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据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368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论据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经典论据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经典论据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经典论据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经典论据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论据四.docx

《经典论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论据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论据四.docx

经典论据四

三十一、勤思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

”可见,勤于思考对于求知是多么重要。

其实人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重视思考。

只有深刻而周到的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产生创造的灵感,才会有理性的升华,才有可能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失误。

所以,我们要学会勤于思考,不做思想懒汉。

事实论据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著名的“大陆漂移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根纳提出的。

他在地图上发现大西泣西岸的南美洲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正好能够对起来,而且巴西沿岸每一凸凹处,与非洲沿岸每一凹凸处几乎都相对应。

他思索着:

如果移动这两块大陆,使他们靠拢,那么这两个部分正好吻合。

他想到这里,心里一亮:

“这两个大陆原来可能是一个。

”后来他又经过长期研究,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及古气候多方论证,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

他认为地球大陆原是一个整块,大约距今3亿年以前开始分裂,向东西南北移动,后来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后来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学说。

2、维勒的后悔

德国19世纪化学家维勒,是一位在科学上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曾先后发现了铝和铍两种元素。

但他也有遗憾。

有一次,他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他没有深入思考,武断地断定它是金属铬。

不久,瑞典物理学家、化学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这种化合物,他没有轻易放过,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终于发现这种金属是钒。

维勒得知后,后悔莫及。

由于自己的草率,没有认真思考,失去了一种科学发现的良机。

理论论据

1、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粹言·论学》

2、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3、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

人思虑,始皆混浊,久自明快。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河南程氏遗书》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谢觉哉《杂文选》

5、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

清·张伯行《学规类编》

6、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

汉·刘向《说苑·建本》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8、学而善思,然后可与适道。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

9、学非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清·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10、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德]普朗克

11、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美]爱因斯坦

12、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美]爱默生

13、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无所获。

[美]爱迪生

14、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是:

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英]达尔文

15、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

[英]牛顿

16、思索使人伟大。

[法]巴斯卡

17、通过空间,宇宙将我像一粒微尘那样攫住并吞没,而我则通过思想把宇宙攫住。

[法]巴斯卡

18、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

--老舍

19、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宋·晁说之

20、一颗好脑袋,强于一千只有力的手。

英国谚语

2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

三十二、青春

青春时代,是人生黄金期。

它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它使人充满着渴望和探索精神。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青年朋友们,珍惜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吧!

把握时机,奋勇前进,为创造美好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事实论据

1、王勃少有奇才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

他六岁就会写文章,9岁读颜氏《汉书》,写《指瑕》一文,指出颜注的错误,受到长辈先生们的称赞。

14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

二十余岁时,他赴海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今南昌市),当时都督阎伯屿在新修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王勃也应邀出席宴会。

阎都督事先已要其女婿做好了序文。

但为了表示谦恭,假意请众宾客作序,大家都谦逊推辞,唯独王勃毫不客气,提笔挥毫,顷刻而就,写成了《滕王阁序并诗》,满座皆惊。

阎都督读到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子时,惊奇地从座位站起来连说:

“真是天才啊。

”《滕王阁序》从此成为古今传育的名篇。

王勃就在这次赴海南省亲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所仅27岁。

2、华罗庚25岁成为知名数学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4岁读初中时因家庭贫穷辍学,靠刻苦自学取得极其优异的成就。

20岁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大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调到清华大学任教。

1934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去英国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其间在数论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果,引起全世界数学界的重视。

25岁的华罗庚就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数学家。

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既广泛又具有开创性,在数论、代数、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

著作有《数论导引》、《堆垒素数论》、《高等数学引论》等数十种专著及大量科学论文。

3、萧邦20岁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

波兰19世纪杰出作曲家、钢琴家萧邦,他是浪漫乐派巨匠,有“钢琴诗人”的美称。

毕生憎恨沙俄对波兰的民族压迫和奴役,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被占领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望和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当波兰反对沙俄奴役革命失败,华沙陷落的恶耗传到维也纳时(萧邦当时旅居维也纳),年仅20岁的萧邦,心中无限哀伤。

