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6677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教材world文档.docx

申论教材world文档

申论复习全攻略

第一部分申论基础知识

第一节基础性准备工作

一、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备考有无计划和计划本身是否周密科学,对复习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开始复习之前,备考者应周密思考、精心设计,编制符合自己特点和规律的复习计划。

在编制备考计划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明确备考内容和目标,分科列出细目表,根据各科备考内容的特点和分量,确立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列出检验复习成效的方法和补救措施。

  

(2)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条件环境、学习特点进行客观分析和把握,合理安排各科备考时间,既要实现备考的总体目标,又要注意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二、正确购买资料

报考公务员的绝大多数人是大学生、研究生或在职人员,学习、工作与备考的矛盾比较突出,难得有时间参加考前培训和辅导。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购买一套管用的应试资料就显得特别重要。

  现阶段,必备的资料主要有:

  

(1)公务员录用考试主管机关制定的考试大纲。

  

(2)有权威性的教材、应试教程及模拟试卷等。

  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在实践中发展,购买资料时要注意新老教材的变化,以免误购了没有价值的或过时的复习资料,给整个备考和应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保持健康的身体

备考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能量。

没有十分健壮的体魄为基础,备考者便无法顺利地度过这一段艰苦历程。

为了增强自己在考场上的实战能力,每一个备考者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强自身的体质。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要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

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的调节与增补,多吃牛奶、鲜蛋、大豆等既能强化脑力,又可以增强体质与体能的食物,使自己的身心不因备考过程中超负荷的劳动而受到损害,从而保证在备考期间既完成复习的总体目标,又储备好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挑战。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需要超群的智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任何一件工作,为了使其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否则就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增进自身了解,学会控制情绪和做好物资准备工作以外,调节好心理状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一)培养不畏艰难的意志力

  自古以来,求知为事,最忌一曝十寒、半途而废。

公务员备考也是同一道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特别重要。

  公务员报考者以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在职人员为主,大都面临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以及学习与工作、家庭事务诸方面的矛盾,往往在备考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将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摆到备考者面前。

如果备考者意志薄弱,信念动摇,就容易使备考计划得不到很好的贯彻,甚至全部落空,导致整个备考工作的半途而废。

其实,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它首先来源于一个明确的目标。

对于公务员的应试者来说,其目标就是通过备考赢得应试的胜利,当上一名公务员或机关工作人员。

在备考过程中,严格遵循自己制定的备考计划,就是对自己意志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

培养意志力的另一方面就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把备考的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知长才的过程,以此对待备考过程中的枯燥和焦虑,就会苦中有乐,从而在客观上培养自己坚定的信念。

  

(二)克服恐惧心理

  对手虎视眈眈的竞争气氛,对应考者的身心负荷能力是一种检验。

它往往会使部分应试者产生恐惧心理。

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想到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对手,想到30∶1甚至1000∶1的录取比例,想到亲人和朋友的期望,想到这几年自己实际上把学业给荒废了……紧张、担心、恐惧以及压迫感便会一齐涌上心头,特别是随着考试时间的日益临近,承受考试负荷的心理或生理机能都将日渐削弱。

如果考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那么,在解答试题时,就会感到思维紊乱,无从下手,从而大大影响自身真实能力与水平的发挥。

要摆脱这种困境,考生首先必须战胜自己,强化自身的心理力量,在思想上和习惯上同自己的惰性和畏怯等弱点进行斗争。

恐惧并不等于软弱,也绝不意味着无能,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将自己从高度的焦虑和恐惧中摆脱出来。

应该明白,有考试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成败。

尤其像公务员考试这种决定职业性质的人生大事,竞争更是激烈。

对于众多的应试者来说,注意强化自我意识,树立必胜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就一定能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使备考工作真正卓有成效。

  (三)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有的备考者对自己缺乏正确的把握,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水平,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存在的差距,容易产生麻痹和轻视心理。

这样的考生,需要对自身进行冷静、理智的剖析,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努力方向。

此外,还要防止一些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增强自我主体意识,使自己免受旁人胡乱吹捧的言行所左右,深入扎实地开展备考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奋勇迈步。

  自负是不可取的,自卑同样是备考的大忌。

有的考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或对此估价过低,行动起来缩手缩脚,缺乏获胜的勇气和信心等,这都是自卑的表现。

自负和自卑的共同之处都是内心空虚和自我怀疑,都想回避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现实。

少许的自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但却带有极大的负面效应,它会妨碍一个人做出建设性的努力,甚至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崩溃。

