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册单元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98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册单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册单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册单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册单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册单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册单元分析.docx

《八册单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册单元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册单元分析.docx

八册单元分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2011-06-0909:

23:

50|分类:

教育教学|标签:

|字号大

小订阅

教材分析:

本组课本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体裁的多样,语言极富表现力,细细品读会让读者走进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之中,从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组成,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还有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诗词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

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

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的秀丽风光,要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反复朗读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会深深吸引每一位读者,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记叙地游览顺序的同时,还要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七月的天山》作者抓住了天山夏天奇异风光的特色,展现出天山的独特丰韵。

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赞美自然的情感,积累优美语句。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可以拓宽视野,促进合作,加强交流。

学生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风景名胜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此方面接受的信息比较多,课外书会接触一些、听别人介绍也会了解一些,还有电视电影中也能看见一些,还有不少学生去旅游,亲眼见过一些。

本组课文都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风景美不胜收,而且语言丰富多彩,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本单元教学中还要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2、搜集有关信息,更多的了解这些地方。

3、仔细咀嚼文章精彩语段,丰富积累。

4、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32个词,认识、记忆16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展现风景名胜的多媒体课件。

2、师生搜集有关祖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教学本组课文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祖国风景名胜的了解,并让学生进行介绍。

然后教师展现自已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带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给学生以美感,并与学生谈话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引起学生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建议

(一)《古诗词三首》

这是古人笔下的江南山水美景,是古诗词,可依照先后顺序分别进行教学。

1、教师可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学生走入诗词描绘的意境中。

2、自主读文,理解诗意。

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已读文,小组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再尝试说说句子的意思。

注意必要时,教师或引导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和其他资料。

还要引导学生想想诗中描写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3、反复吟诵,体验诗情。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可进行汇报展示,比赛读,配乐读等。

4、拓展积累。

展示作者笔下的江南山水,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丰富认知,增加积累。

(二)《桂林山水》

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本文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桂林山水的奇丽之美。

教学本课之前可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

1、在教学开始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的欲望。

2、初读,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对课文进行整体的了解,让学生谈谈感受,奠定感悟基调。

3、研读,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想像画面,谈谈各自的感受。

再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弄清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开头写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等问题,来感受文章表达方法。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

最后谈谈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理解。

4、品读,积累语言。

选择自已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品读,再引导学生列出作者的写作提纲,进行练习背诵,积累优美语句。

5、“阅读链接”与创意比拼。

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再引导学生自已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赞美桂林山水。

给学生一些提示:

做导游、写广告等。

(三)《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

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1、揭示课题,自主读书。

教师或引导学生简单介绍双龙洞,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交流。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可进行小组合作读文,说说写写画画作者的游览顺序。

3、研读课文,感受景物特点。

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研讨思考每一部分的特点,想想自己的感受,再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实在。

4、欣赏与积累。

可运用多媒体展现双龙洞实景,还可用感情朗读的形式进行欣赏,再引导学生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四)《七月的天山》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

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自主读文,交流感受。

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2、品读课文,感受天山美景。

多种方式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天山的美,从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还要把握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

3、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和摘记,并进行背诵交流。

三、拓展活动

1、结合语文园地中的语文活动,可开展“带你去观光”活动,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优美山水的资料,还可走进大自然,记录大自然的美,进行汇报展示,可以搜集到或自已观察到向同学们介绍。

2、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平时看到或搜集到的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佳句名篇,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丰富积累。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分析2011-06-0914:

22:

20|分类:

教育教学|标签:

|字号大

小订阅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

《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生分析

“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等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从小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就比较多,以诚待人的事例也知道很多,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基础。

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很有感染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读中品味,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2、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

3、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理解,促进行动。

学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文字材料和事例。

2、制做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说说搜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文字材料,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名言、谚语,再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有关事例,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是从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出发点。

然后教师向学生总体介绍本单元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建议

(一)《中彩那天》

课文运用精彩的语言讲述了一件引人深思的故事。

让人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1、教学开始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金钱的认识,再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比金钱更重要?

