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068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蚌埠的基本资料.docx

蚌埠的基本资料

蚌埠基本资料

1、蚌埠市简介

地理位置

蚌埠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统计局重点房地产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之一,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辖4个行政区,分别为蚌山区、龙子湖区、淮上区、禹会区,所属县包括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总人口共计367.81万人。

图1:

蚌埠市位置图

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

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正式开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渔村古渡,一时间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1911年5月,津浦铁路局正式设立蚌埠车站,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个依山傍水的渔村人口已经激增到十万,商埠完全形成,很快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

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百货、棉布、五金、烟草等各类交易日渐繁盛,辐射区域达周边20多个县,金融业也随之发展,中国银行最早在蚌埠设立汇兑所,使蚌埠成为当时皖北地区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

1947年,蚌埠正式建市,人口达到30万。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

到70年代末,已形成轻纺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时至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运行,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交汇,为蚌埠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2:

蚌埠市中心图

交通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

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正在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

京台高速公路(G3)、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合高速公路(S17)、蚌五泗高速公路(在建)、徐明高速公路(在建),蚌埠绕城高速公路(含高铁连接线)(在建)。

蚌埠绕城高速公路是东侧的蚌五高速(蚌埠-五河)、北部南洛高速9G360、西部的京台高速(G3)、南侧的蚌淮高速构成蚌埠中心城区高速大外环。

由北侧的曹北大道、东侧的沫凤大道、南部芦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国道构成都市区外环。

中心城区形成“四横三纵”的快速路格局(四横:

淮上快速路、淝河路、东海大道、南外环路;三纵:

大庆路、解放路、老山路;

内城水系

龙子湖

龙子湖位于蚌埠市东南郊,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子湖已变为蚌埠市的内湖。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市内龙子湖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中原西湖”之称。

主要由龙湖、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

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

随着蚌埠市城市的快速发展,龙子湖已逐渐由“城郊湖”变为“城中湖”,龙子湖风景名胜区也早已成为集自然、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风景区。

图3:

龙子湖风景区

龙子湖周边体育设施:

龙子湖水上乐园:

蚌埠龙子湖水上乐园隶属于蚌埠市太平体育运动服务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首家大型综合性水上娱乐中心。

乐园地处蚌埠市龙子湖畔,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

乐园可同时接纳4000人游玩,开业于1996年,水上乐园现有高台组合滑道、海浪池、漂流河、滑索飞渡、波的水炮等一批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水上娱乐设施。

惊险刺激的高台组合滑道、瞬间极速的滑索飞渡无不让游客跃跃欲试;荡涤身心的海浪池、水中寻奇的漂流河无不使游客流连忘返。

更加上乐园从德国AVIVA引进的最新水上娱乐项目——旋转陀螺、水上蹦床、水上跷跷板,可让游客体味异国的娱乐时尚。

据网上公布信息,此乐园2013停止运营。

城市地标

蚌埠的标志型建筑是淮河文化广场,里面文化气息非常浓厚,会展中心、大剧院、图书科技馆、休闲中心四幢建筑物都坐落于此,而会展中心旁边的小山上的人头像,是被放大了的“陶塑文面头像”。

“陶塑文面头像”是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距今7000年左右,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4:

淮河文化广场

2、蚌埠城市规划

2.1、发展目标

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蚌埠将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2.2、城市职能

职能一:

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

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

“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

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

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2.3产业规划

商业与文化医疗:

老城区

行政中心:

位于东海大道

商贸与服务:

淮上区

金融与物流:

淮河南岸长淮卫

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禹会区北部由工业区改造而来

交通集散区:

蚌埠高铁站周边辐射区

图5:

蚌埠城市功能区示意图

2.4、岸线规划

根据岸线功能不同,分为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三类。

淮河岸线规划:

统筹淮河岸线综合利用,沿岸三类工业用地逐步迁出,将目前分散布局的港口岸线集中发展,深度开发,积极拓展生活岸线,重点保护生态岸线和取水口岸线。

龙子湖岸线规划:

重点保护生态岸线,结合城市级公共设施建设,将岸线打造为蚌埠未来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高品质生活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和旅游度假胜地。

迎河-张公湖-席家沟岸线规划:

扩宽迎河沿岸滨河绿带,将两岸居住区域的公共设施与水岸空间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景观,使该区域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生活岸线。

天河岸线规划:

重点保护天河两岸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岸线,将该区域打造为蚌埠市的“绿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胜地。

图6:

