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0252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4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docx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主管单位:

杨凌区粮食局

项目实施单位:

杨陵区粮食收储公司

项目建设地址:

杨凌区渭惠路7号

项目负责人:

许建才

项目建设时期: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提要……………………………………………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4

一、项目建设背景……………………………………….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5

第三章建设条件………………………………………….10

一、项目区概况…………………………………………10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3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7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8

一、市场分析……………………………………………18

二、营销策略……………………………………………22

三、营销模式……………………………………………23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25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25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25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5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6

五、项目组织管理机构………………………………26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9

一、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29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29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30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30

第八章项目财务效益评价…………………………….32

一、财务评价依据……………………………………32

二、项目财务收据估算……………………………..32

三、财务效益分析……………………………………34

四、项目财务风险分析……………………………..34

五、项目财务评价结论………………………………36

第十章项目运行的风险与对策………………………37

一、组织管理风险…………………………………37

二、坚持市场化取向………………………………38

三、转换经营机制…………………………………38

四、财务风险………………………………………39

五、市场风险………………………………………40

六、行业风险…………………………………………40

七、其他不可预见风险………………………………41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42

一、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就业……………42

二、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42

三、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42

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43

五、有利于粮油流通管理……………………………43

六、有利于粮油宏观调控……………………………44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45

一、结论………………………………………………..45

二、建议………………………………………………..46

附表………………………………………………………….47

附图………………………………………………………….60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

杨陵区粮食收储公司

所有制形式:

国营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杨凌示范区渭惠路7号,占地10亩,建设期限从2006年10至2007年10月。

项目建设包括1500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粮油农产品信息网络中心,粮油及农产品交易中心,优良粮油及农产品展厅以及仓储、办公用房等。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

杨凌区粮食局

法人代表:

杨陵区粮食收储公司(负责人许建才)

7、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29.9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0万元,运营流动资金57.7万元,预备费用51.8万元,递延资产等资金40.6万元。

8、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中自筹资金20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资金400万元,农业银行贷款200万元。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评价指标汇总表

项目

指标

单位

备注

1.基本财务数据

1.1.总投资额

800.0

万元

人民币(下同)

1.1.1.建设投资

742.3

万元

1.1.2.流动资金

57.7

万元

1.2.资本金比例

92.8%

7.2%

1.3.销售收入

630.0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1.4.流转税金及附加

115.7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1.5.总成本费用

193.2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1.6.利润总额

321.1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1.7.所得税

106.0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1.8.税后利润

215.1

万元

正常生产年度

2.经济评价指标(税后)

2.1.投资利润率

26.48

%

2.2投资收益率

34.1

%

2.3静态投资回收期

5.08

2.4.财务净现值

929.6

万元

2.5财务内部收益率

25

%

2.6借款偿还期

3.87

2.7盈亏平衡点生产负荷

32.8

%

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辐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四川、山西、河南等省,带动中西部地区粮油及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调动农民种粮、种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培养20个左右的粮油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农户超过2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超过300元,增加就业人数1万余人。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3.《“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

4.《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5.《项目建议书》;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大纲》。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985年,在刚刚经历了1984年农村首次出现卖粮难之后,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提出了改统购为定购的思路,从此走上了粮食市场化的探索之路。

1992年部分地区在政策上放开了粮食的购销和价格,由于当时条件仍不成熟,期间有过一些反复。

真正意义上的放开是2001年,浙江省经过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搞试点。

当年底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之后,又有一大批省市放开,不少还没有放开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保留某些地区的某些品种。

从趋势上看,全国全面放开粮食已经为时不远、但放开之后并不表明市场化已经完成。

2004年5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 令发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5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总体目标。

文件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和会议精神,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四个有利于”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流通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作出了具体安排。

各地粮食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作为改革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做了大量调查、起草、协商以及具体组织粮改方案实施等项工作,改革总体进展顺利。

截止2004年底,全国(除西藏外)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全部放开。

目前全国有一定辐射范围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已有近500家。

这表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粮食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空前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粮食市场体系,不断深化粮食市场改革已刻不容缓。

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粮食企业要进一步实现“四个转变”。

即粮食流通体制全面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从过去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手段从过去单纯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管理转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

杨凌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和粮食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已深刻认识并尽快适应这些转变,为更好地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粮食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适时的提出了在杨凌建立粮油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项目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后,市场多元主体的出现,必然要出现一种百花齐放、百舸争鸣的局面。

为了加强杨凌粮油市场体系建设,维护正常粮油市场流通秩序,整合粮食市场、企业的资源,整合整个市场,建立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体系不但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深化粮油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加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就可减少对粮食生产、流通的直接干预,购销市场化的步伐就会加快。

杨凌粮油及农副产品市场的建立必然使其粮油购销有一个规范、正常、良好的环境。

逐步形成以陕西国家级粮油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省级粮油批发市场为纽带,以区域性粮油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一)目的

