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4139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docx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精华版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夏朝统治维持了四百多年。

(2)后来商灭夏,商朝统治历时六百年左右。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西周分封制

(1)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

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成为诸侯。

②权利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2)主要特点:

等级森严;以王族为主体,分封对象多;诸侯相对独立性大。

(4)影响:

积极作用:

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它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性:

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3.西周宗法制

(1)含义:

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2)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

(3)特点(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

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大、小宗关系: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政治上,上下级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③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

(家、国结合)

(4)影响: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等,修家谱、重视血缘亲情等)

★注意:

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1)原因:

①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②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

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定都咸阳。

(3)顺序: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4)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始皇帝”的来历

(1)名称来源: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为了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传承,永掌政权,创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制度的特点:

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

(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本质特征。

(3)皇权: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3.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

(1)“三公”职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③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2)“三公”制的实质:

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4.秦朝的郡县制

(1)建立过程:

春秋、战国,开始出现;秦朝时,在全国推行。

(2)概况:

①郡:

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

②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3)特点:

①实行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影响深远)。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推动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初步统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④秦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消极方面:

①皇权至高无上,容易导致暴政。

②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③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

④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①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

②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形成大一统局面。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2)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②分散(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4)影响:

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注意:

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

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概况:

①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称之为“腹里”。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

(2)作用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察举制:

汉代实施,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标准是孝廉。

(品行)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标准是门第、出身,由世家大族担任中正官评定等级。

(3)科举制:

①概况:

隋朝开始实施的、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标准是才学。

②意义:

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

加强了君主专制。

(2)设内阁:

明成祖(明永乐帝)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英国内阁是决策机构,行政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

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

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性:

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多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消极性: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压制民主思想的产生,妨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1.概念:

(1)含义: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

前者指皇权至上,专制独裁;后者指地方无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

(2)基础:

①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②思想:

(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3)发展历程:

战国,萌芽→秦朝,开创→汉、唐、元发展和完善→明清顶峰

(4)两大矛盾: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中央政治制度:

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特点:

(1)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A.鸦片战争

(1)时间、侵略国:

1840—1842年,英国。

(2)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过程: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②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③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南京条约》

(1)内容:

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赔偿2100万银元;

③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2)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挑起国:

1856—1860年,英国、法国(英法联军)。

(2)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主要事件: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5)影响:

①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A.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1894—1895年

(2)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

(3)过程:

①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

②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

③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④1894年底,日本占领了大连、旅顺,并进行旅顺大屠杀。

⑤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

告终。

(4)结果:

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B.《马关条约》

(1)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3)影响: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

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③义和团发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最终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

(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

(4)结果:

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设: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拆: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改: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二、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黄海海战:

甲午战争中的战役,邓世昌壮烈殉国。

2.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马关条约》,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

刘永福、徐骧等,率领台湾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台湾。

(3)意义:

显示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三、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日本炮轰东北驻军,占沈阳。

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抗日战争开端。

2.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杀害的人数超过30万。

(2)“731”部队:

日本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731”部队。

(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

A.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1)淞沪会战:

1937年8~10月,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

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都失败了,丧失大片国土。

失败原因是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民政府还有赴缅甸作战的远征军)

3.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1)1937年秋,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又称“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百团大战:

概况: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意义:

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抗战后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抗日战争的胜利

(1)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相互配合。

④中国经得起持久战,且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意义:

①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1.背景:

(1)腐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4)受西方基督教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

2.定都天京:

1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

它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的太平天国前期革命纲领

(1)目的:

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内容:

①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评价:

①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平均土地和一切社会财富),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③落后性: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发展小农经济,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落后性。

4.《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设新方案

(1)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

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

开设新式学堂、医院。

外交:

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独立自主。

(3)评价:

①积极性: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加之处于战

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二、辛亥革命

1.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

(1)兴中会的成立: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

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机关报:

《民报》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意义:

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史称“辛亥革命”。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纪元和公元纪元换算:

加或减1911)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颁布者:

1912年,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内容:

①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权利: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

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三权分立: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制约总统。

(3)意义:

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①政治: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大意义);客观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②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失败: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性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2)爆发和经过:

开始时间

中心

主力

结果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遭军阀政府镇压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初

上海

工人

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签订和约

(3)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性质:

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最早由工人、学生和市民共同参加的反帝运动;

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③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一大”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

(3)内容: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

中心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意义:

标志着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年,广州)

(2)影响:

①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1)时间:

1926——1927年。

(2)北伐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成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革命势力发

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5)最终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政变(蒋“四·一二”政变,汪“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

(中共陈独秀右倾错误。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时间:

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等。

(4)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概况: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清算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

它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进攻长沙受挫,毛泽东转向兵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最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1)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概况: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革

命根据地。

意义: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