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7105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docx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

(应急预案)医院个应急管理预案

应急管理

第三篇应急管理185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185

第二节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治预案196

第三节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198

第四节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213

第五节医疗意外事件应急及风险规避预案216

第六节重大抢救工作预案218

第七节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工作预案220

第八节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24

第九节急症、危重病人的应急方案227

第十节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置预案228

第十一节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233

第一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

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我市境内、外公民,院内工作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负责人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调动所属各科室开展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市卫生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小组采取紧急措施;

5、对本院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紧急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度,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四)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

(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指导医院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

(六)医院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服从配合上级部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督察和指导。

(七)任何科室和个人应当服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

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不予配合的,由保卫科或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对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组织进行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应急组织责任

医院建立院长负责制,负责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

由各行管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正(副)高级职称及有经验的主治级医、护、技人员组成。

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专业组。

(一)办公室由医务科正、副科长主持办公室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各种关系;突发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信息(除外传染病)上报工作。

(二)专家组由业务院长任组长:

成员由各行管、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正(副)主任医师、高龄资主治医师组成。

负责指导突发事件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

研究中医药对突发事件的防治作用。

(三)监测报告组保健科科长任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组组长:

负责39种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小组报告,和分析39种法定传染病的分布趋向。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健康宣教工作。

(四)感染控制组感染控制办公室任感染控制组长:

负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感染控制和消杀,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五)院前急救组业务院长任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组组长:

负责调配各专业组医疗救护成员进行医疗现场急救。

急诊科,门诊部及非手术科室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非手术方面的急救工作。

手术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手术方面的急救工作。

麻醉科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手术麻醉及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等抢救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分管药剂、后勤院长任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组组长:

负责提供应急所需的后勤物资,医疗设备及药品。

后勤科长负责保障突发事件急救通道的畅通及医院安全保卫、日常物资的采购工作。

药剂科长、设备科长:

负责日常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及医疗器械的完好状态等工作。

(七)宣传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

负责救援交通工具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通讯、网络畅通,通讯录的更新,突发事件宣传,突发事件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三、监测与报告

(一)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控和联系电话。

一但发生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突发事件办公室报告情况,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

突发事件办公室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监测报告组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二)严格执行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各科室应严格贯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对于涉及如下内容应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并按程序逐级报告。

1、出现批量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及重大火灾致人员伤亡而急需抢救时,出现甲类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需抢救的突发事件时,医院应立即向市卫生局提出书面报告。

2、发现重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报突发事件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专家会诊,并以最快的速度、方式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科室和个人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医院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医院举报有关科室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情况。

对报告、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科室和个人,医院将予以奖励。

突发事件举报电话:

xxxxxxxx。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各科(诊)室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

(二)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本院医护人员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

为医护人员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

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诊室、留观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

定时消毒。

3、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

食堂员工、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4、一旦发生疫情,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乡的人员进行登记,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

安排体检,对有症状者行必要的留诊观察排查。

(三)加强消毒和爱国卫生工作

1、对确诊的甲类传染病和高度疑似病人经过的场所,对密切接触人员的工作场所由医院组织进行重点消毒。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院内及各个建筑物内进行清洁打扫、消毒。

(四)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疾病,消除恐慌心理,保证社会的稳定。

向市民发放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预防知识卡。

充分利用媒体、杏林园报刊、医院宣传栏,普及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防范的有关科普知识。

五、技术和物资保障

(一)技术保障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各专业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行相关应急知识、技能培训,推广新知识、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作用,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物资保障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指定各专业组织积极采购储备防护用品、有关器材、消毒和预防药品,保证防治工作中的物资供应。

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保证其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物质条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保障措施

1、每周对网络进行杀毒处理,保证网络的通畅;每月由突发事件小组成员轮流对各科室进行监督检查;

2、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检测应急队伍的整体情况。

3、定期查看预防突发事件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和调度。

六、应急响应

(一)院内突发事件的调查与救治

1、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突发事件组应当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医院应急救护队伍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

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进行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

2、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有关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3、突发事件发生后,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

(二)院前应急响应

1、开设24小时值班电话:

xxxxxxxx。

2、调度医疗急救小组火速奔赴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应当及时请求兄弟医院予以支援,协助完成救援工作。

