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33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人美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12课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

应会:

明确人物装饰的部位,巧用材料进行装饰。

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表现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

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的基本方法:

(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解决。

(2)了解纸的特性及制作,掌

握装饰人物如何巧妙利用材料,通过讲解分析作和演示解决。

学习材料

表现春天色彩的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评价

评价点

1.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并能积极参与。

2.能否说出最喜欢谁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3.能否说出人物装饰的主要部位。

4.能否用春天的色彩制作头饰、服装,把自己和同学们打扮起来。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利用这些彩纸学习人物装饰。

(3)播放课件:

生活中的人物观看图片。

了解人物装饰的部位和方法及人物装饰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组讨论:

结合少数民族服饰或服装表演,说-说人物装饰的方法。

交流自己的图片资料。

研究、发现、分析制作方法,交流学习。

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天家

听。

(4)启发引导讨论问题:

你了解哪些人物装饰方法?

一般在人物的什么部位进行装饰?

(5)播放课件:

分析制作方法,同时进行展示--将几种不同的范作分发给各组研究讨论。

(6)教师与同学共同演示: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一名同学。

分析制作方法:

你能设计几种装饰方法吗?

(7)请几名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并且进行人物装饰。

(8)布置作业要求: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一名同学,集体或个人完成。

(9)展示分析作品。

(10)小结。

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充分重视学科的综合性,以点带面扩充学生知识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有效手段。

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难点:

线的组织。

课前准备:

学生:

准备好学习材料(毛线、粘贴板、水粉或水彩、蜡笔或颜色笔等),课前收集带有线条的物品,观察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线条。

教师:

线条丰富的自然物的图片、用变化丰富线条表现的艺术作品、笔、电线(毛线)等、课件、音乐、评价表。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果教室中线的物品不够丰富,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做找线游戏,或者布置在生活中观察自己身边的线条。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1)发展性评价法。

(2)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形成性评价。

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

(4)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

评价点: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能否从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发现线条的美感。

(3)是否初步了解了线的名称及其作用。

(4)能否用线画出一幅有一定秩序又有不同种线的变化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电脑动画引人:

介绍一位好朋友--会变的线条,导人新课。

2.初探: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寻找教室里的线条,小结归纳并且汇报观察结果。

问:

谁能发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条?

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条。

3.再探:

学生可以在课前搜集来的物品上寻找:

树叶、雨花石、海螺、羽毛。

线状的物体。

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柯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铁轨、弹簧、叶子的边沿等……

在自己掌握的基础上,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应用。

如轮廓线。

如门框、、城墙等……(欣赏课件图片)

二、认识线条。

1.线条的形态:

(1)比一比:

根据刚刚的观察,通过小组合作用毛线在粘贴板上贴出不同的线条,看谁贴出的线条多样?

谁的线条最特别?

(2)汇报展示,归纳:

波浪线、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等。

(3)这些线美吗?

(引发学生对线条的探究)

2.线条的变化与内涵美:

(1)线条可以看到:

史前时期画在陶器上的纹饰、吴冠中的《春如线》、韩美林等画家的作品、中国古代草书、象形文字等,通过视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

(我们一起用手跟着画)

(2)线条可以听到:

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线条会随着音乐高低翩翩起舞。

通过听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

(我们一起跟着线条舞)

(3)线条可以感觉到:

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有情感的线。

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

"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

"一一保罗·克里曾。

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

(我们一起跟着做表情)

(4)线条可以摸到:

摸不同质感的物体,通过触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

(我们一起谈谈感觉)

三、线条的变化和组合

(1)Flash小游戏:

你们看,线条们一根根,多孤单啊!

你能给他们找找好朋友吗?

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丰富的构成效果。

归纳:

组合有一定的秩序,排列紧密,形态富于变化的线条很美。

(2)欣赏课本学生范作,给自己最喜欢的线条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你从小朋友的画中看到了什么?

(3)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扩散的圆形"、"美丽的树叶"、"想象中的花"、"快乐的歌"、"燃烧的太阳"等,供学生进行主题漫想,创作线条画。

四、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随时发现问题。

五、分小组区域展示作品。

六、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4)评师。

七、小结延伸:

第14课下雨(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教具准备:

三段不同的雨声音乐、带图像的课件、学生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

彩色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声音、音乐引入,回忆自己观察的下雨的情景。

回答问题。

播放音乐。

问:

这三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出示课题。

二、再欣赏雨的音乐。

合着音乐,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问:

你能用手的动作表现雨吗?

