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803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工作报告.docx

《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工作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docx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静宁县常务副县长杨晓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和项目带动战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5.12”特大地震及干旱、冰雹、霜冻灾害等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困难和挑战,全力保增长、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狠抓产业开发,突出工业发展,加强商贸流通,三次产业协调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2.8亿元增加到19.2亿元,年均增长8.4%。

地方财政收入由2600万元增加到5300万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支出由2.9亿元增加到13.4亿元,是“十五”末的4.6倍。

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新植果树经济林44万亩,总面积达到76万亩,产值14.7亿元。

静宁苹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等4张国家级名片。

发展通达果汁等果品龙头企业4户,建成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和城川靳寺等果品批发市场,果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全面转型。

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五年发展旱作农业69.4万亩。

草畜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牛饲养量达到8万头。

工业强县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了火柴厂、橡塑公司等7户国有企业改制,建成了乳化炸药、鼎元包装等一批工业项目,工业企业由78户发展到14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48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8.2%。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成纪文化城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

市场更加繁荣,建成“农家店”169个,实施“退市还路”工程2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6亿元增加到11.75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累计引进资金13亿元。

组建了农发行静宁县支行、成纪村镇银行、恒达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争取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711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3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6倍。

实施了平定高速、通乡油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油铺硬化道路600.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北水南调、河堤治理等38项重点水利工程,自来水入户率由42.1%提高到62.1%。

城乡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县城提质扩容步伐明显加快,东拓工程基本建成,县城西展全面铺开,城区规模达到6.6平方公里。

建成了新盛花园等一批宜居小区、西岭公园等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厂等市政工程,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威戎、李店等中心小城镇在基础配套、功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全县城镇化率由16.9%提高到27.9%。

建成余湾王坪等29个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村和城川吴庙等89个新农村示范村。

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加强,完成造林封育58.95万亩,新修梯田15.3万亩,整理土地1510.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43.8平方公里,发展沼气用户2.07万户。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强化公共服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撤并村小学及教学点56个,新建、改建校舍28万平方米。

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75.7%,高考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五年向各类高校输送学生2.05万人。

县职教中心成功改制为平凉机电工程学校。

完成了义务教育和“普九”债务的化解。

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改扩建,建成县医院急诊楼、中医院医技楼、妇幼保健站综合楼,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7%,县乡医疗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县计生服务站和16个乡镇标准化计生服务所,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8‰。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新建乡镇文化站8个、农家书屋392个。

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建成村村通工程1021处2.84万户,综合覆盖率达97%。

高质量完成了农业、经济、人口、文物和环境污染源普查。

编纂完成《静宁军事志》、《反贫困之路》、《静宁巨变六十年》。

审计物价、工商质监、地震人防、石油烟草、档案宗教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集中精力办理了一批惠民实事,解决了群众要求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81元增加到268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970元增加到11549元。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五年发放各类惠农资金7.22亿元,人均受益1624元。

就业再就业步伐加快,多渠道招录大中专毕业生2844名,新增城镇就业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廉租房386套,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4997户。

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制度,城乡低保等政策落实到位。

建成威戎等4个中心敬老院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1个,减少贫困人口5.07万人。

——过去的五年,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五年来,县政府及组成部门认真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的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62件、政协委员提案235件。

完成了县政府机构改革,制定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及专家咨询等制度,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了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土地资源监管等制度,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一册明、一折统”强农惠农政策支付方式改革,下大力气整治行业不正之风,政府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完成了人武部、法院、检察院整体搬迁,建成4个标准化基层派出所和16个乡镇司法所。

“五五”普法顺利通过考评验收。

加强公共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面完成了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理了几起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了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县上下围绕年初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自我加压,奋发图强,实干攻坚,集中突破,开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推广旱作农业35.8万亩,增产粮食9500吨,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新植果树经济林6万亩,完成幼园标准化管理32万亩,果品总产量36万吨。

建成源润等28处气调库,新增冷藏能力12.3万吨。

成立了静宁县苹果产销协会和22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开通了陇原红和益源果品电子交易中心,出口果品1.04万吨,果汁1890吨,创汇991.5万美元。

草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建成三合新堡等养殖小区4个、德利养牛等养殖企业4户,发展养牛示范村20个。

洋芋产业效益明显提高,产值达到2.3亿元。

输转劳务10.25万人次,创收8亿元。

(二)项目总量迅速增长,基础条件加快改善。

年内实施各类项目190项,累计投资26.6亿元。

完成静庄公路县城至威戎段路基工程和城区段路面油铺工程,建成甘沟至四河通乡油路3条59公里,硬化通村道路74.9公里。

实施北水南调四期等3处人饮工程,完成东峡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河堤6.8公里,新建水窖6430眼。

