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863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理论讲座.docx

新课程理论讲座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21世纪的教师在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时,是要在每一节课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

教师职业不仅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延伸。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本,就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

(二)树立活动教学观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姿势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

活动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2、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

3、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

4、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过程。

(三)观念的转变是儿童观的转变

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

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

二、从师生关系角度看教师角色

(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1、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4、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会找到能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所以说,要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

(二)教师即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①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④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⑤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⑥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从课程运作的角度看教师角色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景的课程,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开发教育资源。

1、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

(包括图书馆、工厂、农村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注重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学生的情感体验、班级集体的环境氛围等)

3、注重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

4、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所谓生成性教育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科本位,更多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三)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过去,教师要会备课,现在,教师则必须会设计活动。

设计教学活动和传统的备课有很大差别。

传统的备课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局限于单向的传授。

传统的备课基本是“照本宣科”,教学活动设计则不同。

它要求:

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②教学资源的构件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四、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

(一)要学会学习

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中,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土匪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一位教育家说过,“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二)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①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不要单兵作战,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

②与家长的合作。

教育是一项与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高效。

③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在学校中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应与学校管理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等。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

  我们要弄清的一个问题是: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1、什么是课程?

  A.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方式。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以上三种课程理论,前两种属传统的课程理论,后一种属新课程的理论。

  B.传统的课程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成为圣经;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理解“学科”、“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这是知识主义课程观)。

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

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必须严格地执行“课程”的要求,两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C.新课程理论有什么特点呢?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

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共同创生课程。

  上述三种课程理论可以用以下的一个例子形象地加以说明:

  【案例】某幼儿园在一次计算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分香蕉”的活动:

让3个孩子为一组,每组分4个香蕉。

结果怎样呢?

  第1组:

1人1个,剩下的1个每人三分之一。

  第2组:

把香蕉都剥开,1人咬一口,咬完为止。

  第3组:

1人l个,剩下的一个扔掉。

  第4组:

1人1个,剩下的一个给老师。

评析:

如果把3个孩子分4个香蕉作为一个纯数学问题纳入课程,这种观点符合知识主义课程观;如果在把这一问题纳入课程时又考虑孩子的经验(如“一人一口轮流咬”),这就是经验主义课程观;而认为分香蕉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要被孩子们“创造”得五花八门,这种观念则符合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要求。

  2、教材观:

教材是“圣经”,还是“跳板”?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教学教材中的“例子”时,不能死扣教材,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键的是,要把那个“例子”里非常本质的东西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一个“例子”,领会比“例子”更为普遍、更为本质的东西。

  【案例】曾经在报上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位记者去一个部队采访一位解放军部队指挥员,记者问:

“部队里天天训练,天天喊‘一二一’、‘立正’、‘向前看’,可是有没有哪个战士喊着‘一二一’的号子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呢?

”那意思好象是说,你们训练也太机械了吧?

  指挥员怎么回答呢,他说:

“一二一”的号子战场上是不需要的,但通过“一二一”的号子训练出来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丝不苟的作风却是战场上所必需的。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教材是例子,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领会“例子”后面更为本质的东西。

  按传统教学观的解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律”,教材是“圣经”,教师要绝对执行,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学、考试如果“超纲”,将被视为“大逆不道”。

  【案例】期末考试阅卷期间有一位初中数学老师打电话问:

“试卷中有一道题在修订的课本中删除了,属超纲题,怎么评分?

”我问:

“学生根据本学期学习的知识要点,通过推理能解答出来吗?

”他回答:

“能解答,比较难。

”我事后和同事聊:

这是典型的考什么,教什么,教多少,学多少的教学观。

把课本当“圣经”念去了。

  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版”、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3、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一是要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

  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知识数量的迅速增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科研成果向技术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

教育要紧跟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就要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教师要经常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情况,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课堂,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非常有趣的。

   ……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案例】一道政治中考试题

  第一幅图:

无数的婴儿围绕着一个大碗,上面写着“资源”,而碗中的资源己经空了。

图的下方写着“无限吃有限”。

在图的下方注有:

1996年末,我国总人口己超过12亿。

  第二幅图,图上有无数被砍伐后的树根,在树根的前方有一条大恐龙,背上写有“沙漠化”。

它张着大嘴,要吃正在奔跑的人。

这些人中有的扛着斧子,有的扛着锯.他们正在奔向具有现代化标志的高楼大厦。

这幅图的下方注有:

我国荒漠化面积己达262万平方干米.