蚌埠岸线规划示意图

2.5、商业规划

2.5.1、蚌埠商圈发展情况

蚌埠历来是重要商埠,传统商品的集散地,是皖北中心城市;其老商业中心仍主要分布在淮河路一带,它地处老城区市中心,交通便利、历史悠久。

淮河路算是蚌埠市的高档商业中心,聚焦了较强的零售商业,拥有全市最大的客流量,经营中高档流行商品,同时拥有蚌埠市最大的四家百货公司及专卖店一条街。

淮河路商圈介绍:

淮河路商业圈地处蚌埠中区,与主干道胜利路并行,东起解放路,西至纬四路。

沿途经蚌埠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客运西站等重要设施,以百货大楼为核心,整体成带状辐射。

淮河路商圈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已经发展壮大并成为蚌埠的商业龙头地带。

业态类型齐全,商业设施呈现聚集化、规模化等形态。

商铺租金通常在每月60-200元/平方米之间。

近年来,淮河路商业发展快速,已趋于饱和状态。

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各大商家仍然趋之若骛。

蚌埠市主要商业零售项目新世纪广场(2.5万平方米)、中心花园(0.65万平方米)、天桥花园(1万平方米)、华联(2万平方米)均在城北淮河路商圈,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已完成在蚌注册,前期完成投资2000万正式动工建设,这充分说明淮河商业圈发展的势头强劲。

但其同时存在人流量过大、公共设施维护困难、交通不便、无序恶性竞争等问题。

但多年的发展,该商圈依然是蚌埠人购物的首选,其百货业和服装业最为发达,蚌埠人已有在淮河路买衣服,买家电的消费习惯。

图7:

淮河路商业街位置图

2.5.2、蚌埠商业规划及各商圈现状

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结合城市两主四副的城市空间结构,设置4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个区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指老城商业中心、光彩商业中心、高铁商业中心和长淮卫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分别指姜桥商业中心、大禹商业中心、李楼商业中心和淮上商业中心。

 

图8:

蚌埠商业中心规划

A、淮河路商业中心-----传统的老商业中心

B、高铁商业中心----未来城市商业副中心创意时尚文化产业的后现代商圈

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未来龙子湖区域将打造为蚌埠市未来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示区,此区域定位为交通枢纽型商业商务集聚区。

--------------------规划中市政办公中心

-------------------规划中市级水上体育中心

-------------------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的高铁新区创意文化产业园

-------------------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新校区

-------------------龙湖、绿地打造的品质住宅区及时尚商业综合体

 

C、光彩商业中心-----建材五金配件集散地

光彩大市场地处东海大道以南,背靠老虎山。

全国规模最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150万平方米,一期50万平方米已建),定位为皖北最大的百货商品集散地,现已有服装、建材、五金和汽车业进驻。

根据2003—2020年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光彩大市场在规划近期作为批发市场使用,2010年后远期将对其二、三期用地搬迁至姜桥片区而置换为居住用地,保留的一期用地改作服务周边的商业设施。

D、长淮卫商业中心

长淮卫,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边陲的小镇。

面积7平方公里,3000亩耕地、万余人。

此项目已列入蚌埠市文化局“十一五”重点旅游文化开发项目之一。

如今,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结合新农村建设相关优惠政策,建设农民新村;同时,在古镇居民搬迁入农民新村后,大规模、有规划地进行古镇的复古建设,完全修复古镇风貌,并与凤阳、南京的明朝历史文化资源相连接,开发旅游资源。

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7325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计划全额引进项目资金。

长淮卫古镇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

前期由区政府划拨一块地专供建设农民新村;后期围绕长淮卫古镇原有遗存设计规划,恢复古镇原有风貌。

2.6、蚌埠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按照市级、区级、社区级、小区级四级配置公共体育设施。

规划在陶山以东、解放路以西、黄山大道以北新增蚌埠市体育中心;规划在龙子湖东岸、燕山路以南新增水上运动中心。

规划四处区级体育中心(每个行政区设置1处);保留二七文化宫体育馆;在新淮路和马村路交叉口西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胜利东路和曹山路交叉口东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仁和片区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长寿路与中粮大道交叉口东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延安北路路与淮上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

 

图9:

蚌埠体育规划图

3、蚌埠市现有体育场馆概况

图10:

蚌埠现有主要体育场

3.1、蚌埠体育场

蚌埠市人民体育场位于蚌埠市老体育中心,市内繁华地带,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至今体育场设施建设仍停滞在80年代中期水平,体育场及大部分体育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道路凹凸不平,草坪残缺不全,排水系统失去功能;体育馆、游泳馆、训练房屋面多处漏雨,电路老化;田径看台水泥板裸露,安全隐患严重,已经无法向社会开放。

市政府召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征求民意,确定对老体育场进行保留性改造。

2007年2月21日,市长办公会召开第53次会议,再次研究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在当年5月底之前拿出改造方案。