集体林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高速公路沿线等生态工程扎实推进,完成造林8万亩,梯田5.9万亩,整理土地7072亩。

(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74万元。

新入园项目6项,完成投资2.9亿元,增长46.5%。

恒达公司30万吨废纸综合利用一期、鼎元纸箱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完成了陇兴化工公司与酒钢集团兴安民爆公司联合重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2440万元,分别增长65%和15.1%。

(四)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完成县城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西街街景等5个修建性详细规划、界石铺等6个小城镇规划、城川杨庄等30个村庄规划编制。

西展工程快速推进,油铺西街路、西环支路等区间道路5条12.5万平方米,滨河花园住宅小区开工建设。

完成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敷设、9条主次道路的油铺、绿化、亮化和人行道铺装等重点市政工程。

李店等小城镇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

全县城镇建设总投资达到5.8亿元,是近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不断好转。

(五)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建成开放,大地滩生态农业观光园完成详细性规划。

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到1.02亿元。

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项,到位资金4.04亿元,增长13%。

“万村千乡”和“家电下乡”工程扎实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启动实施,发放家电下乡补贴479万元。

深入开展农资、果品等专项整顿,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六)服务载体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省市县确定的34件实事全部办结,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9.7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3%。

一中体育馆、二中教学楼等12个教育重点项目全部达到进度要求,高考二本上线2095人,有3人被清华大学录取。

建成3所乡镇卫生院业务楼和4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县中心体育场改建、博物馆维修工程全面完成。

城区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转换。

新建2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和217个村计生室,全面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

实施西北部片带扶贫开发和原安张营等13个整村推进项目,1.03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建成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城区地震避难场所,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

五年来,我县先后荣获中国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苹果20强县、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百强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和全省精神文明县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政府班子和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省市驻静单位的理解参与,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静宁发展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北部乡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县内南北差距明显;地方工业结构单一,总量较小,整体竞争及创税能力不强,工业短腿的问题相当突出;三产比重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高;发展基础和底子薄弱,制约发展的交通、水利、生态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比较滞后,服务功能不尽完善,与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社会事业发展欠帐较大,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仍不强,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发展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度加大,这些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政策机遇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出台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我县被列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这些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从自身实际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县的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并且积蓄了实力、积累了经验、集聚了人气,这些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未来五年的发展大有可为,充满希望。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支持甘肃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四三二一”发展战略,按照“城镇工贸、南部果菜、北部畜薯”的区域布局,做大做强果品、包装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中国纸制品包装产业两大基地,把静宁建成甘肃中部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和全国文明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十一五”水平,年均增长14%,达到38亿元,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达到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达到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5%,突破亿元大关。

——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特色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总量进一步壮大,第三产业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

36:

34。

——城乡条件持续改善。

交通、水利、电力等制约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35%。

——生态环境全面加强。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

——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47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8600元。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六个重点”,实现“六个新跨越”:

(一)突出项目支撑,实现基础建设新跨越。

按照优化布局、配套成网、提升功能、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配合支持平定铁路、静天高速静宁段建设,积极争取改造静秦公路和县乡公路,新建乡际联网路1078公里,油铺硬化通村道路1864公里,修建改造桥梁20座。

组建静宁运业集团,提高运输服务能力。

二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配合建设引洮二期静宁供水工程,完成北峡拦河闸、东峡等灌区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16.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治理葫芦河及其支流重点河段,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提高防汛抗灾能力。

三是完善能源供应。

实施城区供热和节能改造项目,完善天然气、加油站网络布局,积极发展太阳能,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三网合一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数字化城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工程,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突出产业开发,实现现代农业新跨越。

按照“南部果菜、北部畜薯”的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一是提升果品主导产业。

全方位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促进果品向有机食品转变,向高端市场迈进,向产业集群发展。

新植和改造果园26万亩,优质果园面积达到80万亩,实现适宜区全覆盖。

果品总产量达到75万吨,产值20亿元。

二是壮大畜薯产业。

依托“平凉红牛”品牌,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业,建设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成为北部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巧借“定西洋芋”品牌效应,加大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

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项目,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突出扩量提质,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总量扩张、质量提升,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

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实施果品精深加工和畜禽屠宰等项目,延伸果、畜、薯等农产品产业链条。

扩大纸箱包装产业规模,提升纸质包装产品档次,引导发展塑料、金属、玻璃、板材等包装,推动包装产品向多元化、精细化转变。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整合产业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竞争力。

