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04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高》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登高》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登高》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登高》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登高》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登高》教案范文.docx

《《登高》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案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高》教案范文.docx

《登高》教案范文

《登高》教案范文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们正好学到《登高》这首古诗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登高》教案范文欢迎参考

《登高》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些手法?

明确:

1.景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

悲凉、悲壮

①风急:

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

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

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

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

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

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

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

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

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

(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

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

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

(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

(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

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

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

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

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板书:

登高

所写之景:

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登高》教案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3、赏析全诗

(一)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

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根据是:

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疑问:

①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

(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

明确:

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渚:

音zhu,上声水中小块陆地唐诗:

孟浩然《宿建德江》:

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之句

(二)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落木萧萧:

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

对比、衬托: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唐代诗人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这种写法

(三)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

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

“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

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

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呢?

从联的句诗知道的?

明确: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

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

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

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联想到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停字什么意思?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

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

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了却、疏解?

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近体诗总是把格律和内容结合的很好即遵循格律的要求又照顾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五、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明代人胡应麟说:

“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代胡应麟说:

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诗薮内编》卷五评曰:

“若‘风急天高’则一篇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六、板书设计: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

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学习了杜甫的诗歌请同学们尝试评价一下杜甫其人其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