然后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

3、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发生、经过、结果,列出提纲,按提纲练习复述课文,再进行交流。

4、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合作研究。

如“你父亲正在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教师应创设对话情境,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5、回读课文,畅谈收获。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二)《万年牢》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可以从文章感人的故事中,感受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教学本课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1、明确的要求,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读读提示语中的阅读要求,再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边批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读后交流。

2、重点研读,深入感受。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三处“万年牢”,联系上下文谈谈体会,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评价。

(三)《尊严》

文章讲述了一件感人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时以“尊严”主线,贯穿始终。

1、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识字,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思路。

2、精读课文环节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3、还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已的看法,进而加深对“尊严”的理解。

(四)《将心比心》

本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也给每一位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教学本文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1、初读课文环节中,引导学生弄清本文“我”经历的两件事,小组进行复述练习,再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

2、研读课文环节中,引导学生找出令自已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4、联系实际,内外结合。

引导学生想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做过的、听过的、看过的等,也来讲讲将心比心的故事。

三、拓展活动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查阅图书及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以诚待人”的资料。

3、组织学生召开“以诚待人”资料交流汇报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给予一些鼓励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的热情。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分析2011-06-0915:

20:

21|分类:

教育教学|标签:

|字号大

小订阅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分析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

但学生的关注只会停留在表面,因为学生不会想得那么深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会理性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服。

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设想

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搜集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有关材料。

2、制做多媒体课件。

3、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

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三、各有侧重

(一)《自然之道》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从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1、课前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想想课文的大意。

2、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

3、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

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注意要考虑与“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相结合,给学生适当点拔,办法指导,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并给时间进行交流。

使“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示。

(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使读者感受到保护黄河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可直接揭示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

要注意教学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过细,但对于重点问题可做深入思考,如黄河变化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研读,引导畅谈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示。

要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蝙蝠和雷达》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思路清晰,很有逻辑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热情。

也会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如:

设计图表,当解说员等方法,教师要适当点拔,热情激励。

教学时还应注意“小泡泡”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四)《大自然的启示》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

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引导交流受到的启示。

还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已的感想,自已从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等,教师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写后再进行交流。

三、拓展活动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与语文园地有机的结合。

之前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教师要从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指导,在交流形式上也要多种多样,力争人人参与,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还要有一定的激励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评比,如“优秀解说员”“小小发明家”“办报能手”“五星小记者”等。

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可以选自己的发现,也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分析2011-06-0915:

22:

29|分类:

教育教学|标签:

|字号大

小订阅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

《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英雄雨来》把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聪明勇敢,游泳本领强,同敌人做斗争的少年英雄雨来生动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出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了种种不安宁,呼唤和平是孩子们的共同心声。

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本组教材,对战争与和平会有越来越清晰的理解,并能认识到战争带来只能是灾难与不幸,人类不需要战争,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对于战争与和平了解得并不多,战争的场面能从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见到过一些,也可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遥远的国家中的战争。

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不会很深刻,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师生共同广泛地搜集资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灾难,只有学生有了深刻的内心感受,才会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也才能达到本组教材的教学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

教学设想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话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并能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课前准备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4、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让学生说说对战争的了解,再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战争环境中人们的生活。

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为学生本组课文奠定情感基础,在向学生介绍战争中一些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二、教学建议

(一)《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这两篇文章都很长,但是很通俗易懂。

故事情节也很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

虽然两篇课文讲的不是同一背景下发生的事,但“小夜莺”和小雨来都是战争中的小英雄。

教学这两篇课文时,1、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2、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表各自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加深阅读体验,学生如有疑问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答。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句子,体会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4、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拓展:

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更多的书,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小英雄。

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读书交流汇报。

教学《夜莺的歌声》时课文结尾提示语要求学生想想这一课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这个问题不可讲得过深过细,让学生对比着多读这几个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特点。

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在完成这一要求时,可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进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但小标题不要要求太高,能基本上概括本部分内容就可以,不要强求一致。

(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本文语言朴实,但情感强烈,没有口号,读起来催人泪下。

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教学本课时,可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理清顺序。

在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

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些战争带来灾害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世界上总是战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这样能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内化情感,深刻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诗歌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生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那里和自己同龄的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引发学生对这些地区和儿童的关注和同情,激发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以朗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汇报交流,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朗读。

还要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感情。

课后的“阅读链接”的《儿童和平条约》要组织学生认真读,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从不同的语言形式感受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三、拓展活动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收获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会激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洗礼,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要与语文园地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和“宽带网”相结合,开展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