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9454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docx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内容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部效率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必然会在竞争中一败涂地。

因此,企业只有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这一管理理念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便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革命------战略管理。

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会计学也逐步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

然而,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应用于实践。

发展管理会计,不应只停留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应在管理实践中使其得到丰富和完善,并更好的指导和应用于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

本文从五个内容着手展开论述的。

第一部分是管理会计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是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

关键词:

管理会计,现状,建议

 

Abstract

StrategiceconomicdevelopmentoftheaccountingapplicationistheinevitabledevelopmentoftheaccountingrequirementsoftheoverallapplicationlevelofChineseenterprisespoor,shouldbestrengthenedinallaspectsoftheresearchandconstruction.Tideintoday'sworldeconomy,enterprisesfacecompetitivepressuresfromabroad,allenterprisesfaceacommonproblem:

howtoremaininvincibleinthefiercecompetition?

Inthemarketeconomy,internalefficiencyofenterprisesoutsidethemarketcannotbetranslatedintoeffectiveiftheenterprisewillinevitablysufferedacrushingdefeatinthecompetition.Themanagementconceptinthemanagement,wehave80yearsofthe20thcenturygivenbirthtothemanagementoftherevolution-strategicmanagement.Onthestrategicmanagementoftherespectedmanagementconceptsandmodelscausedprofoundchanges,asamanagementdecisionsupportsystemgraduallytothe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ingmanagementaccountingdirection.However,applicationofmanagementaccountingisaverystrongsubject,itcomesfrompractice,itmustbeappliedinpractice.Developmentof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ingshouldnotstopatpurelytheoreticalresearch,andpracticeinthemanagementofitshouldbeenrichedandimproved,andbetterguidanceandappliestoourbusinessmanagementpractices.

Keywords:

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ing,Presentsituation,Suggest

 

目录

一、管理会计的内容....................................................1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1

(一)成本性态分析.................................................1

(二)本量利分析...................................................3

(三)投资决策.....................................................6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6

(一)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6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企业环境要求较高............................6

(三)企业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6

四、促进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6

(一)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6

(二)大力普及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7

(三)合理制定本企业的战略目标.....................................7

(四)努力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7

(五)积极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库.......................................7

五、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通过与传统管理会计的比较,管理会计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必将成为我国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它是在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市场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公司被吸引到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之中,许多原有的跨国公司转变为全球公司,并在全球化观念下制定新战略。

全球化竞争将对政治、经济结构产生新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通过变革谋求新的发展战略。

一、管理会计的内容

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即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战略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

具体说,它是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方法为企业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场以及竞争者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的手段。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管理会计的宗旨立足于企业的长远目标,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将视角更多的投向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管理会计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

该词的首创者是Simmonds被公认为管理会计之父,他在1981年将管理会计定义为“对关于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指标的准备和用来建立和监督企业战略”。

他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挑战在于,他不再从企业内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润的增长,而是从企业在其市场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重新看待这个问题。

作为一支新兴的会计学分支学科,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的产物。

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

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如何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一)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及分类

(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

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

(2)成本性态分析的分类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

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

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

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

固定成本通常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后者是指受事前决策的影响,管理人员无法在事后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通常包括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正比例变化的物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费用。

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变动成本虽然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但是从产品的单位成本看,它却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的成本。

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四种。

在企业里,大多数成本都包含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这两种因素。

我们只有将所有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才能满足经营管理上多方面的需要。

2.成本性态分析在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成本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而企业总成本当中,不同成本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增大,而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降低,有的成本与管理者直接相关,而有的成本与管理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区分不同成本的不同性态,分别对待,最大地降低成本。

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对于成本的预测、决策和分析,特别是对于控制成本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得到极大地应用。

(1)成本形态分析的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要用特定的办法,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择采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等技术。

但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分析通常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等特点:

1)相对性。

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这种相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都有着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不同的成本特性;

2)暂时性。

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本条件是“相关范围假定”,然而,从长远看,任何一种成本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不变,也不可能与业务量永久地保持线性关系,传统成本性态划分是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及行为短期性的体现。

此外,传统成本性态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因此,就某一企业而言,应当经常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而不能将某次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作为一成不变的标准;

3)可转化性。

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相互转化。

因此,任何企业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任何企业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析。

(2)成本形态分析在生产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所有成本都可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变动成本一般是受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影响,因而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主要应从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消耗量入手。

其主要途径通常有:

1)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会使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消耗得到节约,促使单位成本中的工资降低;同时,也会使产量增加,从而促进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费用下降。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安排生产,改善劳动组织,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素质。

2)编制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制定出勤率指标,控制非生产性损失,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

3)降低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材料的消耗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成本中,通常是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在技术上应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工艺和代用廉价材料,大搞材料综合利用,减轻产品重量和缩小产品体积,从而使材料消耗减少;在管理上,应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成本不断降低。

4)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买价控制、材料采购费用控制、确定最优定购批量。

5)加强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

总之,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应用得好是相当有效的,但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使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作用。

(二)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分析盈亏临界点,来确定企业销售多少产品,才能做到不赢不亏,进而预计企业的目标利润,并测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其基本模型是:

P=(SP-VC)·V-FC,设P代表预期目标利润、SP代表预期的销售单价、VC代表预期的单位变动成本、V代表预期的销售量、FC代表固定成本。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企业经营达到不赢不亏状态时的销售量(即利润为零时的销售点)。

由基本模型:

P=V×(SP-VC)-FC=0,得到盈亏临界点销售量=FC/SP-VC=FC/单位贡献毛益;盈亏临界点销售额=FC/贡献毛益率,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总收入=(SP-VC)/SP。

在企业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只能用金额来表现,此时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主要应用加权平均模型。

