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942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问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C.神经递质一氧化氮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D.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

 

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气体小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大分子颗粒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解:

A、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和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A错误;

B、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不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

C、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属于气体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C正确;

D、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D错误。

故选C。

点评: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面包蓬松

B.0℃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发菜和菠菜中的光合色素,层析结果不相同

D.HIV是RNA病毒,其增殖过程需要利用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答案:

B

 

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

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2、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蓬松多孔,A正确;

B、低温(0℃)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能使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

C、发菜为原核生物,含有的光合色素为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含有叶绿体,含有的色素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由于含有色素种类有差异,因此层析的结果也不相同,C正确;

D、HIV是逆转录病毒,存在RNA逆转录为DNA,以及逆转录成的DNA再转录为RNA的过程,逆转录过程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转录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正确。

故选B。

点评:

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某一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有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是该过程的模板链

B.②中的密码子与③中的反密码子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④表示核糖体,是该过程的唯一场所

D.图中所示的原料之一可由ATP转化而来

答案:

D

 

据图分析,图中的①和②为DNA分子的两条链,图中双链打开,以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了子链③RNA,这一过程为转录,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解:

A、根据图中③链与②链碱基互补配对,可知②链是该过程的模板链,A错误;

B、②为DNA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出的RNA,密码子与反密码碱基互补配对,但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错误;

C、图示为转录,真核细胞转录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核,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C错误;

D、转录所需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D正确。

故选D

点评:

4.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条21号染色体,这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可在减数分裂中发生联会。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属于遗传病,但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B.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21号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

C.患者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94条染色体

D.该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初步诊断

答案:

B

 

1、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含有致病基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不含有致病基因。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会i发生分离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或数目进行初步诊断。

解:

A、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但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A正确;

B、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B错误;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条21号染色体,共含有47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会出现94条染色体,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条21号染色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而进行初步诊断,D正确。

故选B。

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B.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C.静息电位形成时,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

D.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造成的

答案:

A

分析】

1、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感受器:

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

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

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3、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免疫缺陷、自身免疫。

解:

A、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A错误;

B、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正确;

C、无论是静息电位形成还是动作电位形成,膜内K+浓度都高于膜外,C正确;

D、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A。

点评: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均呈“J”型增长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天池周围高低错落的天山云杉体现了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答案:

C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2、群落由许多种群构成,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任何一个群落中,物种都是通过一定的联系聚集在一起的,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是不同的。

3、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解:

A、种群的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A错误;

B、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B错误;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

D、天山云杉属于同一种群,不于群落范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结构特征,D错误。

故选C。

7.党参是我国传统补益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党参幼苗喜潮湿、荫蔽环境。

为验证党参幼苗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研究小组利用党参盆栽苗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___________的多株党参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对___________组进行一定程度的遮光处理,另一组给予自然光照。

两组的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③每隔段时间测定每株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然后___________,根据计算结构绘图。

(2)实验环境中,12:

00比11:

00的光照强度大,但乙组实验中12:

00比11:

00的净光合速率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能验证党参幼苗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生长发育、大小、形状相似

(2).乙(3).计算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值(4).12:

00温度高,呼吸速率比光合速率增加的更快(5).乙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更大,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水和矿质元素等,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通过影响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而影响光合作用。

解:

(1)本实验是为了验证参幼苗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遮光,党参幼苗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即选择生长发育、大小、形状相似的多株党参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其中一组给予自然光照,为对照组,则另一组进行一定的遮光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组存在光合午休,乙组不存在光合午休,则甲组为自然光照,乙组为给予一定程度的遮光处理。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组中每株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然后计算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相对值,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曲线图。

(2)由图知,12点比11点光照强度大,说明光照不是限制因素,乙组已经解除光合午休现象,二氧化碳不是限制因素,又因为12点时温度高于11点,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呼吸速率增加的幅度大于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导致二者之差减小,即净光合速率减小。

(3)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以看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从图中曲线图可知,乙组(遮光组)比甲组(自然光照组)曲线所围成的面积更大,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更多,说明党参幼苗更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长。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西洋参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分析,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环境因素,能正确分析图形,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富贵竹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1)

0(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数/(条)

2.0

3.8

9.4

20.3

9.1

1.3

0

(1)请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第7组实验结果显示,10-5mol·L-1的2,4-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为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或“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通过表中数据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10-11molL-1是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表中数据显示2,4-D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条数的影响

(2).抑制(3).不能(4).浓度梯度较大,最适浓度应位于10-11左右(5).具有两重性

 

分析表格: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温度、每条插条的叶片数等属于无关变量。

解:

(1)根据表格可知,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条数的影响。

(2)与对照组(第1组)相比可知,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3)从实验结果分析,该实验中浓度为10-11mol•L-1的2,4-D溶液处理的平均生根条数最大,但由于浓度梯度过大,并不能说明该浓度就是是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最适浓度应位于10-11~10-9molL-1这一区间,若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在这一区间内继续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

(4)表中数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的2,4-D促进富贵竹的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富贵竹的生根,体现了2,4-D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数据,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数据,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图表数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数据减少,千万不要误认为数据减少就代表抑制作用。

