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73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docx

重温传统文化感悟人生修养DOC文档

   重温传统文化 感悟人生修养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人鼓掌的速度,就是他成长进步的速度。

” 你乍一听好像这鼓掌跟成长进步没什么关系,不过你仔细想想,一个人的掌声,跟他的心态有没相关系?

跟他的状态有没相关系?

跟他的胸怀有没相关系?

跟他的修养有没相关系?

所有这些,跟他的成长进步有没相关系?

我们今天要讲修养,一个人的掌声,其实正是他修养的一个表现。

    中国人自古就非常重视人生修养。

古人把修养分成两个部分:

“修身”和“养性”。

    春秋时期,楚庄王问谋士治国之道,问了三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修身。

楚庄王说,“我问治国,何言修身?

”谋士答:

“不能修身,何能治国?

” 其实谋士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能修身怎么能治国呢?

那么,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是不是也能够说一句:

不能修身,何能为官?

    修身,来源于曾子所著的《大学》。

大学里边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了八个层次,或者是八个步骤,它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共是八个层次,修身是其中的一个层次。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

    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事物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真诚,都要认真;

    正心,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归于正,怎么才算是正呢?

你得符合社会规范;

    修身,就是要提升自身的修养;

    齐家,你修身了,才有可能让你的家庭幸福和睦;

    治国,就是治理国家;

    最后是平天下,因为中国过去没有一个严格的国家界限,认为天下都是一体的,咱们中国居于天下的中心,为什么叫中国,跟这个都是有联系的。

这是说,人首先要学习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道德的提升,道德提升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三部曲,先学习,学习是为了修身,修身最终是为了肩负社会责任,所以在这八个层次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修身,修身是根本。

所以,《大学》里面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这是修身的来历。

    养性,出自《孟子》,“平其心,养其性”。

就是要涵养自己性情的意思。

孟子也提出养浩然之气的主张,说有一种气至大至刚,叫浩然之气。

现在,咱们共产党人也讲正气,实际上就是指这个浩然之气。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能够分成儒释道三家:

    儒,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释,就是释迦摩尼的佛教;道,就是老子的道家学说。

这三大思想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儒家文化,早已经被世界所公认。

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了人类十大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

孔子。

    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了一次聚会,会后发表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254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这些科技精英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宣言?

其实意思非常明确:

科学技术越发达,越需要人类道德的提升。

否则,发达的科学技术会毁灭人类自己。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儒家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1993年,在美国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把孔子的一句话,确定为世界伦理的底线和黄金规则。

哪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你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你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儒家文化早已传遍了世界,但是它在中国的传承却历经磨难。

历史上有焚书坑儒,暂且不说,五四运动以后,传统文化成了封建的代名词。

建国之后,传统文化的日子仍不好过,文革当中更是惨遭屠戮。

还被林彪拖累了一把,林彪逃跑摔死之后,发现他的卧室里挂着一幅字: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 说林彪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要搞复辟倒退。

随后在全国展开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

要批判孔子,大家就得知道孔子的言论和主张。

不过,中国建国以后并没有宣传过儒家思想,甚至很多年轻人当时都不知道孔子是谁。

大家就得现学,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史》,学得好的还到处去讲,当时叫讲用。

结果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孔运动,客观上变成了一场学孔运动,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儒家经典的。

    经典毕竟是经典,打不倒,批不烂,越批越传承。

今天的人,想有大发展大进步的话,一定要读点经典。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丈。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学的特点是,它的鬼神观点不强,他只注重现世,死后的事情一般他不怎么想。

在孔子之前,商朝的时候,中国人是非常迷信的,非常信鬼神。

比如说,甲骨文,甲骨文是干什么用的?

就是过去占卜,相当于现在算卦,完了以后的那种记录,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就是甲骨文。

    孔子并不太在意鬼神的存有,有弟子问他,人死后是什么样?

孔子说:

“不知生,焉知死”。

活着的事情你都不能全知道,你怎么能知道死后的事呢。

他还说,“不能侍人,焉能侍鬼”。

说你连人都侍候不好,你能侍候好鬼吗?

更重要的,孔子说过,“祭神如神在”,这是孔子的原话,他说咱们祭神的时候,就只当神是存有的。

这句话恰恰说明,孔子认为这神并不存有。

不然他就没有“如”这个说法了。

    孔子的这种无神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儒学它是一种进取的学说,它讲究特别高的目标追求,就像刚才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把人生的目标定的非常高。

《左传》里边就提出,说中国人的理想,“泰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说你要想生活的有意义,你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立德,什么叫立德?

