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71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docx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开考前秘密试卷类型:

A

二〇一九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二)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______(fàn)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__________)色的长墙。

轻飞______(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__________)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闹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利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的,在生活中也会沿袭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A.聆听不由自主拍案叫绝洗耳倾听

B.倾听情不自禁拍案而起洗耳倾听

C.倾听情不自禁拍案而起全神贯注

D.聆听不由自主拍案叫绝全神贯注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B.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惨绝人寰地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

C.我们一起登上黄山主峰——莲花峰,在云海之上栉风沐雨,陶醉于奇松怪石之间。

D.能在奥运射击场上角逐的无疑都是世界上的顶尖高手,在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形下,敛声屏气的角逐就只不过是一场无形的心理战。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

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人心向往之。

A.留下永恒声音的可以是短暂的生命

B.短暂的生命可以把永恒的声音留下

C.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D.永恒的生命可以留下短暂的声音

5.理解性默写。

(5分)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物来喻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这两句诗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观的《行香子》中描写百花争艳,表现了词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生动地表现了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2分)

《芙蓉镇》是当代作家的_____代表作。

小说以“芙蓉姐”_____的悲欢遭际为主线,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切的反思,对极“左”路线破坏了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深刻描绘的作品。

照作者说的,他唱了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

然而,严酷之中见深情,它同时又是一曲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倾注着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由衷热爱。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5分)

《礼记·学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为了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学会交友,班级将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

(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展示自己,加深彼此的了解,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2)小明作为班会的主持人,为了写好主持词,要收集一些成语、典故、诗歌和名言。

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组资料:

A.君子之交闻鸡起舞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患难之交管宁割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管鲍之交卧薪藏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莫逆之交高山流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3)为了邀请本班科任教师参加此次活动,你需要给一位科任老师撰写邀请函。

请你写出邀请函的称呼和正文部分,注意运用礼貌用语,字数不超过100个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

渔夫。

诗中借指船工。

②临圻(qí):

地名。

8.请品读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诗,找出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

9.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请结合诗句赏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乙翁曰:

“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差矣,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

“甚善!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10.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

(3)二人对酌______(4)越钱塘,绝长江______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13.

(1)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完成小题。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

“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

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4.第③段写了关于壶口瀑布哪两方面的内容?

15.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16.第③段中加点的“驰骋”一词用得好不好?

好在哪里?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学霸为啥总说自己“没考好”

鲍安琪

①前段时间有一名学霸上了热搜,他以为自己高考考得很差,准备复读,结果上了清华。

网友纷纷表示,周围的学霸貌似都是这样,考完说“没考好”,分数出来却很高。

学霸真的是因为虚伪才说“没考好”吗?

②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两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65名大学本科生为30个笑话的好笑程度评级,对比专业的喜剧演员的答案,得出各自的评分,以此测试这些学生的幽默感。

此外,这些受试者还被要求为自己排名。

结果得分最高、排名最好的那些人,却认为自己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点,觉得自己表现得不怎么样。

③再结合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的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有能力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他人的能力。

因此,学霸们可能只是没有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差。

④这种认知偏差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常被用来解释人们自我评估的偏差。

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当接到一项事实上很难但在他们眼里却很简单的任务时,往往会误认为这个任务对所有人来说都很简单。

⑤那些知识和技能明明都更出色的人,自信心却可能跌到谷底。

因此,说不定学霸们打心底觉得自己排名不会太高,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高估了他人,觉得大家都很厉害……

⑥上述实验还有一个更有名的结果,测试中最不能辨认什么是有趣的人,反倒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表现得非常好。

⑦一个人只有在真的具备某种能力、了解这种能力是什么时,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做出精确的评估。

那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种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⑧能力较低的人,往往会高估自己在此领域的能力,而且难以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

