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51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docx

事业单位统计学含答案

事业单位统计学题库

知识点一:

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国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

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

9、连续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

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

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知识点二:

统计调查

二、是非题

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

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部报表。

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

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7、单一表能容纳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

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

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

10、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

11、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三、单项选择题

1、通过调查、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

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

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

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D、调查对象的确定

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

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

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

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

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

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

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

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

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

13、调查时间是指()

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

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

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

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四、多项选择题

1、普查属于()

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

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

A、报告法B、采访法C、大量观察法D、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

3、专门调查包括()

A、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报表D、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

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

A、商品库存量B、职工人数C、工业总产值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工伤事故情况

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E、标志的承担者

6、统计调查()

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

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7、抽样调查具有()等特点

A、随机原则B、数量方面的推算C、适用面广D、可靠性高E、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8、统计调查项目()

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调查的具体容C、是指标名称

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

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

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

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

知识点三:

统计整理

二、是非题

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2、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

3、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表示。

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

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

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

8、所谓“上限不在”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

10、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

1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5、等距分组适合于()

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

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

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