就是成为后世模仿的楷模。

    第二是立功,立功就是出将入相。

出将,就是当将军;入相,就是当宰相,现在来说就是当总理。

    第三是立言,就是要著书立说。

    这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讲的是做人,立功讲的是做事,立言讲的是做学问。

可见,儒学给人定的目标是非常高的。

    那么,我们理应怎么样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来提升个人的修养呢?

    首先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修身先修心

    《大学》里讲的人生追求八个层次,修身之前要正心。

孟子讲:

“平其心,养其性”,也是说要先平心,才能养性。

就是说,修身首先要修心。

修得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基础。

那么,现代人需要修养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是要有乐观的心态  修养的核心,是要寻求心里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靠自身的心态。

人的心态能够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

实际上你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乐观主义者并不一定比哪些悲观主义者的处境好,这关键是一种态度。

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他99次失败,有一次成功,他也会在成功当中得到快乐,甚至连续100次失败了,他也能够在对希望的憧憬当中得到快乐,这是乐观主义者。

    真正的悲观主义者是什么样呢?

他99次成功,有一次失败他就精神崩溃了。

当然这两种人的比例都比较小,人往往都是游离于这两者之间。

你是趋向于哪一个极端,你就是哪种类型。

    乐观主义者,往往得到的快乐会比较多。

佛教的《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太太整天哭,为什么哭呢?

他有两个女儿,一个买伞,一个卖鞋。

这老太太眼睛都快哭瞎了,最后找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问她为什么老哭啊?

老太太说,一下雨我就想起我那卖鞋的闺女,她肯定卖不出去,赚不着钱,她吃不上饭,我就哭。

要是不下雨,我就想起来我那买伞的闺女,她就卖不出去,吃不上饭,我还得哭。

那老和尚说,你换一个角度去想:

一下雨,你就想想你那买伞的闺女肯定要发财了,你就会高兴。

要不下雨,你就想想你那卖鞋的闺女肯定要发财了,你也会高兴。

从那以后,老太太就天天高兴了。

    这就是佛教的一种智慧,就是要你换一种方式实行思维。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你能经常看到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经常看到那些你所得到的东西,你就会高兴,这其实就是乐观的心态。

比如说,我们这些人的工作、生活,跟工人农民比起来,我们应该是很高兴的。

但是你非要跟大款们比,人家有钱有车,你没有;人家有小三、小四,你连小二都没有。

你要是总这么看,那你就是自寻烦恼,你肯定就高兴不起来,你总想自己没有的,你就永远也不会快乐。

    作为一个领导者,更要有乐观的心态,你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整天冤着脸,就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当中,大家最忌讳什么样的人?

整天冤着脸,一脸死相。

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易经》里有一卦,叫涣卦——涣然冰释。

    有的人,他往家里一进,家里就充满了笑声,往办公室里一进,办公室里就充满了笑声,他走到哪里,哪里的气氛就会好。

这些人,他每时每刻遇到的都是高兴的事吗?

不可能,这其实就是人家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本来屋里气氛挺好,他一进去就变了。

请大家记住:

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破场的事。

大家都在专心听课的时候,你在那唠嗑,你在那走动,你手机响了,影响情绪,破坏气氛。

反省一下自己,涣然冰释,一个好的领导者,往哪一走,像春风解冻一样,坚冰消融。

    二是要有平静的心态  诸葛亮用一句话告诫儿子:

“非宁静无以致远”。

现在有很多人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宁静致远”,就是从这来的。

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地观察世事,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各家各派,虽然它们的主旨不同,它最后的指向都是静,无论是儒家的、道家的还是佛家的,最后都指向静。

    古人讲,一个人如果不静,则省身也不明、反省也不明、见地也不明、道理也不明,一切都是浮的。

我们今天的社会,最大的毛病就是浮躁,浮躁就是不静。

    人一定要有平静的心态,当领导的更是这样。

如果你的静不下来,你的思考就会出问题,思考一出问题,你做出的决策往往就是错误的,甚至很可能是致命的。

有一则现代语言,讲了这样一件事:

说有一只母鸡,跟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约会,经常一起探讨怎么能发财。

有一天,鸡说,咱俩关系这么好,合作一个项目吧。

猪问是什么项目,鸡说我考察市场了,合作一个鸡蛋火腿肠一定畅销,肯定能发大财。

猪说好,就跟鸡签了协议,生产鸡蛋火腿肠,而且办了法律公证。

这个协议签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鸡回去下蛋就行了,猪却要献出生命啊。

    大家看,这个猪,没有一颗平静的心,发财心切,一心光想着发大财,没有经过冷静的思考,就做出决策,最后连命是怎么丢的都不知道,还是修行不够啊。

所以,《大学》里面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什么叫积极的心态?