9.2021年4月19日,学习强国平台报道了新疆巴州且末县6.5万亩肉苁蓉喜获丰收的消息。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柽柳等沙漠植物根部的寄生植物。

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肉苁蓉可从梭梭、柽柳等沙漠植物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肉苁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沙鼠对肉苁蓉的产量有很大影响,为了减少鼠害影响,人们在种植区建设暖棚、杆架等吸引沙鼠天敌,这种防治鼠害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防治,该方式的优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可持续发展肉苁蓉养殖,请你对当地种植户提两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消费者

(2).生物(3).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4).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合理采摘,采摘后使肉苁蓉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水平;适当增加物质和能量的投入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构成

作用(主要生理过程)

营养方式

地位

非生物

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热、水、土,气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用)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

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

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

异养型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2、有害动物的防治方法包括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解:

(1)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柽柳等沙漠植物根部的寄生植物,属于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

(2)利用沙鼠的天敌来防治沙鼠,这种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化学防治所不能比的。

(3)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要可持续发展肉苁蓉养殖,首先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减少农药化学的使用,其次要合理采摘肉苁蓉,采摘后时肉苁蓉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附近,保持肉苁蓉的最大增长速率,同时适当的时候可以加大物质和能量的输入等等,以确保该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某植物

花色受独立遗传的若干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相关遗传机制,某科研团队选择开黄花和白花的纯种植物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该植物花色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科研团队在新的环境中重复图1实验,结果如图2,研究发现两组杂交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有种基因型的植株花色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推测该种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由一对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若在新环境中对图2中的F1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图2中的F2在新的环境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对“基因决定性状”这一观点做出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

(2).3(3).AaBb(4).黄色∶白色=1∶1(5).3/8(6).基因能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即表现型(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据图1分析,F2中出现9∶3∶4的比例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花色受两对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B表现为红花,Abb表现为黄花,aaB和aabb表现为白花(或者AB表现为红花,aaB表现为黄花,Abb和aabb表现为白花)。

2、根据实验1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新的环境中重复实验1的结果与实验1的结果不同,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还受环境的影响,即表现型(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

(1)据图1分析,F2中出现9∶3∶4的比例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3种(或aaBB、aaBb和aabb3种)。

(2)图1中红色∶黄色∶白色=9∶3∶4,重复图1实验,结果为红色∶黄色∶白色=5∶7∶4,说明原本4份的红色表现为黄色,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根据图2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黄色∶白色=5∶7∶4,为9∶3∶3∶1的变式,说明图2中的F1的基因型为AaBb,在新环境中表现为黄色,图2中的F1进行测交实验,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白色=1∶1。

图2中的F2的基因型有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在新的环境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有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2/16)、aabb(1/16),占F2的比例为6/16=3/8。

(3)根据实验1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新的环境中重复实验1的结果与实验1的结果不同,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还受环境的影响,即表现型(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解答该题时,对F2中出现9∶3∶4、5∶7∶4的比例为9∶3∶3∶1的变式的理解是解答该题的关键点。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花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研究发现,花青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溶剂,但花青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

下图为某研究小组尝试采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植物细胞中花青素的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中通常用纤维素酶和________________进行酶解,以加速细胞破裂释放花青素。

其中纤维素酶至少包含三种组分,因此该酶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

(2)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_____,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影响花青素的品质。

(3)花青素粗品通常采用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的方法除去水分,不宜采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通过比色法测定粗品中的花青素含量,首先将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中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显色液;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制成样品处理液;最后通过比色找到与样品处理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的标准显色液,记录其花青素质量。

答案:

(1).果胶酶

(2).复合酶(3).使用量(4).杂质(5).花青素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超过60℃,花青素易受到破坏(6).花青素标样(7).相同浓度乙醇(8).最相近

花青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溶剂,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据此可判断在提取花青素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会使花青素受到破坏。

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破坏细胞壁有利于花青素的释放。

解:

(1)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以加速细胞破裂释放花青素。

纤维素酶至少包含三种组分,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萃取温度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花青素的品质。

(3)花青素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

因此花青素粗品通常采用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的方法除去水分,温度过高会导致其受到破坏。

(4)若要通过比色法测定粗品中的花青素含量,标样和待测样品应用同种溶液进行溶解,首先将花青素标样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中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显色液;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加入相同浓度乙醇溶液中制成样品处理液;最后通过比色找到与样品处理液颜色最相近的标准显色液,记录其花青素质量,即可代表粗品中的花青素含量。

点评:

萃取所用的溶剂应不能与水混溶,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lacZ基因位于大肠杆菌质粒上,其编码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C两种物质都存在时,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否则菌落呈白色。

下图为相关的转基因操作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有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具有的明显优势是能够_____________改造生物,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转基因技术常以大肠杆菌为操作对象,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①过程前后,目的基因末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3)②过程是构建___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酶。

(4)在基因工程中,转化是指_____________。

(5)通过③过程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菌落A~C中呈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定向

(2).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易培养(3).目的基因末端增加了一段与载体切口处相同的粘性末端片段(4).基因表达载体(5).DNA连接(6).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7).X-gal和IPTC(8).A、B

 

分析题图:

目的基因的左侧有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