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455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工程

引道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技术)审核:

(安全)审核:

编制: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4.1引道路基施工

4.2引道雨水施工

1工程概况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位于信阳市平桥区,工程南起沿河南路南侧,北至平桥大道,本工程上跨沿河南路、浉河、沿河北路。

沿河南路、沿河北路正在建设中。

引道在跨浉河大桥两端,与大桥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匝道与沿河路连接。

道路全长2006米,含跨浉河大桥735米,跨北灌渠40米,红线宽27米。

车行道上坡度2.0%,路面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式,人行道横坡度1.5%,坡向路中。

2编制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及1998年局部修订条文(CJJ37-90);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4)《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15)《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16)《检查井盖》(GB23858-2009)

(17)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和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相关设计资料。

3施工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

3.1施工计划安排

信阳市平东路跨浉河大桥引道工程本次施工范围为1+580~1+998,施工计划2012年5月1日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完成,总工期240天。

其中引道路基2012年7月31日之前完成;雨水管道工程2012年8月30日之前完成;引道路面2012年11月30日之前完成;人行道铺装2012年11月30日之前完成;其他附属设施201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主要施工项目计划安排见表3.1。

表3.1主要施工项目计划安排

项目名称

计划开始日期

计划结束日期

工期(天)

引道路基

2012.5.1

2012.7.31

90

雨水管道工程

2012.6.1

2012.8.30

90

引道路面

2012.9.1

2012.11.30

90

人行道铺装

2012.10.1

2012.11.30

60

其他附属设施

2012.12.1

2012.12.31

30

3.2资源配置

3.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配配置见表3.2。

表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2m3

2

2

推土机

山推160

2

3

装载机

ZL50G

1

4

振动碾

SR22MP

2

5

洒水车

12m3

1

6

蛙式打夯机

1

7

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1

租赁

8

钢轮压路机

1

租赁

9

摊铺机

1

租赁

3.2.2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见表3.3。

表3.3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

5

2

测量

3

3

试验

3

4

机械

12

5

电工

4

6

施工人员

35

合计

62

4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

清表→引道路基施工→雨水管道施工→引道路面施工→人行道铺装→其他附属设施施工。

4.1引道路基施工

因施工地带地形较为平缓,施工区域主要成因为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单元为浉河河漫滩,鱼塘较多,植被比较发育。

施工前须进行清表,经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核实签字后进再进行路基开挖。

路基开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大于200米。

施工至藕塘处时必须先清淤泥,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回填,路基填筑采用纵向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靠近边坡处超填0.5m,然后削至设计位置,保证完工后的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达设计标准,以便安排路面基层施工。

路基分层压实,应优先级配较好的砾类土、沙类土等粗粒土为填料。

桥涵台背优先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当透水性不足时可采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理。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线五度”,三线为:

中线、两侧边线;五度即:

厚度、拱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

4.1.1整平稳压

根据铺土厚度及自卸车载土量,设专人指挥,均布卸土,推土机平整稳压、碾压并形成带横坡的拱型层面;全断面分段填铺,不允许局部纵向填铺。

填铺顺序应从两侧向中心进行,宜采用后退法填铺;每一填层的两侧边缘,须按设计断面加宽50cm左右。

4.1.2机械碾压

采用振动碾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

先压路基边缘,再压路基中间。

振动碾行驶速度一般为2~5km/h。

碾压施工中,振动碾往返行驶的轮迹应重叠30~40c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路床填层采用振动碾沿中线纵向碾压,每层压实厚度30cm,路堤填层应从两侧向中心顺序行驶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30-50cm;做到:

及时碾压、压够遍数、压到边缘、压到接合部、不漏压;作业段衔接处设临时标志;实行“一层一验”制度,配足人员随层收坡。

避免后期削肥补瘦的做法。

为保证路基质量,在路基厚度范围内应无软弱土夹层,否则,按设计要求采取换填加固措施。

4.1.3检测

在路基整个填筑过程中,对压实土层的密实度(每填高一层)进行系统的检验,并及时填写路基填土压实检测报告,每次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1.4路面整修

当路基填筑高度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要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压完成后,要进行贯通测量,测设中线桩,并实测其高程,按设计高程+预留沉落量进行挂线整修。

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

4.2雨水工程施工

首先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召集有关施工人员,核对结构物的桩号位置,设计标高,结构形式,制定施工详图,确定施工方法,安排进度计划、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生产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做好施工前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入施工场地。

然后,在施工时,严把材料进场关,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质量达到要求。

4.2.1对材料的要求

(1)水泥:

全部使用业主公开招标的水泥。

(2)砂:

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沙,含泥量不大于5%。

(3)水:

选用自然水沟、水塘的可饮用水。

(4)钢筋:

满足图纸设计要求的规格,强度的合格产品。

(5)钢筋混凝土圆管:

雨水管道选用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排水管(GB/T11836-2009),橡胶圈柔性接口,施工时应保证插口插入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管基础采用120°砂石基础,检查井除图中注明外,预留支管检查井采用砖砌雨水检查井,检查井采用塑钢踏步、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及基座。