3、调度专家组制定有效的预防、救治方案及措施。

4、调度后勤小组及时开辟通道、准备急救的药品、器械。

5、铺备突发事件专用病房。

6、向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汇报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或将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及时在医院网站上通报,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新闻管理的规定向外公布信息。

7、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对本院所属医疗设施、设备、药品、器材、卫生人员、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调配。

8、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

对前来就诊的因突发事件的病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救治。

接诊医生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对需要转诊的病人,应当将病历复印件随病人转送到指定的医院。

9、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当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隔离、消毒;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安排合理的人流、物流走向;避免交叉感染。

10、当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或专病诊室,安排专业科室医生首诊。

(2)对疑似病例及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时要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情况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电话。

为流行病调查提供详实的流行病学资料。

(3)对接诊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报告突发事件办公室,由办公室报请疾病控制小组,按规定程序转运。

决不轻易放过一个疑似病人,不漏掉一个需观察病例。

病人或需留观病人不得自行离院,去向必须明确,医院要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4)加强消毒管理,认真贯彻《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别要加强对门诊、急诊、处置室、观察室、隔离病房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5)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给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设备、用品等方便条件。

11、当突发事件的病人康复出院后,规定时间内未再次发病且在这一地区无新增病例表明应急结束。

12、突发事件处置完成后,由突发事件办公室负责进行总结,找出经验教训,所有突发事件成员共同提出整改意见,经突发事件小组会议确定形成文字,写入我院应急处理方案。

所有突发事件的档案由突发事件办公室、宣传组完成,交病案室归档。

七、附录

(一)本方案由突发事件办公室管理,并随时根据上级要求及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二)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1、急性中毒的处理

(1)采集病史及初步评估

①接诊中毒病人,按急诊常规处理原则首选评估生命体征,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及避免毒物继续吸收。

②详细了解病史,包括接触毒物的种类、数量、时间,可能的侵入途径(摄入、吸入、皮肤)。

如不能提供毒物接触史,必要时进行现场检查,寻找患者活动周围是否残留药物、毒物以助诊断;查找家中备用药品、化学毒品是否不见了或缺少了,提供线索有助进一步检查。

③收集病人呕吐物(或洗胃液)、尿液及血液样本(抽血2ml抗凝)或可疑毒物标本,检验样本可送疾病预防控制小组或司法鉴定所,在送标本之前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提出疑似诊断,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了解主要症状、体征:

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气促、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

(2)清除毒物

①减少吸收:

A、催吐神志清醒者可选用催吐(需注意有吸入的危险),神志不清者或腐蚀剂、油剂中毒者禁用;

B、洗胃彻底洗胃,越早越好,一般摄入毒物后4-6小时内洗胃仍有效,有时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指征。

毒物不明者可用温水或食盐水洗胃,如明确毒物性质最好选择相应洗胃液(表1)。

强酸、强碱中毒,洗胃易损伤粘膜;兴奋剂中毒,洗胃易引起抽搐,均应禁忌洗胃。

表1几种特殊洗胃液的选择

毒物洗胃液

生物碱中毒1:

5000高锰酸钾,2%-4%浓度

磷化锌1:

5000高锰酸钾,液体石蜡

氰化物1:

5000高锰酸钾,5%硫代硫酸钠

酚类温水或植物油

水杨酸类5%碳酸氢钠,5%葡萄糖液

碘1%-10%淀粉、米汤、藕粉

C、导泻和灌肠高位盐水灌肠使已进入肠道的毒物尽快排除,灌肠适用于毒物已服用数小时,常服用50%硫酸镁,每次0.5ml/Kg,强酸、强碱中毒及严重腹泻者则禁忌导泻。

D、吸入性毒物立即离开污染处,吸入新鲜空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氧、人工呼吸。

E、接触性毒物立即脱去全部污染衣服,一般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特别要注意毛发、指趾甲缝内毒物的清洗)。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选择适当的中和液和解毒液,碱性物用食醋中和,酸性物用肥皂水或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②解除毒物的吸收