因此,每一个应考者都必须注意防止自卑心理的影响和侵蚀,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除了对自身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总结外,还要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心里有数。

  (四)不存侥幸心理

  投机心理、侥幸心理的共同特征是备考者自身投入不足,对待学习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能力,复习过程中主要的精力不是用于掌握、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内容之上,而是绞尽脑汁在各种各样的舞弊技巧上想办法。

复习中遇到难题则心存侥幸,指望不会在考卷中出现。

这些所谓“备考”,于事无补,于人无益。

备考一定要从全面掌握知识,系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不能自以为是,心存侥幸,盲目猜测。

五、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与备考的关系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工作和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能两全的问题,或备考期间不安心学习工作,或学习工作时又影响了备考。

要克服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做到工作学习和备考两不误、两促进。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扎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工作任务,本身就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实际工作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对公务员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与积累。

搞好学习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面向实践的学习。

  同样,应试者备考时学习的知识,都是对工作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基本知识,应试者将学习的重点、要点,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工作中印证,加深记忆和理解,这也是备考的一种补充。

  克服工作学习与备考之间的矛盾,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耐力,保证备考计划时间,或由于工作时劳累,感到疲倦而不想学习,或因家务事耽误了复习时间等等,都是我们备考中常常遇到的事,这就需要应试者调整和找回失去和耽误的时间。

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备考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求得一些外界的指引和点拨,学习和吸取别人的长处,有意识地凭借外力,为己所用。

如果自我封闭,不思借鉴,就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甚至使得一些错误的做法日益得到强化。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谦虚谨慎

  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积极成果。

要有谦虚谨慎和不耻下问的态度,把自己摆在求知者的位置,善于在他人空闲和心情好的时候,勤于提问,在向别人的讨教中把别人的知识、见解和长处合理地吸收。

  2向能人学习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能人,处处都有学问。

同一事物,能人处理起来,往往显得比一般人高明。

要凭借外力,不仅要求备考者去借,还要求备考者首先明确向谁借?

借什么?

怎么借?

一个聪明的应试者应善于向能人学习,善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学习。

  3明辨优劣

  有许多备考方法、学习体会,对某些人可称为经验之谈,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

任何人的看法和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借鉴者来说,决不能盲目照搬。

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东西,要善于明优辨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领会其要旨。

这也是凭借外力、取长补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相互交流

  相互交流,也就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因为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都有相互没有注意到的优势。

因此在备考时要走出狭隘和封闭的圈子,开阔视野,加强与备考者之间的交流,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当然,也不必要与一些能力太差的备考者作什么交流,因为那样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七、平时训练与考前模拟实战相结合

 

(一)注重平时训练

  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即全面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一般来说,在没有接受系统训练,或有意识地进行系统自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备考者不必有恐惧心理。

要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短时间的强化训练是有一定效果的。

考生应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党刊党报,同时,还应多动手去写,每隔几天就某个主题写点文章。

如就新农村建设问题,写几篇议论文;就生态问题,也写几篇议论文等等。

只要勤写勤练,一定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然,要考好申论,平时还要关心一件事情:

就是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看书读报,或与同学朋友进行讨论,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考前模拟实战

  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只注意追求知识容量的积累和占有,而很少关注自己已经吸收、消化了多少,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心里更是没谱。

有时即使基本功很扎实的考生,也是无法考出好成绩的。

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论答题的四个基本环节,舍不得多花时间去阅读和分析给定材料,而像平时写作文那样去应付申论考试,就必然会顾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绩。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备考内容和目标的理解,针对社会上反映比较普遍的热点问题,适当地做一些模拟试题,通过答题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可以找出自己在知识掌握和应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有助于明确下一步的复习重点和努力方向,同时也保证了备考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详细了解申论命题的特点、各环节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战中应对自如。

  考前模拟和自我测试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不断体会到备考所取得的成就,使自己的备考信心得到坚定和增强。

同时,它又能使我们及时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备考效率。

  考前模拟和自我测试要做到测试前认真对待,测试时认真体会,测试后认真分析,尤其要抓紧测试后分析这一环,这是考前模拟和自我测试的真正目的和价值所在。

如果不求质量,不加分析,盲目地做模拟试题,不仅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甚至会使备考者陷入题海的泥沼。

  备考者在开展考前模拟和自我测试的同时,还要同互测互检结合起来进行。

因为自我测试终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自我封闭,一切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认识不到自己在备考中的缺陷,而互测互检则能够相互借鉴,优势互补。

