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docx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推动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分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包括四川省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四川省特色办学普通高中两类。
第三条四川省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管理制度符合新时代要求、课程资源丰富、改革成效显著、育人质量一流、社会广泛认可,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育人模式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中学校。
四川省特色办学普通高中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形成较为科学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特色教学方式、特色师资队伍等特色办学示范模式,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普通高中学校。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指学校办学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规范,有较强的教育改革意识和较为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较高,在本地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普通高中学校。
第四条推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放管服”改革,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由教育厅遴选、认定、授牌;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由各市(州)根据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遴选标准,自行组织遴选,报教育厅认定、授牌。
经遴选认定的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其原隶属关系、管理主体不变,执行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规定。
第五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有利于学校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申报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应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
(二)学校经费保障符合国家和我省相关要求,师生比达到国家标准,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和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基本要求,满足基本教育教学需要。
(三)申报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须具备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资格且时间满2年;申报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办学时间原则上应满4年。
(四)申报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对照《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见附件1)及《四川省特色办学普通高中遴选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见附件2),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经所在市(州)初评,达到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相应的基本条件。
(五)严格落实大校额、大班额消除规划,并按规划完成年度化解任务。
其中,2025年全面消除5000人以上普通高中校点,2022年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新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不得超过5000人。
第七条近2年内,学校无下列违纪违法、安全稳定、师德师风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一)学校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违法,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二)学校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不到位,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安全稳定责任事故;
(三)教师有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发生停课、停教、严重侵犯学生利益、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等行为,造成过恶劣社会影响;
(四)民办学校未完成财产、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的,或举办者侵占、挪用、抽逃办学资金资产的;
(五)学校存在严重违反国家和我省教育惠民政策,违反补课、收费、招生等规范办学行为有关规定的现象。
第三章认定程序
第八条学校自评申报。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认定程序为学校自评申报、市(州)初评推荐、省级评估认定。
学校依据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申报条件及遴选标准,自愿申报并逐项开展自评,形成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申报材料(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汇报、自查报告、申报信息表、特色材料),逐级向教育行政部门申报。
具体申报时,只能选择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普通高中之一进行申报。
第九条市(州)初评推荐。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申报条件、《标准》的各项指标,组织专家组初评,对达到申报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校,通过“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信息系统”向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委员会(以下简称“遴选委员会”)推荐。
第十条省级评估认定。
(一)申报材料初审。
由教育厅组织行业专家按照申报条件和《标准》各项指标,结合省教育监测数据等对申报学校材料进行初审,确定通过材料初审的学校名单和需参加答辩的学校名单。
(二)学校答辩。
组织专家对进入答辩名单的学校组织开展校长答辩,根据答辩情况提出需抽查复核的学校名单。
(三)抽查复核。
组织专家对材料初审和答辩情况确定的学校开展现场复核,形成书面复核意见,报遴选委员会审议。
(四)教育厅核准授牌。
遴选委员会综合材料初评、答辩和抽查复核情况,确定达到相应标准的学校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教育厅核准并发文授牌确认。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各地要结合人口流动趋势和普通高中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布局。
要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原则,防止以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义新举债建设、超标准修建豪华奢华学校。
要在确保硬件条件安全、够用、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品质。
要重视和加强薄弱高中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辐射引领作用,整体提升区域内普通高中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内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条教育厅成立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委员会,遴选委员会由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省督学等组成。
遴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处。
第十三条教育厅建设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信息系统,对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申报、遴选、复核、监管、动态调整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第十四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实行动态管理、总量控制。
2021-2023年,分年度制定创建遴选规划,每年新创建遴选不超过30所左右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50所左右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到2023年,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总量原则上控制在500所以内,其中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控制在200所(约为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25%),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控制在300所左右。
教育厅综合考虑各市(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基础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指导市(州)合理制定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发展规划。
