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4166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

井干、丽谯,华则华矣!

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

“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

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

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注]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楼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 (比:

连,并)

B.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

具体)

C.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

但,只)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出:

贬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比屋皆然这样B.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

 子声丁丁然……的样子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在

C.公退之暇的D.皆竹楼之所助也*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助词,无义吾所不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B.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C.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D.庶斯楼之不朽也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很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黄冈用竹瓦建屋说起,写登楼远眺,写楼中六宜,写谪居情怀,着墨不浓,情韵淡远,朴实感人。

B.文章以自家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干、丽谯等王侯贵族的豪华台阁相比较,表现了对荒淫奢侈生活的鄙视和自己高雅峻洁的人生态度。

C.篇末由竹工的话引出自己仕途屡遭贬黜的经历和对前途的忧虑,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D.本文写竹楼实以写人明志,把廉价省工的竹楼写得情趣盎然,文中极力渲染了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

   *    还隐含宦途失意的情怀

5.请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2)吾闻竹工云:

“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我听竹工说:

“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

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

         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雨,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③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④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

就着

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

三十里路程

C.将何往而非病病:

生病  忧愁、怨恨

D.乌睹其为快也哉乌:

哪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至于赤壁之下到达B.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成行成列

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D.窃会计之余功      指征收钱谷等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A.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B.王披襟当之曰

C.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D.将蓬户瓮牖    名作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览观江流之胜来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便

不以物伤性因此则人之变也   便(是)

C.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发语词D.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的

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庶人安得共之     代词

5.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

B.文中写快哉亭周围曹操、孙权、周瑜、陆逊的遗迹,暗寓作者也有他们那样的雄心和志向。

 C.文章借用楚襄王和宋玉的典故是为了讽刺楚襄王的骄奢。

 D.本文借物抒怀,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得坦然,自寻其乐。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

“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

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

“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而间谓余曰: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

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吾重有所感矣。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    徼:

边界

B.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      芟:

锄除

C.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

彻底探求

D.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适:

适应 乐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B.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C.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D.其为不知竹一也 *

3.下列对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间谓余曰偶尔    ③然使其人一旦见竹 假如

②固有不能间也欤阻隔   ④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B.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

甥其为我记之表语气       其为不知竹一也 因为

*C.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      D.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         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

5.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京师人与南人对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对比。

B.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本文既写人又写竹,其人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其实就是竹子的化身。

D.本文题为“记”,但作者并没有在“记”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得出文章主旨。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

私下

B.冀君实或见恕也冀:

希望

C.胥怨者民也胥: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

特别         只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于反复不宜卤莽B.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3.下列对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我”③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

②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发现④度义而后动       动词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议事每不合转折  B.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的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至于怨诽之多 助词,无义        

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转折D.故今具道所以  表原因

则非某之所敢知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表凭借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A.以兴利除弊 B.自媚于众为善

C.盘庚之迁    D.以膏泽斯民 名作动

6.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私交很好,但政见却不同。

B.王安石为自己在位日久却没能帮助皇上施恩百姓而知罪,所以要推行改革。

C.王安石批判了士大夫的保守思想,用盘庚迁都之事,表明自己矢志改革的决心。

D.王安石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理。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方成草草:

草稿

B.叩之寺僧叩:

C.趋而出趋:

小步紧走

D.必躬造左公第造:

制造    拜访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名作动

A.即面署第一名作状 B.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名作动

C.则席地倚墙而坐意动 D.与先君子善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介B.叩之寺僧 代

为除不洁者 动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助词

C.则史公可法也原来是D.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漏鼓移则番代就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转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介词

微指左公处暗暗地或劝以少休

A.两个“微”相同   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微”相同   两个“以”不同

C.两个“微”不同   两个“以”相同

D.两个“微”不同   两个“以”也不同 *

5.下列全部表现左忠毅公谥号的一项是

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②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③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④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⑤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⑥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6.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本文全面地记叙了左光斗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刻画了人物形象。

B.左光斗微行视学,看到史可法的文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批阅史可法的文章,就定为第一,这都说明他非常爱惜国家人才。

C.史可法冒险去狱中探望左光斗而遭到左光斗的痛骂,这是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惜。

D.文章写史可法治兵,明写史可法而暗写左光斗,是侧面描写左光斗的高尚品德。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清末造末造:

末世

B.踬踣者屡踬踣:

跌倒 遭受挫折

C.顾自民国肇造肇造:

开始建立

D.杌陧之象杌陧:

国家倾危不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直:

直接  简直

B.顾自民国肇造顾:

回顾但是

C.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丐:

索求

D.视清季有加视:

看到比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在B.草木为之含悲  因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替

C.始有墓碣之建修无意义D.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的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使动用法

A.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永存B.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说

C.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替……作传D.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使动用法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孙中山先生应人之邀写的一篇序言。

当时作者正督帅桂林准备北伐,他就书论史论世,热烈赞扬黄花冈烈士,是一篇借先烈的伟大精神鼓舞士气、进行战斗动员的檄文。

B.黄花冈烈士在武昌革命中血肉横飞,最后都被焚而死。

作者号召国人要学习他们的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真正理想的中华民国。

C.作者把黄花冈烈士比作田横五百壮士,把自己比作司马迁,为没能为黄花冈烈士立传而感到内疚。

D.全文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艺术手法,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6.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2)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我三十年前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是各位先烈不吝惜牺牲生命来争取的,这些(主张)不能实行,仍然像原先一样。

        我写这篇序言,既哀悼死去的先烈,同时也用来勉励读这本书的国人。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七)

《谭嗣同》原文(略)

练习题: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

(1)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2)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

(3)冀()缓急或可救助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5)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传上言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

B.仆与足不同受非常之遇

C.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D.乃叮咛而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2)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4.从文中可以看出谭嗣同和袁世凯分别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1)破格提拔

(2)在(时间)(3)希望(4)径直拜访(5)给

2.D

3.

(1)天下事明知道它难做,却尽力做好它。

(2)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谋划将来的办法;没有赴死的人,就没有报答圣明君主的办法。

(3)各国的变法,没有不跟从流血而成功的。

现在中国没有听说因为变法而流血的,这就是国家不昌盛的原因。

如果有(流血的),请从我(谭嗣同)开始。

4.谭嗣同尽心为国,勇于为国捐躯。

但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轻信他人。

袁世凯老奸巨滑,两面三刀。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张岱《西湖七月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娃:

美女

B.速舟子急放断桥速:

招致(催促)

C.止见篙击篙止:

D.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怖:

恐吓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全B.少刻兴尽,官府席散  名词

而实无一看者一处席其上,呼客纵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