A、阻滞毒物的吸收

B、化学中和强酸用弱碱溶液(氢氧化铝、肥皂水)中和,强碱用弱酸(稀释食醋)或果汁中和。

C、吸附性粘膜保护剂牛奶、豆浆、蛋清各活性碳保护粘膜,对金属中毒的沉淀毒物作用。

③通用解毒剂活性碳2份,氧化镁1份,鞣酸1份,每次1茶匙加入1杯内服。

或洗胃后注入。

④特殊解毒剂例如重金属中毒,用二巯基丙醇;氰化物中毒,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有机磷中毒用解磷定、氯磷定、绿豆汤、甘草煎剂可作为辅助解毒剂。

(3)促进毒物的排泄

①输液多数毒物自尿中排泄,故静脉输液(口服也可)增加尿量促使毒物的排泄。

②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换血输血,仅用在少数极为严重的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中毒等)。

(4)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保暖、补液,同而用兴奋剂或镇静剂,预防并发症。

2、车祸伤现场处理原则

车祸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

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

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其急救方法如下:

(1)现场组织: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

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

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处进行固定。

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①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

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②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③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

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3、高致病性人间禽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流行病学接触史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流行病学接触史

①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

②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

③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⑵诊断标准

①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预警病例报告),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②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

③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治疗:

(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

(3)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①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实验室研究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成人剂量每日150mg,儿童剂量每日3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

②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但某些毒株可能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耐药性。

金刚烷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

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

老年患者及孕妇应慎用,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

金刚乙胺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4)中医药治疗:

①辨证论治

A、轻证毒犯肺胃

症状:

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舌苔白、白腻或黄腻,脉浮滑数。

病机:

疫毒之邪袭于肺胃,致肺胃蕴邪,肺失宣肃,胃肠失和,湿热壅滞。

治法:

清热解毒,宣肺化湿,调和胃肠。

参考处方:

桑叶菊花炒杏仁黄连

连翘知母生石膏藿香

佩兰苍术姜半夏芦根

加减:

口干者加沙参;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苔腻甚者加草果;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腹泻者去知母,加马齿苋。

B、重证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

高热,寒战,咳嗽,少痰难咯,胸痛,憋气喘促,口唇紫暗,或心悸,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或脉沉细欲绝。

病机:

疫毒之邪壅肺,热毒壅盛,故高热,寒战;肺失宣降,故喘息憋气;痰瘀闭肺,肺气欲绝,故呼吸极度困难,喘息气促,阳气欲脱,可见心悸、心慌,四末发冷,冷汗淋漓等。

治法:

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知母

川贝母鱼腥草黄芩葶苈子

虎杖西洋参山萸肉炙甘草

加减:

高热、神志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胶囊),也可选用清开灵、醒脑静。

肢冷、汗出淋漓者去川贝母,加桂枝、干姜、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注射剂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

口唇紫绀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苔黄腻甚者加藿香、佩兰、黄连。

⑶中成药应用应当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应用。

①解表清热类:

可选用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②清热解毒类:

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等。

③清热开窍类:

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等。

④清热祛湿类:

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以上4类均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醒脑静注射液、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⑤扶正固脱类:

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生脉饮口服液、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

5、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

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

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6、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或发生肺炎的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第二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治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辖区内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重大事故指:

一次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和社会影响的事故。

特大事故指:

一次造成30人以上40人以下死亡,或者100人以上120人以下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1.2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

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

(一)、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

(三)、重、特大交通事故;

(四)、重、特大建筑质量事故;

(五)、重、特大中毒事故;

(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

(七)、其他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成立我院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组长:

由xxx担任;

副组长:

由xxx副院长、xxx副院长担任;

成员:

包括医务科、办公室、防保科、内科、外科、骨科、麻醉科、药剂科、院感办主任等。

领导小组下设:

内科抢救小组、外科抢救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合工作。

三、指挥部职责:

1、完备我院抢救室的设备、药物(包括中医药制剂),使之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由医务科督导落实各专业抢救小组重、特大事故抢救治疗程序演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指挥部保证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

xxxxxxxx)。

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通知后,10分钟内赶赴现场,以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情况报告卫生局办公室,并组织抢救。

3、由办公室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卫生局办公室。

内容包括:

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伤者危重程度、住院及转院治疗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

书面报告要有签发人和单位公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