各市(州)要按照全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发展规划,以3年为周期,制定本地示范性高中发展规划,规划要包括拟创建的普通高中的办学基础、发展目标、未来3年在落实“五育并举”和转变育人方式方面的工作重点和条件保障。
规划要报教育厅备案,原则上未纳入创建规划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申报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第十五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动态管理。
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周期,动态调整一批。
按照学校3年的综合排名,对排名靠后5%的一、二级示范校进行降级或撤销相应称号。
省一级示范校动态调整由省上组织,教育厅制定动态监测指标,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对一级示范学校进行监测,综合运用3年监测情况、省教育监测数据等,对一级示范高中进行综合排名,提出降级或撤销相应称号的调整意见,经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委员审核,给予降级或撤销相应称号处理,并向社会公示。
省二级示范校的动态管理由市(州)组织,参照省一级示范校的管理方式,提出调整意见后报教育厅。
被降级或撤销称号的学校,自降级或撤销称号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申报四川省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的学校,按照《标准1》进行评价,总分600分,评价得分达到550分以上,且各评价项目(A)得分率分别达到90%以上,方可通过遴选。
申报省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的学校,首先按照《标准1》进行评价(最后得分按50%计),评价项目(A)各项得分率分别达到85%以上方能进入特色办学评价。
特色办学评价依据《标准2》进行,《标准2》评价项目(A)各项得分率分别达到90%以上,《标准1》和《标准》2得分之和达到550分以上,方可通过遴选。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从2021年开始,原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要按照本办法,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办学实际,申报四川省引领性或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对符合相应标准条件的,由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引领性或四川省特色办学普通高中。
新申报省一级、二级示范的高中学校按本办法要求、标准和程序进行申报。
第十八条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标准》
附件2:
《四川省特色办学普通高中遴选标准》
附件1
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遴选标准
评价项目
(A)
评价指标
(B)
评价要素
(C)
等级权重
得分
A1学校治理
(100分)
B01办学方向
(20分)
0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办学理念先进科学,体现新时代精神,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02.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B02制度机制
(20分)
03.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机制完善,实施依法治校、落实主体责任、民主管理,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每年有项目推动。
教育教学、人事工作和经费使用自主权得到保障。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04.学校管理与工作机制健全、运转高效,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安全稳定,办学活力有效彰显。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05.建立了完善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切合学校实际,记录客观真实、简洁有效。
能有效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B03课程建设
(20分)
06.严格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标高,做到因材施教。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07.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学校至少有15门以上开设稳定、效果较好的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成性数字化课程资源。
(10分)
优秀(8-10分)
良好(5-7分)
一般(0-4分)
B04领导班子
(10分)
08.学校党团组织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效促进学校发展。
领导坚强有力,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发挥充分;班子成员忠诚、干净、担当,团结协作、率先垂范,群众对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满意度超过85%。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09.业务精,能力强,作风优良、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意识强;班子成员坚持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指导引领教育教学,按规定承担教学任务,每人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40课时,校长3年听课要覆盖每名教师。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B05办学特色
(10分)
10.有明确的特色项目建设规划和目标,有年度或阶段性推进计划,有具体推进措施办法,特色工作扎实,师生参与面广,形成了稳定的特色项目,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11.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形成了鲜明、稳定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个性化的办学体系,凝练出特色化的内涵,特色化建设社会反响好。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B06学校文化
(10分)
12.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并不断丰富发展,构建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校旗富有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13.学校有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
着力打造体现新时代要求的学校精神,注重以精神文化来引导人,以环境文化来熏陶人,以制度文化去约束、激励、规范人。
突出校园文化设施的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学校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强。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B07示范引领
(10分)
14.社会声誉好。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超过85%。
学校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与奖励,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等成功经验在较大范围被学习、运用和推广。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15.引领作用充分。
开展教师交流、联合教研等活动,促进示范教育资源共享。
积极参与教育帮扶(如支教、四川云教等),通过开发名师网络课程、专递课堂资源、现场支教等形式,促进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发展成效明显。
(5分)
优秀(4-5分)
良好(2-3分)
一般(0-1分)
A2教师队伍
(100分)
B08师德师风
(40分)
16.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健全,有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有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性文件;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主题开展学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表彰奖励等活动,建设形成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10-15分)
一般(0-14分)
17.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和学风,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有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获得与教师职业直接相关的荣誉或称号等个体以及团队荣誉称号,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占全校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
有名师“鼎兴”工作室成员。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10-15分)
一般(0-14分)
B09专业发展
(30分)
18.有教师队伍培养的系列规划,校本研修制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和激励等制度健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研和学术活动,有时间与经费保障,教师有专业化发展计划和研修记录。
每年参加培训、教研和学术活动等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15分)
优秀(11-15分)
良好(7-10分)
一般(0-6分)
19.学校校本研修成效显著,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作用明显;教师专业能力强;名师、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成果显著。
