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鉴赏第4章小说阅读 热点题源.docx
《阅读与鉴赏第4章小说阅读 热点题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鉴赏第4章小说阅读 热点题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与鉴赏第4章小说阅读热点题源
热点题源
§1 汪曾祺
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文体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其作品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其短篇散文《端午的鸭蛋》《金岳霖先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作品《捡烂纸的老头》《才子赵树理》《侯银匠》等先后入选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
汪曾祺的小说特色:
①在塑造人物方面,汪曾祺的小说人物着色浅淡,绝少铅华,不作故意的褒贬和抑扬。
好人并不强其所好,坏人也不故添其坏,能人并不样样俱能,庸人也不一无所长。
全都实实在在,不掺半点儿虚假。
他追求生活的真实,绝不把人写成神,抑扬褒贬几乎毫无泄露和表现。
②在文章结构方面,汪曾祺的小说转折自然,不求严谨,接近散文,贴近生活状态。
人物出场,不作烘托铺垫;人物转换,也不作交代暗示。
可谓是闲笔不闲,形散而神不散。
热点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金冬心
汪曾祺
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龙仙客、苏伐罗①吉苏伐罗,早上起来觉得很无聊。
他是昨天日落酉时回扬州的。
刚一进门,洗了脸,给他装裱字画、收拾图书的陈聋子就告诉他:
袁子才②把十张灯退回来了。
是托李馥馨茶叶庄的船带回来的。
附有一封信。
另外还有十套《随园诗话》。
金冬心当时哼了一声。
去年秋后,冬心先生手头就有些紧。
进了腊月,他想起一个主意:
叫陈聋子用乌木做了十张方灯的架子,四面由他书画。
过了正月初六,叫陈聋子上南京找袁子才,托他代卖。
不想现在,退回来了!
这个老奸巨猾!
不帮我卖灯,倒给我弄来十部《诗话》,让我替他向扬州的鹾③贾打秋风!
——俗!
今天一起来,很无聊。
喝了几杯苏州新到的碧螺春,念了两遍《金刚经》,趿着鞋,到小花圃里看了看。
他踱回书斋里,把袁枚的信摊开又看了一遍,觉得袁枚的字很讨厌。
顺手把《随园诗话》打开翻了几页,到处是倚人自重。
有的诗,还算清新,然而,小聪明而已。
再看看标举的那些某夫人、某太夫人的诗,都不见佳。
哈哈,竟然对毕秋帆也揄扬了一通!
毕秋帆是什么?
——商人耳!
郑板桥对袁子才曾作过一句总评,——“斯文走狗”,不为过分!
他觉得心里痛快了一点,——不过,还是无聊。
他把陈聋子叫来,问问这些天有什么函件简帖。
陈聋子把脑门一拍,说:
“有!
程雪门有一张请帖!
”
“程雪门?
”
“对对对!
请你陪客。
”
“请谁?
”
“铁大人。
”
“哪个铁大人?
”
“新放的两淮盐务道铁保珊铁大人。
”
“几时?
”
“今天!
中饭!
平山堂!
”
“你多误事!
——去把帖子给我拿来!
——去订一顶轿子!
——你真是!
——快去!
”
金冬心开始觉得今天有点意思了。
等催请了两次,到第三次时,冬心先生换了衣履,坐上轿子,直奔平山堂。
程雪门是扬州一号大盐商,今天宴请新任盐务道。
等金冬心下了轿,往里一看,扬州的名流显贵都已到齐。
程雪门正陪铁保珊说话,一眼看见金冬心,站起身来。
铁保珊早抢步迎了出来。
“冬心先生!
久仰!
久仰得很哪!
”
“岂敢岂敢!
臣本布衣,幸瞻丰采!
铁大人从都里来,一路风霜,辛苦了!
”
“请!
”
“请!
请!
”
铁保珊拉了金冬心入座。
程雪门道一声“得罪!
