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59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docx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

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新装电缆改进方案

一、小组概况

1、所属部门:

机电二车间

2、小组名称:

机电二车间QC小组

3、小组类型:

现场技术攻关型

4、小组成立时间:

5、小组组长:

6、小组成员:

见(表一)

表一

姓名

学历

职务

QC组内职务

教育时间

本科

副主任

组长

120

大专

初级工艺师

组员

80

中专

初级工艺师

组员

80

本科

高级工艺员

组员

60

本科

高级工艺员

组员

60

本科

工艺员

组员

60

本科

高级工艺员

组员

60

中技

工班长

组员

55

 

7、本次活动日期:

5

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在一线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开展QC活动,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进度和产品质量,解决了一系列高技术、工艺复杂的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生产工作经验,曾获公司第二届QC成果发表二等奖。

二、选题

电缆在船上承担输送电力、传递信号、控制和监视大小设备运行的繁重任务。

电缆敷设工作包括决定电缆束的走向,选择电缆紧固件类型、编制电缆表册,电缆备料和电缆现场敷设的工作量要占整条船的电器安装工作量的一半以上,所以合理选择电缆束走向,恰当布置电缆紧固件,正确的编制电缆表册及丈量电缆长度,方能正确而又顺利的进行电缆敷设及保证电缆质量不受损害,还能加快安装工作的进度。

三、现场调查

“绑扎桥”系列改装船主要工程为甲板面新加桥的电缆铺设,工程量大但修期短,交叉作业点多,较容易发生事故。

工程的重点、难点为:

电缆穿过甲板时要做好保护与密封;在铺设过程中电缆的保护(即防止损坏绝缘层),避免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铺设;电缆的连接与分支要求的工艺技术。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的工艺改进来提高电缆铺设的效率与安全性。

四、目标设定

降低交叉作业所产生的事故,减小材料的浪费,提高劳动效率,减小人力成本。

 

五、原因分析

六、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图表的分析,我们针对原因逐步分析解决问题。

1、人为因素

电缆敷设施工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船舶电缆敷设的工艺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2、环境因素

在选择电缆摆放点时尽量选择较空旷、靠近进仓人孔口及工件少的地点。

同时我们应注意将电缆分区域、规格等吊运到指定地点

3、材料因素

•船用电缆是指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铜质或铝质线材产品。

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

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具有的橡皮或塑胶包覆层,外保护层为钢丝或铜丝编织铠装或塑胶,电缆绝缘耐压为250v~1kv。

•电线主要分为三大类:

A、电力系统;B、信号传输及控制系统;C、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系统。

•在选用电缆时,我们应根据船舶电气系统的需求来选用适当的电缆进行铺设。

如:

电气设备用电力电缆——使用耐压:

600v~1kV的钢丝编织铠装电缆;设备控制及信号电缆——使用耐压250v的钢丝编织铠装电缆;耐油/耐寒/耐温/耐磨线缆——用于特定的环境。

我们在选用电缆的时候应该就电缆用途、工作环境等因素来选出最合适的材料。

•针对“绑扎桥”主要工程为甲板面新加桥电气的新装,因此,在选用电缆上面,我们选择的是600v~1kV的钢丝编织铠装电缆。

4、仪器因素

在选用仪器前,我们必须将仪器设备检测,待合格后再使用。

避免使用有缺陷的设备,从而导致后期的返工,从而减小材料与人工的浪费。

5、方法因素

为了使到工程能更高效更安全地完工,我们将工程划分为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验收控制

(1)电缆铺设的准备工作

 

a、在船体构件和甲板上开孔:

开孔一般应为圆形或腰圆形,如开孔为其它形状,其折角应为圆角。

在横梁、肋骨及纵衍上开孔见图1和表2。

开孔边缘至纵桁面板的距离H应不小于纵桁腹板高度h的40%。

当贯通件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进行强度补偿时,应与船体结构设计联系。

图1船体构件开孔区域划分

构件名称及部位

孔高d/型材高h

b/B

备注

A区域

B区域

不补强

补强

不补强

补强

型材

货油舱

0.2

>0.2

≤0.5

0.1

>0.1

≤0.25

≤0.5

d≤300

d≤600

货油舱、机舱、除货油舱以外的其他舱

0.25

>0.25

≤0.5

0.125

>0.125

≤0.25

≤0.5

居住舱、露天甲板

0.33

>0.33

≤0.5

0.165

>0.165

≤0.25

≤0.5

船中0.75L,中纵型材

0.4

>0.4

≤0.5

0.2

>0.2

≤0.25

实肋板、双层底内穿型材、各种隔板

0.5

>0.5

≤0.66

注:

1、开孔应有光滑的边缘和良好圆角

2、对不加强的开孔使用的框圈,可用厚度不小于5mm的扁铁支撑,对应加强的孔使用框圈,其板厚应与所属构件厚度相当。

表2船体构件开孔规则分

b、电缆框、筒与电缆支承件、船体构件的间距

电缆贯穿横梁或舱壁电缆框(见图2,当电缆框有填料时,图中200≤D≤300)图中E表示电缆离开电缆框内壁最小距离,电缆支承件上表面一般比电缆框内表面高10mm。

图2电缆贯穿横梁或舱壁电缆框

图中E表示电缆离开电缆框内壁最小距离,电缆支承件上表面一般比电缆筒内表面高10mm。

图3电缆贯穿甲板电缆筒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案

a、电缆铺设的基本要求

•平整,易于散热、检修;

•分层分束紧固(层高应≤50mm,宽度≤150mm);

•电缆混合敷设时,应保持一定的间隙

•远离热源,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

•避免在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影响的处所;

•避免在可动或可拆的处所敷设电缆;

•严禁穿越油舱、水舱敷设。

无法避免时用无缝钢管穿管敷设,管子与舱壁的焊接应保持水密,并有防蚀措施;

•可靠接地性

b、电缆敷设的方式

由于主干电缆规格较大(3*70mm2),施工点在较为狭窄的舱室、所需的人手较多、工作时间较长,因而选择了先按电缆的长度裁剪好,再按点进行敷设、固定、绑扎进行点到点的拉放。

施工避免出现拉放电缆时位置错误和磨损电缆。

分支电缆的拉放过程中也使用同类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备注:

“三先三后”法是指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

即:

a)先敷设主干电缆,后敷设局部电缆,按照生产模式或生产组织需要,也可先敷设局部电缆,后敷设主干电缆;b)先敷设粗电缆,后敷设细电缆;c)先敷设长电缆,后敷设短电缆。

c、在冷藏处所的敷设

•与冷藏处所无关的电缆,不应穿过冷藏场所敷设。

•冷藏处所的电缆应全部明线敷设。

•敷设在冷藏场所中的电缆,应具有水密的护套,且应有防止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若采用铠装电缆,则铠装(除非铠装是镀锌的)应进一步采用耐潮外护层以防止腐蚀。

•如电缆必须穿过冷藏处所的热绝缘层,则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管子的两端应设置水密填料函。

•固定电缆的金属支承件应镀锌或采用其它防腐蚀措施。

图4冷藏处所电缆明线敷设

d、电缆紧固与填料密封

确认铺设完毕+紧固件+安装=紧固

•电缆紧固宜选用符合CB/T3496规定的扎带。

扎带的选用应考虑具体的安装使用环境,电缆扎带的类型及使用场所见表3。

 

电缆扎带

使用场所

名称

带扣材料

包塑(或镀塑)不锈钢扎带

不锈钢

机舱和重要机器处

不锈钢扎带

不锈钢

露天甲板、冷藏室、浴室等潮湿场所及防水舱室,特别适用于有塑料保护套的电缆

尼龙扎带

不锈钢

室内以及内走道

表3

•电缆紧固件间距一般为300mm,但下托型水平敷设的电缆紧固件间距可以扩大到600mm(相当于焊接式电缆支承件支承间隔C的两倍,见图5)。

图5

•在扁钢电缆支架上紧固电缆,应使最底层的电缆与支架接触,并使最底层的电缆宽度略大于支架的宽度。

如图6.

1—扁钢电缆支承件2—电缆3—电缆扎带

图6扁钢支架上电缆紧固

•使用无机电缆填料,电缆筒、框中的每根电缆至少间隔2—3mm,并保证电缆筒、框表面平整,无填料凹凸现象,力求电缆排列整齐。

图7为:

“绑扎桥”系列船甲板电缆管道防水电缆分线箱结构示意图。

•环氧树脂型填料分甲、乙两组,混合后能在常温下自行硬化,硬化后收缩率小,无裂缝。

但使用这种填料一定要按工艺按比例配置揉合均匀,方可填入,如电缆筒电缆框较大,在电缆筒内填入适当多的石棉绳,再用填料塞封。

图7甲板电缆管道防水电缆分线箱结构示意图

(3)验收控制

•弯曲半径符合上述条件

•穿过舱壁或甲板的机械保护和密封工艺应符合要求

•线路及其工艺措施、紧固的质量应符合本工艺规范要求;电缆绝缘应良好,而无损伤现象;

•接地应良好、可靠

七、效果评估

(1)安全生产,无发生任何事故。

(2)缩短修期,由以前25天加班加点作业到现在20天工作。

(3)工程质量有所提高,工艺形成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