如自己在备考中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经过对方的提问或指点后,不仅取得了初步的印象,而且还能够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忘记。

八、注意跟踪了解社会和时事热点

 申论考试的资料涉及范围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法规、社会等各个领域。

申论考试的资料虽涉及面广,但万变不离其宗。

申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考生的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和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从考试的目的着手,有的放矢,那么在考前的准备过程中,就不会摸不着头脑,耗费过多精力。

目前国家十分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因此,试题的方向也较多地偏向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申论考试的试题、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而这些时事热点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的。

因此,在考前准备阶段要注重了解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近期发生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跟踪报道,要注重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我们自己也要全面地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尽量拿出自己的观点。

提出观点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符合社会上的主流观点,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主义的法制和道德,这是明确方向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两步只需在头脑中形成即可,每遇相关事件,便有意识地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久而久之,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会逐渐深入。

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只有抓住事件的本质,我们才可能正确地分析,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九、牢牢把握命题趋势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已经进行六年了。

在这六年里,申论考试并不是止步不前,而是在逐步改革,逐步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中的申论考试在检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考试科目。

根据这六年来申论的改革情况,在发展趋势上表现为以下几个值得应考者注意的特点:

(一)给定材料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从历年申论考试给定材料的情况来看,表现为两种:

单一型与综合型。

单一型材料是指给定材料的性质比较单纯,或者是发现问题、总结教训的,或者是突出成绩、总结经验的。

总结教训的材料反映的往往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影响人民生活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所给定的材料是关于噪音扰民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此深刻的教训进行总结。

综合型材料是指给定材料既有正面资料也有反面资料,既可以总结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

例如,200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所给定的材料是关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这则材料里不仅有正面材料,同时也有大量的影响很大的反面材料。

从2000年到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考试,使用单一型材料的有三次(2000、2001、2003),综合型材料则有四次(2002、2004、2005、2006),而且是后来才出现的类型。

综合型材料所给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出题的余地是相当大的,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综合型材料复现的比率是很高的。

(二)试题要求从分立式向综合型转变

  任何一门学科的测试,根据试题所包含内容的特点,一般均可分为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分立式试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应试者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其各个单项的能力。

综合型试题是对应试者整体能力进行的综合性测试,它可以全面考查应试者的能力。

从前三年的申论试题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基本上是三个题:

概括、提出对策、论述。

例如,2001年的申论要求是:

①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②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③根据上述材料,从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通过概括、提出对策、论述这三个题,可以分别侧重于对应试者的分析概括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以达到测试的目的。

所以,前三年的申论从要求上看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分立式试题。

但2003年的试题打破了这种比较固定的格局,只有两个要求:

一个是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个是任意选择一个所提供的场景写一篇讲话稿,字数不少于1000字。

2004年的要求同样是两个。

而2005年则将题目增加到了四个:

一是从解决扶贫基金的五项措施中挑出不正确的;二是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三是对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加以简述;四是以“评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2006年题目虽然又变为三个,但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合二为一的。

总体来讲,难度是在逐年增加,使一些应考者难以将全部问题解答正确。

所以从这几年的申论要求来看,虽然考查的目标没变,但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地分门别类地进行单项考查,而是转向综合考查。

一个题中可能要求应试者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能力。

也就是说,申论试题要求也在向综合性转化。

(三)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渐加大

  一方面,六年来给定资料的分量越来越大,由第一次的1500字左右,到2006年爆增至8000余字。

另一方面,资料从形式上来说更多采用杂乱无序的资料汇编式。

申论的给定材料,形式上大体有两种:

一是案例形式,集中反映一个有一定影响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另一种形式是资料汇编的形式,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

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相比较而言,资料汇编形式的资料阅读的难度更大些。

一是因为各条之间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二是因为有些材料是鱼目混珠或者非常枝节的问题,需要在阅读的时候加以辨识。

从以往的七次考试来看,除去2000年的试题,其他基本上都是以资料汇编形式出现的。

以后这种形式的复现率也是相当大的,这就无形中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再一方面,题目要求变化很大。

2005年一改以往三个要求的较为固定格式,变为四个要求,而且出现了判断正误的新形势。

2006年虽然将要求改为三个,但此“三”已非彼“三”。

2006年的试卷中将2005年出现的新形式又进行了更深的挖掘,不但判正误,还要说明理由。

实际上,试卷要求表面上减少了,而本质上却是稍有增加的。

第二节备考方法

方法一、准备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考试大纲

  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2考前需要做些模拟题

  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些模拟试题,既可以了解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分配,把握做题的速度,并且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可以让自己心中有一些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举重若轻。