”去应酬别的客人。
大家只见铁保珊倾侧着身子和金冬心谈得十分投机,金冬心不时点头拊掌,不免悄悄议论。
稍顷宴齐,更衣入席。
正中一桌,首座自然是铁保珊,次座是金冬心。
金冬心再三谦让,铁保珊一把按得他坐下,说:
“你再谦,大家就不好坐了!
”金冬心只得从命。
今天的酒席很清淡。
铁大人连吃了几天满汉全席,接到请帖说:
“请我,我到!
可我只想喝一碗稀粥,就一碟香油拌疙瘩丝!
”按扬州规矩,菜单请铁保珊过目。
头菜是清炖杨妃乳——新到的河豚鱼。
铁大人听说有河豚,说:
“得有炒蒌蒿呀!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蒌蒿,那才配称。
”随饭的炒菜也极素净。
铁大人听了菜单,说:
“这样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他请金冬心过目,冬心先生说:
“‘一箪食,一瓢饮’,侬一介寒士,无可无不可的。
”
金冬心尝了尝这一桌清淡而名贵的菜肴,又想起袁子才和他的《随园食单》,觉得他真是寒乞相,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冷笑。
酒过三巡,铁保珊提出行酒令。
酒令叫作“飞红令”,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
他先说道: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下面有说“一片花飞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
到了程雪门,他说了一句:
“柳絮飞来片片红。
”
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就哗然:
“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如何是红的?
”
“杜撰!
杜撰无疑!
”
“罚酒!
罚酒!
”
程雪门正无地自容,忽听金冬心放下杯箸,从容言道:
“诸位莫吵。
雪翁此诗有出处。
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用于今日,正好对景。
”他站起身来,朗吟出全诗: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
“好诗!
”
“到底是冬心先生!
”
“不想雪翁如此博学!
佩服!
佩服!
”
程雪门哈哈大笑,连说:
“过奖,过奖!
”
铁保珊拈须沉吟:
这是元朝人的诗么?
金冬心真是捷才!
出口成章,不动声色。
快,而且,好!
有意境……
第二天一早,程雪门派人给金冬心送来一千两银子。
收下银子,金冬心叫住陈聋子:
“把这灯收到厢房里去。
”刚提起灯,金冬心又叫住他:
“把这个——搬走!
”他指的是堆在地下的《随园诗话》。
陈聋子抱起《诗话》,走出书斋,听见冬心先生骂道:
“斯文走狗!
”陈聋子心想:
他这是骂谁呢?
(有删改)
注
①苏伐罗:
汉字“金”的梵文音译,金农别号金吉金。
②袁子才:
袁枚。
③鹾:
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讲述了金农在酒席上替大盐商程雪门解围的故事,语言平淡自然,人物形象鲜明,主题耐人寻味。
B.小说开篇十分别致,把金农的各种头衔列了一大串,目的是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鹤立鸡群。
C.金冬心被程雪门请去陪席,却等主人催请了三次才登轿前往,体现了他的清高和内心对盐商的轻视。
D.铁保珊对金冬心吟咏的诗心生疑虑,拈须沉吟后恍然大悟却没有点破,体现出他胸有城府,老于世故。
E.作品的主人公是金冬心,但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袁枚文采出众、高雅脱俗、平民化的名士形象。
2.汪曾祺笔下的“金冬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3.文中反复提到金冬心感到“无聊”,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概括说明。
答:
4.小说结尾写到陈聋子听见金冬心骂道:
“斯文走狗!
”金冬心是在骂谁?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答:
§2 周海亮
周海亮,作家,1972年8月出生于山东文登高村镇河西村,现居山东威海市。
中国“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读者(原创版)》《思维与智慧》《意林》等杂志社签约作家,《半月谈》杂志社特约记者,世界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荣誉村民,畅销书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浅婚》等近30部作品,作品风格细腻,极受读者喜爱。
热点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
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
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
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
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
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
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
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
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
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
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
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
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
可是这一次不同。
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
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
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
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
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
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
”
他说,“没问题。
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时电话响了。
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
是母亲打来的。
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
”
他说,“还好”。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
我买了很多菜。
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
他说,“不了。
今晚,忙……”
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
”
他说,“没有。
生意很好。
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
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
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
”
他说,“没有。
刚接了一笔大单子……”
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
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
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
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问,“多少?