 

(1)图一、图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上述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我国应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把最新的关于环保思想归纳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是要善于从课堂上发掘和利用学生的个体经验进入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是: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这里特别强调指出,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也是“重要的数学知识”。

可见个体学习时的经验十分重要。

  每个学生对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会有不同的体验或学习经验.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脸、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让不同的观点、观念相互冲撞、相互融合,最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或理解,并丰富对事物的认识。

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教师在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关注“案例之后”最普遍、最本质的东西,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二、关于教育目的

  关于教育的目的,以前理论界曾有过三种“中心”论:

  ·以知识为中心(科学)

  ·以社会为中心(社会)

  ·以儿童为中心(儿童)

那么,教学到底应该是关注科学的,还是关注社会的,抑或是关注儿童的?

这是我们这一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育无视儿童的情感需要,儿童时刻扮演着成人的角色,过着一个对他们来说是虚无飘渺的“成人生活”,儿童被物化为一种工具,一种“知识容器”,他们在教育中难以体验到儿童应有的童年生活和乐趣。

教学活动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上,对于学生作为人的深层次的发展,却被忽视了。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从这样的角度讲,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关注儿童。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才算是关注了儿童?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作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一个城市刚美化了一片草坪,为了使草坪不致遭到破坏,管理人员于是在草坪上竖立了一块启示牌,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启示牌的内容更换了5次,下面是启示牌的内容A.请不要践踏草坪!

  B.严禁践踏草坪,违者罚款!

  C.小草在静静生长,请不要打搅!

  D.草坪下埋有电线,践踏草坪容易发生触电危险!

  E.践踏草坪者死全家!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只能说明我们的环保意识淡薄,说明这个城市里人的素质低下,可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起了多大的作用?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给了孩子们什么?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统计”,在练习环节老师让学生分小组整理一组统计的调查数据并画出条形图,完成后各小组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评价各组的作品。

前两组都获得了“智慧星”,第三组的统计图与其他组的不一样,显然是出现了统计错误,老师就没有给“智慧星”。

这时,这组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说:

“老师,我们没有统计错,是不是他们错了?

”老师先是一楞,仔细看了看,心里有底了,微笑着对小男孩说:

“是你们小组统计错了。

”“不会吧!

”小男孩带着怀疑的语气说。

老师还是微笑着说:

“不信,你们重新统计一遍好吗?

”然后接着评价其他组的作品,当评到第七组的作品时,小男孩站起来带着不好意思的口吻说:

“老师,是我们算错了。

”如果说前面师生的对话充其量反映了这位老师有了新课程的学生意识,那么下面教师的评价是十分精彩、十分到位的。

这位老师拿了一颗智慧星往第三组的作品上一贴说:

“因为某某同学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知错就改,所以奖给第三组一颗智慧星。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和教师的行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学生的行为有价值体现在:

作为一个人特别是搞科研的人必须具有这样一种品质,即不惟上,不惟权威;教师的行为价值体现在:

保护了、爱护了、尊重了学生的这种宝贵品质,也很好地体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三、关于结论与过程

  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

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风平浪静的、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压抑。

  因此,新课程指出:

教学既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如何做才是重过程?

 1、要让学生经历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知识性目标,另一块是过程性目标。

对过程性目标使用了大量的如“经历”、“体验”、“探索”这样的动词来描绘,可见过程性目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不妨举个语文教学的课例,看看这位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去“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思维过程,又是怎样“体验”和感悟课文内容的。

  【案例】教学公开课《小桔灯》,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的有关内容之后,进入第二个重点:

行动描写及其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师布置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

  生:

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师:

你很聪明!