于是创作了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便是记录这时候的悲哀的,所以此曲又名为《革命练习曲》。

4、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

现代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生于德国。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籍。

在他26岁时,创立了“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的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从而打破了万有引力理论的“万能”性。

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论论据

1、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郭沫若

2、我们始终记住: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巴金

3、虽然紫菀草越被人践踏越长得快,可是青春越是浪费,越容易消失。

[英]莎士比亚《亨利四世》

4、最爱青年的人,可以保持最长的青春。

[美]弗里登伯格《成年人的形象与感受》

5、幸福的年轻人,这华丽的世界是你们的!

一切都属于你们--光荣的抚爱和花冠!

--[俄]格林卡《希腊的少女致少男》

6、青春即使在痛苦之中也闪耀着它的华彩。

[法]雨果《悲惨世界》

7、青春!

从低低的地平线上,飞吧,像太阳一样地照临。

[波兰]密茨凯微支《青春颂》

8、我认为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

[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9、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

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街,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0、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

11、青年饱经忧患,老来不畏风霜。

俄国谚语

12、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他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阿拉伯谚语

三十三、人才

不重视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重视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

”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

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大力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

事实论据

1、骆宾王年少才高

骆宾王是初唐有名诗人,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骆宾王七岁就能写诗,有名的《鹅》篇就是他七岁时的作品: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生动有趣,白鹅写得有声有色。

骆宾王年少才高,才华横溢。

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

他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名扬天下。

连武则天读了也洗汉曰:

“宰相安得失此人。

2、徐悲鸿慧眼识抱石

1933年的夏天,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率领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

他在南昌的临时住所,接待了来访的青年傅抱石。

年青的傅抱石在小学当代课教师,生活清苦。

徐悲鸿仔细地看了他带来作品--图章的拓片和画。

发现傅抱石是个人才,很有前途。

第二天冒雨来到傅家,对傅抱石说:

“您应该去留学,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经费困难,我给你想办法。

”为了傅抱石的留学经费,徐悲鸿新自去找当时国民党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

以他的声名和自己的一张画,从熊式辉那里争得了一笔经费,让傅抱石去日本留学。

傅抱石后来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事实证明徐悲鸿没有看错人。

3、莫扎特14岁当院士

18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生于乐师家庭,自幼学习钢琴和小提琴,6岁随父往德、法、英、荷、意等国旅行演出。

8岁时创作了第一批钢琴曲和交响曲,11岁时开始写作歌剧。

有些人不相信少年莫扎特有这样的才能。

就散布谣言说:

“这些乐曲是他父亲代写的。

”德国波伦音乐学院为辨清真伪,就为此举行了一次特殊考试。

把小莫扎特一个人单独锁在一个房间里,交给他一个密封的纸包,纸包里有题目,限他在六个小时之内,按题目谱成钢琴曲。

谁知不到半小时,小莫扎特就要求开门。

房门打开了,小莫扎特拿着写满音符的谱纸,从容地走出来了。

他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了通常需要6小时到8小时才能完成的乐谱。

科学院的院士们惊呆了。

波伦音乐科学院决定破格选拔年仅14岁的莫扎特为院士。

4、巴罗举荐牛顿

巴罗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讲座的首任教授。

他了现牛顿是很有才华的学生,为了培养他,就把牛顿要到自己身边当助手。

经过两年多的认真指导,精心培养,牛顿的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又过了两年,巴罗眼看自己的学生在知识、创造性的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进步很快,并正在超过自己,感到万分高兴。

为了给牛顿创造独立工作和晋升的机会。

年仅39岁的巴罗,毅然决定让贤,推荐牛顿当上数学讲座的教授。

理论论据

1、千金易得一士难。

宋·陆游《剑南诗稿·寄杖锡平老》

2、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3、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

清·顾嗣协《杂兴》

4、兴邦在人材。

宋·陆游《剑南诗稿·凄凄行》

5、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唐·白居易《杂兴三首》

6、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怀鲁迅》

7、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8、贤才,国这宝也。

《明通鉴》

9、选举良才,为政之本。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10、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宋史·刘拯传》