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如果你的注意力经常盯在积极面上,那你就是积极的心态。

否则,你就是消极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消极的话,那他的知识越多就会越反动,他的智商越高,他就越容易闯下大祸。

因为他总是负思考、负见解,都是消极的注意力。

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人生的注意力,就决定了你的前进方向,你的注意力在那,你就会往那走。

    有个老和尚带小徒弟下山,路上告诫小徒弟,说你要记住,下山千万不能近女色。

结果刚走到山下的小河边,就遇到一个姑娘,老和尚问你怎么不回家呀?

姑娘说,涨水了我不敢过河,老和尚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师徒俩继续赶路。

一路上小徒弟心里一直想不通,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师傅怎么还能背那姑娘那?

他怎么也想不通,已经走出去30里路了,小徒弟终于忍不住了,就问了师傅。

师傅说,我是背了姑娘,不过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走了30里还没放下那?

这又是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

    有人问孔子,你的学生当中谁的进步最快?

孔子答颜回,说颜回有两点,很多人做不到,一是不贰过,重复的错误不犯,能够预见的低级错误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他看到了以后不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叫不迁怒。

不迁怒就是不把怒气发在别人身上。

有的人就做不到,在家里让猫挠一下,到单位跟下属就发火。

在外面有受点气,回家就打老婆骂孩子。

不迁怒,实际上就是能放下,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

    以前有个学生问我: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说一个杀人犯,一个强奸犯,一个抢劫犯,我跟谁学呀?

我说孔子还有话那,“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闲而自省也。

”你拿他们自省不就行了吗,你要是能有这样的心态,你时时刻刻都在成长。

    这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所以,有一个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恶”字怎么写?

“亚”“心”为“恶”。

当你的心态稍微不好,就会有恶的念头产生,不信你能够体验一下,只要你处在亚心态上,出口就想伤人。

    其实,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不难,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心态自然就放松了。

境由心造。

佛家说: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孔子讲: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当中,有一位大贤叫鬼谷子,这个人非常厉害,苏秦、张仪、庞涓、孙膑都是他的弟子,当过楚国宰相。

他有一句名言,叫“口乃心之门户”。

 咱们互动这么长时间了,有的人还是没开口,按照鬼谷子的说法,你现在的状态是心门紧闭。

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状态是他心态的反映。

我们都知道,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

所以你今天要想有所感悟,你必须马上调整心态;你明天要想有所成就,你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们还需要什么修养呢?

——严以律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都主张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儒家就强调“慎独”。

现在很多人都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慎独”。

慎是谨慎,独是独自、独处。

慎独就是要谨慎地对待独处。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非常谨慎,也不能触犯社会规范。

慎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君子提出的一种极高的修身要求,《大学》和《中庸》里面三次提到“慎独”,君子要慎独,普通人要做到慎独很难,但君子能够做到慎独,也必须做到慎独。

    因为君子社会的精英,是人类的表率。

君子所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比小人少得多,靠什么来规范自己?

——慎独。

    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理解这个慎独,那就是在没有监督、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你也要遵守法规、遵守纪律、遵守制度、遵守道德、遵守你对社会公示的承诺。

这就是慎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

从这里能够看出,儒家的律己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佛教对信徒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要求持戒,在家修行的弟子都得五戒:

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这五戒是对佛教弟子的戒律,有些条款可能过于苛刻,但是对佛门之外的人来说,也还是能够借鉴的。

    解读佛家“五戒”  感悟人生修养

    “五戒”的第一戒是戒杀生。

佛教的基本观点是众生平等,所以戒杀生。

    杀生里面罪孽最深的是什么?

杀人。

杀人跟政府官员有没相关系?

直接杀人的时有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一年发生多少起啊?