高估自己且不自知,是“达克效应”更广为人知的一部分。

越无知的人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因为他们连自己有多无知都不知道……

⑨医院里总有一些患者,觉得自己比医生还专业。

有些人对一些领域也不是很了解,却喜欢装作很懂的样子,侃侃而谈。

越是知识渊博的人常常越谦逊,越是无知的人往往越自大。

⑩整个“达克效应”逻辑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你首先要具备该领域的相关能力和知识,才能判断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如何。

⑪这有点类似于“夏虫不可语冰”,夏天生死的虫子,从未见过冰,所以你没办法跟它聊冰的事。

有时候你没法说服父母,是因为他们没有和你一样的经历和体会,只会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

⑫如何进行更准确的自我评估呢?

“达克效应”的提出者给出了解法办法:

归根到底,需要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才能发现自己哪儿做得不好,评判出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

⑬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拥有更多知识,至少使人更有能力审视自己。

对于能力比较强的人们来说,多收集信息、了解他人的水平也是一个办法,以免妄自菲薄。

⑭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之内是你已掌握的知识,而圆圈之外就是未知的世界。

你已掌握的知识越多,你的圆圈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的范围也就越广。

所以,还是要多读书。

17.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8.分析第④段和第⑨段画线处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9.结合②—⑨小节说说“达克效应”包括的两个方面的现象。

20.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认知偏差?

(五)阅读下面语,回答小题。

父母不欠你一句“对不起”

李月亮

①一个阿姨,跟女儿关系不好,前几天过生日,侄女外甥来了一大帮,唯独女儿不到场。

②阿姨挺伤心,说以前家里穷,煮鸡蛋就煮一个,她和老公都舍不得吃,给女儿。

后来日子好过点,他们年年带孩子出国旅行。

前段时间女儿要换手机,她二话不说给买了个6000多元的,自己用女儿淘汰下来的。

可是这么心肝宝贝疼着的独生女,却跟她不亲,结婚后住得远远的,很少回家来,生了儿子也不让她带。

③我决定跟她女儿聊聊。

第二天,她女儿的电话来了。

她说“我妈欠我一个道歉。

”原来在她初一时,有次因为小事顶撞了姥爷,她当时就狠狠甩了她耳光。

那一耳光的屈辱,她至今记忆犹新。

④她说那时自己就明白,原来妈妈更爱的是姥爷,后来她对妈妈怎么都爱不起来了。

每次妈妈对她好,她都会想起那个耳光。

⑤她妈从没为那记耳光道过歉,她也一直无法原谅。

我从头到尾的感受是:

她是个太记仇的人,心里装满了恨,这些恨,让她的心理和人生都变得畸形。

⑥我小时候,邻居家也是穷。

有次他家来客人,炖了点排骨,还没端上桌,二儿子就偷偷夹出几块吃了。

本来就不多,吃了几块就有点不够数了。

客人一走,二儿子就被他爸一顿暴揍。

我当时看着那个鼻青脸肿的哥哥,心想他一定恨死他爸了。

但是,没有。

第二天人家还是坐在他爸自行车后座上去学校,手舞足蹈开心得很。

⑦去年回老家,我见了被打的邻居哥哥。

说起这桩旧事,他全然不记得。

他只记得父母到处打零工赚钱,老爸还是给他买过一个篮球。

他现在跟父母住一个小区,老爸每天给他接送孩子,老妈每天去给他们一家三口做晚饭。

日子过得可美了。

⑧看起来浑然天成的好日子,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换个记仇的人,恐怕是达不成这份和美的。

⑨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

有时会抠门,有时会苛责,有时会情绪失控,有时会顾此失彼。

但只要他们在你身上倾注了足够的爱,尽心尽力养育了你,那些错,就不值一提。

⑩人最常犯也最不该犯的错就是,记亲人的仇,念坏人的好。

你心心念念记着父母的错,最终惩罚的,必定是自己。

父母子女这一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

——选自《意林》(有改动)

2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2.有人认为第⑤段画线词话“畸形”不如换成“痛苦”更好,说说你的看法。

23.请对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24.文章主要运用对比写作手法来写人叙事。

请联系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25.“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面不可得见者,亲也。

”为修复伤痕,融洽关系,请你劝说那位阿姨的女儿,你打算怎么说?