学校有一批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展评中获奖;部分学科有省级学科带头人或省级知名教师、特级教师,或获得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名优教师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年度教师培训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的占比不低于5%,每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人数比例达到100%;积极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教师队伍信息素养高,获得结业证书的比例达到国家要求。
(15分)
优秀(11-15分)
良好(7-10分)
一般(0-6分)
B10活力激发
(30分)
20.教师激励体系完善,具有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教师管理机制,普通高中教师工资平均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工作热情。
(15分)
优秀(11-15分)
良好(7-10分)
一般(0-6分)
21.落实教师岗位职责,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活动;评优晋级把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分配办法合理,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学校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强。
(15分)
优秀(11-15分)
良好(7-10分)
一般(0-6分)
A3五育并举(400分)
B12德育实效
(100分)
22.德育体系完善。
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强化各学科德育功能,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突出。
全面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30分)
优秀(22-30分)
良好(15-21分)
一般(0-14分)
23.德育内容丰富。
构建了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传承、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生态文明和心理品质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抓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上好思想政治课,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思政微课、优秀思政课例。
德育活动有计划、成系列、见实效,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系统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
广泛开展优秀共青团员等先进典型评选、学习、宣传。
(30分)
优秀(22-30分)
良好(15-21分)
一般(0-14分)
24.德育实效显著。
形成一批精品思政课,打造了富有成效的校本德育课程。
“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科研课题。
德育评价手段先进,结合信息技术,形成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过程记录和结果运用科学。
在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育人作用方面成效显著。
(40分)
优秀(30-40分)
良好(20-29分)
一般(0-19分)
B13智育水平
(100分)
25.完善课程和教学管理。
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教学管理规范高效,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堂要求、作业批改、实验指导、课内外辅导、课外活动、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制度完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有标准、有制度、有检查、有考核。
(30分)
优秀(22-30分)
良好(15-21分)
一般(0-14分)
2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方式、构建现代化课堂,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基础性作业与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设置科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考试命题不超出课程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
(30分)
优秀(22-30分)
良好(15-21分)
一般(0-14分)
27.教学质量水平较高。
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模式案例,获评省级名师精品课程,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引领教学改革;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优良率达到90%;本地户籍学生的重点本科升学率、本科升学率、以入量出的学业质量提升率(增值性评价)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领先水平是否需要界定?
比如市(州)普通高中排名的前30%);对学习困难的后20%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成绩提升效果明显。
(40分)
优秀(30-40分)
良好(20-29分)
一般(0-19分)
B14体育锻炼
(80分)
28.坚持健康第一。
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机制健全;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完善、健全的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有学生睡眠常态化监测系统,有效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25分)
优秀(18-25分)
良好(12-17分)
一般(0-11分)
29.加强体育锻炼。
设立专兼职教练员,设置总教练。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各1小时;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开设特色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5分)
优秀(18-25分)
良好(12-17分)
一般(0-11分)
30.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体育教育具有“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完善的教学模式;学生参加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达到标准要求,合格率达到90%;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品质良好,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日常体育参与、心理健康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学校具有优势传统体育项目;学生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每名学生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荣获个人前8名、团队前6名;向高一级单位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30分)
优秀(22-30分)
良好(15-21分)
一般(0-14分)
B15美育熏陶
(60分)
31.美育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完善,实施方案切实有效;有长期和分年度目标。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8-15分)
一般(0-7分)
32.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
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具有常态化面向全体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及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群体性展示交流;因地制宜开展学生艺术专项展示、综合性艺术展演、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活动。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8-15分)
一般(0-7分)
33.学校艺术教育具有“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完善的教学模式;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学校艺术课题研究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艺术展演等比赛荣获个人前8名、团队前6名;向高一级单位输送高水平艺术人才。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8-15分)
一般(0-7分)
B16劳动教育
(60分)
34.劳动教育制度机制健全。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有明确的劳动教育主管校领导、实施机构和负责人员,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实施办法》,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评价方案。
(20分)
优秀(16-20分)
良好(8-15分)
一般(0-7分)
35.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规范完善。
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劳动和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开展专题讲座、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活动,建立劳动教育项目清单,组织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