新建导爆管雷管和工业电雷管、机织地毯生产线、果蔬专用复混肥、新型建筑建材等项目,纵深推进地方传统工业发展。

三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积极培育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建设废弃物资回收利用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突出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建设新跨越。

坚持预防、治理、开发并举,管护与建设并重,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沟道坝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新增造林20万亩,抚育改造中幼林及低产林25万亩。

以农村生活垃圾、农田土壤、地膜等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建设10万亩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肥综合利用工程,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规范工业园区入园项目,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积极争取启动森林碳汇工程试点,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突出城乡一体,实现统筹发展新跨越。

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一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以旧村和危旧房改造为突破口,加大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50个,使全县6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三清五改五化”目标。

二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把北部乡镇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项目摆布、资金安排上向北部乡镇倾斜,重点推进北部和南部干旱山区两大贫困片带整区域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80个,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

三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

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完善城区路网框架,改造城区供水、供热管网,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修建廉租房、公租房,改造农村危旧房。

编制威戎等6个市列小城镇道路、给排水等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

四是加大商贸物流建设力度。

按照城镇工贸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鼎元物流为依托的物流业,建设果品批发、建材百货等专业市场和李店等11处农贸市场,健全市场体系,构建新型商贸发展格局。

(六)突出共建共享,实现社会事业新跨越。

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建设寄宿制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做强教育品牌。

二是壮大文化旅游事业。

建设城乡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争取成纪故城遗址等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

深度挖掘成纪文化、红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历史源远、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特色文化精品,提高我县文化发展软实力。

实施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成纪文化城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葫芦河流域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

三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和医疗保障体系。

建设乡村卫生人员培训基地、疾病预防控制检测中心和30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完善卫生服务网络。

四是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建成老年服务活动中心、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等项目,完善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社保覆盖面。

201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2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达到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3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达到604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1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2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达到3058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增率稳定在7‰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个百分点。

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推进“六个集中突破”,全力实施“十大项目”,努力办成“十件实事”。

深入推进“六个集中突破”:

(一)持之以恒抓产业、促增收,深入推进现代农业集中突破。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壮大增收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面积,推广良种良法,发展旱作农业50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6万吨以上,确保供给安全。

二是做优果品产业。

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同步推进,提高果品产业综合效益。

持续扩大果园规模,新植果树经济林6.3万亩,填平补齐4.3万亩。

深入开展“果园集中管理年”活动,全面落实树体改良、果实套袋、果园覆膜、人工辅助授粉、增施有机肥等提质增效综合措施,完成果园标准化管理40万亩,总产量达到40万吨,优果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65%和95%。

高度重视果业安全问题,强化疫病监测和生产投入品监管,严禁使用违禁农资。

加强静宁苹果品牌保护,教育引导果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增强品牌保护意识,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以外地苹果冒充静宁苹果等有损静宁苹果品牌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紧盯国际高端市场,扩大出口创汇份额,力争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

三是狠抓草畜产业。

依托旱作农业,加大饲草青贮力度,引导千家万户发展草畜产业。

新建细巷宝元等4户养殖企业、灵芝杨岔等8个养殖小区、三合段渠等10个养殖示范村,在北部乡镇发展养殖大户1000户,全县牛饲养量达到9万头。

四是稳步发展薯菜和劳务产业。

建设一级脱毒种薯繁育基地4000亩,二级脱毒种薯繁育基地3.5万亩,种植洋芋30万亩以上。

推广幼龄果园套种瓜菜技术,种植瓜菜11万亩。

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年输转劳务10万人次以上,创收8亿元。

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

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基础配套,抓好综合整治,建设威戎下沟等30个新农村示范村,硬化砂化道路110公里,改造危旧房3210户,建设村民服务中心19处,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

(二)持之以恒抓总量、增效益,深入推进地方工业集中突破。

以发展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特色产品为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建好发展平台。

编制完成威戎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

完善工业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确保新入园项目6项,完成投资2.4亿元。

二是抓好工业项目建设。

新建塑料日用品加工、中邦伟业家俱建材商城、五色全张平板胶印、高速瓦楞纸生产线、中正公司纸箱生产线,续建鼎元物流等项目。

论证完成地毯产业园、纸箱包装产业园、水泥粉磨站、20万吨化肥生产线等前期项目。

强化企业管理,搞好协调服务,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规范纸制品包装协会管理。

组建地毯行业协会,引导企业整合重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振兴静宁地毯产业。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搞好定向招商、节会招商、外出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引进县外资金4亿元以上。

四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突出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治理,督促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