1、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情况下,粮食流通对企业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强。

这种作用发挥得好,就有利于促进农民合理安排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善粮食品种结构,不仅使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市场需要,还能够卖得出去、卖好价钱。

通过建立粮油市场可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促进粮油经济产业化进程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趋势的需要,是新形势下粮食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服务“三农”、履行职责的需要,是粮食行业发挥经营主渠道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把粮油产业化成为服务“三农”领域的切入点,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形成真正的品牌托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协会、协会连农户、合同加服务,环环相扣,各方面利益有机连接的粮油产业链条。

3、健全完善粮食经营产业化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和产业化约束机制,积极培育粮食市场体系。

粮食批发市场的建立,促进了粮食信息平台建设和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可以整合资源、创建名牌、提高竞争力。

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期货市场的区域性功能,加快粮食产业化多元利益主体的连接,从而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4、发展壮大城乡粮食市场

现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购销市场化已经全面铺开,在现在新形势下,建立以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为观念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产区和销区的合作,把市场建到销区去,深度开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且探索、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施市场监管和市场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天下粮仓为我所建,天下市场为我所设,正是现代粮油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

 5、形成粮油经营的新格局

在新形势下,粮油流通进入发展新阶段,社会粮食流通量迅速增加,流通渠道和流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流通多元化的格局已见雏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

实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使其平等进入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成熟标志。

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目前在粮食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

产生于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农业和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产供销”于一体,已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应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二)意义

1、建立粮油批发市场体系,有利于实现粮食流通

市场化取向的总体改革目标,适应粮食国内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有利于发现市场机制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促进粮食流通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有利于引导农民依靠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向优质、高产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2、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全国粮食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利用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

3、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加强粮食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和应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升粮食流通和现代化水平,为搞活粮食流通提供更大的空间。

4、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有利于增加粮食交易的透明度

建立公开和公平交易机制,防止和纠正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

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中,要将重点放在省一级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上。

关于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应该具有现货交易功能、期货交易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

根据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定位,确定建设的标准,应该是高级形态上的粮食批发市场。

同时,还要重视各省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看,要在建设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的同时,抓好西安、渭南、榆林、宝鸡和汉中五个专业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这些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只要具备现货交易和期货交割的能力,以及具有信息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就可以了,不必像省级粮食批发市场那样齐全的功能。

由于粮食批发市场是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粮食流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按照政府的指令平衡粮食购销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功能。

因此,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可以考虑给予财政支持;其他经营性部分可按照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解决。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于1997年7月29日,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全区面积94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新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

示范区由国家科技部等19个部委(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陕西省政府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

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

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

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中国农科城著称。

杨凌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总人口14万,总面积94km2。

东距中国历史名城西安82km,西邻工业城宝鸡89km,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及西(西安)宝(宝鸡)高速公路纵贯全区,距咸阳国际机场仅70km,并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杨凌地势北高南低,呈三层台阶结构,最高海拔530.1m,最低海拔403.2m。

年平均气温摄氏12.9度,日照2196h,年平均降水量660mm,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依托杨凌在动植物生物育种、转基因、胚胎遗传、克隆技术、细胞工程、旱作节水农业、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独特的科技优势,重点做大做强农牧良种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绿色农资(肥料、农药)产业,旱作农业新机具、新材料产业,以绿色农资和绿色农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

截止目前,入区注册企业达到688家,注册资本39.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生

物工程、环保农资、绿色食(药)品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2、社会经济状况

杨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GDP从1997年的3.09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8.05亿元,年均增长21.1%,财政收入由1072万元增长到8072万元,增长了近7倍。

科教人员人均住房面积从8m2增加到25m2,收入增加了近两倍,达到年均17800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面积从4km2扩展到15km2  。

招商引资进展顺利,产业势头发展良好,入区企业从最初的17家发展为553家,新区技工贸收入从零起步,达到2002年的18亿元。

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工程、环保农资、绿色食(药)品、农业科技旅游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动物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省部联手,每年一度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已与北京科博会、上海工博会、深圳高交会齐名,并称我国四大科技展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平台。

杨凌示范区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了一个管理规范、依法行政的诚信型、服务型管理机构。

示范区管委会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示范区的生命线工程,着力建设一个能够充分聚集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有力支撑产业成长壮大的发展平台。

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杨凌在陕西省地理位置图

杨凌粮油及农产品市场在杨凌示范区地理位置图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1)2004年一号文件的一个两减三补政策,对建立粮油市场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第一减是取消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净减农民负担68亿。

第二减是在粮食主产区下调三个百分点的农业税,其中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特别是吉林是产玉米的地方,农业税全免。

除掉黑龙江和吉林之外还有11个主产省,东北三省除了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江苏、江西、山东、安徽、四川,13个粮食主产省,这11个主产省农业税下降3个百分点。

