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10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docx

特殊学生个训教案

教学内容:

气球的旅行(归类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学生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

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提问:

复习大小(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

老师今天带来的气球有什么不同(有大气球、小气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老师先示范:

这是大气球还是小气球该回哪个家(大、小)

  请小朋友把余下的气球送回家。

(要求小朋友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3、按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

  出示分类材料,(大小纽扣、大小萝卜、大小皮球)

  出示分类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两个物品比较,然后分别放在大、小标记下。

(老师加以肯定或帮助。

二、游戏活动:

《丰收季节》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小朋友一边送一边讲。

)(例:

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三、练习活动

 1、按标记将不同种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

(把小篮里不同品种的物品按标记送它们回家,然后把同种类的物品对应排列)(边送边说)

 2、按标记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物品分类。

3、按标记将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物品分类。

四、收拾物品,摆放整齐

教学内容:

搭建动物园

教学目标:

1、能迁移对动物园的感知,大胆尝试用连接、围合、镶嵌的建构技能搭建自己喜欢的动物,组合成动物园。

2、喜欢建构活动,能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出不同动态的动物。

3、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建出许多完整的建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小动物

活动指导:

1、师幼交流以前在建构区搭建动物的经验:

(1)说说搭过的动物的名字。

师:

“前几天,小朋友都在建构区用胶粒来搭动物。

你搭过什么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动物的名称)

(2)说说以前搭建动物的方法。

(加长、加高?

?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搭动物的”

2、出示在区角里收集到的几只搭得不完整的动物作品,指出不足,提出本次建构要求:

(1)观察范例,指出不足。

师:

“看!

我这儿有几只从建构区的展示台里找到的动物,你能看出他们是什么动物吗”“他们少了什么”

(2)师幼共同复习有关动物身体结构的知识,并提出本次建构活动在动物身体“完整性”方面的要求。

师:

“我们都知道,动物的身体分为,可是为什么小朋友在搭动物的时候却会忘了这、忘了那”

(3)教师出示几种搭动物的材料,共同回顾以往的搭动物的经验,并提出分类收拾玩具材料的要求。

师:

“看,这篮圆圆的胶粒可以搭什么动物这种呢.....”师:

“呆会儿听到收拾的音乐,小朋友要先把你搭好的动物送到展示台,再把桌上的胶粒分类收拾好,让相同的胶粒宝宝住在一起,让不一样的胶粒宝宝住在不同的篮子里。

”3、幼儿搭建动物,教师重点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搭出外形完整的动物。

4、听音乐分类收拾建构材料。

5、师幼共同观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

师:

“今天你搭了什么动物”

(2)教师筛选出若干外形完整、有特色的动物作品,供大家欣赏。

(3)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搭完作品的幼儿,和收拾材料时会分类整理建构材料的幼儿。

6、教师提出本次游戏在摆放建构作品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于“不同的动物要怎样合理摆放”的问题。

教学内容:

我们的表情

教学目标:

1、通过面部表情能准确说出:

高兴、生气、伤心等表情

2、尝试描绘不同的表情

3、乐于主动参与活动,能模仿出不同表情。

教学准备:

表情示意图、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儿歌《哭和笑》

“小朋友们,你知道刚刚说的儿歌里面有什么表情吗”

二、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小客人,这三个小客人的表情是不一样的。

一起来瞧一瞧:

大家好,我叫兰兰,你们看看我这是什么表情吗那小朋友们你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能表演一下吗依次问:

生气,悲伤!

三、请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故事做动作。

当你骑在爸爸的背上玩耍的时候,表情是```

当妈妈带着你去公园玩滑梯的时候,表情是``

有一天,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下,很伤心。

这时,你的妈妈对你说:

“没有关系不疼,宝贝最坚强,下次走路小心一点就好了。

”你听了高兴的笑了!

有一天,一只小狗不小心掉到了水里,狗狗很生气```狗狗回到岸上时,尾巴摇一摇,全身甩一甩,把“生气”想成水一样,被狗狗甩到了不同的地方,高兴极了。

四、描一描你看到的表情。

通过情境模拟,寻找出恰当的表情图,并给表情涂上颜色。

通过描颜色让幼儿知道笑是好的,每天我们都要开开心心的、笑笑的。

五、玩拍照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自己摆出高兴时的表情或造型,教师做出拍照的动作,并加上“喀嚓”的声音。

教学内容:

小手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背景图、颜料、盘子、湿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

(孩子们对这段音乐非常熟悉,通过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戏,幼儿非常开心,都十分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使他们对小手产生兴趣。

2、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的本领,让幼儿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下,孩子们能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出小手的许多种作用,了解并认识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和小手做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1)教师示范。

如: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电话呤呤呤。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小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小朋友们一起变一变。

如:

手枪、小兔子、照像机等。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小手,小手就是他们现成的学具,对于小手变出的各种事物孩子们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孩子们在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中玩的非常投入,也很开心。

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幼儿边说边玩,他们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参与进去,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快乐教育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同时目标二和目标三得到了落实,难点得到突破。

4、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小手印画”。

(1)教师通过边说儿歌边示范的形式教幼儿“小手印画”的方法。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印出小手的形状。

(3)作品展览,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想象“小手印”像什么;教师添画,变成美丽的小手印画。

(教师的示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急于也把自己的小手印印在纸上。

由小手变到小手印,使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得到发展。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小手印在五颜六色的印在纸上,通过想像和教师的添画,变成了小树叶、小鸡、小鸟后非常的兴奋,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活动内容:

变变变(看图说话)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的表述欲望,尝试就每一幅图说一句话。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活动难点:

让学生分别就每幅图说一句话,学会分析图片。

活动准备:

1、青蛙生长发育的图片

2、蝌蚪变青蛙MP3音乐

3、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复习儿歌(大青蛙)

2、出示青蛙生长发育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表述。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注意青蛙的生长变化,并启发幼儿他们较连贯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图画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生长图片分析

(1)和幼儿一起欣赏每张图片,说说图片内容,注意使用量词和形容词(如:

在一丛绿绿的水草里,有一些圆圆的小豆豆)

(2)教师:

请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已看到的)

(3)引导幼儿逐一分析图片,并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

3、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说说图片上看到的内容。

4、教师小结

(1)在一丛绿绿的水草里,有一些圆圆的小豆豆。

(2)小蝌蚪身体像个小黑豆,摇着一根黑尾巴。

(3)小蝌蚪不知不觉长出了两条后腿。

(4)小蝌蚪慢慢地长出了两条前腿。

(5)小蝌蚪的小尾巴变短了,身上穿着绿色的衣服。

(6)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一只大青蛙,专吃害虫保庄稼。

“我是小蛙卵”——“小蛙卵变成小蝌蚪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来了”——“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来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

结束部分

播放蝌蚪变青蛙MP3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引导幼儿用多种动作表现小青蛙生长的过程,活动结束。

四: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教学内容:

小手真能干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

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

(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

5个

  老师:

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

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

“真是好宝宝”。

  老师:

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

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

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

  再逐一介绍:

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

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幼儿:

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

(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

如:

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

(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

再见或不要。

  老师:

(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

来来来。

  …………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

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

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学习运用树叶来拼组各种图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采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擦干后压平。

2、白纸、剪刀、乳胶和几种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老师:

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

树叶的认识

出示一些形状、颜色特别的树叶,让小朋友来认认这些树叶。

老师小结:

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

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树叶变变变

(1)教师出示一些树叶贴画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2)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示范贴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色彩。

教师说:

“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

请你们通过拼贴和添画的方式,创作出形似的一种动物或其他事物。

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