随后,市体育局与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制定出详细规划,计划用3—4年的时间,财政预算投资1600万元完成对老体育场的改造。

图11:

蚌埠市体育场改造后

3.2、蚌埠市龙湖体育馆

蚌埠市龙湖体育馆位于大学园区内,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该馆按手球馆标准建设,可容纳观众4656人是一个集正常教学、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会、商贸展示的高标准室内体育馆。

投资金额8000万元。

该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设计中标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凯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北京建工集团主体施工,北京圣轩建筑(声学)装饰有限公司完成建声工程。

该馆高度20米为正方形布局,共二层,一层平面中心区域为运动场地,围绕运动场地,四周设置了运动员用房、裁判员用房、竞赛管理用房、新闻媒介用房、场馆运营用房、贵宾用房等;二层平面的辅助用房主要为观众用房。

体育馆外墙周围采用了由各种体育运动形态组成的主题墙,设计思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线条简洁,整体造型既抽象又具体,内容含蓄而个性张扬,给人以无限遐想。

外墙设计是整个设计的最大亮点,也是最能体现体育馆特征所在。

因整体外观与北京“鸟巢”异曲同工,故被称为“蚌埠鸟巢”。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雕像(高约3米、宽约1.5米)落户在该馆,上面题刻着顾拜旦的简介和他著名诗作《体育颂》。

背景墙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萨马兰奇亲自为龙湖体育馆顾拜旦雕像的题词(翻译后):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不仅仅是竞技比赛,更是一种精神’,我希望这座皮埃尔.德.顾拜旦的雕像将为蚌埠地区弘扬奥林匹克价值观作出贡献。

谨以此表达我对蚌埠市人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建设这座意义深远、鼓舞人心的体育馆。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2008年11月11日。

该馆2007年开始建设,2009年9月竣工验收,并在十一前投入使用,庆祝新中国60华诞“祖国万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新落成的体育馆隆重上演,取得空前最佳效果。

建设业主单位为建投公司,使用管理单位也为蚌埠市建投公司,现正在办理移交给市体育局。

图12:

蚌埠龙湖体育馆

图13:

蚌埠龙湖体育馆室内赛场

4、蚌埠体育重大赛事一览

1、1986:

安徽省全运会

2、中哈国际篮球邀请赛

3、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区)、

4、甲B联赛(赛区)、

5、全国柔道锦标赛、

6、全国青年国际摔跤比赛、

7、全国拳击赛。

8、全国女排乙级联赛

9、2010年,蚌埠市曾经申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10、2012年5月13日-16日:

全省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会和2012国际篮球明星争霸赛蚌埠站分别在蚌埠市举行。

12、全国道馆柔道比赛

13、2013年龙湖杯国际篮球明星争霸赛

附件: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

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

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

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

“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

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

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

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2)交通枢纽借势:

借助高铁、淮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

(3)适度极化发展:

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强化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优势地位;

(4)设施超前:

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市域、辐射皖北。

2、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战略。

(1)立足优势:

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

(2)凸显创新:

利用创新优势建设皖北新兴产业高地;

(3)增速提质:

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3、空间圈层与集聚拓展战略。

(1)产业园区化与集群化:

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

(2)设施城乡网络化集聚:

通过设施的服务能力集聚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3)区域统筹:

加强区域统筹,尤其是中心城区与怀远、凤阳的统筹发展;

(4)区域协调:

东融沪宁、南联合淮、西引皖北、北接苏北。

4、新型城镇化战略。

(1)科技创新:

彰显科技教育优势,建设智慧城市;

(2)低碳示范:

建设低碳示范区,打响蚌埠“低碳城市”新名片;

(3)彰显山水:

保护重要生态区域,凸显蚌埠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4)弘扬文化: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沿淮文化名城。

五、统筹发展

(一)市域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期内,构筑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3个产业重点镇、7个其他重点镇、10个一般镇、350个中心村(社区)的城乡空间格局。

(详见“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市域人居环境统筹发展。

以促进城乡居民聚居点、产业布局和生态管制空间的统筹布局优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产业发展空间和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管制,有效施行对村庄建设的规划引导和管理;加强重要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规划保护与管理工作,明确市域空间生态管制分区及原则。

(三)市域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重点引导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四)市域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确定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的选址和空间预留;完善城乡供电网络,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及排放、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建设推进工作,提高市域城乡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生活和生产环境质量。

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区一环”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

沿淮发展带。

两轴:

蚌埠-固镇发展轴和蚌-怀-凤发展轴。

一区:

蚌埠都市区。

包括蚌埠市区;怀远的县城、马城镇、魏庄镇、古城乡、荆芡乡、找郢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王庄镇。

一环:

中小城镇发展环。

(二)规模等级结构。

大城市1个:

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

中等城市3个:

即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县城,到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20--50万人,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3个产业重点镇:

分别为马城镇、新马桥镇和沫河口镇(含临北回族乡),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5-10万人;

7个其他重点镇:

包括曹老集镇(含梅桥乡)、鲍集镇(含淝河乡、陈集乡)、大龙亢(含龙亢农场、龙亢镇、河溜镇、徐圩乡、淝南乡)、常坟镇、刘集镇(含石湖乡、濠城镇)、王庄镇、新集镇(含大新镇、浍南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2--5万人;

10个一般镇:

包括万福镇(含兰桥乡)、双桥集镇(含褚集乡)、魏庄镇(含古城乡)、唐集镇、湖沟镇、任桥镇(含仲兴乡)、东刘集镇、小溪镇(含朱顶镇)、小圩镇(含申集镇)、双忠庙镇(含武桥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0.5-2万人。

(三)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蚌埠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工业型和商贸型三种类型。

1蚌埠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30年)

职能类型

城镇名称

等级类型

综合型

蚌埠中心城区

大城市

怀远县城(含荆芡乡、找郢乡)、固镇县城(含连城镇、杨庙乡)、五河县城(含沱湖乡、头铺镇)

中等城市

曹老集镇(含梅桥乡)、鲍集镇(含淝河乡、陈集乡)、大龙亢(含龙亢农场、龙亢镇、河溜镇、徐圩乡、淝南乡)、常坟镇、刘集镇(含石湖乡、濠城镇)、王庄镇、新集镇(含大新镇、浍南镇)

重点镇

工业型

马城镇、新马桥镇、沫河口镇(含临北回族乡)

重点镇

商贸型

万福镇(含兰桥乡)、双桥镇(含褚集乡)、魏庄镇(含古城乡)、唐集镇、湖沟镇、任桥镇(含仲兴乡)、东刘集镇、小溪镇(含朱顶镇)、小圩镇(含申集镇)、双忠庙镇(含武桥镇)

一般镇

 

(四)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采取空间集聚策略,形成“一带、三区、三基地、三板块”的空间格局。

至规划期末,集聚化的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达到90%以上。

“一带”——沿淮产业带;

“三区”——北部淮上都市产业区、西部高新-禹会都市产业区,以及东部龙子湖-长淮卫都市产业区;

“三基地”——北部新马桥产业基地(含王庄),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为主;西部马城产业基地(含常坟);东部沫河口产业基地;

“三板块”——北部固镇县经济板块、西部怀远县经济板块和东部五河县经济板块。

2、农业功能分区为“一带三区”。

一带:

沿淮水产蔬菜牧业产业带;

三区:

固镇旱作农业区、怀远稻作农业区、五河稻作农业区。

七、市域交通发展策略与重大交通设施规划

(一)总体目标。

近期(2015年)全面构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公、铁、航、城”客运零换乘,“铁、公、水、航”货运联运无缝衔接。

远期(2030年)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建成“骨架清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二)对外交通。

市域将形成“五纵两横”的铁路网格局(五纵:

京沪铁路、水蚌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铁、徐-蚌-宁城际铁路;两横:

淮海铁路、沿淮铁路);

市域建成以淮河为干线,以怀洪新河、涡河、浍河、茨淮新河为支线的“一干四支”的内河航道骨架体系;

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三纵三横”格局(三纵:

京台高速至泗永高速联络线、京台高速、徐明高速;三横:

宁洛高速、蚌五泗高速、蚌淮高速)

规划期内积极谋划蚌埠民用机场,在怀远县鲍集镇境内预留机场建设用地。

(三)重大工程设施廊道。

主要沿京台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联络线及重要国省道安排市域重大工程设施廊道,原则上宽度不少于1000米且保持连续,廊道内除引水输水、电力、燃气、通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外,禁止其它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八、中心城区规划

(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蚌埠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四横三纵、两主四副、八片五园”(详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四横:

指淮河南北两岸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

三纵:

为中心城区西部、中部、东部三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

两主四副:

“两主”为:

位于老城区的城市商业文化与医疗服务中心、位于高铁站的科技教育和交通集散中心。

“四副”为:

位于东海大道的行政中心、位于淮上区的商贸服务与职业教育中心、位于淮河南岸长淮卫的金融商贸与物流信息中心,以及位于禹会区北部由工业区改造的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八片五园:

包括8大居住片区和5大产业园区。

八大居住片区分别为老城、城南、姜桥、长青、淮东、淮西、李楼和长淮卫居住片区;5大产业园区分别为禹会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工业园、龙子湖工业园和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

(二)城市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蓝脉一横三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