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40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docx

地下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XX青奥轴线地下工程

基坑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

耿XX

方案校核:

万XX

方案审核:

许XX

 

监测单位:

XX大学

单位地址:

XX市西康路1号

编写日期:

20XX年9月1日

 

XX青奥轴线地下工程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一、工程背景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XX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

建设单位:

XX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

建设管理单位:

XX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

勘察单位: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设计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XX工程建设监理部

施工监测单位:

XX大学

梅子洲过江通道是XX城市快速路系统跨江成网的最重要通道之一,是沟通联系老城中心区、河西新城区和江北新城的最直接便捷的快速通道之一。

拟建的XX市梅子洲过江通道接线工程—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及相关工程起于河西新城区江山大街与滨江大道的交叉口西侧,沿江山大街向东以明挖隧道的形式穿越燕山路、江东南路、庐山路,止于庐山路与黄山路之间。

图1、2为该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1/2(红色为本次工程部分)

 

图2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2(红色为本次工程部分)

施工范围主要包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工程主线隧道约1.7km、滨江大道下穿隧道约1.25km及部分匝道;工程要求在2013年底前完成所有土建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张;图3为本次明挖隧道基坑工程总平面图。

图3隧道基坑工程总平面图

(二)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

勘察揭露地层上部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下伏白垩系基岩,本次勘测深度内的地层,根据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埋深及岩石的风化程度等确定工程地质层。

共划分为6大层,层号为①~⑥,然后根据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细分为若干亚层。

①层—杂填土(Q4ml):

杂色,灰色,稍湿-湿,松散,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混黏性土,表层见植物根系,滨江大道及江山大街表层为混凝土沥青路面及灰土垫层,组成成分变化较大,为近期人工改造时挖填形成,其形成时间一般在近10年。

②1—粉质黏土(黏土)(Q4al+l):

灰色,灰黄色,软塑-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具铁锰质侵染,土质较较均匀。

该层场地内分布局限。

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l):

灰色,流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含少量腐植质及贝壳碎片,夹粉土粉砂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1~10mm之间,局部与粉土、粉砂呈互层状,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

②3—粉质黏土夹粉土(砂)(Q4al+l):

灰色,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偶见少量腐植质,夹粉土或粉砂薄,单层厚度一般为1~10mm,具层理,局部呈互层状,该层分布局部。

③1—粉砂(Q4al),局部细砂:

青灰色,饱和,松散~稍密,比配差,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含云母碎屑,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单层厚度1~20mm不等,偶见腐植质及贝壳碎片,该层分布较广泛。

③2—粉细砂(Q4al):

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级配差,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局部夹少量粉质黏土薄层,单层厚度1~20mm不等。

该层场地内均匀分布。

③3—粉质粘土夹粉砂(Q4al):

灰色,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含少量腐植质,夹粉细砂薄层2~4mm,具层理,局部呈互层状。

该层成透镜体状分布与③1及③2层中,分布局限。

④—粉质黏土夹粉砂(Q4al):

灰色,软塑-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含少量腐植质,夹粉细砂薄层,单层厚度多在1~20mm之间,局部呈互层状,具层理,该层除局部随食物,分布较广泛。

⑤1—粉细砂(Q4al+pl):

青灰色,饱和,密实,级配较好,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含云母碎屑,含少量砾粒。

该层分布局部,不稳定,与中粗砂层呈相变关系。

⑤2—中粗砂(Q4al+pl):

青灰色,表盒,密实,级配一般,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含粗砂,砾石颗粒。

该层分布局部、不稳定,与粉细砂层呈相变关系。

⑤3—砾砂(Q4al+pl):

青色,表盒,密实,级配一般,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砾石直径2-15mm,含量约30%。

该层分布局限、不稳定。

⑤4—卵砾石(Q4al+pl):

杂色,饱和,密实,级配好,主要矿物成分石英砂岩,燧石、玄武岩及灰岩,磨圆度较好,中粗砂颗粒填充。

该层分布局限、不稳定。

⑤5—粉质黏土夹粉砂(Q4al+pl):

灰色,软塑-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夹粉细砂薄层2~4mm,具层理,局部呈互层状。

该层分布局限。

⑥1—强风化泥岩(K2p):

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以黏土矿物为主,岩心风化成土状,浸水软化,手折易断。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⑥2—中风化泥岩(K2p):

棕红色,岩质极软,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以黏土矿物为主,层面倾角30-45°不等,节理裂隙不发育,裂隙由石膏填充,浸水易软化,锤击声哑,该层均少量深孔揭露。

⑥3—微风化泥岩(K2p):

