更大的施工成本。

布线标识分为:

1.设备标识

2.线缆标识(包含双绞线\光纤跳线\音视频线等等)

3.端口标识

4.走线架标识

5.面板标识

6.警示标识

标识材质标准

在TIA/EIA-6068.2.2.3标准中,对标签材质的规定是:

线缆标签要有一个耐用的底层,材质要柔软易于缠绕。

建议选用乙烯基材质的标签,因为乙烯材质均匀、柔软、易弯曲、便于缠绕。

一般推荐使用的线缆标签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白色的打印涂层,下半部分是透明的保护膜,使用时可以用透明保护膜覆盖打印的区域,起到保护作用。

透明的保护膜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以包裹电缆一圈或一圈半。

同时标签还要符合UL969的要求(UL——美国保险商实验所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质的产品安全试验和认证的组织)。

UL969实验分为暴露实验和选择实验两部分。

暴露实验包括:

温度、湿度和抗磨损实验;选择实验包括:

粘性强度、防水、防紫外线、抗化学腐蚀、耐气候性、抗低温能力实验等

在整个布线施工中,线缆标识(包含双绞线\光纤跳线\音视频线等等)的工作量是最大也是最复杂的.通常用以下方法来确认:

1.使用网线测线器确认

将主测线器的一头接在一端网线上,另一头另一端连接上测线器的副测线器,若是同一根网线,测线器上的指示灯会亮来提示这根网线的通路.,这样确认后可打上相应的标识.

2.逐一开启计算机确认

将所有的网线正确连接在网络设备和计算机上,网络设备处于开启运作状态,所有的计算机处于关闭状态,然后逐一打开计算机,当计算机正常启动后网络设备上相对应连接这台计算机的接口上指示灯会亮或闪,这样即确定这个接口上的线对应的是哪根,可打上相应的标识.

3.网线“热插拔”确认

将所有的网线正确连接在网络设备和计算机上,网络设备和所有的计算机都处于开启下正常运行状态,确认所有的连接正常,网络设备上的指示灯正常亮,拔掉一台计算机上连接的网线,查看网络设备上相应哪个指示灯不亮了,这样即可找出与这台计算机相应的网线和接口中.可打上相应的标识.

布线标识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某公司有三个部门A.B.C其实标识可标为A-01B-01C-01,以此类推.

3.工作组

工作组(WorkGroup)就是将不同的电脑按功能分别列入不同的组中,以方便管理。

比如在一个网络内,可能有成百上千台工作电脑,如果这些电脑不进行分组,都列在“网上邻居”内,可想而知会有多么乱(恐怕网络邻居也会显示“下一页”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indows9x/NT/2000才引用了“工作组”这个概念,比如一所高校,会分为诸如数学系、中文系之类的,然后数学系的电脑全都列入数学系的工作组中,中文系的电脑全部都列入到中文系的工作组中……如果你要访问某个系别的资源,就在“网上邻居”里找到那个系的工作组名,双击就可以看到那个系别的电脑了。

  工作组,(用户)组Workgroups

工作组是一个由许多在同一物理地点,而且被相同的局域网连接起来的用户组成的小组。

相应地,一个工作组也可以是遍布一个机构的,但却被同一网络连接的用户构成的逻辑小组。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在工作组中的用户都可以以预定义的方式,共享文档、应用程序、电子函件和系统资源。

一个工作组可以是用同一名字的简单的用户小组,例如在电子函件中的地址“Managers”或“Temps”等指明的小组。

另一方面,这个工作组可以在这个网络上具有一些特权,例如对文件服务器或一些特殊应用的访问等等.

在平常维护过程中,应客户要求可为其建立或添加工作组,设定工作组中的所有电脑都能实现共享和通信.

建立新的工作组:

计算机名称和描述

设定工作组的名称

完成,其它计算机添加进入这个工作组作相同的操作.

4.域

域英文叫DOMAIN

  ----域(Domain)是Windows网络中独立运行的单位,域之间相互访问则需要建立信任关系(即TrustRelation)。

信任关系是连接在域与域之间的桥梁。

当一个域与其他域建立了信任关系后,2个域之间不但可以按需要相互进行管理,还可以跨网分配文件和打印机等设备资源,使不同的域之间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管理。

  域既是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组织单元,也是Internet的逻辑组织单元,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中,域是安全边界。

域管理员只能管理域的内部,除非其他的域显式地赋予他管理权限,他才能够访问或者管理其他的域;每个域都有自己的安全策略,以及它与其他域的安全信任关系。

  以上是一个标准的解释。

  其实上我们可以把域和工作组联系起来理解,在工作组上你一切的设置在本机上进行包括各种策略,用户登陆也是登陆在本机的,密码是放在本机的数据库来验证的。

而如果你的计算机加入域的话,各种策略是域控制器统一设定,用户名和密码也是放到域控制器去验证,也就是说你的账号密码可以在同一域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登陆.