有备而来,在考试现场才能驾轻就熟,不致手忙脚乱,影响临场发挥。

  3熟悉答题方法

  平时积累重要,考前突击备考同样也重要;多做模拟题重要,掌握方法同样也重要。

申论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既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也不能忽视临时突击做练习。

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既要做一些模拟题,又要熟悉申论的考试方法。

因为,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

  4认真研读申论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考生要认真研读申论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

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方法二、“押题”训练法

 “押题”一直都是考生们在备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押题”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关键要掌握正确的“押题”方法,不能用赌徒的心理去“押宝”似地复习,自己给自己定几个可能性最大的题目,找几篇相关的文章背在脑子里,指望着申论考试的题目恰好是自己复习过的、准备过的。

这种侥幸心理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有的考生一出考场就哀叹:

“我会的它没考,它考的我不会,白复习了,复习歪了。

”这种复习不全面、准备不充分导致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复习时错误的“押题”心理和手段有关。

  申论考试是一种对能力的考查,它和其他知识考核类的考试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题型上分析,一般知识考核类的考试,考生面对的基本上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即使不知道标准答案,也可能猜对一些,或者比较接近,跟标准答案沾点边儿,也就是“客观题” 多,或者“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

而申论考试则从头到尾都是“主观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阅卷人也只是根据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对照考生的答案进行评判。

因此,申论备考中的“押题”, 要讲究“押题”技巧。

“押题”应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押题”的领域,要覆盖面广。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法律、科技和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都要押上一两个。

这样,无论考试中的内容是关于哪个领域的东西,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不会一下子乱了阵脚。

  第二,“押题”除了押可能会考哪些领域的问题之外,还要押一些原理。

很多问题,尽管表象不一样,但都是可以用同一个原理作解释的。

  第三,“押题”还要押一些政论文常用的术语和话语。

这些术语和话语放到每一篇文章中,都会起到添彩的作用的。

第三节应试技巧

 申论考试是一种需要充分注意它的限制性要求的考试。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个科目,不同于任何一个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也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能力检测。

它的目的在于检测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因此,要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在申论应试中还需注意一些事项。

一、审题要准确

  申论考试的限制性,主要通过给定资料和“申论”各题题干的指令性要求来体现。

 对给定资料的阅读,实际上也就是审题过程,这一步马虎不得,否则就弄不清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搞不清问题、事件的性质,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原本并不难的题目也答得颠三倒四,甚至离题万里,各题目题干的文字不会很长,但其中任何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绝不可马虎从事。

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2001年申论试卷和2000年申论试卷的第1题为例,同样是要求准确把握给定资料,但两份资料所反映的性质不同,前者要求“概括主要问题”,后者要求“概述主要内容”,一个是要求考生抓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把主要问题是什么概括出来;一个是要求考生把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梳理清楚,予以概述。

这些提法不认真区分清楚,答题时就难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二、身份定位要准确

 对材料提问题时往往给考生“虚拟身份”,要求考生站在“虚拟身份”的角色上来扬长避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2000年申论试卷中第三部分的第二个问题要求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给定资料的解决方案”,要求已很明确,就是要求考生把自己的身份虚拟为“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

定位准了,提出的解决方案才不至于错位。

三、数字计算要准确

申论题目中对字数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这其实是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概括问题在200字左右,解决方案在350字左右,论证分析在1200字左右。

前两部分字数以不少于规定字数的10%为宜。

字数再减少则不容易讲清问题。

议论部分的字数应在规定字数的上下10%之间。

字数少于规定字数的10%要扣分;超过规定字数的10%,增加写作量,必然占用有限的时间,肯定会影响写作的质量。

四、写作体裁要准确

申论写作完全以实用为目的,文章的表达方式应以说明、陈述、议论等为主,以充分表现自己概括、分析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风力求质朴。

抒情、描写、过火的批判等表达方式在申论写作中一般不宜使用,不能忽略“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将论证性的议论文写成抒情散文、记叙文、杂文随笔。

五、中心论点要突出

申论写作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述深刻。

通常,文章的结构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点明论点,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结合给定材料,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与规律,阐明主张。

论证过程,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六、文法要恰当

申论写作的语言要朴实简明,遣词造句应当准确、规范,戒除一切套话、空话。

文章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必须表达明确,范围应限定;用语应肯定,避免出现歧义,含糊不清,剔除一切冗余信息;使用的词语也要符合身份,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