播放音乐。

三、分组讨论。

(1)说说可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

到各组引导学生进行讨,参与表演,以激起学生的表演热情。

(2)用语言或动作表演人或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情绪。

(3)欣赏优秀小组的表演。

适时地评价和表扬。

四、欣赏并分析教材中的图片。

五、讲作业要求。

你最希望画出哪一种情绪?

用什么表现你印象最深的下雨的情形?

六、学生作业:

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播放有雨声的音乐。

巡视指导,展示生动有趣的作品。

七、展示、评比。

分小组评比。

分析并展示作品。

八、课后小结

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们双眼的观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尝试,就可以画出我们想画的一切。

第15课童话城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各种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尤其是典型建筑。

感受建筑的美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培养合作意识。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给伙伴,文学与艺术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受城堡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难点:

城堡的外形美感与创新。

学习材料

(1)用线画:

软质铅笔(HB、2B)、深色彩水笔、碳素签字笔、画纸。

(2)用色画:

油画棒、彩水笔、画纸。

(3)剪贴画:

彩纸、废彩色广告纸、剪子、胶水或彩色双面胶。

(4)资料:

城堡的图片、软盘、童话故事、连环画等。

教学活动

感知与启示

(1)介绍自己知道的城堡。

(2)谈谈它给我们什么感受。

欣赏与分析

观赏资料、图片、课本图片。

提出问题:

怎么盖房屋?

构思

讨论:

(1)你准备为哪里(游乐园、幼儿园……)设计新城堡?

它什么样?

(2)你设计的城堡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小组学生像摆积木一样拼城堡。

学生作业

按步骤有序地进行创作:

(1)整体构成:

表现特征。

(2)分辨层次:

城堡的前后关系。

(3)刻画局部:

用线和色。

最好有特征、有童趣、有理想。

(4)有情节地画背景。

展示评价

用多种形式(分组、结对)。

看画讲故事。

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

(1)开展有目标的评价活动,实现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学意图。

如:

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什么理想的城堡?

怎样使童话故事的城堡更好看、更有趣?

(2)为所喜爱的人物、角色创造什么样的城堡?

能与作者情趣、责任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更富引导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

(3)在学生合作活动时(如教学设计二)所进行的商讨、选择和集体再创作,内含着的评价是无形的自我教育,富有很强的生命力。

2.评价点

(1)能否向同学讲述有关童话城堡的故事。

(2)能否画出自己想象中童话城堡的样子。

课后延伸

1.什么样的房屋最舒适、方便?

2.城市里、村镇中(家乡)应该有什么设施?

什么样的环境?

3.将来怎样改变家乡、社区的面貌?

相关资料

建筑专科书籍(例如(老屋》、资料库软件中外典型的建筑资料)。

中外童话名著:

《白雪公主》中皇宫及小矮人的房屋。

《灰姑娘》、(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中的宫殿。

报刊中各地居民、现代社区住宅、公寓等。

第16课钓鱼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各种材料的认识,能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2.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利用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探寻制作、装饰鱼的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

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海洋音乐、不同材料制作的鱼、自制的钓鱼工具、游戏活动用品、各种材料。

学具准备:

各种纸材、布材、有体积感的轻巧的材料(如塑料瓶、蛋糕盘等)、剪刀、胶水、彩色回形针、彩线、一根细竿、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画笔等。

教学过程

撕纸游戏借形画鱼

(1)观察、回答。

(2)撕纸游戏:

随意撕出任意形。

(3)学生尝试在撕出的形状中添画装饰,使之变成一条鱼。

认识材料借物做鱼

(1)认识材料。

(2)学习设计制作方法。

(3)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讨论、交流设计构思。

(4)利用各种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鱼。

钓鱼活动感受创造的乐趣

(1)学生添做挂环。

(2)讨论将做好的鱼用来做什么?

(3)当挂饰,美化教室居室。

(4)做钓鱼的游戏玩。

(5)制作钓鱼竿。

(6)学生进行钓鱼比赛。

课后小结

请学生谈创作与活动的感受,教师总结。

第17课好吃的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