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28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docx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洪涛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入英国现代作家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是颇有见识的。

这篇小说长短适度,文体典型,信息密集,是一篇难得的语文佳作。

惟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侧重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意识流小说的技巧,教参中对此作品的分析介绍也选取这一角度,《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2年9期刊登的《〈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一文同样遵循教材教参的思路,我认为这有失偏颇。

伍尔夫绝不是为意识流而意识流的,她有深邃的思想寄托,因此理解这篇小说的重点应该是主题意蕴,这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在此,我尝试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并就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墙上的斑点》的大意是一个管家身份的女子在冬日的炉火旁闲坐,看到墙上有一个小斑点。

她在猜测这个小斑点是什么,思绪也由这个斑点牵引着神游八极,浮想联翩。

后来有个男子进到房间中来,把现实生活也带了进来。

他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惊讶怎么有一只蜗牛在墙上。

叙述人这才弄清楚那斑点是蜗牛。

一切幻想都消失了,小说到此结束。

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伍尔夫想表达什么意思?

从表面上来看,小说的含义似乎难以捉摸,想想似乎很无聊,叙述人明明可以起身去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但仍在那里想入非非,不肯动一动。

叙述人神思飘渺,不着边际。

小说有意义吗?

回答是肯定的。

它的意义就在于叙述人的意识流中。

具体讲,在叙述人的思绪中呈现出两条大致平行且对立的线索。

第一条线索围绕着客观世界展开。

这个世界包括原先的房客、打断叙述人思绪的男子、莎士比亚、伦敦星期日的午餐、散步和聚会、桌布、衣服时尚、说话的方式、泰晤士报的社论、内阁大臣、上校带着队伍考古、与牧师通信、惠特克尊卑序列表等。

这个现实的世界代表着秩序、规则、理性、知识、概括。

小说中的叙述人想到:

“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

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桌布的规矩就是一定要用花毯做成,上面印着黄色的小方格子,就像你在照片里看见的皇宫走廊里铺的地毯那样。

另外一种花样的桌布就不能算真正的桌布。

”在小说第八节,叙述人把斑点当成坟冢,由此想到上校率领的考古队的挖掘考古行为:

这是一个动用理性求证确凿知识的过程,它构成了一种秩序:

牧师在早餐时读着上校来的信,觉得自己很重要。

上校为了考证,作多次乡间旅行,牧师和上校的老伴在家里做果酱。

上校考证出结果,他写了一篇文章,引起争论。

他的考古发现被陈列在博物馆里。

再如第十一节提到惠特克尊卑序列表:

“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边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边又是约克大主教。

每一个人必须排在某人后边,这是惠特克的哲学。

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

惠特克是知道的。

在小说中,叙述人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是讽刺的。

如第六节,叙述人希望能够沉下去,让思绪抓住事物的本质。

怎么能做到呢?

叙述人想到像莎士比亚那样,于是她眼前浮现出莎士比亚式的沉思的场景:

“这个人稳稳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视着炉火,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下来,进入他的头脑。

他把前额倚在自己的手上,于是人们站在敞开的大门外向里张望——可是,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

它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

”这是男人的思绪,他做沉思状,但叙述人不感兴趣。

那个热心去考古的上校后来死去了。

叙述人说:

“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证明了什么。

”随后她肯定地说:

“不,不,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也没有发现。

”第七节叙述人说到概括:

“它使人想到社论,想到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

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的,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

”她认为这样的世界是“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啊!

”(第七节)叙述人认为所谓思想、规则、事实是不可信的,是“历史性虚构”,并不能真正阐明生命的本质。

她对惠特克年鉴那种编纂精确、分类明晰的东西也充满反感。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呈现出的是幻想的世界。

第一节叙述人回忆见到斑点的时间和地点时,眼前出现了炉火的场景,望着炉火,她的幻想开始飞驰:

“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令她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伍尔夫认为,生活是迅捷的,充满了偶然性,因此用理性难以完全把握现实。

第二节的结尾部分叙述人打了一个比喻:

“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青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

”她由此认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

……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

人类是多么无知!

