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70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汇报.docx

《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汇报.docx

工作汇报

阿干镇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阿干镇委员会

阿干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日)

尊敬的石书记、王区长,各位领导:

今天,石书记、王区长一行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阿干镇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我镇近五年来工作进展情况及今后工作打算向石书记、王区长及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阿干镇位于兰州市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兰州市区23公里。

镇区总面积85.5平方公里,其中:

城区面积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

现有人口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万人,城镇人口1.8万人。

镇政府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辖区内有26家企事业单位,中学2所,小学15所,区级医院1个,村级卫生所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

现有基层党支部(总支)26个,党员1151人(原阿干退管中心移交党员556人,常驻党员725人,流动党员38人)。

阿干镇是一座古镇、名镇,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煤炭大镇”,经济社会曾经呈现出了比较“快”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定优势。

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濒临枯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阿干镇的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了“四期”特征,即经济发展转型期、社会矛盾凸现期、社会治安动荡期、地质灾害频发期。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总揽,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区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政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先后被市区两级授予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扶贫开发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三级无毒乡镇”和七里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廉政文化‘六进’十佳单位”、“作风建设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年度综合考评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等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镇建设工作名列全市前茅,得到了市区两级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奖励。

二、“十一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一)致力于转型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镇牢牢抓住各种发展机遇,立足镇情,全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截至2010年底,全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3437万元,较“十五”末增长34.1%;完成农业增加值2372万元,较“十五”末增长33.4%;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26516万元,较“十五”末增长89.3%;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5668万元,较“十五”末增长1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30万元,较“十五”末增长777.1%;引进到位资金2580万元,较“十五”末增长18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3元,较“十五”末增长61%。

(二)致力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农业方面。

阿干镇现有耕地1.9万亩,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百合、洋芋生长。

近年来,在稳定百合、洋芋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双垄地膜种植技术,截止2010年年底,全镇共种植地膜玉米1236亩、地膜洋芋764亩,年产各类蔬菜16000余吨;建成和发展规模养殖场1个、养殖户1369户,规模出栏畜禽35600余头(只),存栏48800余头(只);大力开展“亲情带动”活动,组织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余人,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800余人,创劳务总收入1504.96万元,农民现金纯收入进一步增加。

二是工业方面。

阿干镇属于典型的煤炭型城镇,煤炭资源濒临枯竭,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我镇把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下大气力加快“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

在扶持发展雄世综合养殖场、众心道路设施有限公司、百合储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实施了总投资900万元的以金宝洗涤公司、众心高分子井盖生产改扩建及二期工程为代表的2个产业转型项目,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寻求转型发展之路。

三是三产方面。

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按照“三集中”的要求,将广大农村居民从深山沟搬迁到镇区,集中在镇区发展三产服务业,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利用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建设的契机,先后实施了古镇风貌一条街改造、阿干镇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为镇区三产商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致力于城乡统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紧密结合实际,牢固树立跑项目、抓项目、促项目的意识,坚持“跑项目、引资金、强基础、优环境、增后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较好地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

2006年落实各类项目12个,涉及资金4480万元;2007年落实各类项目26个,涉及资金7997.8万元;2008年落实各类项目20个,涉及资金10881.7万元;2009年落实各类项目26项,涉及资金15000万元,2010年共落实各类项目23项,涉及资金达14111万元。

1、新农村建设。

2008年我镇马场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借有利契机,先后投资220万元,新建“农家乐”10户,硬化农家乐小街巷3200平方米;投资320万元,建设新住宅30户;投资50万元,维修改造青龙矿泉饮料厂;投资230万元,完成云顶风景区万姓祠堂和塔院二期工程建设;投资10万元,完成生态村建设任务,重点完成村道和农家乐四周绿化工程,种植观赏树1000余棵;投资47万元,完成人饮工程维修、改造;投资3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室4间,使村委会办公用房达到140平方米;投资6万元,实施“1+1”工程,帮助二女特困户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该项工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马场村也被市上有关部门命名为“生态旅游型新农村”。

同时,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目前云顶风景区念佛堂工程、塔院工程、云顶牌厦工程、寂静园工程、云顶山法显寺建筑群已初具规模,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

2、城乡一体化建设。

根据阿干镇的镇情实际,镇党委、镇政府在学习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经验、求教相关专家的基础上,对全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将阿干镇未来发展定位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提出了“3366”的发展战略(即“3”:

在大沟、马场、深沟掌东山3村,依据生态优势和佛教文化,发展以农家乐、法显寺为主的旅游及其服务业;“3”:

在坪岭、琅峪、马泉西山3村,发展以百合、洋芋、中药材、经济林和双垄地膜种植为主的特色观光农业;“6”:

在大水子、阿干、铁冶、山寨、杨家场、西沟中间6村,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对村民整体进行搬迁,按“三个集中”的要求融入镇区;“6”:

6个社区按照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建设的转型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三产商贸业,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载体,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和“1242”的空间布局(即:

“改造一街”:

沿兰阿公路十里长街改造建设古镇风貌一条街;“打造两线”:

一是利用废弃的兰阿铁路将兰阿公路阿干段改道至东山脚下,打造交通运输线;二是对雷坛河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水面静流,打造集泄洪、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水域风景线;“建好四区”:

结合古镇风貌一条街改造新建行政管理服务、生态旅游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人文居住四个功能区;“带动两翼”:

东山发展以宗教文化、休闲纳凉为主的生态旅游服务区,西山发展以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的特色农业观光区)。

这些思路与规划的确定,为全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2010年确定的7个、总投资达1.4亿元的统筹城乡一体化项目,目前以阿干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民意小区”配套工程为代表的5个项目已于去年竣工,古镇风貌一条街、农贸市场两个续建项目将于今年7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2011年确定的雷坛河阿干段河道治理及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等4个、3315万元的统筹城乡一体化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村级阵地建设。

累计投入64万元,新建村级办公场所5处,改扩建9处。

在各村均设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家书屋”等配套设施,使村级阵地功能日趋完善。

二是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实施了总投资500余万元,以大沟人饮工程、马泉黑沟人饮工程为代表的7个水利工程项目,修建集雨水窖448眼;总共投入1996万元,修建了以琅峪、马场、大沟通村公路为代表的总长52多公里的6条镇村道路、5条村组道路建设;投资2400万元,使总长20公里、濒临报废的兰阿公路阿干段得到彻底改造。

有水源的村都实现了自来水入户,无水源的村都修建了集雨水窖。

镇村道路实现了无缝隙对接,村组道路得到有效改善。

全镇近1万多农民朋友从此告别了“出门一身土、下雨两脚泥,吃水靠人背畜驮”的历史。

农村居民的吃水难和行路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沙子沟、西沟治理工程;二期工程投资180万元,实施了大水沟梁治理工程;三期工程投资150万元,实施了铁冶沟、琅峪沟治理工程;四期工程投资350万元,实施了高林沟治理工程;五期工程投资300万元,实施了刘家沟治理工程。

5、整村推进。

一是马场村整村推进。

2007年,马场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项目村,我镇抢抓机遇,积极衔接协调,整合资金,先后投资6万元,扶持农户种植洋芋600亩,户均达3.4亩;投资24万元,种植百合480亩,户均达2.8亩;投资172万元,拓宽、罩油烂泥沟至马场5.1公里道路;投资3万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投资1万元,用于农户实用技术培训,购置科技书籍1500多册。

二是深沟掌村整村推进。

2009年,在市、区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沟掌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项目村,我镇累计投资61万元,先后投资14.5万元,种植百合245亩,户均1.1亩,每亩补助600元;投资4.5万元,种植优质洋芋230亩,户均1亩,每亩补助200元;投资18万元,扶持49户农户养殖优良秦川黄牛60头,每头补助3000元;投资23万元,拓宽、硬化5.7公里镇村道路;投资1万元,购置书柜3个,购买各类科技书籍1200余册。

通过整村推进,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环境卫生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普遍得到实惠,贫困户自我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增强了商品经济、市场观念,告别了粗放耕作的传统习惯,形成了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6、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工程。

一是阿干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省、市、区政府及沉陷区受灾百姓共同出资实施的一项救灾工程。

2005年国家专家组对阿干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进行了评审,2006年完成了初步设计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批准。

该项目总投资17525万元。

“民意小区”是阿干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石门沟新村42号,占地面积56.147亩(合37431平方米),主体为六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为67375.93平方米。

该工程于2008年5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0月中旬完工。

在2009年已建成16栋楼房6700㎡的基础上,2010年七月底完成了投资980万元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民意小区”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即小区内水、电、路、暖、绿化、亮化工程,2010年八月份对小区住房进行了分配,1056户,4800人沉陷区居民已集中上楼入住。

二是阿干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阿干煤矿家属区共有住户3775户,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大部分是土木结构平房或砖木结构简易楼,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企业破产后,家属区房屋因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普遍缺水、断电、无暖、少路,没有基本配套设施,职工居住条件较差,已成为典型的棚户区。