棕红色,岩质软,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以黏土矿物为主,层面倾角30-45°不等,节理裂隙不发育,裂隙由石膏填充,浸水易软化,锤击声哑,该层近工作井处深孔揭露。

2、水文地质

本工程所在区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降雨时间长,长江等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好,在丰水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对区域地下水的形成的补给起重要作用。

据区域资料以及本次勘察成果,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埋藏条件和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长江漫滩区上部地层,含水介质为黏性土、淤泥质土及粉土,渗透系数多小于0.1m/d,地下水位埋深多为1.5~2.5m,水位标高5.00~6.20m。

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松散层中,本场地承压含水层可分为二段:

上段为③层粉细砂,厚度10~40m(平均32m);下段为⑤层,以含卵砾石层中粗砂为主,厚度3~20m。

上部粉细砂渗透系数为6.50~25.0m/d,下部含卵砾石的渗透系数为30.00~50.00m/d,勘察期间水位埋深1.50~5.50m,水位标高3.50~6.20m。

场地内⑥层泥岩构造裂隙不发育,风化裂隙不明显,透水性极差,可视为隔水层。

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

(三)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拟建结构形式复杂,局部基坑开挖深度深,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局部二级,基坑支护采用多种不同方案,主要包括:

放坡开挖、普通地下连续墙、T型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SMW工法桩、水泥土挡墙、钢板桩等多种形式;支撑形式主要采用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坑内采用管井降低地下水位。

工程关键节点及核心控制性区域为B2-J1区地下立交段,该区结构为局部地下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采用明挖暗埋法施工,受滨江大道与梅子洲主线隧道立体交叉和青奥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影响,基坑为大放坡开挖的地下空间基坑下套直立开挖的隧道基坑形式,全施工区段均存在大基坑中还有小基坑的特征。

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27m,最大开挖宽度(东西向)约206m,最大开挖长度(南北向)约267m。

周边主要为青奥会场馆及配套设施,正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西侧距离长江大堤较近;东南侧距城南水厂围墙约15m。

其它区段均为直立开挖的隧道基坑;各区基坑支护形式及开挖深度见表1。

 

表1基坑支护形式及开挖深度

部位

支护形式

开挖深度

B1区

主基坑

工法桩

最深8m

K匝道

地下连续墙、工法桩

最深8m

B2-J1区

主隧道

地下连续墙

12m~20m

L匝道

地下连续墙、工法桩

最深14m

M匝道

钻孔灌注桩

最深9m

J匝道

地下连续墙、钻孔桩

15m~19m

I匝道

地下连续墙

最深12.5m

双排桩

不开挖

B3区

主基坑

工法桩和钢板桩

最深8m

J2区

主基坑

地下连续墙、钻孔桩

13m~20.5m

J3区

主基坑

工法桩

13m~14m

C匝道

工法桩

最深13m

D匝道

工法桩

最深13m

J4区

主基坑

钻孔桩

13m~14m

G匝道

工法桩

最深10m

F匝道

工法桩

最深10m

J5区

主基坑

工法桩

最深8m

二、工程重点问题

本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较软弱,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场地广泛存在粉细砂层,且局部基坑开挖边界距离周边已建建筑物、管线距离较近。

综合工程具体情况,本工程重点问题如下:

1、基坑开挖深度深,地基土层较软弱,基坑支护结构易产生大的侧向变形,支护结构自身稳定性问题突出;

2、基坑开挖边界距周边道路、建筑物距离近,已有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控制较重要;

3、场地地下水位高,存在渗透性大的砂土层,极易产生管涌流土等问题,危及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道路的安全稳定。

三、监测工作目的及原则

(一)监测工作目的

本工程结构复杂、工法多、规模大、地质条件差,对监控量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施工活动,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基坑四周地层位移进行量测,及时地反映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作好信息化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的目的。

1、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

2、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

支护结构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大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

如有周密的监测控制,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提供依据。

4、为了实施对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状态,及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

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工期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5、土建工程竣工后,对既有建筑物监测继续进行,直至其变形稳定为止,并以此作为对既有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依据。

(二)监测工作原则

1、系统性原则

(1)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

(2)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2、可靠性原则

(1)采用比较完善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2)监测中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应事先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监测点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与设计相结合原则

(1)对设计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以便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2)对评审中有争议的工艺、原理所涉及的部位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和计算对其进行校核;

(3)依据设计计算确定围护结构、支撑结构、周边环境等的报警值。

4、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

(1)对结构体敏感区域,以及围护体、支撑结构中应力集中区域增加监测项目和测点,进行重点监测;