”“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

这段颇有点戏拟哈姆雷特独白的句子点出了理性与知识的局限性。

她还举了一生中遗失的物件:

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珠宝等,都神秘地失踪了。

童年时代以及由此上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东西都已遗失,被深埋在芜菁的根部旁边。

谁说得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为进一步肯定幻想世界的意义,在第六节,叙述人又举了一个照镜子的例子。

人喜欢照镜子,是因为一面镜子把人分成了两个自我。

人对着镜子孤芳自赏,是因为镜子里的自我是你理想的形象。

假如镜子打了,那个浪漫的形象以及幻想起来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这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

幻想就如同镜子中的自我,它带着你“探索深处,追逐幻影”,是“我的生活的巨大水库”,它远比报纸更多地涉及生活。

幻想能创造出一个“美与健康的世界”,在小说的第九节,作者就用幻想创造出这样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安宁而宽广,在旷野里盛开着鲜红和湛蓝色的花朵。

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划开水面一样,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的海鸟卵的鸟巢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暗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

”此外,当幻想背离现实世界的秩序时,人还会有一种“非法的自由感”油然而生,它是奇妙的和令人陶醉的。

应该认识到,叙述人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和对幻想世界的神往,并不是这篇小说的全部意蕴,二者建设性的平衡关系才是伍尔夫追寻的理想。

我们看到,通篇小说中,叙述者一直想弄清楚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她希望通过思考达到目的,但在思考的同时又觉察到了阻止她认识世界的力量。

一方面她驰骋主观的幻想,另一方面她又受到社会、知识、传统的限制。

幻想能令人产生自由感、解放感,但幻想本身有可能变形,引她坠入虚无之境。

在完全沉入意识的联想与遐思的过程中的时候,叙述者也时不时地感受到自我迷失的惶恐。

因此,叙述者在神游时总是提醒自己必须找到一个外在的参照点,即墙上的斑点。

不管斑点究竟是什么,它代表现实中的一个支点、一个坐标

是毫无疑问的。

人物的思绪绕着墙上的斑点旋转,确证斑点究竟为何,以及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的种种设想一次次在她脑海中出现,都把她拉回到现实世界当中。

除了斑点的现实指向外,主人公的思绪中也充塞了大量属于外在客观世界的事物,如惠特克年鉴等。

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一书中写道:

“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的网,四个角总是附着于人生之上,虽然也许是很轻很轻地附着着。

……这些网并不是由无实体的动物在半空中编织而成的,而是一些受苦受难的人的劳作,并且是附着于十足物质性的东西之上的,例如健康、金钱和我们住的房子。

”这段话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小说主人公审视那斑点时,“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

因为斑点是确实存在着的,这样她便不至于在流动的意识当中迷失了自我。

接下来的篇幅,叙述人的思绪从木板到木头,再到树林,这实际上是生命形式的转移和延续的过程。

幻想带给她生命复苏的体验,而幻想的依托物恰是现实本身。

到了文末,作者说“这树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的联想”,这不谛是承认现实对创造幻想、维持幻想的作用。

沿着这样的思路,读者会发现小说结尾的安排原来大有深意。

进来的人的身份虽只能推测,但属于惠特克所代表的男性世界是肯定的:

他要去买报纸,他对战争作出自己的判断,他点穿了斑点真相。

真相一经说破,叙述者幻想斑点的无限可能性也就终结了,主人公重新被带回到刻板、明确的现实生活当中。

这个现实世界是令人扫兴的,你却不得不接受它,你也必须接受它。

学界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以为伍尔夫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男性世界大加贬斥。

就如同认为这篇《墙上的斑点》,一定是把两个世界截然对立起来,贬此褒彼。

其实伍尔夫是一个永远在追求中和、协调、平衡的作家,她从不会为某种思想走极端。

她的另一著名小说《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拉姆齐夫人是其他人的精神灯塔,是伟大母性的象征,但伍尔夫在这个人物身上还依附了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用渔夫老婆的贪婪暗示拉姆齐夫人潜在的支配欲和统治欲。