一年死多少人啊?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说法,绝大部分安全生产事故,都是责任事故,绝大部分责任事故都存有政府官员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你工作失职,监管不到位,出事故死了人,你这也是在间接杀人那。

    “五戒”的第二戒是戒偷盗。

这偷盗,乍看起来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领导干部还不至于去偷盗。

不过,你仔细看它的律条,它规定了四种盗,其中有两种盗分别是贪污舞弊、假公济私。

这两种盗正是我们现在反腐败的对象。

按照佛教的说法,贪污受贿、假公济私,都属于偷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儒释道三家没有一家是主张贪财的。

孔子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家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你非弄那么钱干什么?

    中国历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家里怕养不活他,两度把他送到寺里当小和尚。

他从小就发誓,如能坐得天下,要杀尽天下的贪官。

没想到真就当了皇帝,有一年黄河发生水患,他派一大批官员下去赈灾,结果他又派人去暗查,结果发现下去的官员,有接受地方官员吃请的,有接受银两的,有接受土特产的,回来之后上黑名单的官员全部杀掉,一次杀了141个贪官。

    朱元璋惩治贪官的手段非常残忍,开始仅仅砍头,后来发现这贪官杀了以后还有人敢贪,就先剁手指、剁双脚、挖掉膝盖骨,折腾几天之后再杀。

为了震慑其他官员,朱元璋还发明了“人皮稻草人”。

把贪官的人皮整个剥下来,里面装是稻草,立在官员的桌案旁边。

真吓人啊。

    朱元璋以前对大臣们说,当官的都有俸禄,俸禄是什么?

俸禄就是一口井,我给你们每人打了一口井,这个井里的水不是太多,但是绝对够你喝的,你打一桶,它就还有一桶,所以我让你这个辈子都有水喝。

你非要到大江大海里边去,那你就是找淹死。

实际上咱们这些人,也是处在这种状态,每个月都有工资,不出大问题能够花一辈子,死后还发20个月那,应该满足了。

你非要去捞一把,那是非常危险的。

    “五戒”的第三戒是戒邪淫。

佛门弟子,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修行者只戒邪淫。

这跟我们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其实是一致的。

    这方面的问题现在能够说非常严重,这些年被法办的高官,十个贪官九个养情人。

那地方上的小官员呢?

养情人养不起,嫖娼的问题比较严重。

我说嫖娼问题严重,大家肯定不信,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前两年,福建有一个农民,叫章来生,他捡到了一张身份证,名字叫林阿香。

他端详着这个年轻女人的照片,不免想入非非:

阿香,好香、好漂亮。

脑袋灵光一闪,冒出一个发财的主意。

他想办法搞到了一份泉州市党政官员名单,再到银行开了一个账号,然后以林阿香的口吻写了一封信:

    “大哥:

您好!

我曾在贵地一家酒楼上班,真名林阿香,您一定还记得。

您还经常应酬吗?

因为取缔‘三陪’我失业了,前几天家里又出了大事,急需用钱,走投无路,我想起了您。

您曾跟我说过,遇到困难时会帮我的,希望您收到信后五天内,往下面这个账号汇3000元钱来。

如果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您都做不到,我是什么事都可能去做的。

    他将信打印后寄出去,很快就有148个官员上钩,陆续收到了37万多元。

后来有几个干部人家没嫖过娼,知道这是敲诈勒索,报了案,结果这小子被抓住判了9年。

大家看,一个“阿香”就钓上了148个官员。

    现在这男人是越来越花心了,女士们要提升警惕了,家里的钱无缘无故少了三千,说不定你家那位已经中标了。

    最近重庆的打黑风暴,大家都看到了,重庆最大的涉黑官员叫文强,这个文强是司法局长,又当过公安局长,反侦察水平非常强,两口子起初什么都不承认,最后栽到了一个色字上。

专案组从黑帮手中查到了文强玩女人的录像,专案组的人把这录像放给文强的老婆,周受不了这等刺激,交代了文强藏在屋顶水池的2000万赃款,从而撕开了文强腐败的口子。

其实,贪官栽在性爱录像带上,文强不是第一人。

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之所以栽了,是因为其情妇拍摄了录像带向相关部门举报;震惊中外的厦门大案,赖昌星同样拍摄了贪官的性爱录像带。

     “五戒”的第四戒是戒妄语。

不妄语,什么意思?

就是你不能有的说没的也说,不能虚伪夸张,更不能隐瞒实情说假话。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有没有?

机关里面弄虚作假、虚报数字、做表面文章的事能够说太多了。

    “五戒”的最后一戒是戒饮酒。

适量饮酒对人身体有好处,为什么饮酒也被列为戒条呢?