”
母亲说,“5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
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
为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
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
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
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
”
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
钱你收好。
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
他说,“没有货。
我骗了你。
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
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
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
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
”
他说,“是母亲。
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
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000块钱。
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
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
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
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多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
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
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
是母亲的5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标题“最后一位客户”寓意丰富,既可指那位善良宽容、与“他”做成15万元生意的客户;也可指其母亲,因为关键时刻母亲给了“他”做人的资本。
B.小说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极为巧妙地写出“他”内心的紧张。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写“他”在与客户谈生意时,电话响了,“把他吓了一跳”,生动地写出“他”与客户谈话非常专注。
D.客户在“他”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了“他”,明知“他”公司无货,还将那15万块钱放在“他”这里,给“他”以极大的信心。
E.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如写“他”在接听母亲的电话时,想到自己携巨款潜逃后,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的凄伤场景,富有感染力。
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3.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后,客户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和“他”做这笔生意。
从全文看,这一情节设置有哪些好处?
答:
4.准备携客户货款潜逃的“他”,却突然对客户说出自己罪恶的想法,你觉得这一情节真实吗?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3 欧·亨利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的契诃夫”“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欧·亨利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其中小说《二十年以后》入选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语文试题。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特色:
①“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最后在结尾处让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从而造就独特的艺术魅力。
②“欧·亨利式”幽默:
欧·亨利的作品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凄楚的情绪,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
③“欧·亨利式”手法:
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
热点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心与手
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
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
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
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子。
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
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
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
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个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
“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
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
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
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
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
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
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
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
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
钱总是生翅而飞的。
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
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
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
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
”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
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
“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
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我。
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
你们谈够了吗?
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
我真想过过瘾。
”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者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
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
”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
”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
“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
”另一个问道。
“年轻!
”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
你真得看准了吗?
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的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E.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
答:
3.这篇小说的结尾暗示了什么?
前文对这一结尾做了哪些铺垫?
答:
4.小说的题目是“心与手”,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
答:
§4 契诃夫
契诃夫,俄国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和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是一位有着强烈幽默感的作家。
他的小说紧凑精练、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
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契诃夫的小说特色:
①幽默讽刺。
幽默讽刺是契诃夫小说突出的艺术手法。
他在作品中经常运用夸张和互衬的手法去描写刻画,巨大反差对比下的讽刺之意入木三分。
②平凡中见深刻。
契诃夫笔下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都蕴藏着复杂的社会矛盾,他从平凡的生活题材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主题,揭露了专制统治的黑暗。
③鲜明的人物形象。
契诃夫擅长从人物特定的社会地位出发,用非常生动鲜活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
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高度概括的艺术技巧,将通过形象揭露内心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热点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勋 章
[俄国]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
”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
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
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
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
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
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作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
”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后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
他略微敞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勋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
”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5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
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
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
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
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
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
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于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
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
“天主啊,快点结束这顿饭!
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
”他对自己说。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了一下法国人。
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忸怩不安,也是什么东西都没吃。
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
”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
“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
”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普斯佳科夫,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
”有人递给他一杯酒。
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
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见了天日!
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特兰勃良!
”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
普斯佳科夫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
而且是安娜勋章!
法国人也在捣鬼!
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
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
……”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是啊!
”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特兰勃良!
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
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
这可真是怪事!
”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
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
唉,真没想到啊!
”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
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
安娜三级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三级勋章高一个等级,而符拉季米尔勋章又比安娜三级勋章高两个等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斯皮奇金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