从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盈亏临界点受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品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当单价提高时,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越低,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当单价降低时,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小,盈亏临界点越高,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少,或亏损越多。

当单位变动成本或者固定成本提高时,销售总成本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越高,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少,即亏损越多;当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降低时,正好与之相反。

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由于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品种结构的变动必然对整个企业的盈亏临界点产生影响,在总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变化的幅度取决于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的变动,单位贡献毛益率较高者下降,综合贡献毛益率也会随之下降,综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就会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售价、降低成本或改变品种结构等方法来降低盈亏临界点,以避免亏损或减少亏损。

下面重点举例说明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榆次某机械厂生产A、B、C三种产品。

该厂根据用户签订的合同、协议,再加上一定的市场预测得知1999年A、B、C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2000件、280三种产品的售价在上年基础上将分别上涨10%、5%和8%。

为此,厂部在年初要求有关决策人员测算:

①三种产品的总销售额达到多少才能保本?

②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为多少?

③为实现预定的160000元利润,企业总销售额应为多少?

下面介绍该厂有关决策人员应用本量利分析预测保本量和利润水平的步骤和方法:

1.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

1999年生产计划草案是按照“以需定产”原则,根据同用户签订的合同、协议,再加上一定的市场预测编制的。

由“生产计划草案可知,1999年A、B、C三种产品销售量为1000件、2000件、2800件。

预计三种产品的售价在上年基础上将分别上涨10%、5%和8%,查去年销售资料得知,去年三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为500元、200元和180元。

则1999年三种产品的销售价分别为:

A产品500×(1+10%)=550元;B产品200×(1+5%)=210元;C产品180×(1+8%)=194.4元

另外,根据“生产计划草案”及时以往年度的成本资料分析,将A、B、C三种产品按成本项目分类。

将保险费、房屋租本量利分析法问题的提出金、非工作量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取暖费、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归入固定成本。

将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材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包装材料,按工作量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归为变动成本。

同时将检验人员的基本工资、机器设备维修费、水电费、电话费等混和成本,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解,求得其中的固定费用和单位变动费用。

然后在此基础上归集A、B、C三种产品各自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现将收集、整理、计算出的资料列表如下:

摘要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预计销量(件)

1000

2000

2800

预计单价(元)

550

210

194.4

单位变动成本(元)

400

160

111.4

固定成本(元)

106000

2.计算加权贡献毛益率

根据计划年度各种产品的售价和变动成本可算出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

A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550-400=150元;B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210-160=50元;C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194.4-111.4=83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划三种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A产品贡献毛益率=150/550×100%=27.2%;B产品贡献毛益率=50/210×100%=23.8%;C产品贡献毛益率=83/194.4×100%=42.7%

三种产品的总销售额=550×1000+2000×210+2800×194.4=1514320元

各自占的销售比重为:

A=550×1000/1514320×100%=36.3%;B=2000×210/1514320×100%=27.8%;

C=2800×194.4/1514320×100%=35.9%;三种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27.2%×36.3%+23.8%×27.8%+42.7%×35.9%=(987.36+661.64+1532.93)×100%×100%=31.82%

3.计算三种产品的综合保本额106000÷31.82%=333123.82元

4.计算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益=194.4-111.4=83元;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33123.82×36.3%=120923.94元;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33123.82×27.8%=92608.42元;C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33123.82×35.9%=119591.45元

5.计算企业预计销售额为实现预定利润16万元,企业预计销售额应为(106000+160000)÷31.82%=835952.23元由上述分析可知,销量、单价、成本、品种构成等是影响保本点和利润变动的主要因素,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利润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各有关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影响的。

譬如:

企业革新生产技术,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代替原来陈旧的生产工艺,不仅能增加产量,同时还可节约生产中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的消耗,使单位变动成本有所下降,但固定成本却因此增加。

另外当产品增长到一定限度时,要使产品能在市场上继续畅销,经常不得不降低销售单价。

因此,需要综合计算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由于该厂A产品是近年开发的新品种,目前处在市场寿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根据用户的订货及市场测定明年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将由今年的1000件增至2600件,销售单价却由现在的550元可能下降到520元,单位变动成本也由原来的400元/件降至380元,为适应生产需要企业预计还将增加固定成本120000元。

那么下年度各因素同时变动将如何影响利润,该厂有关决策人员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P利=Px-(a+bx)进行了如下分析:

设各有关因素变动前A产品的利润为PO,变动后A产品的利润为P1,今年总固定106000元按销售比重分配,A负担的固定成本为363%×106000=38478元,则:

P0=1000×(550-400)-38478=111522元

P1=2600×(520-380)-(38478+120000)=205522元

P=P1-P0=205522-111522=94000元

通过分析可知:

因素同时变动后的利润将较变化前的利润增加94000元。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分析上述变化,利于准确预测未来,有控制生产经营活动,解经营风险,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经营业绩。

该企业有关决策人员不仅将“本—量—利”分析法运用于利润预测中,还将其在经营决策中应用。

1996年该企业曾用一种旧设备生产B产品时,产品售价280元,产销平衡。

产量为1600件,其成本构成为:

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

当时,该厂想购一批先进设备,购价为150000元,预计可用5年,报废时无残值(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据预测,这批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变动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0%。

是否购置新设备,有关决策人员进行了如下分析:

项目

购买前

购买后

单位产品售价(元)

280

28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

200

200×(1-20℅)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元)

80

120

固定成本(元)

5000

5000+15000/5=8000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件)

5000/80=625

8000/120=667

可实现利润(元)

(1600-625)×80=78000

1600-667)×120=111960

决策人员从分析结果,估算出购置新设备将增加(111960-78000)=33960元利润。

因此决定购置新设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管理的重心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把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放在首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