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575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医学应用学科。

本课程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生物化学技术即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

(一)和临床生物化学即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

(二)两门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课程。

生物化学技术着重介绍生物化学发展中当前常用的几大技术的原理、基本设计和应用评价,以及一些基础的诊断分子生物学内容。

临床生物化学以物质及物质代谢为纲,阐述物质代谢紊乱与疾病发展的基本病理改变,主要器官的功能失常与疾病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化及生化诊断。

本课程理论与实验并重,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理论逻辑的训练,又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巩固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掌握病理状况下体内的生化变化,还可通过生化检验方法和技术,帮助临床诊断以及采取适宜的治疗等,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

本课程由医学检验专业生化教研组负责,分为生物化学技术和临床生物化学两部分内容。

生物化学技术先以绪论对讲授内容进行概述,再分别阐述光谱分析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PCR体外扩增技术等当前常用的临床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对各项技术的基本理论作较系统的阐明,同时围绕这些技术安排相关的、结合临床应用以及科研应用的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加强这些技术的实践及应用能力。

临床生物化学着重于人体病理请况下生化代谢的变化,同时研究其相关代谢物质与量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疾病预防和疾病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实验室依据。

主要内容为绪论、血浆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诊断酶学、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代谢紊乱、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内分泌疾病的代谢紊乱、神经疾病的代谢紊乱、体液肿瘤标志物、自由基代谢紊乱、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等,从疾病的角度介绍病理状况下的生化变化,并安排相关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本课程除了要求应用化学、基础生化与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外,还应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密切联系,广泛应用这些学科领域的新成就,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已经修完这些基础课程。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课程教学在2个学期内完成,总学时为198学时,其中生物化学技术为90学时(包含考试),临床生物化学为108学时(包含考试)。

生物化学技术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医学检验专业全日制本科为教学主体,设定5个学分。

临床生物化学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医学检验专业全日制本科为教学主体,设定6个学分。

临床生化和生化检验课程理论课以班级为单位,由医学检验专业生化教研组老师及相关临床科室外聘老师授课。

实验课分组进行,每组2人,由学生单独操作或分工操作完成实验内容。

每位学生需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实验结果,并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的教材

课程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

周新教授和府伟灵教授主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为理论讲授用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自编《生物化学技术实验指导》为生物化学技术实验用书,钱士匀教授主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为临床生物化学实验用书。

,建议将TietzTextbookofClinicalChemistryandMolecularDiagnostics,4thEdition作为教学参考教材。

课程安排与学时数

表一生物化学技术教学实验时间安排

生物化学技术

87学时

一、绪论

4学时

二、分光光度法

实验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和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

6学时

三、电泳技术

实验二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5学时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

6学时

实验四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学时

实验五血红蛋白的等电聚焦电泳

5学时

实验六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学时(示教)

四、离心技术

3学时

五、层析技术

实验七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

5学时

实验八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

6学时

实验九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

(一)

5学时

实验十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

(二)

4学时

实验十一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6学时

实验十二酶学实验

6学时

实验十三组织DNA的提取和纯化

5学时

实验十四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4学时

实验十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

3学时

实验十六综合实验

3学时

表二临床生物化学教学理论时间安排

讲授内容

讲授时数

绪论

0.2学时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

2.8学时

糖代谢紊乱

3学时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6学时

诊断酶学

3学时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3学时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6学时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6学时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3学时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2学时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

1学时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

3学时

内分泌疾病的代谢紊乱

3学时

神经疾病的代谢紊乱

3学时

体液肿瘤标志物

3学时

自由基与代谢紊乱

6学时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3学时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3学时