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

  生:

(沉默不语)

  师:

为什么这些就能表明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呢?

你认为这些动作很特别吗?

  生:

没有什么特别……我是从课文中找的现成的话:

‘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有的说是从课文的预习提示中看出来的,有的说从练习册中也可以找出答案)

  师:

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认真预习课文,并充分利用课本和资料,你们的答案确实是正确的。

但是,为什么这些并不特别的行动描写,就会表现出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呢?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好,老师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小姑娘打电话是干什么呢?

'

  生:

找大夫为妈妈看病,文章中说:

‘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

  师:

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一个词一个词分开想一想……妈妈,对于一个小女孩意味着什么?

  生:

是小女孩最亲近的人。

(有的说,从文章中看,还是和小姑娘相依为命的人。

)师:

那么,‘刚才’这个词呢?

  生:

时间短,事情刚刚发生。

  师:

‘吐血’?

  生:

生了重病,才会吐血。

  师:

吐了许多血?

  生:

小姑娘的妈妈生了非常严重的病。

  师:

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

小姑娘的至亲至爱的妈妈在刚过去的时间里生了非常严重的病。

  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会有怎么样的举动呢?

  众生:

先是疑惑,继而脸上都显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纷纷举手,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在危急的情况下不慌乱,就是镇定:

遇到危险不害怕,就是勇敢;在艰难困苦中不绝望,就是乐观。

  ……在教学中呈现的平易、轻松、流畅可能是一种假象。

教学不能停留在第一层面上的简单认知,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过程,从了解“是什么”到深入知道“为什么”,找出“背后”的东西,则需要一个思维深化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2、要创设生活情境

  教材是例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

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创设一个真实的、复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生活情境”有什么特点?

  一是含而不露。

问题要靠学生去发现,道理需要学生去体察、感悟。

  二是显而不僵。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同一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体验。

事物的这种复杂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生动形象,有趣;符合实际,亲切。

学生学得有趣,学后有用。

  如何创设“生活情境”呢?

  ·要有真实的、生动的、复杂的生活场景

  ·生活场景中要蕴含问题

  ·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案例】有一次,我上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发现许多同学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端茶送伞”的层面上,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的背影,对于从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

于是我布置给学生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

观察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半小时,写一篇作文《背影》。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妈妈终于答应让我观察她的背影,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我必须替她捶背……才捶了一会儿,妈妈便心疼了,让我停手……妈妈不时地回头叫我歇歇手……妈妈又回头过意不去地对我说:

‘谢谢了!

好女儿!

’……捶完了,妈妈特意去煮了两个鸡蛋给我吃,还感动地对我连连道谢。

我回到自己的屋里,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照顾妈妈,妈妈却对我一谢再谢,而妈妈十四年来每时每刻都在照顾我,我谢过妈妈了吗?

我为妈妈做得太少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怎能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呢?

  ……学生之所以没有理解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是因为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深切体验过那种“亲情”的爱,所以,老师以布置练习这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体验“亲情”机会,借助这么一个活生生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回嚼课文里父亲“背影”的伟大,可谓匠心独运!

  3、要善于引导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

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

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案例】钱梦龙先生在外地执教鲁迅《故乡》时,有一小小插曲:

  生:

老师,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

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

有!

  师:

什么鱼呵?

  生:

娃娃鱼。

(笑)

  师:

呵,你真见多识广!

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看到过。

你们有谁看到过吗?

  生(众):

没有。

  师:

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课堂上学生插言插语总是难免的,我们看那位学生,居然在钱先生的一节公开课上问上一个奇怪的问题:

“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告知也好,还是讨论也罢,都不会有结果,而且这纯属学生好奇行为。

可钱先生却巧加引导,为我所用,通过这么一个“怪”问题,帮助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绝!

妙!

 四、关于师生关系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新课程论认为:

教学的实质是交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学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因此,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仅仅是作为团体的一个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

合作伙伴关系。

那么,怎样处理好师生间的这种“伙伴”关系呢?

  1、尊重

  教育从尊重开始,对学生的尊重是教育的一条铁律。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尊重被孤立和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