三、写作(共50分)

26.作文。

“寻”,就是寻找,探求,明朝遗民张岱在大雪后的夜晚去湖心亭寻觅故国之梦,张晓凤为心灵空间寻求精神活动的三间小屋,鲁迅在失落的精神家园故乡中探寻前方的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有寻的人生才有意义,才会过得充实,从而明白人生的价值与追求。

请以“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除诗歌外);

(2)不少于700字;(3)字迹工整、书面整洁;(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泛dài曼qián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书写。

“泛”不要写成“范”,“曼”不要写成“漫”。

“黛”取“代”的读音,“潜”不要误读做三声。

2.A

【解析】

【详解】

“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

根据句子表达,第一空应填写“聆听”。

“情不自禁”是“激动的感情自己不能抑制”的意思;“不由自主”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根据句子表达,第二空应填写“不由自主”。

“拍案叫绝”形容赞赏至极;“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

根据句子表达,第三空应填写“拍案叫绝”。

“洗耳倾听”指专心地听;“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根据句子表达,第四空应填写“洗耳倾听”。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B“惨绝人寰”:

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

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不能作状语。

改为“日军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C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运用语境明显错误。

D敛声屏气:

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运用语境明显错误。

4.C

【解析】

【详解】

C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根据上文的“渺小的人”可确定谈的是“短暂的生命”,排除AD;上文根据“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的结构(非把字句结构),可以排除B。

5.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3)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解析】

【详解】

理解型默写题,近年来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此题要注意“蓝”“渡”等字词的书写。

6.古华胡玉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本题考查对《芙蓉镇》的阅读理解。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7.

(1)活动一:

演一演个人才艺;活动二:

讲一讲交友故事;活动三:

说一说交友建

(2)D

(3)示例:

尊敬的语文老师:

为了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学会交友,七年Χ班将于2018年Χ月Χ日下午第八节课,在班级召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

诚邀您参加。

【解析】

【详解】

(1)活动方案的主题“有朋自远方来”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活动环节即可。

切忌偏离主题。

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环节。

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

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操作性的特点。

语言应简练,语句整齐,概括性强。

如个人才艺展示,交友故事演讲,交友建议探究等。

(2)D项都是交友方面的故事,都符合活动的主题。

A“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不属于交友范畴。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珍惜时间,不属于交友范畴。

C“卧薪藏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不属于交友范畴。

(3)撰写邀请函。

首先要有适当的称呼,然后陈述召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及邀请他参加的缘由。

要写清楚班会的时间、地点。

以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以征得对方心灵的共鸣。

8.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处;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

9.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

【解析】

8.诗中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

渡头,是送客之处;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

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诗人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

古时“柳”、“留”同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满怀愁绪,依依不舍的感情。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

理解诗句一般先理解其字面义,然后结合诗词全文内容理解出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如果富有哲理的,也可以从哲理的角度加以赏析。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不管从哪个角度赏析,一定注意结合语境及诗词内容与主旨。

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无边无际的春光,从江南到江北,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

生动、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10.

(1)通“缺”,中断

(2)延长(3)饮酒(4)横渡

11.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2.

(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13.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他也可)

(2)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解析】

10.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阙”:

通“缺”,中断。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译为:

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多岁,哪里老呢!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清荣”:

水清树荣。

“良”:

确实。

“薄”:

迫近,傍。

13.

(1)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

也是在考查理解性描写。

多读书,多接触诗歌文化,多积累著名诗句,特别是多背诵呈现宽阔江面上帆船航行景象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2)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

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观点后进行论述。

如可从只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战胜艰难困苦的角度写启示。

【点睛】

(一)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