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论述题与案例分析
论述题
1.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谈谈你的体会。
2.试论杜威的教育思想。
3.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案例分析
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
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
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答案要点】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①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②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变或改组经验。
③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和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
④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是对教育目的的外铄性的批判。
他认为,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
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②他反对灌输式的教学,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反对向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③他主张教育没有外铄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3)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
3.【答案要点】
(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
①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②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
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
①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②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注意联系实际来谈论,此处可自由发挥)
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该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进行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
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
(3)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
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
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论述题
1.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中,当代生物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中国民间则有“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说,当代遗传学的发展也为人们重新认识这一观点提供了某些方面的证据。
请问:
(1)什么是遗传素质?
(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根据中小学生性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试分析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试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案例分析
美国康乃尔狄克州有一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个家族八代子孙共600多人。
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
他的八代子孙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当了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60多人当医生,1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官,80多人成了文学家。
1人担任过副总统,1人担任过大使,20多人任议员,120多人大学毕业后,有18人成为报社、杂志的主编或负责人。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遗传素质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作用有: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答案要点】
中小学生性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1)性别差异。
男女学生学习成绩由于受生理因素、传统观念、学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各阶段的教育,切合学生实际,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学生的全面发展;
(2)智力差异。
中小学生由于在先天素质的前提下,受环境与教育影响而在智力方面有所差异。
教育者对智力超常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早期发现、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人特长,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对智力发展缓慢及弱智儿童的教育应该特别重视,适当降低要求,耐心施教;
(3)非智力因素差异。
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
这对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答案要点】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4.【答案要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深刻认识这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和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和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工作既要必须掌握各个年龄阶段当中一般的规律又要经常了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育措施;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5.【答案要点】
答: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主观能动性。
(1)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构成了人持续发展的动力。
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1)优良的遗传素质为该家族成员的成才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生理前提,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遗传素质只能为该家族的后代提供发展的物质前提,仅具备这样的物质前提而没有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缺乏个体的主观努力,是无法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
(2)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这个家族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获得了发展的优先权;(3)良好的教育条件,能顺利发展他们的才能;
(4)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力量、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作用,这都有利于后代的成才。
(5)当然,他们的主观努力也是他们成才的重要因素。
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他们成才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条件。
所以.尽管该家族人才辈出,但这并不完全是遗传决定的,不能夸大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论述题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2.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3.试论述体、智、德、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4.试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5.试述我国先进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案例分析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
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场地不足,资金短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联系案例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与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益,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3.【答案要点】
(1)“五育”中的每一育中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区别只在于强调的侧重面和具体内容上;
(2)从实践角度看,“五育”各自的任务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关联性;
(3)在“五育”中,体育是基础,德育、智育、美育处于同一个层次上,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精神力量的发展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也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教育;
(4)在教育实践中,防止和克服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关。
4.【答案要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5.【答案要点】
(1)新中国关于教育目的的不同表述既反映了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2)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3)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4)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学、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也要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体育打下基础。
(1)学校体育的功能
①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能;
②体育可以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③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
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
①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格,不仅使之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要形成健美的体型和正确的姿态;
第二,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
第三,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下列两方面:
②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③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树立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2.试述现代学生观。
3.如何根据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联系实际论述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作为一名教师,你怎样看待现代师生关系?
案例分析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
各个国家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竞争的重点在于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关键则在于人才的竞争。
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需要有一流的教育。
要有一流的教育则必须要有一流的学校、一流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
当前,由于社会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学校、教师,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
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教学生做人;做家教成风;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收受家长财物;甚至出现了像“范跑跑”“杨不管”等师德败坏之教师。
这些现象,应当通过包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在内的工作尽快加以改变。
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联系案例,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个合格的教师具有的职业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团结协作;
④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
①政治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组织管理能力;
③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①高尚的师德;
②愉悦的情感;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健康的人格
2.【答案要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一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3.【答案要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和在职培训两条途径来实现。
(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新教师的人职辅导是一个安排有序的实施过程,意在专门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为期一年的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
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2)教师的在职培训。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要求教师能够认清新的形势.从容迎接新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日益频繁,需要不断地向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
①与工作结合的活动,即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活动,如课堂教学观摩;
②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即与工作有关但不发生于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活动,如课外的相互研讨、进修。
这些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服从于专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职培训活动服务于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与工作有关的,其对教学的作用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立刻就显现的,如对教师进行电脑培训。
4.【答案要点】
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因此,应从下列途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3)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作为学生,也要努力做到:
一是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三是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
)
5.【答案要点】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足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桕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
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无论是在知识上、智力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之于学生都有明显的优势。
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
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
最终是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3)其次,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
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对成艮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等作出的反应也深深地影响着教学者。
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教师常是作为社会的榜样或者社会的代言人出现的,人们常把他们视作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也是人类善的本性,是合理的社会伦理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
①爱岗敬业。
教师所从事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是塑造人、完善人的工作。
教师必须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热爱自己的职业、忠诚自己的事业,履行教师的职责,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
②学习创新。
教师不能安于现状、安于原有的知识和育人模式,而应该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以学科教育理论为“纲”,形成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网”状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必须更新观念,面向未来,改革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做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成为创新过程。
③热爱学生。
教师要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情,了解思想动态,缩短师生问的距离。
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
真正做到教师热爱学生而乐教,学生尊敬教师而好学,教学相长,教与学双边受益。
④师表育人。
用教师的表率、榜样示范去影响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教师不但要用自己的学识去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去育人;既要引导学生上科学之山,走成才之路,又要运用自身的人格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为此,教师要注意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
(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①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