为从根本上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在区、镇两级积极争取下,市政府于2008年决定,对阿干煤矿棚户区进行整体改造。

2009年,阿干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被纳入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央下发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也被列为全市100项重大建设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拟分两期对阿干矿区棚户区进行改造。

一期工程先对具备条件的铁冶河坝、大水子大楼院、大水子红工房、干部新村四个家属区的危旧房屋进行改造。

二期工程拟对烂泥沟、铁冶河阴洼、铁冶河阳洼三个家属区进行改造。

2010年投资7520万元的阿干煤矿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红工房、石门、大水子和铁冶河坝四个小区21栋、1122套楼房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后可安置865户、3460人入住。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但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而且也有力的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步伐。

(四)致力于和谐发展,“三项”重点工作稳步提升。

一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始终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这条主线不动摇,按照“强化队伍、打牢基础、规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力度不减、措施增强、旧帐还清、新帐不欠”的具体安排,积极创新服务载体,打造亮点,顺利通过市区各级考核验收,成绩名列全区前茅。

近五年来,全镇累计出生921人,违反政策生育1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9%;共为农村8218人次实施环检,为4603人次实施孕检,环孕情服务率分别达到95.8%和96.8%;征收社会抚养费28.6万元,征收率为61.3%;奖励扶助39人,发放资金28080元;特别扶助对象13户15人,共31680元;特困救助对象13人,发放救助金1.9万元;共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900户,累计发放1.08万元;对50名二女结扎户兑现一次性3000元奖励16.5万元;办理二女结扎户养老储蓄4万元;在“1+1帮助特困户解决住房行动”中结对帮扶计生“两女户”家庭9户;为全镇8个村271户计生“两女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金108万元(每户4000元)。

二是安全生产工作。

煤矿安全:

落实安全责任管理。

按照《安全生产法》、《煤炭法》和煤矿操作规程的规定,与相关村、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指标,将安全工作纳入各级管理层的主要议事日程,发挥镇、村、企业三级安全网络的管理优势,确保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凡安全违规的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后果严重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加强企业职工安全培训。

始终把职工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重要手段来抓,规定新矿工采取不少于72小时的培训后,方可上岗,职工不少于年36小时的培训后,方能作业。

组织矿长、副矿长、特殊工种人员按时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培训班,考试达标后,方可上岗。

四是加强煤矿政策性关闭。

对现有煤矿企业加强依法管理,对“四大系统”不完善或证照到期未补办的坚决予以关闭,近五年来累计政策性关闭小煤矿14家,切实维护了我镇安全稳定的大局。

地质安全:

我镇的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塌陷和山体滑坡时有发生。

为此,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实际,坚决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解决问题作为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是制定完善了《阿干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阿干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开展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

通过发放地质灾害隐患明白卡,切实摸清隐患点底数,同时引导群众做好自救互救工作,将损失降到最少。

三是立足于解决问题,将防治工作做细做实。

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等,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防火: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防火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二是加强预警监测。

充分发挥气象预报和地面巡逻的作用,对高等级火险天气和重要时段、重点部位增派巡护人员流动监控,分级分类设防。

突出重点林区、坟地等关键部位,严格监管林区野外用火。

三是广泛宣传教育。

采取广播、宣传车、标语、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有效途径,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防火戒严令》等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火意识,努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工作氛围。

(五)致力于凝心聚力,基层党建扎实有效。

一是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学习聚人心、以学风带作风,建立健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

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凡是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干部队伍齐心协力,带动全镇上下凝心聚力。

目前镇领导班子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勤政廉洁;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吃苦耐劳,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是狠抓村级组织建设。

结合2007年和2010年两次村“两委”班子换届,采取激励好的、稳定中的、调整差的、选拔能的、培养年轻的等办法,重点从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转军人和农村大学生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目前,全镇村“两委”班子的平均年龄由2007年的47岁下降到4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狠抓党员发展。

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注重发展高学历优秀年轻党员。

近五年新发展的党员中,30岁以下的占45.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8.3%,为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

四是狠抓作风建设。

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争一促、行政效能建设年、“三观”教育、“六实”作风建设、“争先锋、作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作风建设。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我镇分别被列为区级和市级试点单位,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特色,狠抓落实,认真抓好试点工作。