原来佛教认为酒能乱性,说人间的很多罪恶,都是从酒开始的。

确实有道理。

    去年10月28号晚上,在深圳一家高档酒楼,一名11岁的小女孩,好心给一个50多岁的男人带路找卫生间,不料在卫生间门口被这个男人卡住脖子往卫生间里拖。

小女孩挣脱之后,跑回包间告诉了家长,家长在大厅里找到了这个男人,面对家长和围观者的指责,这个男人竟然口出狂言,“是我干的,能怎么着吧?

我是北京派下来的高官,级别跟你们市长一样高,敢跟我斗,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

” 

    其实这个案子,一个酒后行为失控,又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赔礼道歉,给人家些补偿也就是了。

不过他的酒后狂言太嚣张了。

大厅里的这个段有监控录像,当天晚上就被人挂到了网上,有个网友就发帖呼吁实行人肉搜索,“大家查查北京派来的这个孙子到底是谁?

”   

    现在的人肉搜索太厉害了,第二天,在公安机关还没公布这个人的身份之前,就有网友发帖,说我找到这个孙子了,他是交通部驻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他叫林嘉祥,厅级干部。

一时间舆论哗然,谴责声铺天盖地。

结果没等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出来,交通部就作出决定:

因为林嘉祥酒后语言和行为严重失控,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因为喝酒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太不值得了。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知道它的出处吗?

它出自《易经》,作者,一般认为是周文王。

    大家都知道有一本书叫《易经》,很多人以为它就是一本算卦的书,都是封建迷信。

其实,《易经》里面是有很多大智慧的,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里边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易经》开篇的第一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什么意思?

天体的运行刚健有力;如果你是个君子,就理应像天体的运动一样,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就是要尽我所能,尽最大的努力,始终持续地追求进步。

    这个第一卦,其实是非常鼓励人积极上进的。

它告诉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才能进步,才能成功。

遇到困难,去求仙问卦那是没用的,正应了孔子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求人不如求己。

    孔子晚年特别喜欢《易经》,“行不离身,卧不离塌”。

孔子还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他说,“君子不器”,“器”是指器皿,比如说杯子,他说杯子的作用是单一的,而且是被动的,用它它才会发挥作用。

君子不能这样,不能被动被人家使用。

你叫我当官我当官,你不让我当官我能够著书立说,将我的学问传授子弟。

    孔子还说过,“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我们的理想难以实现,但我还是要尽力去做,即使最终没有实现,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易经》的“自强不息”,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如果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该是怎样的一个速度?

    一个人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要有顽强的生命力,生命能量要强。

古语说:

天有三宝,三光为宝,日月星;地有三宝,三柔为宝,水火风;人有三宝,三品为宝,精气神。

一个好的领导人要精满,气足,神旺。

一定要精力充沛,精力就是权力,没有精力你还能管什么事啊。

有的人他不会养生,光知道睡,得空就闭眼睛眯一会,哈哈地,着急什么急呀,早晚有一天让你睡个够。

    《易经》第二卦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卦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能够托载万物;如果你是个君子,就理应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厚德载物,其实讲的是人在道德方面应该有什么样的修养?

宽容、大度、理解、包容。

中国人最崇拜什么样的人?

“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行船。

”这其实就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有些人看了不知道出处,其实就是来自《易经》的这两句卦辞。

1914年冬,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演讲,题目是《君子论》,演讲开头就引用了这两句卦辞,鼓励清华学子奋发图强,海纳百川。

之后清华大学把“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作为了校训,至今没变。

    一个人如果不能对人宽容、大度、理解、包容,小心眼不大点,不能容人,那你就永远也成不了大气。

    作为一个领导者,更要做到厚德载物,更需要有包容心。

你看同事、看下属,你不能总把眼睛盯人家缺点上,“这个人素质太差,那个人毛病太多”,心里面总是容不了人家。

有一句话我提请大家注意:

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有的价值。

如果你身边到处都是胡锦涛、温家宝,还轮得上你来当这个领导吗?

    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所以,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要学会用人。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你再优秀,没有一个组织优秀,你再优秀,没有一群人优秀。

    你整天盯着下属的缺点,见谁都不顺眼,见谁说谁,下属肯定都怕见你,看见你就想躲,这你肯定不是个好领导。

什么样的领导是最好的领导?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

“太上下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