进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雨水箅子采用球墨铸铁防盗箅子,以上均符合设计要求,外壁注意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起,各部尺寸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内外侧表面平直圆顺,端面应与埋设交角一致。

4.2.2雨水管道的铺设及检查井的砌筑

(1)施工流程图

定位放线——开挖管槽——人工整平处理槽底——基底压实找平、找坡——吊装圆管就位——处理接口、砌筑检查井——回填砂——分层回填土。

(2)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

用全站仪根据坐标控制点,放出雨水管道的纵、横向管线位置,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开始开挖管槽。

、开挖管槽及整理槽底

采用1m3的单斗挖掘机,配合东风自卸车挖运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采用人工整理槽底,按设计标高整理成型。

、砼基础

立模现浇砼基础,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砼的坍落度并要有内部质检人员旁站监督,要特别注意标高,轴线的控制。

、吊装圆管及接口处理

砼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就可吊装圆管就位,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回填

管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500mm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夯实。

分层夯实直至距土路基顶面设计高程80cm处,以上回填后用水压分层采用振动棒振捣,直至密实为止,全部回填过程监理旁站,分层检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检查井的砌筑

按照《国标》、《院标》的图纸要求,开挖检查井基础。

按图纸要求先浇筑井底铺砌,用红砖按要求规定砌筑井壁,特别注意的是井壁与管壁的接缝处要填塞密实不得漏水,防水抹面砂浆的标号要严格按图纸规范要求施工。

施工过程要求监理旁站指导,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4.2.3注意事项

(1)砂浆、砼无论用量多少,各种材料必须计量准确,用拌合机拌合,杜绝人工拌合。

(2)架立模板可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

(3)砌块在使用前浇水湿润,清除表面杂质。

(4)砌体应分层砌筑,生浆饱满,安放稳固,砂浆饱满,竖缝错开,砌块选择合适,敲除尖锐部分,不得在石块下垫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

(5)外观平顺,符合标准要求,勾平缝后做六边形凸缝,以达到美观。

(6)认真做好回填工作,一般300mm一层,振动夯实并灌水处理。

(7)设置平面控制桩,严格控制排水管线的位置,防止中轴线偏位。

(8)砂浆、砼确定的配比换算成工地配合比,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准确计量各种材料,拌和后应均匀一致,无离析和泌水,工作性能良好。

4.2.4雨水口

雨水进水口采用偏沟式雨水口,防盗铸铁雨水箅子。

(1)基础

基础的垫层应人工仔细清除,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则用填土材料或旧料补填,不得用土回填。

垫层用碎石填筑,应均匀摊平,夯实密实。

基础用C10混凝土。

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拍平、振实。

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毕后12h不得浸水,应进行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

(2)井身

①收水井井身砌筑前,应打扫冲冼基础表面,清除杂物,使基础表面无泥浆、无积水,砖块必须浇水润湿。

②砌砖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

③在砌筑的基础上,应铺设砂浆后方可砌筑砖砌体。

砌砖应做到井壁竖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井体不走样,砌砖时应砖面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砌砖应使砂浆饱满,并随时把挤出的砂浆刮平,并将井身墙面残浆清除干净。

④井体砖墙砌筑一定高度时,应采用1:

2水泥砂浆进行墙体抹面。

粉刷前墙面须洒水润湿,粉刷用的黄砂应经过筛选,剔除过大的颗粒。

抹面厚度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15mm,抹面终凝应润湿养护,不得有起壳、裂缝现象。

(3)井盖井篦

预制的井盖、井框、井篦安装前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要求完好无损,安装平稳可靠,进水顺畅。

4.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4.3.1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配合比

(1)水泥

水泥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粘合剂,它的质量尤重要。

施工时要选用质量好、各项指标合格、初凝(宜3h以上)、终凝(6h以上)时间较长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及时取样进行复试。

(2)集料

要求集料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集料中小于5mm颗粒含量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含有塑性指数的土越多,其收缩性就越大,抗冲刷能力弱,易使基层产生裂缝,故对集料中塑性指数严格检查控制。

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3)水

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4)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原则:

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

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

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

(5)确定碎石掺配比例

根据周围料源调查结果,我们确定用10-30mm,5-10mm,0-5mm三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

因为水泥稳定碎石粒径愈大,拌和机、摊铺机等施工机械愈容易磨损、混合料愈容易产生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平整度愈难达到较高要求,板结性也较差,故对集料的最大粒径要加以限制。

根据级配设计要求及施工情况,决定掺配比例为35:

21:

44

(6)确定水泥剂量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我局以往施工经验选取5%水泥剂量为满足强度指标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最佳水泥用量,则配合比为水泥:

集料=5:

100,施工时压实度按94%控制。

4.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要点

(1)路基检测及培土模

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一定要对路基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平面位置、高程、横坡度、宽度(强度、厚度已验过)及表面清洁情况,达不到要求者,采用合理的办法进行处理。

