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52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docx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二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二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撒切尔夫人访华及中英谈判;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香港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代表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爱国为民的立场和路线。

2.“一国两制”是在争取祖国完全统一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回归祖国,充分表现出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宏伟气魄和非凡智慧。

4.香港回归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已发展成为强有力的国家,祖国内地的强大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

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指导学生分析叶剑英谈话中关于“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小字内容,说明它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阅读六届人大二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引文,概括出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全国人大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2.叶剑英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谈话

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二、香港如期回归

1.“一国两制”和平收回香港的方针

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4.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

1.党和政府积极促进海峡两岸局势的和缓

2.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如期回归。

本课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运用。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主要写的是这一构想形成的过程,但还包含了这一构想形成的背景、条件、依据,它的涵义、前景和意义等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一目需讲明四个问题。

1.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自从1949年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以后,我们党一直在寻求祖国统一的途径。

70年代末,随着国内国际条件的变化,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有了重大发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小字内容是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提出的背景和条件。

教师可选讲主要内容,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2.叶剑英委员长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声明。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又称九条声明。

声明除重申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的方针和通邮、通航、通商等政策外,明确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对台湾基本政策的小字。

3.“一国两制”构想形成。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包括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时,他谈到用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

后来,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它的基本内容是: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当学生掌握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和内容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这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4.“一国两制”构想具有法律效力。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文,指出这是在1982年9月“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以后,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所作出的明确规定,它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这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

三、“香港、澳门回归”一目需讲明七个问题。

1.“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2.中英开始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

首先可请一学生朗读有关香港问题由来和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一贯立场的小字,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

后边的小字是关于中英两年多谈判的曲折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

颂扬邓小平非凡的胆略和睿智,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

当中英谈判进行到重要阶段,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详细说明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

第一,1997年7月1日要收回香港;第二,收回香港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这一方针得到英国赞同并成为中英谈判的基础。

4.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

①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②中国政府宣布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可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这一方针政策的小字。

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90年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

1985年5月,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5.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告四百多年来遗留下的澳门问题得以解决。

6.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重大意义,可按教材表述。

还应引导学生分析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国家强大和“一国两制”方针正确。

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

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教师可指导学生看《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大会》图。

中英交接仪式的小字内容可通过教师生动讲述交代给学生,或请学生回忆描述电视新闻中的场景,也可以选播记载这一盛况的录像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门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

继香港之后,澳门也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可按教材内容讲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竖排的黑体字资料,深刻理解江泽民讲话的内容。

四、“海峡两岸的交流”一目需讲清三个问题。

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隔阂、促进海峡两岸了解交流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可请一学生朗读有关小字。

2.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

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的构想和促进缓和的政策,在台湾岛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了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并在经贸、学术、新闻出版等方面采取较为松动和弹性的做法,民间交流的坚冰已经打破。

提示学生看“大批台湾人士到台北红十字会要求与内地亲友通信并到内地探亲”插图,插图反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必须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然而,台湾当局却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这是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破坏和平统一的基础的。

应让学生认识到,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必须反对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

俄国1861年改革及评价;美国领土扩张;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及意义;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和“铁血政策”;意大利的统一;加富尔;加里波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2.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认识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加强,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着迅速改变,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俄、德、意、日等国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而使资本主义形式世界规模,到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了。

  3.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认识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学生进步的历史观和全球史观;通过学习日本由“锁国”到被迫“开国”,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对外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培养学生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通过对林肯、加里波第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俄国、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分析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意义是本课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这三件事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而且,都对本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球史观。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奴隶制,使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德意志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德国向外扩张铺平了道路,使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在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分析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会有两个疑问:

一是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性质的认识上往往产生疑问,容易将其同一般的奴隶制经济混淆。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该经济制度的生产目的及服务对象等内容的分析得出该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结论。

二是两种经济制度虽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很大差异,在市场、关税、原料、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尽管课本中列举了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原因,但是,学生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相互讨论,共同分析,让学生真正从内因和外因深入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关于“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的教学建议

  1.课前发放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

包括: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

  2.结合地图讲解统一前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统一的异同点。

  3.注意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客观评价俾斯麦、加富尔、加利波第等人。

关于“美国内战”的教学建议

  1.可结合“美国的领土扩张”地图讲清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并客观地评价其历史作用。

  2.重点分析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内战发生的不可避免性。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林肯上台与内战爆发的关系。

  3.利用地图简介内战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4.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总结内战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林肯其人。

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

  1.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

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让学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与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人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

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

  2.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内容。

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最后,分析明治维新的意义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适当讲述消极影响;。

课内探究活动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本课内容每组自选一个课题。

  2.学生查阅资料,准备道具。

  3.学生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教师辅导质疑。

  4.学生课堂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

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

“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

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

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

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

可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

”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

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

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

“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

“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

“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著名片断:

“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

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

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

包括: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

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

“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

“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

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

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

“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文化的繁荣。

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

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

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

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

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3课时。

设计为活动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判

[1] [2] 下一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经济建设成就;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过渡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2.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任务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

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本课难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性质。

二、讲授新课前,先引导学生回忆建国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所做的各项工作。

然后指出,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国家,1953年党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由此导入新课。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首先明确什么是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情况好转。

这样,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总任务、总路线问题就急切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了。

1952年后,毛泽东曾多次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当时预计要用1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完成,实际我们用了7年。

1953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两次修改的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这个提纲对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