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5899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docx

五上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修改了

乌市第六十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内容

主讲人

参加人员

第3单元

周晓娟

交流人

讨论交流内容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教学本组课文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所告诉我们的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写作中所运用到的各种说明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5.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6.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三、单元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约用12课时。

1.《鲸》2课时

2.《松鼠》1课时

3.《新型玻璃》2课时

4.《假如没有灰尘》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回顾与拓展1课时

9、鲸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性文章。

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

另外,课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复备

(补充修改完整)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自由读文

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初步认识说明方法

一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会有什么了解。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

也可以做上标记。

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在字音上注意“滤”。

在字形上引出“肺“字,及时指出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理解“胎生”和“卵生”等词语。

2.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

勾勾画画相关的语句。

3.请学生汇报课文都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

给课文划出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鲸非常大;第二段(第2自然段):

写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第三段(第3自然段):

写鲸的种类。

第四段:

(第4一7自然段),写鲸的生活习性。

4.再请学生结合着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1.师:

课文是介绍鲸,为什么先介绍象?

(这是在作比较。

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一找哪里还使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引出: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让学生举一反三,师指名读读上面的两句话,体会一下鲸的大。

2.找到课文中描写鲸的重量和长度的语句读一读。

体会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1)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鲸是一种庞大的动物。

“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将具体数字改成“庞大”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比较,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

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

(2)试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3.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里使学生体会举例说明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小结写作方法

4.进行朗读指导。

四、作业布置

默读课文,把文中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们对鲸有什么了解吗?

请和同桌谈一谈。

 

做上标记

 

勾勾画画相关的语句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大家集体补充,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概括

 

 

画一画、说一说

 

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复备

(补充修改完整)

 

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

 

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生活习性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引入:

上节课学习了《鲸》的第一部分,知道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鲸的特点。

二、围绕重点,继续学习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

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预设学生汇报: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

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四、学习写法

课文中多次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表达特点,并仿说一句话。

五、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听写词语互相修改

 

生默读思考勾画批注

 

交流分享思考收获

 

设计表格

 

分享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9、鲸

形体特点-----大、重、长

进化过程-----陆地到海洋、哺乳动物

种类-----须鲸和齿鲸

生活习性-----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10.松鼠

教材分析: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课文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学习目标:

1.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学习重、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复备

(补充修改完整)

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理清顺序

理解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比较学习

 

拓展仿写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像把伞?

(学生回答:

松鼠)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

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2.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

(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预设: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预设: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你喜欢松鼠吗?

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学生回答交流

 

师生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批注,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再读再思

 

交流读思

 

回顾已学课文,对比交流

 

交流心得

 

仿写练习

板书设计:

10松鼠

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行为特征、生活习性

 

11.新型玻璃

教材分析:

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

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学习目标:

1.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拼;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理解新词在词语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地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学习重、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能正确区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复备

(补充修改完整)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字词是基础

 

学会使用边读边找边画的方法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听写生词

 

重点词句的学习

 

自主学习

 

领悟写法,学习运用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

2.(板书课题)“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自学生字词。

⑴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⑵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看守”中的“看”读kā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ān,“调节”中的“调”读tiáo)

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⑷巩固练习,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并思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用笔画下来。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4.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指导分段)

四、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听写生字词。

二、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

”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⑴这是什么玻璃呀?

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

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它有什么作用?

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⑵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

(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⑶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

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句子。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⑷思考:

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用了3个“可以”一个“也可以”,说明“夹丝网防盗玻璃”用途很广泛。

⑸指导朗读第一段。

2.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

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

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

分组读书讨论,要求:

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3.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⑴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

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⑵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三、领悟写法,学习运用

1.我们来回顾一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新型玻璃?

2.指生交流。

预设:

⑴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运用假设的说明方法。

⑵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

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说明方法:

打比方)

⑶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说明方法:

打比方)

⑷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

⑸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说明方法:

举例子)

……

3.我们还要来了解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这5种玻璃连起来介绍的。

⑴默读前5个自然段,画出开头的一句,读一读,思考一下这个开头有什么用。

这5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⑵教师简单讲解

都介绍了每种玻璃的特点和它的作用。

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第二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既连接到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

第4段首句过渡很自然,令人感到亲切。

第5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起读者阅读的愿望。

第6段主要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四、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1.科学发展非常快,每天都有许多异想不到的事情在发生,如果你是顾客的话,你希望科学家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

请你说出名称、特点、作用。

2.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想象,让其充满自信。

学生交流

 

交流理解

 

边读边画

 

听写后学生互相批改

 

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完成学习内容

 

复习说明方法的运用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板书设计:

11新型玻璃

 

玻璃名称

新型玻璃的特点

新型玻璃的作用

加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吸热

使房间冬暖夏凉阻挡强光和冷气

消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的特点作用及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学习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复备

(补充修改完整)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延伸拓展

 

小练笔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

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

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2.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

用“——”画出来。

灰尘有什么作用?

用“~~”画出来。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4.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5.小组汇报。

6.总结说明方法:

从这篇课文中,你学会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如鸟粪、电视、网络,鹿和狼的故事,水、看课外书、用电、汽车的使用、电脑。

)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它并且趋利避害,那样有害的东西也同样能造福人类。

这也是一个哲学道理。

)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短文。

  

 

学生思考交流

 

读、画、议、学生批注

 

完成表格后汇报交流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3.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4.背诵“四时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5.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