共计

60学时

表3临床生物化学教学实验时间安排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血清蛋白质测定

3学时

血清葡萄糖测定

3学时

血清TG、Ch、HDL测定

3学时

血清ALT测定

4学时

血清淀粉酶测定

3学时

血清CK及其同工酶测定

3学时

血清胆红素测定

4学时

血清尿素、尿酸测定

3学时

血清肌酐测定

4学时

上机实验

12学时

综合实验

4学时

共计

46学时

课程的考核与评分

本课程的考核分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两部分,综合总评得出考核成绩。

生物化学技术和临床生物化学分别考核,即每学期均有实验和理论考核。

实验考核合格方能参加理论考核。

实验考核以每次实验课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进行评分,占总评的30%。

理论考核均为一次期末考试,占总评的70%。

理论考核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

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技术

绪论

【教学内容】

1.生化技术定义。

2.生物大分子的一般制备法:

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法;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可根据其溶解度、分子大小、带电性质、配体特异性、密度等性质差异。

3.生化技术的特点。

4.生化技术的应用。

5.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的要求】

掌握: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原理

熟悉:

1.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

2.生化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了解:

生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分光光度法

【教学内容】

1.光的基本性质:

波动性和微粒性。

2.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及常用方法:

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

3.光吸收的基本原理: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4.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Lambert-Beer定律。

5.分光光度法和吸收光谱。

6.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其功能。

7.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

1.分光光度法原理。

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3.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熟悉:

1.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及常用方法。

2.光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吸收光谱。

3.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其功能。

实验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和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

【教学内容】

1.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的基本原理。

2.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

3.实验器材与试剂。

4.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的操作步骤。

5.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的操作步骤。

【目的要求】

掌握:

1.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的基本原理。

2.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

3.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熟悉:

1.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的操作步骤。

2.血红蛋白及衍生物吸收光谱测定的操作步骤。

电泳技术

【教学内容】

1.电泳及电泳技术的定义。

2.电泳技术的分类。

3.电泳的基本原理:

M=V/E=Q/6πrη。

4.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渗、分子筛、其他因素。

【目的要求】

掌握:

1.电泳的基本原理。

2.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3.电泳迁移率M的定义。

熟悉:

1.电泳及电泳技术的定义。

2.电泳技术的分类。

实验二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教学内容】

1.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琼脂糖凝胶的结构特点。

3.实验器材与试剂。

4.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5.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临床应用。

熟悉:

1.琼脂糖凝胶的结构特点。

2.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3.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电极缓冲液、染色、结果观察等。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

【教学内容】

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2.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特点。

3.实验器材与试剂。

4.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操作步骤。

5.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2.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临床应用。

熟悉:

1.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结构特点。

2.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簿膜电泳的电极缓冲液、染色、脱色、定量等。

实验四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教学内容】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组成。

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化学聚合(AP-TEMED系统);光聚合(核黄素-TEMED系统)。

3.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与孔径关系:

凝胶总浓度和交联度。

4.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凝胶系统组成;分离原理。

5.实验器材与试剂。

6.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7.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与孔径关系以及凝胶总浓度和交联度的概念。

3.AP和TEMED的作用。

熟悉:

1.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凝胶系统组成。

2.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极缓冲液、染色、脱色、结果观察等。

实验五血红蛋白的等电聚焦电泳

【教学内容】

1.等电聚焦电泳的定义及特点。

2.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的带电情况分析;载体两性电解质的本质及特性;pH梯度的形成;支持介质的选择。

3.等电聚焦电泳的应用。

4.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红蛋白的基本原理。

5.实验器材与试剂。

6.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2.pH梯度的形成。

3.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红蛋白的基本原理。

熟悉:

1.等电聚焦电泳的特点。

2.等电聚焦电泳的应用。

3.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六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教)

【教学内容】

1.SDS及其作用。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分子的解聚;SDS和还原剂的作用;影响SDS电泳的关键因素;缓冲系统的选择;凝胶系统的选择;分子量的测定。

3.去污剂的选择。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类。

5.实验器材与试剂。

6.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7.银染的基本原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SDS和还原剂的作用。

3.银染的基本原理。

熟悉:

1.影响SDS电泳的关键因素。

2.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极缓冲液、染色、脱色、结果观察等。

了解:

去污剂的选择

离心技术

【教学内容】

1.离心技术发展简史。

2.离心技术基本原理:

根据颗粒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的行为发展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根据物质颗粒的沉降系数、质量、密度及浮力等因子的不同,而使物质分离。

3.离心技术的基本概念:

离心力、相对离心力、沉降系数、沉降速度、沉降时间等。

4.离心机种类及转头。

5.离心分离方法:

差速离心法;速率区带离心法;等密度离心法。

梯度溶液的制备。

6.分析性超速离心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差速离心法、速率区带离心法和等密度离心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点。

2.RCF与rpm的换算。

熟悉:

1.离心机种类及转头。

2.梯度溶液的制备。

3.分析性超速离心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层析技术

【教学内容】

1.概述:

层析的概念;层析的发展简史;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2.层析技术的分类:

按两相所处的状态分类;按层析机制分类;按操作形式分类。

3.层析的一般原理:

分配系数;层析中组分移动情况。

【目的要求】

掌握:

1.层析的基本原理。

2.分配系数的概念。

3.流动相、固定相的选择。

熟悉:

1.层析技术的分类。

2.Rf值(移动速度):

在单位时间Rf=某组分向前移动的距离/溶剂向前移动的距离。

实验七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

【教学内容】

1.凝胶层析定义。

2.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分子筛效应。

3.凝胶层析有关概念:

凝胶总体积、洗脱体积、外水体积、内水体积、凝胶干体积、Kd。

4.凝胶层析的特点。

5.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6.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2.洗脱体积、外水体积、内水体积、Kd。

3.装柱及注意事项。

熟悉:

1.凝胶层析的特点。

2.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实验八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

【教学内容】

1.概述:

亲和层析定义、亲和层析特点。

2.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

生物专一吸附;具有专一性亲和力的生物分子对;亲和层析的基本过程。

3.固相载体的选择用于亲和层析的载体应具备的特性;可供选择的载体。

4.配基的选择:

配基应具备的条件;以酶和底物为例讨论配基与欲纯化物质的亲和性;可作为配基的物质。

5.配基与载体的偶联:

手臂;手臂的条件

6.亲和层析的吸附与洗脱。

7.亲和层析的应用

8.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的原理

9.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

2.配基与载体的概念。

3.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的原理。

4.Kd与KL的关系。

熟悉:

1.亲和层析特点。

2.配基与载体的选择。

3.配基与载体的偶联。

4.亲和层析的应用。

5.亲和层析法分离豌豆凝集素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九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

(一)

【教学内容】

1.吸附层析的概念及原理。

2.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概念及原理;薄层层析的特点;吸附剂的要求;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常用吸附剂。

3.溶剂:

溶剂要求;溶剂选择考虑因素;溶剂的选择可通过实验确定。

4.薄层层析的应用。

5.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原理。

6.氨基酸的DNS化。

【目的要求】

掌握:

1.薄层层析概念及原理。

2.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原理。

3.活度的概念。

熟悉:

1.吸附层析的概念及原理。

2.吸附剂与溶剂的选择。

3.薄层层析的应用。

4.氨基酸的DNS化过程。

实验十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

(二)

【教学内容】

1.薄层层析的操作:

点样、平衡、展开、显色。

2.DNS-氨基酸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DNS-氨基酸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

薄层层析的操作

实验十一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教学内容】

1.离子交换层析的概念及原理。

2.离子交换剂的种类:

离子交换剂的概念;按活性功能基团带电性质不同可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树脂、纤维素、凝胶。

3.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4.缓冲液的选择。

5.洗脱剂的选择。

6.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原理

7.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基本原理。

2.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的概念。

3.目数的概念。

熟悉:

1.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2.缓冲液的选择。

3.洗脱剂的选择。

4.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茚三酮对氨基酸显色的原理。

实验十二酶学实验

【教学内容】

1.酶的概念及特点。

2.酶促反应的特点:

高度不稳定性、催化效率高、高度特异性。

3.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淀粉酶的特异性:

原理;操作及操作注意事项。

5.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6.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7.碱性磷酸酶的Km测定:

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2.Km的概念、意义。

3.Km值测定原理和方法。

熟悉:

1.酶促反应的特点。

2.米-曼氏方程式。

3.酶的概念及特点。

实验十三组织DNA的提取和纯化

【教学内容】

1.组织DNA提取的基本原理。

2.组织DNA提取的基本过程。

3.组织DNA提取所用试剂及其作用。

4.DNA鉴定与测试方法。

5.组织DNA提取操作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掌握:

1.组织DNA提取的基本原理。

2.组织DNA提取主要试剂及其作用。

3.DNA鉴定与测试。

熟悉:

1.组织DNA提取的基本过程。

2.组织DNA提取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十四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教学内容】

1.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定义。

2.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3.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

变性、退火、延伸。

4.聚合酶链反应的基本要素:

模板DNA、引物、酶、dNTP、Mg2+、缓冲体系等。

5.聚合酶链反应循环参数:

变性温度与变性时间、退火温度与退火时间、延伸温度与延伸时间、循环次数、扩增反应曲线。

6.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分析。

7.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特点。

8.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实际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

2.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分析。

3.聚合酶链反应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熟悉:

1.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特点。

2.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实际应用。

了解: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实验十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

【教学内容】

1.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的定义。

2.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分析的基本原理。

3.SSCP的操作。

4.银染原理和过程

5.SSCP的应用:

突变的检测、多肽性的分析等。

【目的要求】

掌握:

1.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分析的基本原理。

2.银染原理。

熟悉:

1.SSCP的操作。

2.银染过程。

3.SSCP的应用。

实验十六综合实验

【教学内容】

1.各实验基本原理。

2.操作步骤。

3.操作注意事项。

4.试剂作用。

【目的要求】

掌握:

各实验基本原理

熟悉:

1.各实验操作。

2.试剂作用。

了解:

操作注意事项。

临床生物化学理论课部分

绪论

【教学内容】

1.临床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和性质:

临床生物化学的定义;临床生化的主要任务。

2.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学科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3.临床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基因与疾病的防治;临床检验诊断的研究。

4.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要求】

掌握:

1.临床生物化学的定义。

2.临床生化发展的简要回顾与现状。

熟悉:

临床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

了解:

临床生化的领域和性质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

【教学内容】

1.体液蛋白质及其代谢紊乱:

血浆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血浆蛋白质电泳组分的临床分析;血浆蛋白质种类及其异常;其他体液蛋白质。

2.氨基酸代谢紊乱:

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紊乱;继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

3.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

嘌呤核苷酸代谢、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4.蛋白质和氨基酸检测:

体液总蛋白和清蛋白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

1.疾病时血浆蛋白质变化的图谱特征。

2.血浆蛋白质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熟悉:

几种重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及临床意义。

了解:

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和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疾病。

糖代谢紊乱

【教学内容】

1.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糖的重要生理作用;血糖的来源及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器官的调节、激素的调节等)。

2.糖尿病: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几种类型的主要特点;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及白内障的发生);糖尿病的生物化学检测(血糖的测定、尿糖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蛋白的测定、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及C肽的测定)。

3.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定义和分类;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成人空腹低血糖症;餐后低血糖症;甲苯磺丁脲耐受试验。

4.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

果糖代谢异常等。

【目的要求】

掌握:

1.血糖浓度的调节。

2.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生物化学检测。

熟悉: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糖尿病的分型。

了解:

低血糖症和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教学内容】

1.血浆脂蛋白结构与受体: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结构;载脂蛋白组成与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载脂蛋白的基因结构及表型;LDL受体结构、基因结构及功能;VLDL受体结构、基因结构及功能;清道夫受体结构、受体配体及功能;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LCAT、HMGCoA还原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2.脂蛋白代谢:

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过程

3.脂蛋白代谢紊乱:

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及其特征、遗传性脂蛋白代谢异常、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4.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依据与危险因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5.高脂蛋白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值;高脂血症的饮食与药物治疗。

6.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学评价:

血浆脂蛋白测定;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