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0566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课时外力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1.概念:

地球表面的风、

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是指在

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

崩解和

破碎。

(2)侵蚀作用:

是指

水、冰川、空气等在

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

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风、

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堆积作用:

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导致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自我探究] 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

[提示] 不是。

风化作用与风没有直接关系,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自我反馈』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①“U”型冰川谷 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U”型冰川谷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桂林山水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答案 B

解析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其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搬运以及堆积。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下列成语,从地理学的观点来判断,说法合理的有(  )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海枯石烂 ⑥飞沙走石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③D.①②⑤⑥

答案 D

解析 地壳在不断运动之中,因此泰山不稳;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可以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而破坏,因此磐石不坚。

『活动点拨』

[教材P72活动]

(1)左图为流水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中图为风力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右图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2)左图:

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区可以找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貌。

中图: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找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

右图:

在我国太行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可以找到冲积扇流水堆积地貌。

探究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面示意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材料二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

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1)材料一中导致“石烂”(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风化作用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

(3)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

“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答案] 

(1)温度变化、日晒、生物、水(冰)等。

(2)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3)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3.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4.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5.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碎屑物被侵蚀后,岩石暴露,更容易受到风化。

侵蚀和风化的碎屑物在搬运作用下在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

(1)~

(2)题。

(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解析] 第

(1)题,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在山顶和山麓,植被覆盖较好,而“腰身”地势陡峭,难以形成土壤和生长植被,并不是植被遭破坏;丹霞地貌是构造运动的断层及升降运动所形成,并非河流下切;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和砾岩,在构造运动中形成断层和节理,风化侵蚀形成裸露的“腰身”。

(2)题,从材料中可获取信息: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

干旱地区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在常年累月的外力作用下丹霞地貌变得“圆头圆脑”。

[答案] 

(1)C 

(2)A

[方法指导]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

(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不同地貌分析

①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堆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

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等。

③风力作用:

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探究点

 常见外力作用与地貌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

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

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 

(1)甲地形区:

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判断理由:

甲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乙地形区:

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

判断理由:

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多,冰川侵蚀作用强,且青藏高原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强。

(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

(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型;东南部边缘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型。

(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侧盆地,故其植被条件优于南侧盆地,所以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

常见的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

1.风力作用与地貌

(1)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2)沙丘形态与风向

2.流水作用与地貌

(1)流水侵蚀地貌

(2)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流经的地区,会形成流水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随着河流流向下游,流速减缓,河流的出山口处和下游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多形成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3)喀斯特地貌

概念: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由外力作用(流水溶蚀作用为主)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以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最为著名。

特点:

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千姿百态。

分类:

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峰林、峰丛、溶蚀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等。

3.冰川作用与地貌

(1)冰川侵蚀与冰川堆积作用多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2)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峡湾等,其山峰为尖峰、山脊呈刀刃状。

山麓多形成杂乱堆积、沉积物粒径大小不一的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川堆积地貌。

高纬度的沿海地区山谷受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岩壁陡峭、深度大的谷地,受海水入侵的影响,谷底被淹没,形成海岸线曲折、破碎的峡湾地貌。

4.海岸地貌

(1)在海陆交界处以海浪侵蚀和海浪堆积作用为主。

(2)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形成海浪侵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在倾斜海岸,波浪速度减慢,形成海浪堆积地貌,如沙滩、潟湖等。

读图,回答

(1)~(3)题。

(1)甲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甲地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乙地地形的成因主要是(  )

A.流水沉积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D.海水堆积

[解析] 第

(1)题,根据甲地的地理位置可知,甲地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2)题,甲地地势较高,深厚的黄土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特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3)题,乙地位于华北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C (3)A

[方法指导]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探究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渗入;温度降低时,再次冻结成冰,岩石裂隙进一步加深加宽。

在冻、融不断交替过程中,岩石崩裂成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冰劈过程属于(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答案 A

解析 冰劈过程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岩石的静态破坏,是风化作用。

2.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一定(  )

A.有层理B.有裂隙C.密度大D.导热慢

答案 B

解析 水的冻融是冰劈的直接动力,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必须有裂隙。

3.最易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是(  )

A.南极大陆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

答案 B

解析 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地表为岩石、地表湿润、气温在0℃上下波动。

探究点

 常见外力作用与地貌

某河谷中有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石灰岩崖壁,上面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岩壁主要为石灰岩,崖壁高约二百米,河谷所在流域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A项正确;该地气候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并不显著,B项错误;不会有冰川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C、D两项错误。

5.该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  )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

答案 C

解析 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岩溶地貌,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故C项正确。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读阿尔卑斯山区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

1.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U”型谷位于高山地区,冰川发育。

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

2.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搬运作用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

答案 B

解析 图中“U”型谷是在冰川下滑过程中,地表受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山谷,故B项正确。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埃及狮身人面像和我国普陀山潮音洞景观图,完成3~4题。

3.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海水侵蚀作用

答案 B

解析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风蚀作用强;热带沙漠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等物理风化强烈。

故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4.潮音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溶蚀B.海水侵蚀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答案 B

解析 普陀山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潮音洞。

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答案 C

解析 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排除A、B两项;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排除D项;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C项正确。

6.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

A.高纬平原地区B.极地高原地区

C.冰川覆盖山地D.山地雪线下侧

答案 D

解析 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A项错误;极地高原地区和冰川覆盖山地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B项和C项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D项正确。

[能力提升]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7~9题。

7.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贵州绥阳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故壶穴形成的季节是夏季。

8.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

答案 C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乙图壶穴如“碟”型,甲图壶穴如倒“Ω”型,丙图壶穴如“锅”型。

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

9.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

C.地势D.基岩性质

答案 A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

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

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

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

答案 B

解析 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

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推测甲区域为风蚀坑,乙区域位于沙丘东侧,甲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

乙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项正确。

11.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答案 C

解析 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侵蚀侧为迎风地带,堆积侧为背风地带。

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

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

对于粒径为0.001~0.01mm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cm/s时对粒径大于10mm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

(12分)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

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8分)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6分)

答案 

(1)侵蚀 搬运 堆积 侵蚀 搬运 搬运

(2)B>A>C 中游 上游 下游

(3)侵蚀 搬运 堆积

解析 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堆积三种外力作用。

由图可知,河床物质颗粒很小的胶泥类物质抗侵蚀能力比泥类物质强,而且粒径在0.001mm到0.01mm之间的物质,即使在流速很小时,也不发生堆积现象,而粒径较大的物质,一旦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由搬运现象转为堆积现象。

由此可判断材料三中的三个断面A对应中游,B对应上游,C对应下游。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博客中写到:

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

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命名。

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七个……

(1)简述“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

(14分)

(2)上图中b与a比较,指出其明显变化并说明变化的自然原因。

(6分)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

(10分)

答案 

(1)海浪不断的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崖壁上形成了许多洞穴,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在外力作用下拱桥(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石柱的数量减少)一根石柱已成碎石。

原因:

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 第

(1)题,“十二使徒岩”的形成是海浪侵蚀作用,洞穴不断侵蚀变大,形成海蚀拱桥,拱桥倒塌,部分形成岩石柱,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

(2)题,从图中看b图中最左侧的石柱已成碎石,原因是海浪侵蚀作用。

第(3)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继续受海浪侵蚀,使徒岩数量减少,海浪侵蚀海岸,形成新的使徒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