特别是路基的松散及起皮材料要彻底清除,决不能留下软弱夹层。

开始摊铺基层前在底基层上洒一遍水,保持表面湿润,不留明水。

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必须在两边培土模,土模宽度比设计宽度宽10~20cm,土模高同水泥稳定碎石层虚铺高度一致,土模必须拉线垂直切直,要有一定的密实度,一般在80%左右。

(2)基准的选用

放样前,项目经理部主管测量人员要对路段技术员进行控制点、水准点交底,控制测量资料必需

是监理认可的资料,并对测量、放样数据进行抽检。

选用Φ2~3mm的钢丝作为基线。

张拉长度100~200m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为1KN。

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

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间距一般采用5~10m(直线段不长于10m,曲线段不长于5m)。

钢钎应打设在离铺设宽外30cm~40cm处。

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间。

钢钎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设专人看管,严禁碰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

测量人员应紧盯施工现场,经常复核钢丝标高。

(3)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如条件不允许,可采用路拌法施工)

①拌和设备的选型

拌和装置宜选用性能好、拌和质量高的设备。

设备应配有电子计量装置(属重量比控制材料配比)。

拌和设备的台数、类型必须满足施工现场摊铺及施工进度的要求。

②级配碎石集料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规格分料掺配成混合料的施工方法。

在拌和之前,应反复检试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同时,每天开始拌和前几盘应作筛分试验,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③水泥剂量的控制

施工用的水泥剂量考虑施工离散性的影响,较设计值增加0.5%,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颜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动。

按规定频度抽检水泥剂量,每工作班,根据所用水泥、集料量计算一下总的水泥用量是否满足要求。

④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必须严格掌握。

在炎热的夏季施工,考虑到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可以在拌和时加大水量,水量加大值应由拌和出料时含水量和摊铺碾压含水量进行对比,损失多少补多少。

根据施工经验,在夏季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5点以后,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可增加0.8%~1.5%。

在雨季施工期间,由于下雨的影响,砂石料中占有一定水分,因此,在每天拌和前应对砂石料进行含水量测定,加水量应按最佳含水量减去砂石含水量进行控制,在其他季节施工可不考虑增加或少量增加,增加量控制在0.5%以内。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运输

为了节省倒车及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时间,一律采用20T的自卸汽车,并要求车况良好,自卸汽车的数量根据运距来定。

每天上班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排除故障,防止装好料后汽车不能自卸,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费。

还要考虑运输距离的长短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用蓬布覆盖。

装车时,要不停地移动位置以使拌和楼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离析。

(5)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本工程水泥稳定粒料的摊铺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

混合料在拌合后,宜在4~5小时内摊铺完成。

松铺厚度,应根据铺筑层的设计和要求达到的干密度,通过试压确定压实系数和松铺厚度,松铺系数为1.35。

摊铺时应注意防止水稳料离析而造成粗骨料集中而形成“窝”或“带”,当出现“窝”或“带”时应及时铲除,并用新拌均匀的水稳料填补,在机械摊铺作业面不够时,采用人工挂线摊铺。

(6)水泥稳定碎石的整型

摊铺时应边铺边整,用路拱板或拉线进行初步整型。

摊铺后应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1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表面5cm以上深度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同时再检查是否有粗骨料“窝”“带”,并按上述方法进行铲除,填补。

(7)水泥稳定碎石碾压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措施,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整形后,当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用轻型压路机碾压2遍后,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

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2遍以采用1.5km/h~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km/h~2.5km/h。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水稳层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实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1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沥青面层时处理。

(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接缝处理和纵缝的处理

摊铺水稳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水稳料弄整齐,紧靠水稳料放2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水稳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水稳料(也可以用钢模代替方木)。

方木(或钢模)的另一侧用砂或碎石回填,回填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钢模)几公分。

在重新开始摊铺水稳料之前,将砂或碎石和方木(钢模)除去,并将下层顶清扫干净,然后重新开始摊铺碾压。

如果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将已压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未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的并向下垂直的断面,然后再铺摊新的水稳料。

纵缝的处理横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水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4.4沥青混凝土施工

4.4.1施工准备

(1)基层要求:

强度、刚度、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高程符合要求;具有稳定性;表面应平整、密实;基层的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

(2)施工前应对材料检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3)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做全面检查,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应有足够的机械,施工能力应配套。

(4)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选用。

当沥青粘度大、气温低、铺筑层薄时,施工温度应用高限。

本工程采用AC-16C沥青混合料,沥青加热温度140℃-160℃,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125℃-160℃,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在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且不超过165℃,正常施工碾压温度不低于110℃-140℃且不低于110℃,振动压路机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65℃。

4.4.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场采用拌合机械拌制。

(2)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

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应根据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确定。

(3)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4)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4.4.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沥青混凝土计划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由厂家运至施工现场。

(2)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

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

3)混合液,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3)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防止粗细集料离析,每卸一斗混合料应挪动一下汽车位置。

(4)运料车应采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的措施,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时,也可不加覆盖。

(5)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比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6)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并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7)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

不符合规范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被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用于铺筑。

4.4.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辅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

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5)当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6)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规范要求,机械摊铺时取1.15-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