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646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1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docx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

宇宙中的地球

【基础篇】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

⑴中心天体:

太阳

⑵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⑶普通面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⑴充足的水分;⑵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与成分;⑶适宜的光照和温度;⑷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2)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2.太阳活动

⑴太阳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与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⑵太阳活动的周期:

11年

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④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形成极光

地球的自转

1.方向

2.周期:

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一个太阳日――24小时

3.速度:

⑴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自转角速度相同;⑵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⑶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4.意义

⑴昼夜交替

①晨昏线判断:

顺着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

②晨昏线特征:

太阳高度为0;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晨线为6点,昏线为18点;与太阳光线垂直

⑵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②地方时东早、时刻数大,西晚、时刻数小,时间推算过程中向东推算加,向西推算减

③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时区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④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两地同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差为时区数之差,两地一在东时区,一在西时区,时差为时区数之和。

⑶地转偏向力(可判断南北半球):

北右南左赤道无。

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看物体的偏向人的视线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要保持一致。

地球的公转

1.中心:

太阳

2.方向:

自西向东(一般在公转轨道上标成逆时针)

3.速度:

位置

时间

速度

易混淆处

近日点

1月初

与冬至日易混淆

远日点

7月初

与夏至日易混淆

黄赤交角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⑴纬度变化: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靠近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远离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⑶极值:

特别注意南北回归线间地区的极值

2.昼夜长短

⑴纬度变化:

直射点在某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越往高纬度昼越长,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另外半球昼短夜长,越往高纬度昼越短,极点周围出现极夜

⑵季节变化:

直射点向某半球回归线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另外半球昼变短。

⑶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日出)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日落)地方时为18点。

⑷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

⑸极值:

直射点在某半球回归线,该半球昼最长,另外半球昼最短。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情况相反)

3.四季

⑴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⑵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能力篇】

一、日期

日期问题:

从图中所给信息判断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与180°经线是一个突破口

判断新一天所占的范围:

180°经线的地方时×15°

两地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度计算:

是两地间过180°的弧的经度差÷15°

二、晨昏线

1.判断:

①依据定义(一定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②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2.晨昏线的特征:

①太阳高度为0;②与纬线的切点地方时为0点和12点;③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晨线为6点,昏线为18点;④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三、日出、日落方位

①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于东北,日落于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于东南,日落于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日出于正东,日落于正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起于北方,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起于南方;②极点一天太阳高度不变,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三、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方,北回归线以北全年,赤道与北回归线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全年,赤道与南回归线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上,正午太阳方位在正上方

四、点、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点(日出点、日落点、地方时为0和为12点的点)线(晨昏线与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五、地理公转计算问题

◆读图要点

⒈光照图中昼夜长短情况的判断相当重要。

①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②始出现极昼(夜)现象的纬度;③昼(夜)弧的平分点。

⒉判读晨昏线与经纬线关系。

①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③晨昏线与赤道和其它纬线的交点。

◆判断光照图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半球

◆时间求算(括日出、日落时间)

①确定所求情况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

特殊的包括舂分日和秋分日,赤道上的点。

②求出所求点与下列点间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③将经度差(时区差)换成时间差

④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刻或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时刻,依据“向东推算加时差;向西推算减时差”,得出所求点的时刻。

注:

⑴当所求点不是晨昏线与该点所在纬线的交点时,根据“同一纬线上各点日出(落)的地方时相同”的规则。

转求晨昏线与该点所在纬线的交点的时刻即可;⑵也可在已知昼长的条件下,推求日出(落)时间,日出地方时≤12点,日落地方时≥12点。

◆求算经度

①确定所求对象地方时(若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点)

②找出所求点与下列点的时间差

 

③用时间差换算成经度差的方法,从而找到所求点所在的经线(所求点时刻数大,就从上述点向东推,所求点时刻数小,就从上述点向西推。

④根据图文中已知的经度值和经度差,得出所求点的经度。

◆求算昼夜长短

 

 

附1:

已知某点正午太阳高度,求某点的纬度(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情况下);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已知某点的纬度)。

(图2)

 

附2:

特殊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①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太阳直射点纬度×2;②极点上:

太阳直射点纬度;③太阳直射的纬线:

90°

六、影子长短与方向:

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相反,太阳高度与影长负相关.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基础篇】

内部圈层

圈层

物态

物质组成

范围

地壳

岩石圈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海拔高厚,海拔低薄

硅镁层

地幔

上地幔

顶部

软流层

岩浆主要发源地之一

软流层以下

地核

外核

液态或熔融状态

铁镍

内核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三个部分:

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

三大类岩石

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是侵入岩,例如,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喷出岩,例如,玄武岩。

沉积岩:

特征:

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有化石。

如: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石

变质岩:

例如,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的片麻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大理岩,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形成的板岩等。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右图所示,注意变式,①三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浆指出来的一定是岩浆岩。

②有一箭头指向岩浆的肯定是变质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构造图示

判断依据

地形

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形举例

 

 斜

(1)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2)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常在内力作用下形成山岭;

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1)岩层一般向下凹陷;

(2)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常在内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有些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两侧下降,中间上升

块状山地或高地

泰山、华山、庐山

两侧上升,

中间下降

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流水、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外力

作用

流水

风力

冰川

侵蚀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青藏高原“水拍云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风蚀蘑菇、风蚀柱

风蚀城堡

U形谷、角峰、刃脊、峡湾

沉积

山口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河口三角洲

沙丘、黄土堆积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A:

太阳辐射

A1:

太阳辐射

A2:

(大气)吸收

B:

地面辐射

B1:

地面辐射

B2:

(大气)吸收

C1:

大气逆辐射

C2:

大气辐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散射、云层的反射

选择性吸收:

对流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散射:

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阴天天空是灰白色的,黎明与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温室效应):

⑴大气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⑵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强;故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全球变暖

热力环流

1.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2.据等压面判断气压高低

等压面弯曲,说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不等,将同一水平面上a、b两点气压高低的对比转换成a与a1的对比。

3.热力环流中几个要素间的关系

近地面

近地面气压

高空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高(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低(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下沉

低(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高(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上升

4.同一经纬度,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分布

2.季节性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一致】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气压带、风带

降水量

低气压,气流上升

风从海洋来,如西风、南半球信风、夏季风

高气压,气流下沉

风从大陆来,冬季风、北半球信风

如: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湿润

季风环流成因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形成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澳大利亚西北地区:

冬季西北风的形成----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南移,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形成西北风。

 

锋面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定义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示意图

图例

雨区的位置

主要在锋后

锋前

对天气的影响

过境前

天气晴朗温暖(暖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低温(冷气团控制)

过境时

刮风、降温、阴天、下雨(雪)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寒潮、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共同点

1、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