  如果说工作组是“免费的旅店”那么域(Domain)就是“星级的宾馆”;工作组可以随便出出进进,而域则需要严格控制。

“域”的真正含义指的是服务器控制网络上的计算机能否加入的计算机组合。

一提到组合,势必需要严格的控制。

所以实行严格的管理对网络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在对等网模式下,任何一台电脑只要接入网络,其他机器就都可以访问共享资源,如共享上网等。

尽管对等网络上的共享文件可以加访问密码,但是非常容易被破解。

在由Windows9x构成的对等网中,数据的传输是非常不安全的。

  不过在“域”模式下,至少有一台服务器负责每一台联入网络的电脑和用户的验证工作,相当于一个单位的门卫一样,称为“域控制器(DomainController,简写为DC)”。

  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这个域的账户、密码、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等信息构成的数据库。

当电脑联入网络时,域控制器首先要鉴别这台电脑是否是属于这个域的,用户使用的登录账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

如果以上信息有一样不正确,那么域控制器就会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电脑登录。

不能登录,用户就不能访问服务器上有权限保护的资源,他只能以对等网用户的方式访问Windows共享出来的资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网络上的资源。

  要把一台电脑加入域,仅仅使它和服务器在网上邻居中能够相互“看”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由网络管理员进行相应的设置,把这台电脑加入到域中。

这样才能实现文件的共享。

  集中统一,便于管理。

  域和组的区别

工作组是一群计算机的集合,它仅仅是一个逻辑的集合,各自计算机还是各自管理的,你要访问其中的计算机,还是要到被访问计算机上来实现用户验证的。

而域不同,域是一个有安全边界的计算机集合,在同一个域中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在域内访问其他机器,不再需要被访问机器的许可了。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在加入域的时候,管理员为每个计算机在域中(可和用户不在同一域中)建立了一个计算机帐户,这个帐户和用户帐户一样,也有密码保护的。

可是大家要问了,我没有输入过什么密码啊,是的,你确实没有输入,计算机帐户的密码不叫密码,在域中称为登录票据,它是由2000的DC(域控制器)上的KDC服务来颁发和维护的。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KDC服务每30天会自动更新一次所有的票据,并把上次使用的票据记录下来。

周而复始。

也就是说服务器始终保存着2个票据,其有效时间是60天,60天后,上次使用的票据就会被系统丢弃。

如果你的GHOST备份里带有的票据是60天的,那么该计算机将不能被KDC服务验证,从而系统将禁止在这个计算机上的任何访问请求(包括登录),解决的方法呢,简单的方法使将计算机脱离域并重新加入,KDC服务会重新设置这一票据。

或者使用2000资源包里的NETDOM命令强制重新设置安全票据。

因此在有域的环境下,请尽量不要在计算机加入域后使用GHOST备份系统分区,如果作了,请在恢复时确认备份是在60天内作的,如果超出,就最好联系你的系统管理员,你可以需要管理员重新设置计算机安全票据,否则你将不能登录域环境。

5.工具作用(网线测试仪)

网线测试仪

一、功能

  1、对双绞线1.2.3.4.5.6.7.8.G线对逐根(对)测试,并可区分判定哪一根(对)错线,短路和开路。

2、普通的能测试:

.RJ11.RJ45;  

二、双绞线测试:

打开电源至ON(S为慢速测试档,M为手动档)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

  测试端。

主机指示灯从1至G逐个顺序闪亮,下面例:

  主测试器:

1-2-3-4-5-6-7-8-G

  远程测试端:

1-2-3-4-5-6-7-8-G(RJ45)

  1-2-3-4-5-6-----(RJ12)

  1-2-3-4---------(RJ11)

  若接线不正常,按下述情况显示:

  1、当有一根网线如3号线断路,则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3号灯饰都不亮。

  2、当有几条线不通,则几条线都不亮,当网线少于2根线联通时,灯都不亮。

  3、当两头网线乱序,例2.4线乱序,则显示如下:

  主测试器不变:

1-2-3-4-5-6-7-8-G

  远程测试端为:

1-4--3-5-6-7-8-G(RJ45)

  4、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测试器显示不变,而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两根线灯都微亮,若有3根以上

  (含3根)短路时,则所有短路的几条线号的灯都不亮。

三、若测配线架和墙座模块,则需二根匹配路线引到测试仪上。

 

6软件工具PING.INTERNET

当网络内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全部连接好后测试网络内的计算机是否能正常通信,是否能正常连接外网,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来检测:

通常路由器的IP为”192.168.0.1”或”192.168.1.1”局域网内的电脑是通过它来连接外网的,若能通路由器,则再测对外网DNS服务器(武汉电信的是”202.103.24.68”根据所在地不一样.地址也会不一样)是否通,若能通外网DNS,这时就可以打开INTERNET来验证是否能上网了.

正常能通信则会提示:

若不能通信:

通过PING命令,我们可以检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外网上否连接正常.如果不通也可以通过PING值来检查哪个设备连接是否有问题.

若PING一切都正常,但还是打不开网页,也不能连接外网,则查检计算机中的网络协议是否有问题,是否设置防火墙.或中了病毒被更改.这个也可以一一排除,但PING能让我们确定连接和网络设备运行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