坚持活动要求与群众愿望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与创新载体相结合,先后探索建立了“亲情带动”服务品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民情流水线工程;建立“民主议事会”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在发展上,心思凝聚在发展上,力量整合在发展上,为加快我镇转型发展的步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201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6月底,全镇预计完成农业生产总值2003万元,占年计划3928万元的51%,同比增长16.9%;完成农业增加值1308万元,占年计划2516万元的52%,同比增长10.2%;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977万元,占年计划1900万元的51.4%,同比增长4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14万元,占年计划26400万元的51.7%,同比增长113%;完成招商引资2980万元,占全年5000万元的59.6%,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27元,占年计划7896元的51%,同比增长22%。

(二)项目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牢固树立项目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持,切实抓牢、抓好、抓出成效。

1、城乡一体化续建项目。

(1)投资363万元,组织实施了阿干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010年底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

目前,已完成琉璃瓦铺设和外墙瓷砖粘贴等工作,正在进行内墙涂料粉刷、彩钢大棚和彩钢房的搭建等工作,该项目将于7月20日前将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2)投资1620万元,组织实施了古镇风貌一条街商铺改造工程。

拆迁原商户69户,拆迁面积1000余平方米。

改造尚家窑桥至高林沟桥710米商铺,建成新商铺320间、6400平方米,2010年底主体工程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

目前,已完成门窗安装、琉璃瓦铺设及外墙瓷砖粘贴等外部装饰工作,正在进行内墙涂料粉刷、门窗油漆粉刷和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安装工作,该项目将于7月20日前全面完工并交付使用。

2、新建项目。

(1)协调实施投资625万元阿干煤矿棚户区改造一期配套工程,在2010年底完成主体建设的基础上,2011年将进行内外部装修及小区内水、电、路、暖、绿化、亮化工程。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门窗安装工作,内外墙涂料粉刷工程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小区内水、电、路、暖、绿化、亮化工程,预计将于2011年7月30日前将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2)投资2170万元对雷坛河阿干段全长2.5km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修筑长2km、高5m、厚1.1m的防洪河堤;清理河道淤泥2万吨;实施美化亮化。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前期地勘和规划设计等工作,通过了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财政厅联合批复,待今年下半年专项治理资金拨付后开始施工建设。

(3)投资480万元的标准化市场配套建设项目,将在完成阿干镇农贸市场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硬化地坪4500平米,修建电子显示屏40平米、移动货架100个、搭建凉棚1000平米、简易商铺40间800平米,并完成市场商铺内上下水、通风、消防等配套设施。

该项目将在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完工后开工建设。

(4)投资1500万元的阿干镇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完成阿干镇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司法调解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功能。

目前,该项目已与施工设计单位签订施工设计合同,完成了效果图、平面图和施工图纸设计工作,正在进行地勘和前期招投标等相关工作。

(5)投资250万元,实施金宝洗涤责任有限公司续建项目。

(6)投资25.5万元,对琅峪什字至坪岭、阿干村苟家湾至关子岭村共2条、7.7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砂化。

(7)投资70万元,新建免烧环保砖厂一座。

(8)投资48万元,在马场村及镇区新建环保公厕3座。

(9)投资1020万元,实施阿干镇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

3、凝练储备项目。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研读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凝练、储备各类项目共7类、48项,投资金额达84125.1496万元。

其中:

已向市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上报、协调、衔接项目3项,向区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上报、协调、衔接项目26项,开展招商引资项目3项,剩余16项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

一是公益性建设项目。

(1)投资9.2816万元,新建马泉村委会;

(2)投资6.614万元,维修改造大水子村委会;(3)投资2.124万元,维修改造阿干村委会;(4)投资4.77万元,维修改造坪岭村委会;(5)投资20万元,新建中街社区居委会;(6)投资20万元,新建高林沟社区居委会;(7)投资200万元,新建占地400平方米的农民技能培训中心;(8)投资1300万元,新建占地4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9)投资68万元,新建占地400平方米的人口与计生服务中心;(10)投资220万元,新建占地300平方米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1)投资65万元,新建占地300平方米的再就业培训中心;(12)投资60万元,新建占地300平方米的人民调解中心;(13)投资10.09万元,新建占地80平方米的综治维稳中心;(14)投资46.5万元,新建占地31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15)投资27万元,新建占地1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一处,农家书屋3个;(16)投资1000万元,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投资260万元,实施小街巷改造项目,改造小街巷1800平方米;

(2)投资10万元,拓宽、砂化坪岭至琅峪村村道路5公里;(3)投资10万元,拓宽、砂化琅峪什字至白庄子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