11、天下多才,在所用之。

《宋书·王僧达颜竣列传》

12、任官唯贤才。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

13、事之成否,不独视其志愿,亦视其才略。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4、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5、官得其才,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宋纪十》

16、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三国·曹操《求贤令》

17、量才授职,财政成事举。

唐·白居易《策林·审官》

18、资格为用之害。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

19、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20、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21、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邓小平

22、拿破仑自己确实别具识人的慧眼,他所选用的人都是用得其才[德]歌德

23、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

文明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法]卢梭

24、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

[法]约里奥·居里

25、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德]歌德

26、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法]罗曼·罗兰

三十四、人生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

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

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

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

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

应该怎样走?

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作出了正确答案,下列所选的材料,就是他们的答卷。

事实论据

1、周恩来胸前的纪念章

周恩来总理生前,左胸前总是佩戴着一枚长方形的纪念章,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季节都一直佩戴着它。

纪念章的右侧是毛泽东头像,左侧的中央是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周总理一生,就是以这五个字为座右铭。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未来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莎士比亚的人生理想

莎士比亚说: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

”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作品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

揭露封建君主和贵族集团急权夺利,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宣扬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人文主义思想。

他给后世人们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3、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曾应居里夫人之激去巴黎讲学,当他讲完走下讲台时,被一群年轻学者围住,他被要求在纪念册上题词。

其中有则题词这样写道:

“请记住,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着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

我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正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还在其他场所,谈过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说: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他还说: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006-4-20他正是以忘我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以杰出的科学成就贡献给人类。

就在他将要走完人生尽头的时候,留下遗愿:

死后遗体交给医学界作病理解剖,有益于后人。

不发讣告,不举行追悼会,不要纪念碑,也不要坟墓。

理论论据

1、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革命烈士书信·徐玮〈遗书〉》

2、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宋史·王信传》

4、长寿,不是为了赖活着。

臧克家《迎春辞》

5、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7、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携手前进的,我觉得必不会有坟墓来葬了你。

陈望道《关于恋爱》

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鲁迅《空谈》

9、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

《革命烈士诗抄·黄治峰诗》

10、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给大家以幸福。

鲁迅《黄花节的杂感》

11、“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世界的却很少。

瞿秋白《杂文》

12、焚毁着自己的身体,当后来者光明的火炬。

石评梅《爆竹声中的除夕》

13、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鲁迅《北京通信》

14、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

郭沫若《战声》

15、人生的道路布满了荆棘,我所知的唯一办法是从荆棘中迅速通过。

对自己的不幸想得越多,危害越大。

--[法]伏尔泰

16、我爱生活,为了它的美好,我参加了斗争。

[捷]伏契克

17、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董诸永久。

[前苏联]高尔基《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

18、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9、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三十五、忍让

忍让,是大智大勇的表现,它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忍让,是一种美德,它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心灵去容纳人,团结人,感化人。

忍让,是一种修养,它面对荣辱毁誉,不惊不喜,心静如水。

事实论据

1、张良忍得兵书

张良,字子房。

汉初功臣,与韩信、萧何合称“汉三杰”。

祖父、父亲原均是韩国宰相。

韩被秦灭亡后,他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未中,改名逃亡到下邳藏匿。

据《史记·留候世家》记载:

他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

张良非常生气,但看他年迈,就忍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

可那老者又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他穿好。

老人一声未谢,只是笑笑就走了。

没有走多远,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

“你这孩子还不错,可以教导,五日后天明时,在这里和我会面。

”张良点头答应。

五日以后,天刚明,张良来到桥上,见老人已先到,老人生气地指责张良失信,与老人约会不应迟到,并说:

“再过五日早点来。

”五日后,鸡刚啼鸣,张良就到桥上,可老人已站在桥上等他。

老人转身就走,生气地说:

“过五天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日,这一回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

不久,老人来了,很高兴,夸奖张良这一次没有失约。

老人拿出一部书,说:

“读了这部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后就会得到验证。

13年后,我们会在济北见面,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完话,老人就走了。

天明以后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相传张良得此兵书,才干大增,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六出奇计。

2、康熙隐忍除奸

康熙,即爱新觉罗·炫烨,清世祖第三子,他8岁登基。

大权落入鳌拜之手。

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

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

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

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

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

康熙经过数年的准备,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

此时康熙只有16岁。

理论论据

1、忍耐能消弥一切灾祸。

[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记》

2、不能改变的事,最好忍受。

[古罗马]塞内加《书信集》

3、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周书·君陈》

4、忍事敌灾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5、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明·薛宣《理学粹言》

6、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

[法]卢梭《爱弥尔》

7、忍一忍,让一让,千仇万恨解一半。

中国谚语

8、不忍不耐,小事惹大。

中国谚语

9、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10、忍受妩法忍受的事才是真正的坚忍。

日本谚语

11、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中国谚语

12、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逞英豪。

中国谚语

13、没有耐性的人是多么可怜!

[英]莎士比亚《奥赛罗》

14、要输得起自己,才赢得起别人。

中国谚语

15、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

中国谚语

16、暂且忍耐一下,诽谤不会常存。

真相是时间的产物,不久她会出头为你辩诬。

[德]康德

17、犯而不较。

春秋·曾参

18、在急端来到眼前,最好隐忍,这样温和才能关闭纠纷之门。

[波斯]萨迪

三十六、师道

历史证明:

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

所以全社会都应重视教育弘扬师道。

事实论据

1、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

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

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2、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

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

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

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

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

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

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理论论据

1、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邓小平

2、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

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3、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4、择其善者以为师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5、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陶行知《我们的信条》

6、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美]爱默生《目记》

7、教师当然须教,而尢宜致力于“导”。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8、教师的严厉比父亲的溺爱更有益。

[波斯]萨迪《蔷薇园》

9、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

徐特立《各科教学法讲座》

10、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

陶行知《湘湖教学讨论会记》

11、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陶行知《创造宣言》

1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在浙之演说》

13、当教师的实在需要园丁的智慧。

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14、中国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装腔作势的导师;要并无伪饰,--倘没有,也得少有伪饰的导师。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

唐·韩愈《师说》

16、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学记》

17、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

《韩诗外传》

18、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谢觉哉《哭凌波同志》

19、务学不如务求师。

汉·扬雄《法言·学行》

20、师以身为正义,而贵自安者也。

《荀子·修身》

21、师者,人之模范也。

宋·陆九渊《与符舜功》

22、师道立则善人多。

明·海瑞《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23、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24、言教不如身教之易于感人。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2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26、片言之赐,皆吾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8、师者,人之模范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

2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三十七、事业

事业的成败得失常常是衡量人生价值天平上的砝码。

事业又是人生的长青树,把人生溶进伟大事业的人,就会永远年轻。

人类中的精英,都热爱他们从事的事业,他们在自己创造性的事业中,使自己伟大人生熠熠生辉。

事实论据

1、警枕

《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巨著,共294卷。

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中国古代历史。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巨著,历史19年之久。

他每天都写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床。

为了防止贪睡不醒,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头枕在上面,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这个圆形木枕就会翻流通,把司马光惊醒,他就立即起床,握笔书写。

他为此枕取名为“警枕”。

在主持编撰《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书中所记每一史实都从多种史料中比较选取,精详考证,有疑问者,又另著《考异》30卷,用以辨证各种史事的不同记载。

《资治通鉴》的数百万字的初稿,司马光都用典雅的楷书抄成的,工整不苟。

司马光的名字和这部历史巨著一样,永垂千古!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对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11岁开始写作钢琴奏鸣曲,13岁参加乐队。

22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音乐,差不多就在这时患耳疾,听觉开始衰退。

从此,他就与可怕的耳聋苦战,音乐家遭耳聋,这是惨酷的致命伤!

若没有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一定会倒在这恶运的脚下。

可他面对恶运挑战,呼喊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