其余的31个省市除了这13个主产省之外农业税下调1个百分点,减了农民233亿的税费负担。

减税千年以来皇粮国税,纳粮的制度安排,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一共是8.4个百分点,下调3个百分点,现在农民手里还有4到5个点,今年还要继续减。

第一补是对农民收入直接补贴。

有几种方式,按照农民实际种粮的面积、按照农民土地纳税的面积、农民交的商品粮来补,2004年补了116亿,中央是101亿。

第二个补就是良种补贴,主要补大豆,从2001年开始,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良种补贴,全国28亿。

第三个补贴就是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补贴数量是有限的,中央拿出7000万,加上地方配套一共是5个亿。

从2004年来看,一号文件粮食生产恢复性生产,粮食盘点总量达到了9389亿斤,比前年净增776亿斤,这是建国以来单年增长速度、增长总量最大的一年。

2004年一号文件客观上起到两个效果,一个是刺激粮食生产,另一个是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余粮及库存增加,建立粮油市场有利于粮油的流通,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2)“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粮食市场。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围绕粮食行业的发展,要抓好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反映灵敏、运转灵活、吞吐量大的现代化粮食购销体系;抓好粮油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建立能够承担起对全社会粮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建立由国家和地方储备粮共同构成的粮食安全体系;扶持粮油工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面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成品粮油储备和供应网络;加强粮食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能够沟通全国粮油市场、连接全球粮油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2、科技开发优势

过去,重科研、轻推广,产学研分割的体制性弊端使得杨凌农民“守着甜水井却没水吃”。

杨凌具有极强农业科技资源优势,使得农业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200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胚胎移植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折股1250万元与金坤公司合作,成立了杨凌金坤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股份由学校、学院、专家按4:

3:

3比例分配,每名专家分得75万元的股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教授领办的杨凌科元生物有限公司,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为技术依托,注册资金3000万元,其中技术股为300万元,占10%。

目前,杨凌两所大学已有800多名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进入龙头企业,形成了杨凌特有的“公司+科技人员+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目前杨凌自办实体和基地的科技人员已有19人,创办企业19户,注册资本2000多万,建立基地24个,还有27名专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进入企业。

以杨凌的一流专家学者为依托,面对广大农户、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为专家与农户、技术与市场的沟通搭起了桥梁,为科研成果顺利转化构建了平台,创造了“公司搭台、专家唱戏、客户买票”的全新市场化技术转化模式。

杨凌粮油市场在这种氛围下更会如虎添翼,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创建成一个产学研相接合的国内一流的企业。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杨陵区粮食收储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粮食购销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0人,检化验设备齐全,人员结构合理,领导班子健全,团结有力。

公司下辖3个粮食收购库点,占地总面积24000平方米,总仓容2050万斤,企业总资产684万元(评估价值)。

年经营量6000万斤,收购辐射周边武功、扶风、岐山、风翔、乾县及省外等地。

粮食销售宝鸡、咸阳及四川、广西等地,经营效益良好。

同时该企业还承担着陕西省及杨凌示范区的储备粮1500万斤。

是我区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城区居民供应、军粮供应,实施救灾、应急突发事件等政策性供应的重要载体。

企业位于杨凌示范区内,经营库点分布在杨陵城郊及乡镇、交通及通讯十分便利。

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0公里,经西宝高速可直达。

我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纵穿杨凌示范区,西宝高速、西宝二级公路东西横贯全境,新桥公路、杨凌公路南北纵穿全境,企业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良好。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当前我们国家粮食的形势

(1)供大于求总量平衡以后出现的几个新的徘徊。

98到2003年出现了新的波动期。

这个波动期其中有五个大的下降,这实际上也是关系到2004年以后粮食市场的发展态势。

第一个大的下降是粮食生产的耕地,96年时粮食耕地面积经过重新测量之后是19.51亿亩,2003年仅仅7年时间,耕地下降了一个亿,由19.51亿亩下降到18.51亿亩,主要是在90年代末以后经济发展飞速增长。

还有结构调整,98年出现高峰以后粮食出现大幅度价格下跌,农民卖粮难,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农业的发展,对粮食耕地的减少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及西部开发,25度以上的坡耕地都要退耕还林。

我们国家粮食非常紧缺,在西方很多国家25度以上的耕地是被利用起来的,西部开发很大块要退耕还林。

第二个大的下降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从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最高峰,17亿亩,但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14.9亿亩,在5年时间下降了2.1亿亩播种面积。

第三个大的下降是单产水平下降。

我们的单产水平1998年达到亩产300公斤,但是到了2003年单产水平下降到278公斤。

第四个大的下降是粮食人均占有水平下降。

98年人均是412公斤,到了前年人均下降到334公斤。

总量下降,人口在增加,肯定人均占有率就下降了,所以这个态势非常严峻。

以至于到2008年,当时的需求量是9600亿,缺口是1200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