拉姆齐先生刻板、生硬,毫无生活情趣,且脾气暴躁,但他又是一个有思想而执著追求的人,一个社会大厦的建造者。

这两个形象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屹立在世界上,他们需要互补、互证、互相依存。

同样,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对现实世界的秩序充满警觉和反感,但她也同样清醒地认识到沉溺与幻想世界的危险性。

二者的动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读者还应该注意到,在《墙上的斑点》中,作者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二元对立统一框架。

“幻想与现实”的关系只是对这种框架的一种解释。

读者同样可以思考其它生活中的二元性,如男性与女性、具象与概括、必然与偶然、理性与情感、秩序与放任……它们的关系莫不如此。

推而广之,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难道不都是处在二元对立统一的框架之中?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如此深广,就不是一个“斑点”可以限量的了。

为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墙上的斑点》的主题,弄清楚其中众多物象的来龙去脉是必要的。

这些物象都属于外在现实世界,在此择其要加以注释。

(1)惠特克尊卑序列表,也就是《惠特克年鉴》。

该年鉴是由英国出版家约瑟夫·惠特克(1820—1895)于1868年创刊,是一部具有英国特色的国际性综合年鉴,每年出版一次,内容主要覆盖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和一些统计数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世界各国基本情况和科学知识。

截至2000年,共出了132部。

(2)兰赛尔(1802—1873),英国画家、雕塑家,他的父亲是雕刻家、作家,自幼深受熏陶,后来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学习艺术。

他的作品以动物题材著称,对动物的体态结构有较好的把握,作品洋溢着蓬勃生机。

后期创作风格向感伤主义转型。

1831年入选皇家学院院士,1850年被授予骑士称号。

(3)都铎。

指英国都铎王朝(1485—1604),先后有五位国王在位,分别为:

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利莎白一世,跨越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其中,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玛丽一世试图恢复天主教的权威,对民众采用高压政策,被称为“血腥玛丽”。

伊利莎白一世把英国引向繁荣昌盛。

(4)纳尔逊(1758—1805),英国海军统帅,在海战中曾大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被英国人视为民族英雄。

他突破了前人的战略战术,在作战中勇于发挥独创、主动精神,教育属下要独立思考、当机立断,这种思想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

(5)伊利莎白一世(1533—1603)被视为“童贞女王”,终生未婚。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主要生活和创作于伊利莎白统治时期。

她在位期间,将新教立为国教;发动了与西班牙的海战,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扩大了海外贸易和殖民的进程;她还成功地维持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力量平衡。

(6)大法官。

英国的一个官职,职责是主持上议院和最高上诉法院,掌管绝大多数司法官的任免工作。

此外还有一定的教会特权,是惟一有宗教限制的官职,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大法官。

(7)坎特伯雷大主教。

坎特伯雷是英格兰东南部一城市,是英国国教精神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所在地。

这是公认的高级主教,除了在当地有官邸外,伦敦的蓝伯斯宫也有办事处。

每隔十年安立甘主教都要在蓝伯斯宫举行大会,坎特伯雷大主教负责召集工作。

(8)约克大主教。

约克是英格兰北部一城市和英国国教在北部地区的中心。

约克大主教的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

(9)查理一世(1600—1649)。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个国君,经常与议会发生冲突,由此引发内战。

最后他被控暴君、叛国者、人民公敌等罪名判处死刑。

之后,英国君主体制中断,由克伦威尔任护国公。

(10)安女王。

即安妮女王(1665—1714),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她在位期间,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与法开战,英国获胜。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11)内阁大臣。

内阁是一种政治体制,以前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为国王提供咨询服务,并监督执行国王发布的命令。

在现代议会制国家,国家首脑请内阁总理组阁,内阁总理负责选择内阁

官员,每个阁员要负责一个部门。

(12)泰晤士报社论。

泰晤士报最早由J·沃尔特于1785年创刊,命名为《每日环球纪事报》,1788年改名为《泰晤士报》,当时主要刊登商业消息、布告,并附带登些丑闻。

1800年以后报道面有所扩展,到了19世纪中期已经有了较大影响,以其独特的见解、严谨的风格闻名于世,但是也被戏噱为“幕厅统治集团”的喉舌。

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旨。

一、小说主人公是一个管家身份的女子,她在冬日的炉火旁闲坐,看到墙上有一个小斑点,她在猜测这个小斑点是什么。

她对斑点共猜测了几次?

