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743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学迁址新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XX中学

迁址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0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建设理由和必要性……………………………………

第三章拟建原则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五章建设方案与建筑结构…………………………………

第六章节能、环保、消防、安全……………………………………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八章效益评价………………………………………………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项目概况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XX中学迁址新建

1.1.2项目建设性质

迁址新建公益性教学楼、学生寝室、学生食堂、科教综合楼、教师宿舍及活动场地建设项目

1.1.3项目负责人:

陈小涛

1.1.4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XX市XX中学

XX市XX中学地处长江之滨,创办于1992年,1994年搬迁现址。

是一所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近500人,初中近200人,现有教职员工近40人。

学校现占地42亩,校舍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2680万元。

现有教学楼1栋,教工宿舍1栋,学生宿舍1栋,学生食堂1栋、厕所2个。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

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荣获XX镇“人大评议信任单位”、“职教招生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研教改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1.2依据与工作概况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初级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

(3)《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

(6)国家其它法律、法规及规范;

(7)XX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第29次

(8)XX市XX中学关于“编制XX市XX中学迁址重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2工作概况

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XX市XX中学迁址新建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及分析了相关资料。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及项目拟建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工程材料、水电供应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有关因素进行了充分研究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建设理由和必要性

2.1、建设的理由

2.1.1、项目提出的背景

因湖南省化工农药产业基地---XX市滨江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需要,根据XX市市委、市政府和滨江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的整体规划,需将XX中学整体迁址到棋杆安置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园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园区的发展,各种污染将会严重影响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搬迁势在必行,XX中学重建项目对于解决XX镇及园区适龄儿童入学就读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2.2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原则和核心,它渗透和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整个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学生的就读问题是成千上万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该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XX乃至整个XX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2.3政策要求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着力解决学生入学问题。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整体方案的通知》及《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农村初中校舍建筑面积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设施更要符合国家标准。

(2)党的温暖。

国家重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心。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建好寄宿制学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

同时,建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也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精神的需要。

(3)改变学校生活服务设施现状的需要。

新建的XX中学服务面积较大,覆盖人口较多,需要住校的学生较多,为了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新建。

 

3、拟建原则与建设规模

3.1拟建原则

(1)拟建的XX市XX中学在规划设计时应具有整体性、时代性、超前性,并与周边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保持协调,为集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搞好环境设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优越的条件。

(3)绿化系统布局。

校内绿化美化布局合理,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5.3%。

因此,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城镇规划要求,同步进行项目周边绿化规划设计,通过花草、树木、人文景观、园林建筑等要素的合理布局,营造一个以绿色为主调,与校园内其它绿化相协调的景观空间。

(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消防设计,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增设室外消防栓数量、项目建筑与其它建筑物的间距必须满足消防的防火间距要求。

(5)环保方面应注重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的处理。

3.2建设规模

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并结合项目单位的实际需要,本项目总建设面积为19457.99平方米。

3.3建设内容

(1)教学楼:

4362.48平方米(二栋各四层)

(2)科教综合楼:

1938平方米(一栋三层)

(3)学生食堂:

1380平方米(其中操作间180平方米)

(4)教师宿舍:

2040平方米(二栋各三层)

(5)男生宿舍:

4450平方米(二栋各五层)

(6)女生宿舍:

2225平方米(一栋五层)

(7)幼儿园:

2918.51平方米(一栋三层)

(8)公厕:

144平方米

4、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为了XX市XX中学迁址新建项目,XX市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XX镇政府及园区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进行现场勘察和方案比较,本着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园区发展要求,满足项目建设条件,方便学生入学的原则,初步选定于XX市XX镇棋杆安置区。

4.1.1选址原则

(1)发展原则。

符合XX新镇和园区发展的需要,选址必须与园区整体规划想适应。

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之具有前瞻性、合理性。

(2)集中原则。

学校选址应具备中心覆盖,便于辐射接纳的功能特点,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3)安全原则。

选址应避免近污染源处、山丘滑坡段、悬崖旁、泥石流易发处、水坝、泄洪等不安全地带;此外,高压线缆、易燃易爆设施、管线及噪音严重的娱乐场所等应避免穿过或紧邻校园。

4.1.2地理位置

XX市XX镇位于XX市西北,依长江,临冶湖、羊溪湖,与湖北省洪湖市隔江相望,与云溪区比肩而邻,是“二省三市(区)六镇”交汇之地。

XX镇于1992年4月成立,1998年4月因区划调整,与原冶湖管委会所辖区域合并,现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辖9村1居委会,101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为10274人。

4.1.3建设地点

为了更好的方便服务群众,本项目选址XX市XX镇棋杆安置区,共建造面积19457.99平方米。

基本上能辐射XX全镇,选择地段交通便利,环境安静,适合项目建设地点。

4.2建设条件

4.2.1气候条件

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

年日照1722-1816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kcal/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oC,七月份平均气温约29.2oC年平均气温16.6-16.8oC,无霜期258-278d;年降雨日141-157d,降水量1469mm。

4.2.2地形、地貌

项目用地为微丘地形,本项目位于XX市XX镇棋杆安置区,基础底子较好,便于建设。

4.2.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拟建项目地址地质相对简单,地基土层层位比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适宜建筑物的建造。

水资源极为丰富,长江流经镇西北边沿。

境内河流湖泊众多。

4.2.4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XX市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1g,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

本项目属低于六层的多层建筑,应按规定做好构造设防。

4.2.5外部协作条件

(1)交通:

本项目选址于XX市XX镇棋杆安置区,位于XX镇中心地带,仅邻临鸭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电力:

本项目供电由XX市电力局供给。

(3)供水:

本项目所有用水由园区北控水务供水网络供给。

(4)建筑材料和施工力量:

本项目建筑材料供应有保障且价格稳定,水泥及钢材市场供应充足,砂石可从附近采购。

(5)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周围无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生产、贮存场所、食品和饮料生产、加工、贮存、家禽、家畜饲养、产品加工等企业。

对周边建筑物的建设不会造成影响。

(6)区域性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XX市滨江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XX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绿化景观设计、消防、交通等规范的要求。

本项目选址符合XX市滨江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决体规划的要求,场址建设条件较好。

项目场地符合建设条件,无需进行场址方案比选。

 

5、建设方案与建筑结构

5.1总平面布置

5.1.1指导思想与原则

(1)满足园区域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2)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规范规定的要求。

(3)道路及通道合理布局,学校功能区合理布局,以有利于管理及消防的需要。

5.2总平面布置方案

本项目以“一”型按南北朝向布置在XX市XX镇棋杆安置区内。

5.3绿化

利用空坪隙地种植花草树木,并适当增加园林景观。

5.4建筑结构

5.4.1结构造型

本项目建筑层数为1-5层,总建筑面积为19457.99平方米,拟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5.4.2抗震设防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项目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根据防震减灾要求,本项目建筑物必须按地震烈度7度构造设防。

5.4.3防火措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划》(GBJ16—8)(2001年版)本工程建筑中的梁、板、柱结构保护层的厚度均应按一类建筑的防火要求进行设计。

6、节能、环保、消防、安全

6.1节能

6.1.1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1.2节能措施

根据国家对建筑节能的有关要求,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以取得节能效果:

(1)在建筑物的屋面设置架空隔热层。

(2)为达到节约用水、计量收费,所有用水均使用节水型产品。

(3)电气节能

①照明灯采用光效高的节能灯,镇流器选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②照明功率密度值不能大于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③电缆、导线布线时尽量避免线路迂回或电能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