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132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docx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二)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体提高螺旋上升

3、动态生成教师-教材-学生学生

4、生活经验世界

5、教师学生文本

6、不会二维三维交融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

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各3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各3分)

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分)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3分)

2、答题要点:

(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

(2分)

(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

(2分)(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分)(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具有启发性;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建构知识;3、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促进语言的发展;4、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

(每个要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

(2)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3)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重视团体的合作。

(4)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

(各3分)

2、答题要点:

优点:

(1)多元解读文本内涵。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各4分)

不足:

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4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三)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人文内涵多元熏陶感染价值取向

2、实践性很强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5、学生

6、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的目标叙写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每点1.5分)

2、“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3分)举例略(3分)

3、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各3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2分)

(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

(3分)(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

(3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分)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分)(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

(2分)(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略(视其效果酌情给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

(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

(各4分)

2、答题要点:

(1)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

(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各4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四)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2、自主合作探究

3、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

4、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5、刻画动词何种结果用词用语层次性区分度可操作性可测度性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2、“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各2分)

2、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每小点1.5分)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每个要点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合作学习不等同小组学习,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2分)

(2)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培养目标。

(2分)(3)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2分)(4)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后的合作交流。

(2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

(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

(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

(1)目标全面;

(2)重视兴趣激发;(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指导得法。

(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表个性化阅读感受;(3)自主不等于自流,当学生的认识偏离文本教育价值时,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各4分)

2、答题要点:

(1)评价具有激励性;

(2)评价具有针对性;(3)评价具有启发性;(4)教师评价语言生动、幽默。

(每个要点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五)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识字说好普通话阅读

3、阅读写作1-2年级

4、参与意识情意态度交际情境交际任务

5、活动学校家庭社区

6、清晰明确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

2、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各2分)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要求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6分)

3、它们的不同点是: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能很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3分)它们的相同点是:

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3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

(2分)

(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

(2分)(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

(2分)(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2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分)

(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

(2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分)(4)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分)(5)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1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

(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活动,重视参与;

(2)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4)目标全面、落实;(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

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

(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

(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

(各3分)

2、答题要点:

不同之处:

(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

(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

(各2分)

启示:

(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

(2)作文教学生活化(各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六)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全体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2、倾听表达交流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合作精神

3、调控教学激励学生终结评价

4、有形资源无形资源

5、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积累语感

6、原有的经验新旧知识经验间建构主体已有的经验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融式目标是指在每一点目标中实现二维乃至三维交融,而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明显提示语的目标叙写方式。

2、“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分)

2、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

(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

(每点3分)

3、

(1)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

(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

(2分)(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

(2分)

2、答题要点:

(1)不认同这种观点。

(2分)

(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

(2分)(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2分)(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准确把握拼音教学的“标高”;

(2)采用直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3)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4)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认读实践的有效性。

(各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评述要点: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各3分)

2、答题要点:

(1)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2)学生充分发挥了交际主体作用;(3)教师在示范中指导倾听、表达、应对等方法,引导学生大方、文明地交往,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了多个回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各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七)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读准准确地拼读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熟记

2、记实作文读书笔记应用文

3、复现

4、“交际”交流和沟通语言实践

5、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信息沟通意义重构

6、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生字复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氛围,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生字见面,达到识字目的的教学策略。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略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各1.5分)

3、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每个要点1.5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

(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各2分)

2、答题要点:

(1)“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

(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每点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

(1)重视兴趣激发;

(2)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3)教师指导具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4)交流展示充分,评价方式多样化。

(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

(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每点3分)

2、答题要点:

(1)唤醒生活,激活联系。

“大贤”本是个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学生若按《词语手册》照本宣科,其效果肯定“事倍功半”。

本教例采用“欲擒故纵”法,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先“考”了学生五个“生活问题”,在唤醒学生鲜活生活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2)凸显人文,强化积累。

本教例采用“层层铺垫”的办法,让学生自悟自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完成了词义教学,又使学生积累和巩固了五个新词,还凸显了浓厚的人文性。

(3)自主探究,注重实效。

执教者力戒“大+贤=大贤”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有意淡化教师的主导和词素分析,注重从内容入手理解词义,着力追求对词义的整体感悟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还领悟了词语的内在规律。

(各4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八)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

2、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

3、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音节声母、韵母和音节大写字母《汉语拼音字母表》

4、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5、“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小目标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教育应重视以下主要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各2分)

2、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2分)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分)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

(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分)

(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2分)(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分)

(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

(3分)(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3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分)

(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

(3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

(1)有指导阅读感悟的设计;

(2)有引导发现表达规律的环节;(3)有自由表达的空间;(4)有交流评议的指导;(每点2分)(5)读与写能有机整合,互相交融。

(4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优点:

(1)重视指导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经验促进个体有效识字;(3)渗透探究学习的理念。

(各3分)

问题:

在后半部分里,教师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3分)

2、答题要点: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

(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各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