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487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docx

初中历史上册下学期复习重要知识点

13两汉经济的发展

本章从三个方面来叙述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一,农业的进步。

第二,手工业的新成就。

第三,商业的繁荣。

汉武帝治理黄河80年

水利

农业的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800年黄河下游

进步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了一千年)生产

农具发明了耧车工具

二牛抬杠耕作技术、方法

丝织业:

使用提花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手工业的素纱衣

新成就冶铁:

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

冶铁工具—水排

商业的繁荣: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抑商东西市位置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用围墙隔起

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东西二京便于控制管理

商业

手工业

农业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

不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

了商业的兴盛。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是怎么崛起的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其南下,但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

冒顿单于为什么能同意草原,有什么影响?

原因: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影响:

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冶铸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农耕,说明两族人民在生产劳动技术上已经有了交往。

经过发展匈奴的力量变得很强,多次南下,寻衅汉朝边境,汉初,经济萧条,无力反抗,只能与其“和亲”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取得了胜利,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

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昭君出塞

过程(内容):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与西汉签订了和好盟约。

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他。

意义:

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的贡献

1)匈奴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

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汉武大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

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军事上:

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统一。

思想上: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域: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目的,联合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最终虽然这个目的没达成,但是还是带来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因为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同时伴随着同年卫青、霍去病在军事上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明显带有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和联系的目的(从出使规模即可看出)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了西域都护,意义: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广东沿海沿海岸线南下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节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怎样评价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逐渐形成的,是沟通中西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加深了我国境内各名族的友好交往和名族团结。

16昌盛的秦汉文化

我国秦汉时期的文化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的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的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世界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所以被普遍使用。

在使用纸之前,世界各地人们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不是价格太贵,就是很不方便,不适合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而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中华名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晚期,张衡发明了能测验地震发生的仪器地动仪,意义:

最早的地震仪器,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地动仪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址方向,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封建迷信具有积极作用。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收集民间药方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意义: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7昌盛的秦汉文化

佛教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

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王充《论衡》对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又促进作用。

司马迁《史记》

写成史记的条件?

时代条件:

汉武帝时期经济文化大一统,政局安定。

个人条件:

父亲是史官,受家庭熏陶,爱好文史,年少寻访多地名胜古迹,做史官后,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大量书籍。

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撰写《史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勤奋的作风和为求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什么是后市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所以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杰出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

18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

通过这些措施,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00年,官渡之战,曹胜袁败原因:

1)袁绍轻敌,骄傲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

2)曹操,顺心民心,善于用人,采纳部下计策。

赤壁之战

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发动战争,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

过程: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

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影响:

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曹败孙刘胜的原因?

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二、曹操骄傲自满。

三、孙刘联军战术的正确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整体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的形成

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到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有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过程: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如何评价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生产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

魏国的水利蜀国的丝织业吴国的造船业(派船队达到过夷州)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兴亡

司马懿控制魏国大权——魏灭蜀——西晋建立(266年司马炎称帝)——灭吴国(280年)

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

一、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

二、统治集团的内乱(八王之乱)

三、内迁少数名族趁机起兵

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通过重用汉人,迅速发展强大起来。

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率领前秦攻打东晋。

结果失败

原因:

一、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

二、前秦军队指挥不当,苻坚刚愎自用,战线拉得太长,轻敌

三、东晋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影响: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的通知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重要原因()A前秦战力弱B前秦战线太长C前秦不习惯水战D前秦不得人心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

长江中下游地区

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

1、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越

2、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3、南方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稳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江南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几方面?

江南

水利工程,荒地开垦,水稻、牛耕、施肥、小麦的推广经济

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展

灌钢法冶金技术的发明,瓷器的普遍使用。

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落后于北方,人民生活有所保障,但没有富裕的人。

因为,三国之前,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江南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落后于北方。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是因为,1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越。

2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3南方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稳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在吞并了北方地区几个割据政权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多民族内迁,黄河流域的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原因:

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好处意义:

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有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避开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内容: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与汉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

意义:

这些措施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而促进了民族融合。

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20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数学领域求的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吧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

贾思勰北朝农学家写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主要内容:

1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

3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写了《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水经注》内容:

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画龙点睛

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统治者又开始大力扶植佛教

1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

2耗费大量财物

范缜《神灭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