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9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docx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 题

 

主备人

课 型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教学反思

课 题

1、父母的难处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

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

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

(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教学反思

课 题

1、父母的难处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小组交流汇报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

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

记录下来。

4、讨论:

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三、课后活动

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课 题

1、父母的难处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 学

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小小辩论会:

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

1、小组讨论:

(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

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

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

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

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

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

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

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二、送父母一片阳光

1、阳光有什么特点?

我们怎样为父母送上一片阳光?

2、有一个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后是这样做的。

讲一个小故事。

3、你还知道哪些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并为父母分忧的事例?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

4、你的周围或你自己有过这些事情吗?

你们是怎么做的?

5、老师可适时点拨。

如果父母的身体不太好,我们要以提醒他们别忘记吃药;父母心情不好,我们要以给他们说说开心的事儿;如果父母是为孩子的学习情况烦恼,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尽自己的能力搞好学习等。

(鼓励学生发言,说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说起,联系自己的做法谈谈。

6、师小结:

有时父母的很多难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少让父母操心说是在为他们解决困难。

我们不但要理解他们的难处,而且要主动为父母分担忧愁,不让他操心,为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也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也许只是一杯热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在为父母分担忧愁。

我们更要爱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无私的爱,为他们送上一片阳光。

 

教学反思

课 题

2、家里的烦人事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生活烦恼,并学会一些面对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生活烦恼,并学会一些面对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幸福的全家照片,老师也准备一张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忆幸福往事,说说自己的烦恼。

1、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福愉快的生活往事。

2、老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照,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

3、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家中的烦恼。

二、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

1、请学生阅读书中的两个案例。

2、你能发现知心姐姐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吗?

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策略,如:

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身体力行等。

4、小组活动:

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

(1)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2)双方把交谈的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

(3)小组交流,评选不组“最佳知心姐姐”,并要归纳出他成功的理由。

(4)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最佳知心心姐姐”。

三、永远不变的爱

1、自由阅读教材中《永远的亲情》。

2、学生谈谈体会。

3、现在再让我们想想家中的烦恼大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中的烦恼和外面的烦恼有什么不同?

4、你发现解决家中烦恼的好办法了吗?

5、教师小结归纳。

 

教学反思

 

课 题

2、家里的烦人事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

教 学

重难点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话题。

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父母

1、你的父母爱你吗?

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中看到了这一点?

2、自由阅读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

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

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

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

3、教师可以补充教学资源提示中的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认识到:

父母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正确面对,就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让我们都来为家庭献一份爱

1、生活像一条河,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旋涡。

让我们试着一起走出旋涡,为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吧!

2、全班交流你有哪些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

4、小结;

 

课 题

2、家里的烦人事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通过观看家庭录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为家庭幸福尽力。

教 学

重难点

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为家庭幸福尽力。

教学准备

发告家长书,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联欢会的设计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看录像

二、  感受幸福

1、说说录像中的自己或是他人当时的幸福状态。

2、说说自己的家庭联欢会。

三、体会责任

1、回忆联欢会后,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是否比以前更和谐美满。

2、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家庭公约》

1、小组内讨论主题与主要内容。

2、合作拟定一份《家庭公约》。

 

教学反思

课 题

3、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教 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

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

4、你和和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冲突和矛盾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让他们认识到:

学会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我们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1、你们有自己的心事吗?

都有哪些心事呢?

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2、教师可以把纸条收上来,读一读孩子的心事。

(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采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将学生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

3、当你有了心事之后,会向谁倾诉呢?

为什么?

4、有的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

(把学生双方的意见分别写在黑板上)

5、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

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须自动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诉父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提高他们对与父母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激发

1、出示一个图案设计:

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2、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

表示什么意思呢?

3、此图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

(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

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4、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5、总结:

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可你们和父母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