(2)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的岩土层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或施工中发现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3)除重点监控部位增设测点外,其它区域以点带面为原则,均匀布设监测点。

5、与施工相结合原则

(1)根据实际施工工艺流程,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2)结合施工工艺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及监测手段,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干扰和质量的影响;

(3)根据施工工况、安全状态与进度情况,合理调整测试时间和测试频率。

6、经济合理性原则

(1)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

(2)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成本较低的国产或进口监测元件和仪器设备;

(3)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监测点之间的相关性,减少测点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监测成本;

(4)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四、监测设计依据

1、XX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2、XX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文件;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XX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五、监测内容、方法及数量

(一)监测内容

本次监测是以工程基坑施工区域周围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下管线、周边土体和基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以基坑开挖施工为监测工作的重点阶段,应根据施工工况,适当加密监测频率。

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本次监测设置如下内容:

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监测

(1)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2)围护墙(坡)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3)支撑轴力监测;

(4)围护墙(桩)内力监测;

(5)立柱沉降;

(6)基坑外水位监测;

2、周边环境监测

(1)周边地表的沉降监测;

(2)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3)周边管线沉降监测。

3、现场巡视观察

(二)监测方法

1、围护墙(坡)顶、地表、周边建筑物、管线、立柱沉降监测

(1)测点的埋设及布置

地表、坡顶沉降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表沉降监测点宜按剖面垂直于基坑边布置,剖面间距宜为30~50m,每侧边剖面线至少1条,并宜设置在每侧边中部;

地表沉降监测剖面线延伸长度宜大于3倍基坑开挖深度。

每条剖面线上的监测点宜由内向外先密后疏布置,每剖面线上布置3~5个;

图4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

圈梁沉降点按监测设计图纸布点位置在基坑四周围护结构桩(墙)顶上设置,布置的原则为:

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墙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部的变形为原则。

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应根据实际条件布设在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位置,如建筑物的立柱、外墙角、大转角处、山墙、高低层建筑物结合部、沉降缝或裂缝处两侧,沿建筑物外墙每隔8~15m设置一个。

点位埋设在外墙面正负零以上100mm~150mm处,点与墙壁间距30mm~50mm,标志长度为160mm。

观测点采用市售观测标志,使用电钻在墙体上打孔,孔的直径与标志的直径相同,孔深度120mm左右,然后将标志钉入孔内。

管线沉降点的埋设方法:

首先确定距基坑距离较近管线的走向,埋深、材质然后在管线位置上方埋设测点,若管线上方有检查井,可直接采用检查井内管线上的制高点作为测点,若无检查井且条件允许可挖开管线上方土体,将测点直接埋设于管线上,然后回填并对测点做保护措施,在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则采用土层近似法,采用钻孔的方式将测点埋设于管线上方,此种布点方法同地面监测点埋设方法。

(2)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

监测点的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变形监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见表2。

表2监测点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序号

项目

限差

1

监测点与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1.0毫米

2

每站高差中误差

0.30毫米

3

环线闭合差

±4

毫米(L为测线长度:

km)

4

视线长度

50米

5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

2.0米

6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0.3米

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

水准测量注意事项如下:

对使用的水准仪、、铟钢尺应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

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

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

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的存贮位置、方式,对水准仪的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进行检查设定,确保附合观测要求;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

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对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仪器应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范围内工作,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可进行观测,当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完成闭合路线时,应注意闭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完成测量工作,否则应查找原因直至返工重测合格。

(3)数据分析与处理

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

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则如下:

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

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较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

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

2、围护墙(坡)顶、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1)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结合小角法,并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三等变形监测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使用极坐标法观测时在工作基点A架设全站仪、在后视点B和监测点P架设棱镜,利用全站仪的测角功能测定夹角

,用全站仪的测边功能测定边长

再按以上公式可计算出监测点P的坐标(

)。

图5极坐标法观测示意图

观测注意事项如下:

对使用的全站仪、觇牌应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尤其是照准部水准管、对中器及电子气泡补偿的检验与校正。

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

仪器、觇牌应安置稳固严格对中整平;

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

应尽量避免受外界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严格按精度要求控制各项限差。

采用小角法观测时使用全站仪精确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的微小角度,从而得到前后两次的角度变化量,并按下式计算偏离值:

其中:

Lp位移变化量;

αp为角度变化量(");

Sp为测点距监测基点的距离(mm);

ρ为角度常数(206265);

 

图6小角度法观测示意图

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棱镜进行照准。

图7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照准棱镜

(2)测点的埋设及布置

测点按监测设计图纸布点位置在基坑四周围护结构桩(墙)顶上设置,布置的原则为:

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墙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部的变形为原则。

3、围护墙(坡)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监测仪器采用SINCO及CX-801B型测斜仪以及配套PVC测斜管,监测精度可达到±0.02mm/500mm,探头抗震性达到50000g。

图8测斜仪

观测方法如下:

①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

②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垂直于基坑边的导槽内,缓慢下放至管底后上提测斜仪,同时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

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

观测及数据采集技术要求如下:

①初始值测定

测斜管应在开挖前7天装设完毕,在3~5天内用测斜仪对同一测斜管作3次重复测量,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侧向位移计算的基准值。

①观测技术要求

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内应等候5分钟,以便探头适应管内温度,观测时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以防探头数据传输部分进水。

测斜观测时每1.0m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

(2)数据处理及分析

测斜仪量测时,在竖向的各测点之间为成n个测段(见图9),每个测段的长度li(li=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两对导轮之间的倾角θi,通过计算可得到这一区段的变位△i:

计算公式为:

某一深度的水平变位值δi可通过区段变位△i的累计得出,即:

设初次测量的变位结果为δi(0),则在进行第j次测量时,所得的某一深度上相对前一次测量时的位移值△xi即为:

总的位移值为:

图9测斜仪量测原理图

测斜管在基坑开挖1周前埋设,埋设时要符合下列要求:

(1)埋设前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接头处密封处理,并注意保证管口、管底的封盖;

(2)测斜管长度与围护桩(墙)深度一致或不小于所监测土层的深度;(3)埋设时测斜管保持竖直无扭转,其中一组导槽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方向一致。

本次监测测斜管埋设采用绑扎埋设及钻孔埋设的方式。

绑扎埋设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等将测斜管固定在桩(墙)钢筋笼上,入槽孔后,浇筑混凝土。

为了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和液态混凝土的冲力作用,测斜管的绑扎和固定必须十分牢固,否则很容易与钢筋笼相脱离。

钻孔埋设通过钻机成孔,将测斜管置于孔中,孔隙用水泥、沙子等充填密实。

 

图10测斜管埋设示意图

 

图11测斜管埋设实景图

4、围护桩(墙)钢筋内力、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

(1)钢筋计安装

钢筋计主要用于围护墙(桩)内力监测及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测点一般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较大处。

钢筋计的安装采用直接绑扎在围护结构钢筋笼上的方法,同一深度相对布设两个钢筋计,其连线垂直于基坑边缘。

绑扎前先使用电焊机点焊固定,期间需给传感器淋水进行降温,绑扎必须牢固,电缆线通过扎带固定于主筋上,到达墙(桩)顶位置时,需使用PVC套管进行保护。

图12某断面钢筋应力计布置剖面示意图

 

图13混凝土支撑轴力安装方法

A.绑扎安装钢筋计B.点焊过程中淋水降温

C.固定电缆线的扎带D.墙(桩)顶位置电缆线的保护

图14钢筋计安装实景图

(2)监测方法

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围护桩(墙),其内力通常是通过测定构件受力钢筋的应力或混凝土的应变、然后根据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变形协调条件反算得到。

钢筋应力一般通过在受力钢筋中串联连接钢筋应力传感器(钢筋计)测定。

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有振弦式和电阻式两类应力传感器,本次监测采用GJJ型振弦式传感器及XP-05振弦式频率读数仪进行数据采集。

(3)数据分析与处理

计算围护墙弯矩时,结构一侧受拉,一侧受压,相应的钢筋计一只受拉,另一只受压;测轴力时,两只钢筋计均轴向受拉或受压。

由标定的钢筋应变值得出应力值,再核算成整个混凝土结构所受的弯矩或轴力:

弯矩:

轴力:

式中:

为弯矩(t·m);

为轴力(t);

为开挖面、背面钢筋计应力(kg/cm2);

为结构断面惯性矩(cm4);

为开挖面、背面钢筋计之间的中心距离(cm);

为上、下端钢筋计应变(

);

为钢筋计标定系数(kg/

);

为混凝土结构的弹性模量(kg/cm2)、断面面积(cm2);

为钢筋计的弹性模量(kg/cm2)、断面面积(cm2)。

5、钢支撑轴力监测

(1)轴力计安装

①安装前测量一下轴力计的初频,是否与出厂时的初频相符合(≤±20Hz),如果不符合应重新标定或者然后另选用符合要求的轴力计。

②安装过程必须注意轴力计和钢支撑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各接触面平整,确保钢支撑受力状态通过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