她将斑点猜成什么?

想一想斑点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并从中领会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二、小说中有一句话:

“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就是惠特克哲学。

”你怎样理解主人公所说的“惠特克哲学”?

在小说中找一找其他属于“惠特克哲学”范围的物象。

三、尝试将小说中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物象(如退役上校的考古挖掘的行动、泰晤士报社论等)加以整理,对照注释中提供的资料,去体会英国社会风貌。

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你怎样认识这样一个社会?

四、小说中写道:

“是的,人们能够想像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

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

……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

”这个世界是指

什么?

小说中哪些物象与这个世界有关?

主人公是怎样理解这个世界的?

五、为什么主人公在凝视那斑点的时候,“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

斑点在小说中寄寓的意义是什么?

当主人公知道斑点是一只蜗牛时,它原先的寓意是否仍然存在?

为什么?

六、伍尔夫的小说语言清丽细腻,意象丰富,诗味盎然。

请你从本文中找一些句子,来印证这种特点,再说说你喜欢与否的理由。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以往知识进行比较思考。

因此设计了二道有一定难度的题,供学生拓展和进阶用。

1.这是一篇记录意识流动的小说,其中的情形每时每刻也在你的头脑中发生,因此你也可以体验它。

你凝神窗外,看到了什么?

一棵杨树!

好,杨树上有一只鸟,它飞走了。

你的目光追寻鸟飞走的方向,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蓝天、白云、太空、自由、飞翔,大自然多么美好啊!

……。

当你浮想联翩时,意识流就发生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注意,意识流小说中的意识流并非没有“规划”和“控制”,它被作者规定了方向和范围,它也需要产生意义。

试模仿《墙上的斑点》的笔法,写一千字左右的小说,叙述人物在特定条件下(如睡梦中、沉思时等)的意识流活动,并用一个中心线索,一个主旨将它组织起来。

2.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公寓的屋子是伏盖太太的产业,座落在圣·日内维新街下段,正当地面从一个斜坡向弩箭街低下去的地方。

坡度陡峭,马匹很少上下,因此挤在华·特·葛拉斯军医院和先贤祠之间的那些小街道格外僻静。

两座大建筑罩下一片黄黄的色调,改变了周围的气息;穹庐阴沉严肃,使一切都黯淡无光。

街面上石板干燥,阴沟里没有污泥,没有水,沿着墙根生满了草。

(巴尔扎克《高老头》)

……我来试一试看是不是还能睡一会儿一二三四五他们发明的这些像星星的东西算是什么哦隆巴德街的壁纸好看多了他给我的围裙也是那种花样只是我不过我只用了两次最好把灯弄低一些再试一试好早点起床我要到芬勒特食品店旁边的兰姆花店去一下叫他们送些花来好把屋子布置布置要是他明天带他来呢……首先我要把屋子收拾好,灰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长出来了大约是在我睡觉的时候长的吧然后我们可以来点音乐抽抽香烟我可以给他伴奏先得用牛奶擦洗钢琴的键盘我穿什么衣服好呢要不要佩戴一朵白玫瑰不然的话来点尔利普顿公司那种神仙蛋糕吧我喜欢货色齐全的大商店里那种香味的……桌子中央得来一盆好花哪儿的盆花便宜些呢别着急我不久前在哪儿看见来着我爱花恨不得这屋子整个儿都漂在玫瑰花海里才痛快呢天上的天主啊大自然真是没有比的……(乔伊斯《尤利西斯》)

伍尔夫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乔伊斯是20世纪英国意识流小说家,请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在描写现实时有什么不同?

你同意伍尔夫的观点吗?

你认为作家描写现实应该通过什么方式?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